西西河

主题:【原创】克什米尔之二---斯里纳加 -- 佃户

共:💬32 🌺3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克什米尔之二---斯里纳加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斯城果然不同凡响。面积起码是列城的几倍,驻军大概是列城的几十倍.人情风光和列城也完全不同。满街的纱丽和蒙面纱巾看得我们眼花。 斯里纳加人普遍比别处的印度人漂亮,高挑白净,格外养眼,感觉上有点像我国新疆喀什一带的人,特别是少女的一字眉,简直完全一样。斯城女子除了漂亮还很大方,对你的注视一般都报以恬静的微笑。要是未经同意擅自拍摄她们准会躲避。但若事先申请往往会得到回应,说不定还会摆一职业水平的POSE呢。

在斯城堵车也是常见。汽车、马车、自行车、装甲车济济一堂,好不热闹。而且军事气氛在此地格外浓厚:每隔一两百米就有一个街垒,三五军人荷枪实弹,军营闹市等重要区域军人更多。印度军人穿得都还不错。特别是帽子,五花八门。有戴贝雷帽的,也有戴钢盔的,有包锡克头巾的,还有的包一迷彩。最酷的是一块黑布兜头一围,简直和电影里抢银行的有得一拼。我碰到的印军也还友好,经常主动和我们打招呼,只是几次想拍包黑布的士兵都被拒绝,他们也不是生硬滴说不,会解释正在上班云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元宝推荐:马鹿,
家园 续一:初见船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船屋,顾名思义就是建在水上的像船的房子,只是像船而已,并不能移动。船屋的历史可以追述到殖民时代,当时克什米尔未被英国占领。当地土王不允许英国人在克什米尔买地建房。英国人不愧是靠水发家的民族,立马想到在水上建屋的主意。这一传统至今还在延续。

船屋靠打在水里的木桩做基础,虽是建在水上,却一点也不摇晃。而且多数船屋并不简陋,有些还雕梁画栋极尽奢华,每艘一般带一个厅和四五间客房。有独立卫浴,供水供电还供茶饭。据说有的豪华船屋造价值数百万卢比。不过船主只要有钱买下它,就可以等着收钱了。(那是过去,现在可不行了,出售的不少,哪位有银子可抓紧买一条,都叫恐怖分子给闹的.)

船屋之间与岸上的交通靠小船西卡拉(Shikara)解决。如没算在房钱里的话,是10卢比一次。西卡拉也是游湖的工具。船腹上装设有遮雨篷,并且铺着坐垫和躺椅,天冷时、船家会准备毛毯和竹篮式的火炉,供游客御寒。

我们找了一家叫Proud Of India的船屋住下。这艘船较旧,没有电视也没有其他的娱乐设施。好处是便宜,250卢比一间,也算干净,最妙的是周围都是荷花。船主的女儿大概十几岁,每天自己划着小船上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先花后看
家园 片片好,文字也好,喜欢!
家园 续二:湖上的浮士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斯城最大的看点便是达尔湖(Dal Lake)了。湖长6公里宽3公里,由三个湖组成,分别是 Gagribal, Loknt和Boddal。在达尔湖,无论男女老幼都是划西卡拉的高手,黄昏时刻,经常可见妇女和小孩,一边唱歌、一边划着木桨,轻松地穿梭在水面上。

自然地,找一条小船慢慢来转,是体会达尔湖万种风情的最好办法。闻着幽幽的莲花香,仿佛是沉睡在儿时的摇篮里。

凌晨5:00前后,著名的水上市场开盘,两三个小时以后收盘。市场内清一色为男人世界,大家划着小船在湖上交易,洋葱、青菜、水果,买卖双方在彼此的手掌心用手指比划出价钱,虽然没有争吵却经常看到肢体拉扯的动作,整个集市因此洋溢着一种静态中的热闹。

不多会儿,湖面上还会出现许多载满鲜花的小船,他们是冲着游湖的和船屋上的游客而来。花美船美,荡漾在晨曦中的达尔湖上,就像是美女头上的凤冠。

卖花的多数是老头,这引得感慨大发:”如果我来当斯城市长,第一就要改规矩,把卖花的全换成克什米尔小姑娘,以卖花产业为龙头,振兴克什米尔旅游业.”不过还是不当的好.真要这样,这个”市长”在穆斯林占多数的斯城一天都待不下去.

划过一大片船屋进入一狭窄水道,两边都是建在水上的农田。这些水上田园(floating garden)是达尔湖的另一特色。船家还专门跳上去指给我们看,果然上下浮动。看那些长得绿油油的肥大蔬菜,就知道这浮土有多肥沃了。这里的水上人家就是利用这些得天独厚无需灌溉的浮土种植菜蔬,满足陆上人家需求的。还有个好处是不怕水灾.

再走就是生活区,建有住宅、商店,据说还有小工厂,俨然是一片成熟社区,种种你想像不到会在水上的东西这里尽收眼底。

我找了一家木器店,进去就告诉老板:不想买东西,但对你的店感兴趣,能不能让我拍几张照片?老板一听,立刻拿起一把锒头一把凿子,往地上一坐:你说,要什么POSE?我给你摆。看来摄影的没少来,老板都条件反射了,呵呵。正在给他想姿势,来客人了,老板立刻丢下道具去招呼他的生意,动作滑稽可爱,一顿大笑中重回船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船上的花真好看, 再花你
家园 续三:陆地上的斯城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整个斯城没有高楼,新建筑也很少,但也有几条街道宽阔整洁,还有草坪。应该是门面区。不过我重点转的是老城区,弯弯曲曲的小巷和城墙总是更叫人着迷。老城里清真寺不少,居然还有一所是萨达姆出资建造的。清真寺用了大量的木结构,有尖顶,和在西亚北非看到的有点不同。

进了一家可能是当地最大的清真寺,与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一样要脱鞋进入。门口多了位拿枪的士兵。不收门票,相机10卢比一部,可以自由拍摄。由于没到祷告时间,寺里没几个人,不过还是值得一看。和白天的冷清对比的是,当天是穆斯林的什么节日,于是晚上教员和信徒们唱了一夜的歌,听起来竟像是全城人的大合唱。直到第二天早上我们离开斯城时还在唱,于是那重复的调子也就久久地萦绕在我的脑际,挥之不去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贴图】当地人物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续四:吃白食的一天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一天在斯城乱转,没正经吃一顿饭,倒吃了不少不花钱的东西.第一是无意中闯入一漂亮的白色建筑,进去才知道是锡克庙,这是我第一次踏进锡克庙,有些规矩也是第一次知道.进庙要包头,管庙的看我们对公用头巾有点犹豫,也就允许用棒球帽代替,第二是脱鞋洗手,一定要先脱鞋再洗手,不能反了.离开时赏圣餐一把,有点象我们的暴米花,不敢不吃,是甜的.

第二是路过一地毯工厂,久闻克什米尔地毯的大名,一定要见识见识,老板是标准的商人,看到自投罗网的客人当然高兴得满地找牙,一听是中国人有点意外,据说克什米尔人都是生意天才会按国籍开价.第一次接待中国人数据库里还没有.参照哪国要想一想.参观工厂,介绍工艺,展示成品,也就一商人嘴脸,但老板英语很好,说得眉飞色舞图文并茂倒也精彩,儿子在英国留学,看得出是一富人,地毯确实不错当然价格也不错,看看罢了,老板提供的克什米尔茶很好喝,点心也很好吃,克什米尔茶有点象红茶,端上来是红的,一搅拌就变黑了,也是加糖加奶.介绍说是红茶加贵皮等原料制成,我们这里英文最好的老大也没搞全配方.点心象篮冠曲奇,大点甜点,也还可口.接下来在印度喝过几次克什米尔茶,都没有地毯商的好喝.哪位在买地毯同时也帮我付了茶钱,先谢过.

在小巷猎奇时出来一印度大妈,盛情邀请去她家里坐坐,根据经验判断是家体面人,不会有经济要求也就去了,果然是小康之家.男主人在政府部门工作,有位女儿,和其他克什米尔女孩一样,漂亮大方举止得体,还有位姐姐,有位侄子,反正是一大家子人.我们只到了客厅,没什么家具,放了一缸金鱼和一台TCL电视,大家都席地而坐.主人的生活满意指数较高, 用过中国的英雄牌钢笔,还计划把电视换成彩色的等等,很多都没听懂,反正你好我好大家好,主人热情招待使我们有些不知所措,没别的本事只好提议大家都到院子里拍照,拍完后乘机离开.

混了一天也该真饿了,打算好好吃一顿,找到一家印度餐厅,以下是当时与小二的对话大意:”

几位吃些什么?

先来碗汤吧

汤?对不起,小店没汤

什么,居然连汤都没有,要不我们给你煮一个

请问客官打哪来?

中国,中国烹饪听说过吧,这位就是我们的大厨(随手一指倒霉的同伴),让他教你们一招,这样你们菜单上就有中国汤了,多有面子

小二立刻请出老板,也许是克什米尔人民排队喝汤的前景诱人,老板一脸虔诚把我们请进厨房,安排三位小工伺候.可怜的朋友也是为饭来张口的主,不过现在想不烧也不成了,朝廷体面还是要的.毕竟中国烹饪深入人心,加上前辈大狭用来骗吃并屡屡得手的经验,当即决定烧番茄蛋汤一锅.

事后分析,旅友们出国宏扬中国食文化不是蕃茄抄蛋就是番茄蛋汤是有一定道理滴,一是原料供应有保证,世界各地包括吃素的印度这二样东西都容易找到,二是制作简单,不管是不是下过橱房都知道一点制做工艺,哄哄老外应该问题不大.三是这二个菜的确色香俱全,符合全人类的口味,不过博大精深的中国食文化给我们这么一搞,是不是有点那个..

饭店老板海员出身,到过中国香港,好在没去过几次不象是了解中国菜的,倒对上海牌手表印象深刻,想买中国瓷器等等.聊着聊着汤就好了,一看吓了一跳,好大一锅,应该叫蕃茄土豆煮蛋比较贴近,汤是没有多少,经过老板,大厨,小二,小工还有我们分,每位也喝不上几口,汤少料多,吃完就饱了,老板的评价是太淡,伪大厨申辩印度盐不好控制,也亏他想出来的.不管如何,反正是给土豆番茄撑饱了,要求结帐,老板坚持不收分文.

吃饱喝足,想起克什米尔茶了,斯里纳加茶馆酒吧一家没见,但有宾馆,找了家看上去高级的,在草坪上喝茶,大概也是第一次接待中国人的缘故,饭店经理专门给我们拍照,还询问对美国的看法,同时告诉我们美国是他的敌人.茶没有地毯商的好喝,还不带续水,价格倒是公道 1.5元人民币/杯.这天是农历8月17,一轮明月当空,静静的湖面点点灯光,另是一番景象.

我们的船屋离岸不远,和老板说好到对岸一叫,放小艇来接,可黑洞洞的船对岸也不好找,正在摸索,上来一克族俊男,主动带路,还管喊船,船到离去,他是穆斯林.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花! 那红红的是肉肠吗?
家园 第一张拍得可真漂亮,赞一个

这张相片其实背景是墙而不是光 -- 但是恰巧有点曝光过度,看起来好像是一片光芒的样子,女孩融入在圣洁的光芒之中,其虔诚的姿态和手势更加令人体会到宗教的那种神圣,那种纯洁...

宗教才是艺术的源头呵...

家园 我也不知道,没敢吃

估计是油炸面食.听过不少有关在印度吃坏肚子的传说,所以一路下来,没怎么敢在外面吃,饭店的选择也是尽量挑高级的。好在那里吃也不贵,我找到最高级的饭店,也就一百多人民币/人,在德里有过穿着5天没换的T恤走进高级饭店的经历,一屋子的洋人向我行注目礼.那以后出游就养成一习惯,不带浅色衣服,尽量留一件干净的到最后。

家园 真羡慕你有这么好的机会!你出的是什么美差啊?

你是不是用 CANON 相机?你和晨枫的PP看来都有一种蓝紫光。你是用 CANON 的 zoom 镜头吗?

家园 正羡慕你

有洋人熟人在巴基斯坦住过几年,对当地的穆斯林印象好极了,民风淳朴。

家园 我也发现你的相片里的有些人物很有味道,

是请的模特儿吗?还是偶遇美女?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