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记录下孩子的2024年高考 -- 三体
第一个我认为国家教育投入目前来说算差不多了。
相当多人讨论教育问题时,视角太狭。不要只盯着国家教育安排这一块,还要盯就业那一块。
就业这块有什么问题?“本科生如狗,硕士满街走,博士才能抖一抖”,这是我们当年的话。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学得应该改一改:“本科生如狗,硕士满街走,博士也许能抖一抖”。得讽刺之一是,相当多生产企业的生产科研中坚力量,既不博又不硕,少本多专,甚至技。N多硕博在磨烂席,拿屁股把垫坐的席子磨烂。很讽刺之二在于,一方面996007,一方面青年失业率很大。
为什么就业会有这个问题?不是说强国么?各有各的观点。
无论国家怎么投教育,就业问题不理顺,其实对于小科河友你所说的分层固化,没意义。
第二方面,教育方面私有化太严重了。 @贼不走空 河友落后于社会20—30年,到今天才发现。教一下私有,肯定要一套体制的,不是把学校私有了就行,想当初,私校刚搞时,找不到老师,招不到学生,输不出学生。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群策群力,从政府到企业,一起解决。教育私有化严重,导致教育社会成本高,产业落后,导致教育社会收益低。两极分化就出来了。
第三方面,目前的教育效率过低。我认为5+2+2的9年义务教育远优于现在的6+3义务+3名义上非义务的K12方式好。
一二三是相互渗透和交织的。当然还能有四五六。
最后,问题在哪?我一向都很明确的:阶级不讲不行。首先要明确发展什么为了谁?这个决定事情的处理方法。内斗外斗,没那么容易,但要有个方向吧。如果继续走资,现在还还不够狠,比如农村还有亩地,还有搞得好的公办大中小学,之类。
银行都是拉存款的
保险公司都是卖保险的
供电局都是收电费的
中国电信都是收电话费的
……
邮政公司卖油票,格力员工卖空调。
供电公司那去掉吧。电信公司可以改一改。
银行全员拉贷款的事才过去多久?无非就是后来银行自己玩自己加上房地产之类的,银行拉贷款的压力才少了。但是银行现在同样有收储和放贷的压力。1亿的陶瓷厂,虽然不如几百米高速公路,也足够一些银行业务的做公关了。
上面那些还不是不利于团结的话,那些信息都是公开的。
昆仑银行的前身是克拉玛依城市信用社,成立之初跟伊朗有毛关系?成立的原因和其他地方城市信用社一样,就是城市经济发展太快,银行机构不够看而已。
后来中石油需要金融手套,才把它买下来。金融手套也不是你想的那种秘密地干活,就是好自己管钱而已,那个企业不想这样干?
谁了解电网公司,这篇靠谱吗?
随着电气工程专业热度不减,这几年出现一个报考误区:电力高校更容易进国网。这个误导,让很多人对电力高校趋之若鹜,越报越热,越热越报,以至于一个普通的二本电力高校,动辄都要600分,这是一个大坑。
以前了解一点,供电局也有过全员收电费的时候。
就是适应或者维护小集体利益而生的,出于各种或合理或不合理、阴暗或者阳光的理由,有时理由只是隔壁市县镇有了,咱们市县镇也应该有。
杯子放在桌子上,本质上也是桌子和杯子之间的电磁力和杯子的重力形成了平衡啊,按你的观点这也要耗能?
个人觉得看张朝阳还不如看费恩曼物理学讲义。
一言不合就不干了,现在说00后送外卖,如果我是个00后,都被小编们忽悠瘸了,一会儿上天一会儿下地,在骄傲与自卑间大起大落。
来人,拉出去砍了。
当年,一小姑娘中南财经本科,进不去银行,然后西南财经读研,还是进不了银行。
最后找30多找了个小老板嫁了。前年生了个女娃。还好她还能走出来,当时我看她都快要疯了。
一辆现役的满载高铁从广州至昆明耗电n度,同样重量的磁悬浮列车耗电怎么计算,照你说的一次性通电永久悬空好像不需要怎么耗能啊,你具体说说看,譬如车子从海拔100米上升到海拔2000米,势能增加了。
社招进来的合同版本都不一样。我们应届生点到点门到门转换,从住学校宿舍到住单位宿舍,从吃学校食堂到吃单位食堂,一个个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呆萌呆萌的,清清澈澈干干净净的。根本没你们社会人说的这么复杂。你们爱信不信,我无需自证。
公立学校如果够多,或者把私校赎买过来,也是教育投入。有条件的地区最好从幼儿园普及开始。
就业的问题,我觉得主要是企业的竞争力不够,没有能力给大部分工人提供适当的工资,只能给一小部分人提供高工资,从而引起工人内卷,否则高端人才会流失到外国企业。这一点在中国产业升级完成之前,可能无解。当然,现在资本是无国界的,所以,也许一直无解,除非限制资本。
现在补贴行业,别国会说三道四,不如全面补贴教育。我手头没有数据,但是我国人均教育资源(师生比,人均资助,校园面积比等)的占有,显然比发达国家要少很多,远逊于我国的经济地位。
一段时间以来英伟达股票暴涨,涨到一万块钱一股了,这要是买一手得一百万,散户们不满意了,说我们钱少,但是不能剥夺我们投资英伟达的权利,天赋人权巴拉阿拉,于是董事会积极响应人民群众的呼声,一股拆成十股,这样散户就买得起了,其乐融融,皆大欢喜。
国家教育投入,把985211双一流建设的高大上,这时有家长不满意了,说我家孩子高考考了188分,数字也很吉利,也要上大学,凭啥剥夺他上大学的权利?难道只有考600分的才是好孩子?教育局同志赶紧否认三连……吵来吵去于是自然有人会看到这个商机,贴心地成立一些有分就能上的大学,又能拿地,又能给地方纳税,又带来人流和消费,一举多得,地方政府哪有不乐意的?于是一拍即合,民办大学就有了若隐若现的官方背景了,家长们就更加放心了。
我看这个跟小额贷一个性质,高考180分想上大学的人,跟月入三千想买奢侈品的人,不正是同一种人吗?那些有分就能上的大学应劫而生,你说资本家坏,我看算责任不能少了那些巨婴一般的家长,还是那句“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怨得了谁,自作自受,活该。zf纵容这种行为,把人惯坏了,导致满社会都是巨婴,自然也是迟早要还的。算同等责任吧,各自承担各自维修。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真么快就转进到跑火车了,看来你承认静止时不耗能了。那也就是说你不是真的不懂,就是在杠。
跟杠精就没啥讨论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