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和尚 -- 姑苏冷月

共:💬7 🌺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和尚

并不是所有的出家人都能够称为和尚。一般尊称为师傅,是很恭敬的说法了。要有大的学问、修为和成就,才能成为和尚,如太虚和尚(1)。

  按照这个标准,我始终觉得他称不上和尚。大家,就是常来庙里的居士和住在附近的农民,可是都很崇拜他,因为他很年轻时,大概三十来岁,便做了寺里的“当家”。“当家”是俗称,寺庙中正规的说法应该是“监寺”,庙子里是权力很大的职事僧了。常来庙里的居士对他如是之崇拜,以至于有一次,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居士偷偷问我:“你看师傅是不是有点像太虚和尚?”

  记忆中似乎在一本书上看到过太虚和尚的照片,印象却模糊了,因此对这位朋友的提问也难以做出回答。我始终觉得他太普通。普通的个子,圆脸,戴了一副大眼镜,挺憨厚,挺随和,如此而已,实在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更何况,太虚和尚是何等的修养、学问和作为?我不由得暗暗觉得好笑。

  在我看来,他实在也没有什么学问。记得有一次讲法——这个庙子里,每个星期六要要由“当家”对居士们讲法——他还把《佛说狮子吼经》中的“吼”念得很像“孔”,也许是南方口音的影响吧,不过我觉得更可能的是他根本不认识这个字。

  “那是吼啊,师傅,不是孔!”讲法完事后,我笑着对他说。

  “哦?我讲错了么?下次可得注意。”他也笑着说,一面拿一个小本子把这个字记上,还标上音。

  尽管与他交往时间不短,我这个居士住在庙里也是托他说的情,但从心里,说实话,我实在是不太喜欢他。觉得他不仅称不上“和尚”,而且为人有点迂。拿一件事情来说吧,庙里每餐饭要花三块钱,以他的身份,只消一句话,我就可以每天省下三块——庙里守戒,日只一食——然而他却从未提过。更何况,每次他出门办事,总要给我买些藕粉、菱角粉之类的。这类东西在杭州到处都是,他买的却大都是贵且不好喝的那种,看着他那一脸小孩子似的诚恳,我又不好意思不收下这贵而难喝的东西。每次他给我买东西,总让我感到有些害怕,既害怕那难喝的藕粉,更看他那一副热心肠的样子而感到吃力,心理非常不舒服。

  几经周折,我终于在外地找到了工作,需要离开杭州了。临走那天,他恰巧有事情出去了,我也并没有向他道个别。

  几个朋友送我上火车,对我多少有些依依不舍,火车快开了,还在车门口拉着我说个不停。这时,我看见一个四十多岁,农民打扮的人气喘吁吁的朝这边跑过来。我认得,是住在庙子附近的农民。他跑过来,对我说:“师傅知道你要走了,很难过。这是他送你的,两包茶,一本书和两包云片糕。他让我告诉你,茶是咱们庙里后山上的新茶,好喝。”

  我接过了这几件东西。那本书,是一本《太虚和尚年谱》。不知怎么,心里有些难过,但却感到暖融融的。

  偶尔工作闲暇时,我便翻翻那本《太虚和尚年谱》。书的封面上有这位大和尚的照片,也是圆脸,带着一副眼镜,回想起来,觉得他和太虚和尚,长得的确有几分像。

  

  注:(1)太虚,中国近代著名的大和尚,曾经追随孙中山先生,从事民主革命运动。在宗教理论上提倡“人间佛教”,对近现代佛教思想影响很大。

家园 送花让您毕业

有个小错:“每次他给我东西”

家园 谢谢提醒,已经修改了。
家园

神仙伎俩无多个,只是人间一味呆。

家园 是啊,现在想想,太虚和尚真了不起。
家园 好文! 花! 必有一包子
家园 豆沙包,我要两屉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