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滋养了好莱坞的变态杀人狂 -- 王崴
王崴
在今天的电影世界里,如果你从某本杂志上读到,好莱坞正在制作一部有关“人格分裂”的新片的时候。我们的脑海里会立即浮现出一些散碎的拼板,其中包括离奇的死亡和悬疑,离群索居的怪异房主,落入魔爪的美丽少女,以及笨拙的警察、出色的心理医生或记者,等等。但是在半个世纪之前,这副拼图并不是照这种方法组合的。在1957年的心理分析影片《三面夏娃》中,观众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位受三重人格困扰的女性,在心理治疗下恢复健康的全过程。影片中所有的场景几乎仅限于诊所、病患住宅及附近的一家夜总会,没有鲜血的喷溅也没有暗夜的斧影。一个女人得了病,然后医生治好了她的病,如此而已。
《三面夏娃》甚至采取了这样不寻常的开场白:由解说员阿里斯泰尔·库克出现在银幕上,告诉观众:“这部影片取材于真实故事……大量的对话来自于当时的治疗记录……”――这种标榜不免有言过其实之嫌。事实上《三面夏娃》改编自一部虚构的小说,其情节与真实案例间仅有松散的联系而已。但影片的制作者之所以要采取这种治疗笔记体的风格,其目的也很简单。因为这种风格可以很好地承袭自30年代以来,一直流行于好莱坞的“科学崇拜”和“科学家崇拜”主题。换言之,《三面夏娃》是把人格分裂当做一个科学题目,一个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成就来表现的,恰如《巴斯德传》中的微生物学和《居里夫人》中的核物理学一般,是人类智慧的灵光显现――不过当时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道辉光马上就要消失了。
1957年11月17日,差不多是《三面夏娃》正式公映的两个月后,美国威斯康星州“平地”镇的警长阿瑟·谢利来到一位名叫艾迪·吉恩的居民家中进行例行检查。几天之前,当地一家五金店遭到抢劫,50岁的店主伯妮丝·瓦登也从此失踪。而根据各方面的线索,艾迪·吉恩是最后一个光顾那里的人。
警长首先检查了车库,他发现这里到处堆着杂物,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令人作呕的腐烂味道。接着他走进光线昏暗的厨房。当他伸手去掏手电筒的时候,竟感觉仿佛有什么东西从天花板上悬挂下来,蹭到了自己的夹克衫。警长拧亮灯,看见厨房里挂着一大块奇怪的东西,看上去很像一只被剥了皮的鹿。然而,几秒钟之后,他发现那是一个没有头颅的女人躯体。
警方从艾迪·基恩的家中陆陆续续搜出了下列证物:一个用头盖骨制成的汤碗,一条订着人体器官的腰带,用人皮装饰起来的一盏灯和一把扶手椅,一个盒子里装着割下来的几只鼻子和一些乳头。当警察打开衣橱的时候,他们发现了一条完全用人皮缝成的裙子。
很难计算这些证据来自于多少具不同的人体。但艾迪·基恩坚持只承认制造了两起杀人碎尸案(包括伯妮丝·瓦登),其余则是他从公墓里挖出来的尸体(现场侦察也证实了这一点)。他在描述这些罪行的时候显得很平静,反复强调自己当时处于某种“晕厥无意识”的状态。在经过一系列心理测试之后,专家们认定艾迪·基恩犯有精神分裂症和性别错乱症。不久之后,他被送往威斯康星州立医院,终身监禁。
艾迪·基恩个人的故事结束了,然而他在美国社会所引起的震荡才刚刚开始。在很短的时间内,这起极为惨烈和离奇的案件几乎吸引了所有人的视线。以他为主题的歌曲和笑话被迅速制造出来,在整个50年代风靡全美。与此同时,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像潮水一样涌向“平地”,他的小屋成了传说中的恶魔宫堡。当他的财产和不动产被拍卖的时候,拍卖公司向每个前来参观的人收取50美分的费用,居然取得了不菲的收入。
“平地”的居民们愤怒了。他们此前已经因为艾迪·基恩逃脱了电椅而大为光火,当然更无法容忍他居然成为这样一种传奇。1958年3月20日,正在拍卖会预定举行的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把艾迪·基恩的住宅烧成了平地。警方通过调查,确信这是一起人为纵火案,但却始终未能抓到纵火者。据说艾迪·基恩本人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只是平淡地回答了一句:“无所谓。”
不过,有些东西是永远烧不掉的。
不久之后的一天,一本由罗伯特·布劳克所撰写的,以艾迪·基恩案件为蓝本的小说传到了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手中。希区柯克读了这本书,然后以化名的方式,仅仅花9000美元就买下了小说的改编版权。紧接着,他又买光了这本书所能找到的全部印本,为的是尽可能保证悬念的结局不为人所知。1960年,划时代的悬疑影片《精神病患者》诞生了。
毫无疑问。《精神病患者》中的连环杀人犯诺曼·贝茨与艾迪·基恩存在很多不同。艾迪·基恩的母亲奥格斯塔的确也一直用禁欲主义的标准来要求儿子,不断灌输给他有关女人“背德和放荡”等等奇怪的教条,但艾迪·基恩本人却从来没有走到弑亲的地步。奥格斯塔1944年死于心脏病。变得孤身一人的艾迪·基恩封死了母亲居住的二楼(他的父亲和兄长早已去世),整日沉浸在犯罪小说和解剖学著作之中,并最终促成了他的精神分裂。在小说中,母子关系被提升到主线的地位,成为主人公一切犯罪的幕后动机。可以说,诺曼·贝茨只是简化了的艾迪·基恩。
然而那些被简化下去的成份不会白白浪费。艾迪·基恩案件中最重要的三点特征:恋尸狂、易装癖和器官崇拜。在此后的好莱坞电影中被一再引用。其中一些影片的主人公直接生活在与艾迪·基恩相同或相近的环境里,其中包括像《德州链锯杀人狂》和《沉默的羔羊》这样的经典之作。而如果我们把视线放宽一些,会发现更多的“精神病患者”型的影片往往从艾迪·基恩的故事中汲取若干原料,然后再以此为核心敷衍成篇。如《剃刀边缘》中的性别错乱,以及《魔女嘉莉》中禁欲主义的母亲。
对于1957年11月17日,“平地”镇的警察走进厨房的那一刻,对好莱坞究意意味着什么?今天的人们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评价。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从1957年之后,在以精神分裂症为主题的影片中,《三面夏娃》所代表的那个向度几乎被放弃了。人们把精神疾患与犯罪和悬疑元素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种具有超强生命力的商业样式。而艾迪·基恩的案例则是其中绝大多数作品无休止取用的源泉。正是这个瘦削、单薄而其貌不扬的男人,他一边在医院的特别病房里黯然度过余生,一边却在用自己的故事滋养着好莱坞整整一类商业片模式,直到今天。
艾迪·基恩死于1984年7月26日,死因是长期的癌症恶化。他的躯体被葬在“平地”镇的公墓里,与他的母亲紧紧相邻,不远处则是那些他曾经挖掘过的坟墓。医院的管理者回忆起他时,都称赞他是一个温和、顺服的“模范病人”。他们说:“如果所有的病人都像他那样,我们就什么麻烦也不会有了。”
就在艾迪•基恩死亡的前一年,《精神病患者》的续集正式推出,此后一直到1990年,又接连推出了第三集和第四集。在这些续集里,诺曼·贝茨成了独一无二的主角。他的全部使命就是与往昔的噩梦搏斗。他又犯下了几起命案,一些爱上他的女人也相继死于非命。直到1990年的最终篇里,诺曼·贝茨终于找到了愿意与他相濡以沫的妻子。他用汽油烧掉了汽车旅馆旁那座古堡一般的阴森住宅,烧掉了与“母亲”有关的一切记忆。然后对怀孕的妻子说:“我自由了。”
从1960年开始,四部“精神病患者”中的诺曼·贝茨均由来自纽约的安东尼·帕金斯扮演。外界曾传闻他在50年代和70年代进行过心理治疗(也许艾迪·基恩的阴影也曾经或一直笼罩在他的人生之上)。当诺曼·贝茨最终在影片中获得幸福和救赎之后的第三年,1992年,60岁的安东尼·帕金斯死于艾滋病。他临终前留下的遗言是:“在与艾滋病搏斗的经历里,我所见到的关爱、无私和人类之间的同情,要比我在那个冷酷的、弱肉强食的世界里见到的多得多。”
在今天的好莱坞,人格分裂和精神变态已经成为滥俗的桥段。几部最近的恐怖片,从《神秘窗》到《机械师》,差不多都乏善可陈。人们对类型的熟悉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当剧情中出现行踪诡秘的角色的时候,首先的猜测就是此人可能是主角的第二人格;当连环杀手出现的时候,马上期待的就是一番似是而非的精神分析。从这个意义上讲,或许艾迪·基恩的金矿就已经到了枯竭的边缘。
在接下来的岁月里,如果没有新的艾迪·基恩出现的话,这一类型又靠谁来滋养呢?希望那些曾经创造出《斗阵俱乐部》和《致命ID》的编剧们,可以不再用血为代价,而担负起这个使命。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最近看过这类带恐怖的都是血腥场面或是吸血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