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霓虹灯下 -- 审度

共:💬461 🌺1726 🌵1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1
下页 末页
家园 十几年没变化要看啥时代吧?你是记错了时间了吧?军队大裁军时期

下的饺子吗,把江泽民的成绩算成邓小平的?嘿嘿嘿。

56怎么代替的63,你真以为是63不好用吗?呵呵呵。

家园 长度三项

😜

家园 劳驾你这里说什么呢?

大裁军确实在质量上没有变化

武器十几年没啥变化

邓江大裁军的时候,没什么正经新武器,而且八九十年代一直没什么正经新武器,有不同看法?

直到本世纪才开始有点正经东西,然后开始下饺子

这个时间哪里错了?

什么56什么63的,说啥呢?步兵用枪?怎么也要坦克大驱战斗机说得上质量变化吧?

家园 消费需求牵引,才有市场经济下的饱和式投入啊

我们现在主要记得 Win-tel 联盟,但是其他的也不少,IBM也搞过操作系统和芯片,苹果当时也是苦苦支撑。如果Win-tel 联盟不努力升级,按照摩尔定律指数增长,那他们就去当IBM和苹果呗。

这就是市场经济下,需求牵引的饱和式投入。家家户户,各个企业都想有计算机,也只要掏出钱来就买到计算机。于是整个IT产业就扩张,去满足大家的需求。没钱就去融资,没人就去招人。美国自己的聪明大学生不够,那就全球招聪明人来读研究生。相关专业的学生不够,那就去挖相邻专业的。IT产业的人不够,那就去挖传统产业的。会一点能干活就行,来了干中学。有了钱和人的指数增长,才有摩尔定律。

这就是上世纪80到90年代在美国发生的事情,很多河友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从传统学科转向了IT。这个过程后来也在中国发生了。

而如果是计划经济,那就是先制订计划,1995年我们IT产业要达到什么水平,各种型号大致生产多少台,大概分给哪些单位。然后,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培养多少学生,怎么分配,多少资金,这个过程中,钱和人都不可能指数增长,而是要“有计划按比例分配”。研究所、设计所想多要人也要不到,编制卡死;生产厂想多生产也难,计划外原材料没有。至于普通家庭,计算机这种高档消费品得凭票吧,类似六十年代的自行车。

家园 真要说摧毁 -- 补充帖

国家仪器仪表工业总局被撤并后一直没恢复,勉强算得上吧。

但是这一句

中国初生的科研体系已经被基本摧毁

仍然是过头话。

家园 手电筒算吗?

电池弄大一点,激光炮算吗?

光的本质是能量,激发物质发出能量,施加能量储以物质。这就是人造太阳啊。

高温、高压、临界点。需要燃烧原子核。嗯嗯,微型反应堆。

家园 你知不知道哪年停的研发,哪年开始的研发下饺子? -- 有补充

上世纪70年代,中国就已经开始着手培养自己的航天员,一个专门负责航天员培养、研究宇宙医学科学及工程的部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第507研究所正式组建。这段珍贵的影像记录了上世纪70年代,“曙光一号”载人飞船工程中航天员的训练画面。(央视国家记忆)#奇趣航天# 央视国家记忆的微博视频

https://weibo.com/6724296355/N4eortaIw

你不会认为是邓小平坚持继续航天员培养的吧!!!

1966年7月15日上午,一枚神秘的小型火箭在安徽省境内点火升空。在火箭内部的生物舱里,乘坐着一只小狗。

火箭的飞行高度约70千米,24分钟后,降落伞吊着生物舱徐徐落地。舱盖打开,小狗趴在生物舱内安全归来,中国首批生物空间飞行数据诞生。在人们的欢呼中,这只小狗成为中国探索宇宙的第一个动物英雄。

01

当“神舟”一号到四号无人试验飞船全部首飞成功,中国人进入太空的征程已近在咫尺。全世界都在等待着中国航天员能否一飞冲天。

1970年,航天员选拔与训练秘密开始,一个专门负责航天员培养、研究宇宙医学科学及工程的部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第507研究所正式组建。

这段珍贵影像记录了上世纪70年代,“曙光一号”载人飞船工程中航天员的训练画面。一架小型飞机经改装后成为临时的失重实验室,在高速下坠中实现40多秒的失重状态。摄影机拍下坐在后排的锻炼员在失重环境下练习吃东西、喝水的过程。

方国俊 “曙光一号”工程 预选航天员:

每当要增加负荷的时候,心里难受或是脑袋难受的时候就默念,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在此之前,中国从未有过航天员训练的任何经验,一切尝试只能在摸索中进行。 正当研究不断取得成果之时,“曙光一号”飞船工程却被暂时搁置。

戚发轫 神舟载人飞船首任总设计师 中国工程院 院士:

确实我们当年的技术也跟不上,花这么多钱去搞载人航天是不是早了一点儿。所以到1975年的时候,这个事情就先放一放。(哈哈哈哈,戚发轫老不实在啊)

随着“曙光一号”飞船工程被暂时搁置,航天员的训练等一系列工作都停滞下来,507所甚至差点被列入撤销建制的名单。

02

在此后的十多年中,507所即使历经多次缩小规模、精简人员,仍始终等待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重启。

庄祥昌 原航天507所 副所长:

我们这么大的国家,将来载人航天肯定要搞的,先把这些种子保留下来。

在老一辈航天人的呵护下,507所的研究工作从未停滞,主要科研课题也一直在推进。

如今,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已成为亚洲最大的航天员培训基地。而外界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前身正是老一辈航天人多次保护并倾注大量心血的507所。也是在这里,中国的第一批航天员完成了自己的一次次训练,踏上飞天征程。

1998年1月5日,14位年轻人从中国各地汇聚到北京航天城,面对鲜艳的五星红旗庄严宣誓。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正式成立。

对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来说,“曙光”曾是星星之火,点亮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我国启动第一次载人航天计划,名字就叫“曙光一号”工程,最后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被迫下马。直到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再次启动,被誉为“中国航天员成长摇篮”的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在多年默默努力后迎来了载人航天事业的曙光。“曙光”也成为航天员系统的代号。

据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介绍,我国在1964年至1966年间,就发射了多枚生物火箭,先后把小白鼠、大白鼠和小狗等动物送上了天,而且所有试验生物都安全地回收了。这些生物火箭试验开创了我国宇宙生物试验的先河,为航天医学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我国早期载人航天研究

1966年,我国制定第一个“载人宇宙航行规划”,设想在1973年至1975年发射我国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并开始了我国载人飞船的总体方案论证工作。

在1968年1月召开的载人飞船总体方案设想论证会上,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被命名为“曙光一号”。同年4月1日,我国正式组建了代号为“507”的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承担有关航天员生命保障、医监医保以及航天员选拔训练的任务。

曙光飞船方案

1970年7月14日,党中央批准实施“曙光一号”载人飞船工程,也叫“714”工程。1971年,我国从1000名空军飞行员里选拔出了20名预备航天员,并全面开展载人飞船方案论证工作。

但由于我国当时经济和技术等基础非常薄弱,“曙光一号”飞船工程自1971年10月以后就几乎处于停滞状态。1975年3月,国家正式宣布我国首个载人航天工程下马,把航天发展重点放在研制应用卫星上。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和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国家从1986年起开始实施“863”计划,其中包括发展载人航天技术,中国载人航天再次迎来发展机遇。

在载人航天器中,空间站具有体积大、寿命长、功能强的特点,适合长期载人航天开展太空科研工作,但不能天地往返,所以在研制、发射空间站之前要先研制可以天地往返但体积小、寿命短的宇宙飞船或航天飞机,主要用于接送航天员和货物。

当时我国专家就研制哪种天地往返运输器有很大争议,在呼声较高的5种方案中,有4种是研制航天飞机的方案,只有1种是研制载人飞船方案。经过几年的深入论证,根据国情和国力,遵照“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863”高技术研究发展指导思想,专家们最后一致同意从载人飞船起步,并决定不走美苏研制载人飞船的老路,直接研制达到世界第三代载人飞船水平的“神舟”飞船。

实践证明这一决策非常正确。美国花了2000亿美元,研制了6架航天飞机,发射了5架,进行了135架次飞行,但损失了2架,牺牲了14名航天员,最后不得不在2011年提前退役,然后重新研制新型载人飞船。苏联、欧洲、日本也都研制过航天飞机,但在走了一大段弯路后均没有投入实用。

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正式批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启动。

如果不仔细看资料分析资料,还以为是1971年或者1975年停止的载人航天呢,呵呵呵。

曙光一号计划,也为叫714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于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进行的第一次载人航天计划,计划于1973年发射,但最终并没有实施。该飞船可乘坐2人,类似双子星座飞船。但是,由于国力不足等因素,曙光一号计划最终于1972年5月13日被迫取消。虽然计划被取消,但是计划的经验以及钱学森、蔡翘、赵九章、郭永怀、贝时璋、钱骥、王希季、陆元九、杨嘉墀、屠善澄、何权轩、沈其震、王大珩等科学家的贡献对以后的中国载人航天起了奠基性的作用。

1970年7月14日,毛泽东圈阅了国防科委关于航天员选拔的计划报告后,批示开展中国载人航天计划。

1971年3月15日,在选拔结束后,19名航天员最终被国防科委确定下来,他们是鲁祥孝、王志跃、董小海、方国俊等人。4月的讨论会议上,科学家们决定飞船造型仿照美国的双人载人飞船“双子星座号”,同年同月航天计划定名为“714工程”。航天员于1971年11月开始训练,计划于1973年执行第一次任务,由长征二号甲(CZ-2A)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作为对714工程载人航天计划的支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在四川西昌建立起来,此地远离苏联边境,更能保证安全。曙光一号飞船计划在1号发射塔上发射,但计划取消后,1号发射塔就就不再继续建设了。1号发射塔已经改建为观景台,可以观看2号和3号发射塔发射卫星的过程。

1977年,国防科委打算裁撤完成开发任务的507所,虽然最终没有完全裁撤,但裁掉了2/3以上的人员,中断开发计划,且切断了项目研发经费供应。1978年中国农业大学回迁,对507所所在地提出回收要求,507所差点被迫马上搬迁,数年后搬到农大对面新的办公地,直到921工程后才正式搬到中国航天城。

虽然曙光一号计划最终取消,但是经过8年的发展后,远望号远洋导弹监测船队被建立起来,在世界各地负责人造卫星、洲际弹道导弹及后来的神舟号飞船等的监控工作。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建有多座模拟太空环境的实验室以及系统化的实验设备,宇航员可以在此接收多种方面和类型的训练。

字数不多,含义很深,这是百度的文字,哈哈哈哈。

这个项目一看就是因为林彪事件确实出现了挫折,但是并没有影响项目的继续,因为这是714项目,想想运十就可以了。

直到1977年被迫下马,据说还是经济问题,然后是1992年恢复项目,哈哈哈,这各种文字就不咋好详细提了。

比起突击步枪,这个算高科技了吧?呵呵呵。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除了经济和913的又一个版本,把责任推给了不能发射飞船。 -- 补充帖

计划在1971年11月开始训练,1973年由长征二号甲火箭发射升空,完成载人飞天的梦想。

但那时候,中国运载火箭的技术完成度还远远不够。

从1971年到1976年,在我国所有发射任务中,只有实践一号卫星发射成功,长征二号和风暴一号发射均以失败告终。

由于火箭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再加上经济压力,最后载人飞天任务只能被迫下马,所以最早一批的宇航员一辈子也未完成梦想,着实令人遗憾。

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家园 我也提到了科学院的扩张阿

显然也是指数的,各方面都是指数的。

您是不是对指数有什么误解?每年百分之六也是指数的,不是线性的。

至于集中投入人力物力,邓说了,叫什么来着,对了,叫集中力量办大事。

您那最后一段,只能说是似是而非,真实历史是邓放弃了,咱们不久前还争论过。

家园 本来就是国家资本主义

毛主席时期也是如此。经济的增长是资本主义模式的,即资本投资开始,按投资金额分配利润。毛时期的经济特点是政治考量常常超过资本逐利。邓时期对这个特色给予改变,更加偏向资本主导,使很多人不适应。但是邓开始的时期是中国资本主义大发展时期。国家资本和私人资本都得到巨大增长。不要篾视国家资本。中国人所收到的福利的背后,主要是国家资本所带來的利润,次要来源才是私人资本缴纳的税收。中国政府在这个方面因此比世界上所有其他国家的政府,都更有能力实现各类政府行为。

钱💰啊。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通宝推:桥上,
家园 借地继续说714载人航天,看看今天的话术,一篇神奇的文章

在20世纪60年代许多关于载人航天的计划就被提出来了,毕竟中国人在几千年前就有了飞上太空的遐想。

1965年1月8日,钱学森递交了分析中国航天面临的问题的报告:

“重量更大的载人卫星在国际上的应用,现在虽然还不十分明确,也得有所准备。”

因此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受到我国上层 领导的重视,并且表示大力支持。后来就有了打造两艘飞船的计划,1967年国家同意第一艘载人飞船叫“曙光号”。

打造“曙光号”进行时

打造载人航天飞船是一件大事,一切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

“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要求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飞行员开展航天员的选拔工作”。

经过严格的筛选,最后从从215名飞行员中选出了88位候选人。看着苏联和美国的航天员先后成功地遨游太空,我国也不甘落后,加紧干劲力争上游。计划在1979年发射第一颗载人飞船

钱学森

在当时,中国在经济上不顾自然规律大肆发展,希望在各个方面赶超英美,群众也是斗志昂扬,因此有一些脱离现实。飞船的拟定方案中,曾经讨论过飞船可以载多少人上太空,飞船要越大越好,载人越多越好,这样才能证明技术的先进性。

后来经过讨论还是认为不可以片面地将技术与飞船的尺寸和载人数相挂钩,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飞船的负载能力之内搭载航天员,钱学森坚持做两个人或三个人的方案,最后决定搭载两名航天员升空。

这次载人航天计划做好了许多前期准备,但是万事开头难,毕竟是第一次载人航天计划,一切在一次政治动荡后慢慢偏离了轨道。

计划有变

航空航天工程是一个国家重要的工程,稳定的政局才能为其发展奠定基础。

一旦政治混乱波及航天计划就会给“曙光号”发射制造障碍。然而人们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714’办公室被怀疑是‘起义事’的代号(哈哈哈),叛变、反革命在当时是十分敏感的事,一旦被调查,一旦有所牵连,在政治上便有了污点。(这是说林彪事件,但是其实是假的)

航空航天

“714工程”许多人员被调查、审查,耗费大量时间。甚至许多空军被抓起来调查,这严重影响了宇航员训练。因此最后空军宣布宇航员的训练暂停。

“曙光号”计划就在动荡、艰苦的年代被按下了暂停键(哈哈哈)。

“曙光号”的余热

虽然“曙光号”在曲折准备后也没有发射,但是这段没有实现的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的计划却为后来我国航空航天史上取得辉煌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嫦娥奔月的神话里就可以感受到中国人民对天空的向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不甘落后,也搞起了航空航天技术。

这篇文字清晰的说明了今天的断章取义。很有意思,也很恶心。

其实,可以看出来,论证准备,改换指标都是很充分的,和运十很像!!!

“714工程”

1970年4月24日夜晚,“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

正是在这一天,位于北京城西的解放军工程兵招待所里,一场讨论会正在进行,讨论的中心议题只有一个:中国未来载人航天飞船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其实早在1967年6月,在钱学森的安排下,七机部第八设计院就成立了载人飞船总体研究室,3个月后,钱学森兴奋地告诉科研人员,中央已经给飞船取了一个名字——“曙光号”,在他的领导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开始研究与筹备。

在“东方红一号”卫星上天80天后,国防科委的一份秘密报告送到了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办公桌上。报告中明确提出:即着手载人飞船的研制工作,并开始选拔、训练航天员。毛泽东在这份文件上画圈,表示同意。“曙光一号”至此有了一个秘密代号“714工程”。钱学森作为载人航天的技术主帅,开始全面推进各个系统的研制工作。

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薄弱的综合国力让“曙光一号”研制工程举步维艰。根据实际情况,毛泽东、周恩来决定,“714工程”暂时停下,先把地球上的事情搞好。钱学森在高层会议中了解到国民经济总体情况和诸多困难时,便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搞卫星、飞船要考虑国民经济总的形势,看来飞船要放慢一些,先搞一些技术储备。

身为航天技术主帅的钱学森,正是在这一时期,为后来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再次起飞,构筑起完整的前瞻性布局:亚洲最大的风洞群、远洋测量系统、遍布全国的测控网,中国航天事业按照钱学森的构想一步步向前迈进。

明明是714工程,却都说因为林彪71年913按了暂停键,其实真是指暂停,后来照样继续了。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简称中国航天员中心 [1],前身为507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成立于1968年4月1日,是中国载人航天领域内医学与工程相结合的综合型研究机构。

在最艰难的时期,他们曾在操场上搭起33顶帐篷进行办公。除了完成科研任务,还要参加计件劳动,搬砖瓦、盖房子,肩背绳拉上千吨的设备器材,坚持一边抓科研,一边搞建设,先后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研究。

物质的匮乏没有难倒创业者们,他们紧紧跟踪国外航天动向,瞄准“为中国人早日上天作贡献”的目标,在起步晚、差距大、条件差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十多年的时间里,承担了“曙光一号”飞船的生命保障和环境控制系统研制,开展并完成了53项主课题任务,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套航天服、第一批航天食品,选拔出20名待训航天员,时刻准备着让我国自己的航天员飞向太空。

科研设备

尽管“曙光一号”最终由于种种原因被按下暂停键而未能发射,但在钱学森同志的大力支持下,中心整合了当时国内各个部门从事航天医学和工程的骨干力量,他们初衷不改、矢志不渝,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开展载人航天关键技术预研,为后续载人航天工程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梦想启航

再担飞天重任

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中国人的目光再次聚焦魂牵梦绕的太空,中心科研人员久久凝盼的载人航天事业也迎来了新的曙光。然而此时距离苏联航天员加加林首次遨游太空已过去31年,距离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登月“迈出人类的一大步”已过去23年。(哗啦一下子蹦到1992年!!!!)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9B%BD%E8%88%AA%E5%A4%A9%E5%91%98%E7%A7%91%E7%A0%94%E8%AE%AD%E7%BB%83%E4%B8%AD%E5%BF%83/6997591?fr=ge_ala

507所由钱学森主导成立,归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研究院。

它的神秘在于: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怀有特异功能的人,有心灵感应、隔空取物、断腿再生等等。这些奇人都是从民间搜罗来的,各种各样,五花八门。

陆川导演在《九层妖塔》创作手记里面提到了他曾进入的神秘军事单位——代号749,749局搜集的是航天情报和解析超自然事件。陆川还提到一个“研究神秘生命现象”的兄弟单位,就是507所。

507所的研究,到底是科学还是迷信?拥护者有之,强烈反对者也有。加上当时经费紧张,507所曾经一度面临强制解散。

钱老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写了一封信:我可以用党性来保证特异功能是真实的,我们要求应该有这个研究权。

中科院将钱学森的坚持反映给了中宣部,钱学森为国家做出了诸多贡献,他以自己的党性来担保,中央不可能驳回去。

最后对于507所的态度是:不批评、不争论、不公开报道。

所以关于这个神秘单位,外人根本无从得知。

“507所”,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7研究所”的简称,成立于1968年4月,全称“宇宙医学及工程研究所”。

507所归属由钱学森任院长的“第五研究院”,在发展航天飞船的整体规划中,曾做出过突出贡献。

现507所内照

上世纪70年末,国内突然冒出来多宗人体特异功能现象,钱学森便建议507所利用已有设施和人员,展开人体科学方面的研究。

1982年5月5日,钱学森给时任中宣部副部长的郁文写信,向他陈述并以党性担保人体特异功能绝对是真实存在的。

钱学森在信中说道:

“难道前车之鉴还少吗?不是发动批判过量子化学共振论?批判过人工智能?还批判过数量经济学,形象思维……

“我建议您通知有关宣传部门的同志,正确处理这方面的宣传问题,不要禁止它刊登科学论文。”

1986年,国防科委领导向钱学森表示,507所每年都要花一大笔经费(哈哈哈哈啊啊哈),现在载人飞船任务暂缓,所里事情不多,可以撤销了。

钱学森坚决不同意撤销507所。

中科院将钱学森的坚持反映给了中宣部,钱学森为国家做出过诸多贡献,他又以自己的党性来担保,中央不可能驳回去。(哈哈哈,863!!!)

最后对于507所的态度是:不批评、不争论、不公开报道。

钱学森迫使国防科委同意保留507所,但编制缩小为几百人。此后,507所又面临数次撤销危机,均在钱学森的反对下未果。

1989年,钱学森与国防科委同事谈话照

关于507所研究的“人体科学”,钱学森给出了定义,乃是“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的一个大部门,它平行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

那么,原本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的钱学森,为何会突然转变自己的研究方向,投入到那些虚无缥缈的神秘学研究呢?

事实上,激发他对神秘主义领域产生浓厚兴趣的,是来自他早年留学时的一位好友。

这位好友可以说是史上最离谱的科学家,他的名字叫杰克·帕森斯。

因为他研发的世界上第一种复合火箭燃料,居然是在研究“黑魔法”时参悟获得的灵感。

钱老太不容易了,用这个和邓小平对抗,也算是聪明!!!!!!!

这也算钱老拼着所谓不要脸,对抗那批科技人员(和领导)吧!!!

见前补充 5000618
家园 投入了资本是物不是人,资本主义是人的问题,比如载人航天

钱学森作为载人航天的技术主帅,开始全面推进各个系统的研制工作,当时甚至连模型都生产出来了,外形类似于倒扣的漏斗,由座舱和设备舱两大舱段组成,类似美国双子座飞船。研制过程中不仅做出了飞船模型,选拔了航天员,科学家们还开始进行众多技术的攻关,比如防热技术、返回技术、控制技术、发动机技术,等等,同时进行了多次大型试验,甚至连飞船的运输车和向天而航天员的食品都做好了。

当时确定的计划是:“曙光一号”载人飞船第一次上天将乘坐两名航天员,用“长征二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时间为1973-1975年。(这个目标估计也是瞎说,还是79年上天的版本比较合理)

但是,科研不能单凭理想和热情。载人航天是个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当时我国运载火箭的研制和测控网站的建设尚未达到载人飞天的水平。电子技术、工业制造技术等相关科技水平远未达到标准,且当时国家经济基础薄弱,并正在进行多项卫星开发计划,导致载人航天项目资金匮乏。

缺钱也一直是中国载人航天早期无法回避的问题。《瞭望》周刊曾写道,从国外载人航天历史上看,按照所占GDP百分比计算,载人航天是有史以来花费最大的工程,超过了金字塔、长城、大教堂以及各时代的奇迹工程。中国在开展了一段时间的工作之后,认为无论是在研制队伍、经验方面,还是在综合国力、工业基础方面,搞载人航天都存在一定的困难。相反,战略地位不同的卫星反而对当时的国家经济建设发展更有利,需求也更迫切。

毛主席决定,载人航天项目暂时停一下。周总理也实事求是地就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讲了几条原则,就是不与美苏大国开展太空竞赛,要先把地球上的事搞好,要搞国家建设急需的应用卫星。于是,1975年3月,国家正式宣布“714工程”下马。

虽然“714工程”最终取消,但是“曙光一号”飞船的设计工作已有大量成果积累。“714工程”培养了一批从事飞船设计的技术队伍,突破了一些关键技术,包括防热材料的研制和筛选、气动外形的设计、航天服和航天食品的研制、弹射救生的试验、航天员的选拔和训练等;远望号远洋测量船队被建立起来,太空跟踪站及雷达等相关设备也发展成熟。

1975年,返回式卫星成功为飞船试验了回收技术。1968年成立的航天工程医学研究所,始终坚持对航天医学和航天员生命保障系统的研究。这些工作为我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技术基础。

真的75年结束了吗?我看也不像。

1970年7月14日,中央批准:“着手载人飞船的研制工作,并开始选拔、训练航天员。”

空军和航天医学工作研究所承担了首批航天员的选拔任务,成立了体检组,空军司令部军训部副处长彭功阁负责技术问题,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郭儒茂任体检组组长,国防科委航天医学工程所黄志平、王德汉等人作为研究航天员方面的专家参加。下设飞行员政治思想和飞行技术审查以及飞行员健康调查和临床体检两个业务小组,共十多名核心成员。此外还从各大军区抽调了航空军医参加选拔。

10月,这支选拔队伍出发了。空军非常重视,专门派了一架专机。

此前,他们参考了美国、前苏联的一些经验制定了一套严格的选拔标准。

前苏联第一批航天员全是从飞行员中选拔的,加加林、季托夫都是优秀的歼击机飞行员,而美国早期则是从空军试飞员中选拔,试飞员无论是身体条件还是工作技能都要优于普通飞行员。他们对飞行时间要求也很苛刻,规定不能少于1500小时。

根据我国空军的实际情况,从试飞员中选拔不大可能,当时中国全部加起来也没几个试飞员。对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三种类型机种的飞行员进行综合考察后,认为歼击机飞行员无论从身高、灵活度,还是思维反应上都更适合航天员的要求,飞行时间考虑的范围也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定在500小时之内。

那时选拔航天员不像美国是自己报名,而是先从档案筛选。

王德汉回忆说,那次飞机坐“美”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他们先后跑了沈阳军区、北京军区、广州军区、南京军区四大空军的十多个飞行部队,蹲点考察百余处。政治条件是选拔的重中之重,由于飞行员选拔已经经过严格的政审,此次筛选更为严格。其它的硬杠杠就年龄在三十岁以内,身高在1.8米以下,体重为80公斤,身体健康,身高和体重是由飞船要求决定的。年龄不是绝对的,后面入选的人员中有个别战斗英雄就已三十五、六岁了。飞行机种就限定在歼击机飞行员中。

“初选可谓马不停蹄,日以继夜”,王德汉这样描述那次选拔。通过政治思想,飞行技术审查和最初的体检,在大约1840多名飞行员中,摸底后有215名符合初选条件,在此基础上又进行筛选,初选合格者共88名。

初选结束后,开始复选。复选要进行详尽的临床医学和航天适应性检查。复选的地点定在北京,由空军总医院,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与初选组共同组成复选组。下设处理日常工作和各项目检查安排的办公室;负责飞行员审查与政治思想的政工组;临床医学检查组;航天特殊因素项目检查的特殊因素耐力检查组;保证飞行员生活和医学监督的医务保障组。复选的队伍相对庞大,从空军机关,空军总医院的医务人员到航天医学工作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有上百人参加。

选拔航天员是在保密状态下进行的,参选的飞行员只知道是体检,而不知道体检的真实意图。在政治纪律严格的军营,也没有人会去打听。

往事尘封33年:中国首批航天员选拔揭密(连载之二)

88名飞行员集中到北京空军总医院,住在一个封闭的小楼里,除了检查不准许和外界接触,连与家人打电话通信都是被禁止的。多年后,当年参加选拔的方国俊回忆说,家人不知道他到北京做什么,几个月没有消息。直到一个团里的战友到北京空军总医院看病,无意中撞见他,才知道他的去向。

那时的检查富有时代特征。每名参加选拔的人员在做选拔科目前,先要掏出红宝书与选拔人员一起朗读一遍毛主席语录,然后再进行检查。

一名受选人员口罩一根粗粗的氧气管,正随着前方的节拍器的速率调整步子原地跑步,这项是动态肺功能检查,在他的旁边一名女工作人员口中一遍遍背着毛主席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甚至在进入低压氧舱,关上门以后,技术人员也要在舱门外站成一排朗诵毛主席语录,才开始工作。

选拔人员将小伙子们带到北京通县,坐上安—2飞机进行前庭功能的晕机检查,让他们坐上改装的失重飞机模拟太空中的失重飞行。忽上忽下的抛物线飞行,飞机又是盘旋又是翻滚,被选拔人员不仅体会了失重,还要经受在起飞下降时的超重。在几分钟的时间里一会轻飘飘,一会千钧压身,鼻塞,黏膜充血,眼睛产生黑视,耳鸣脑胀,其中的滋味,王德汉比喻成“翻天覆地”。被选拔飞行员并不开飞机,是由优秀的试飞员操纵飞机,他们只是坐在后座。即使是这些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经受过多次特技飞行,有的照样会在这样的超失重中交替进行的飞行中败下阵来,吐个七荤八素,面色苍白。

到所有项目检查完,空军总医院那座神秘的小楼里就剩下33个人了。

这33个人也不是最后人选,他们还要经过众多评委参加的优中选优的最后一关定选。

从1971年1月到5月,评审组最终选定20名预备航天员人选。从33名到20名,专家们是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反复斟酌,综合评定出来的。

在入选的20名人员中,有几位是曾经打下敌机荣立战功的空军英雄。

这些情况说明首次载人航天不可能是71年项目结束的。

由于国企领导的脱离人民性,不可能向人民让步让利更多。他们甚至开始追求高工资,这是可怕的思想蜕变。

家园 你把科技人员当笑话说啊

"让搞科研的自谋出路,不是一件坏事,虽说是被迫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浪潮到来,断了拨款,会逼着科研人员去做满足市场需求的研发,而不是一昧靠着上级指示去做研发。"

上个世纪80/90年的工人己经实验了你的让他们自谋出路:下岗女工不流泪,昂首走进夜总会。

你这是要让中国的科研工作人员重走一遍下岗工人的路。

不过也差不多成功了,河里就有人说过,当年歼十的总师也是厂门口摆过摊的,按你的说法,摆摊极大的促进了歼十的研发。

黑色的笑话吧。

家园 不要害怕自行车,学霸病和秀才病要不得

骑自行车危险吗?好像不是,人类骑自行车的历史已经200多年了。中国人里应该几乎都骑过自行车。但是,自行车为什么不会倒,是没有有效科学理论能解释。就是没有质量多少,高度多少,重心多少,转速多少,波动超过多少一点会倒的量化理论。

如果按你的理解方式,你连自行车为什么会不倒的基础理论都没有。你怎么敢骑自行车和电驴,甚至弄出摩托车这种高速运行的2轮车,这不是找死吗。但实际的客观世界就是,尽管物理学家到现在仍然不能建立起科学的可以具体量化验证自行车不倒的基础理论体系,但数以10亿计的自行车,共享单车,电动车,摩托车,在全球每天跑来跑去。你可以放心的点外卖,骑手会骑着两轮车给你送餐,哪怕没有严密数理模型,自行车也可以不停的进步发展。人类也是可以放心使用的。

认为人类已经处于一个科学可以量化解释一切的世界,这实际是一种学霸病或者秀才病。这类似象牙塔里认为书本包含一切知识和中国古代秀才认为圣人已经解释清楚一切一样,是一种知识傲慢病。实际,人类的知识体系,可是说差不多一直是科学,半科学,类玄学三类。

从1687牛顿自然物理的哲学原理,到1905爱因斯坦的5篇论文。这里属于可以精确数学验证的科学。然后如果我没记错,类似怕努力流体方程一类相关的东西,实际类似半科学。人类有数理工具,但真实的效果是千差万别。人类无法纸面计算就知道一个飞行器在不同速度下的具体表现,得需要靠风洞实际的吹。然后类似自行车,中医的经络,甚至量子科学里的大量东西。都是可以用也能用,但到底什么东西是起作用的基础,大家本质都是猜的。但不妨碍这类玄学的使用经验大大促进人类生活。

牛顿的知识体系,就基本够一战用的了。人类实际使用理论的能力,是可能滞后理论科学数以百年计的。从爱因斯坦1905年光电效应论文,到现在太阳能面板真正改变人类生活,已经1百多年了。

知识的普及,和知识的大规模应用,也是能大大推动人类进步的。即使人类现有知识大库,里边也有大量的知识还只是少量科研者的玩具,还没有真正释放出改变人类生活的力量。何况,知识进步这种东西。更类似黑暗森林里的勇者,智力一类未必是最关键的。牛顿上大学的时候,学校教的还都是亚里斯多德。他震撼历史的东西在他小时候还更类似异端邪说。爱因斯坦1905年发表5篇论文的时候还只是伯尔尼专利局的一位专利审核员。某种意义上也是属于26岁的一位民科系。推动人类进步的,可能最重要的是踏进未知黑暗森林的勇气,而不是在旧的体系上做到完美。

你连花点钱修个加速器给年轻科学家描红都不舍得,生怕浪费一个子,那你指望能有什么突破才是扯淡。我们回望历史,推动历史科学突破无论牛顿爱神,还是法拉利等等,他们往往都不是当时认为会突破科研理论的人。而是时代进步的推动下,让这些本来可能边缘的勇敢者,在理论的黑暗森林里发现了闪耀的宝箱。你不可能在亚里斯多德的知识体系下,自然而然出现牛顿的。科学进步历史,基本还是知识规模扩大,新的边缘人的突破,找到新的前进路径。自认为只剩下2朵乌云,往往都只是某个体制内人的傲慢而已。

量变可以引起质变,即使没有基础理论突破。现有理论的广泛应用,照样可以大大推动人类进步。太阳能电池技术的成熟,那么戴森球就有了可行的可能。即使理论没有突破,找到低成本发射的方法。当人类在太阳系内,能够把小行星的资源自动化的炼制成太阳能板并组长到类似青春版戴森球的体系里。一旦产出开始大于投入,很可能人类就可以很迅速的指数级别在太空实现开发正循环,类似大航海时代找到三角贸易。

何况,从历史看。知识的大普及,新的小镇做题家(牛顿,爱神实际都是)大规模进入原有体系后,他们是最有可能带来革命性突破的。毕竟因为他们原来都是小镇农民,和经院学者没有深层利益绑定。中国建国后的全民扫盲是为工业化打下基础。那么,后边,政府应该多修类似对撞机这种大玩具,修好后开放给新的扩招后的学生们随便玩,随便验证各种天马行空的想法。也开放给各种企业研发部门,给他们各种使用机会。历史证明,牛顿和爱神,不是原有知识体系能培养出来的,基本都是从新人中突然涌现出来的。

即使后边没有根本理论突破,人类现在能使用的能源和资源,也只是太阳系资源的九牛一毛。量变推进也可以推进很久。人类几乎都是先有大航海的勇气,后边才能逐步完善造船的。而不是有一本标准答案,告诉你海的那边有什么。那些总想着从国家内部给富人挂路灯来改善自己生活的流氓无产者的幻想,能实现的概率实际比基础科技突破的概率更低。

通宝推:中关村88楼,大眼,
家园 看来你确实没理解什么是可观测可测量

技术当然可以脱离物理学单独存在,人类在没有物理学的时代,也可以用风帆船环绕地球一周,风帆时代不需要懂流体力学,只要会用六分仪,会观测星星,会观察风向洋流就行了。

人类的技术来源有两种,一种来自经验总结,另一种来自物理规律总结。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人类的绝大部分时间社会生活中的技术都来自经验总结,经验总结时代技术进步也不是没有,但总得来说技术进步是极其缓慢的,物理学诞生以后,人类才迎来技术爆炸。那么为什么物理学诞生后人类才迎来技术爆炸?因为经验技术更依赖观察和测量,如果说物理学可以依靠理论模型计算结合观测实现技术爆炸,那么经验学科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所有的经验学科都依赖持续不断的观测测量和记录。例如风帆时代需要大量的观测来记录洋流风向才能实现跨洋远航。再比如材料学领域,更是典型的依赖观测和记录。

点看全图

这张是冶金领域的铁碳合金相图,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张图,需要耗费无数次试验一遍又一遍观测记录测量才能描绘出来,涉及到的测量领域有长度测量、力学测量、温度测量、时间测量、光学测量等等,这不同于理论物理,这些试验和测量一次也少不得,这张图也不可能通过理论计算出来,只能通过一遍又一遍的试验测量而得出来。这就是为什么经验学科更依赖观测和测量的原因,经验类学科的进步是缓慢的,容不得一丝一毫的偷懒和捷径。

中国过去二十年技术迎来爆发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中国人不需要重新去测试一遍类似铁碳合金相图之类的数据,这些数据都是现成的,这就是工业后发国的优势。问题是中国现在已经赶上发达国家水平了,后面还能这样干吗?无论经验类学科还是理论物理,都得中国人迎难而上了,经验学科的突破需要一遍又一遍试验观测,这都是苦差事,不是喊口号就能解决的。至于理论物理,我前面说了,受限于人类的观测水平,想要突破很难。当然,我不是说理论物理不突破技术就一定不会进步了,但技术进步放缓是必然的,还想像过去二十年那样突飞猛进,那基本上不可能。

按说不需要我这个中专生加工人在西西河说这些最基本的技术性的东西,可是西西河你这种在科技领域喊口号的人太多了。你这个ID最大的特点就是用貌似科学的语言喊政治口号,但科技进步不是你喊几遍牛顿、爱因斯坦、小镇做题家就能喊出来的,也不是你天天在西西河背几遍历史上的天文观测数据就能变出来的,我知道你喜欢在西西河背书,说一些上古时期的天文数据,但这不代表你懂科技,更不代表你懂历史,你不过是喊着科技的名词兜售你的政治私货罢了。

我本来不想在科技话题下谈政治的,不过你上面的结尾非要谈分配的话题,那我说一句,法国大革命把科学家拉瓦锡送上断头台,并没有阻止人类的科技进步,也没有阻挡人类的革命脚步。整个十九世纪,人类的物理学突飞猛进,人类革命的脚步也突飞猛进,伟大的共产主义运动,正好诞生在物理学突飞猛进的时代。不解决国内分配问题,科技不可能进步。

通宝推:阴霾信仰,燕人,ccceee,qiuqiu,Swell,落木千山,绝望坡前,林三,桥上,苏仙岭,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