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莱芜战役之八:韩炼成为何能忽悠诸多蒋军高级将领? -- 忘情
作者:忘情
1947年2月21日,虽然第73军对莱芜城北要点的攻击没能成功,但让城中蒋军最高指挥官——第2绥靖区副司令官李仙洲中将感到欣慰的是,整编第46师先头部队于14时抵达莱芜南门。
眼见兄弟部队没能截住整编第46师,叶飞主动派3师8团一部(3、4、8连),在吴介岭阻击整编第46师。整编第46师先头旅到达安庄后,以1个团兵力向8团阻击部队攻击。双方战至17时,8团的阻击任务由赶到的7纵先头部队接替。可是,仓促赶来的7纵没能阻住整编第46师,该敌于22日上午全部退入莱芜城。
李仙洲是黄埔一期出身,是该期年纪最大的毕业生之一,资历高于顶头上司——黄埔三期出身的王耀武。他的性格耿直,做事循规蹈矩,很适合当老大哥,但却不是合格的大军统帅。按照当时的战场实际情况来说,当发现华野有围歼该兵团意图时,李仙洲就应该迅速放弃新泰、莱芜,将主力向吐丝口镇及以北收缩,与位于胶济铁路张店、明水一线的兵团后卫第12军会合,前可继续攻击,后可回撤加强济南方向的防卫。然而李仙洲摄于王耀武命令,不敢机断专行,坐失良机。
王耀武原想让李仙洲集团据城固守,但又看到该部已处于孤立无援的绝境,随时可能被华野“包饺子”,不如索性孤注一掷,冒险突围。王耀武认为,如果李仙洲部能突围至明水及其以南地区,则不仅可解吐丝口镇之围,而且可东援淄博,向西加强济南防卫,于是他当即命令李仙洲率部经吐丝口镇向明水方向突围。与此同时,王耀武派其副参谋长罗辛理携信去南京,向蒋氏汇报战况和突围决定。战场形势发展至此,蒋氏虽认为敌前撤退不利,但也只能点头同意,并派空军副司令王叔铭亲自指挥20余架作战飞机,掩护李仙洲集团突围。
21日晚,李仙洲接到王耀武的撤退电令。作为战场最高指挥官,李仙洲本应立即执行命令,但他却召集第73军军长韩浚、整编第46师师长韩炼成、前进指挥所少将高参王为霖、第2绥靖区司令部第2处少将处长陶富业会商,研究是否遵令后撤?如果决心撤退,该如何撤法?如果不撤,该如何重新调整部署?粮食、弹药如何补充。
李仙洲本人主张不撤。他认为在华野重重包围下,突围撤退是很不利的。后撤路线地形非常不利,极易被共军野战合围,不如在莱芜坚守。如果在临沂附近的华野主力全部北上,南线蒋军主要攻击集团也必将尾随而来,可与莱芜守军里应外合,中心开花。
李仙洲的主张没得到附和,与会的其他人都主张遵照命令撤退。尤其是王为霖竭力主张立即撤退,并称这是责任问题。如不撤退,胜利了没有功。如果战败了,责任担不起。况且莱芜城太小,两个军(整编师)数万人马猬集在一起,粮食弹药供应困难,恐怕根本支持不到南线攻击兵团赶来里应外合。与会的其他将领均赞同王为霖的看法。
面对众人的反对,李仙洲也就顺从了,接下来就开始研究什么时候撤退,及如何撤退。李仙洲认为,既是决心撤退,当然宜快不宜迟,就应立即行动。韩浚主张22日早上开始撤,韩炼成则坚决主要要到23日早上撤,理由是需要准备时间。
大家同意了韩炼成的意见,又研究撤退的部署决定如下:按现在各部队的位置,分为两路:以第73军为左路,整编第46师为右路。前进指挥所随整编第46师行动。第73军主力沿周家店、吐丝口镇通明水的大道前进,并派有力部队为左侧卫,沿行进路的左侧高地前进,行进时对左侧特别注意搜索警戒。在莱芜城北矿山的一个团,担任第73军的后卫,待军主力通过吐丝口镇后,再沿该军主力先进路线跟进,该军到达明水及其以南胶济铁路南北地区集结待命。整编第46师主力在第73军右侧另一道路,经孝义集到达吐丝口镇后,在第73军后跟进,至胶济铁路以南吐丝口镇以北地区主力行进路的右侧高地前进,对右侧特别注意搜索警戒。前进指挥所到达明水车站后,乘火车回济南第二绥靖区司令部。各部到达目的地后,径报第二绥靖区司令部。
应该说,如果听从韩浚的意见,22日一早就开始突围,此时华野几个纵队尚未到齐,李仙洲集团突围北上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但优柔寡断的李仙洲却同意了韩炼成的意见,给了华野整整24小时调整部队,这是该集团覆没的重要原因之一。韩炼成的提议当然是“别有居心”的,但却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赞同,这一方面是因为蒋军方面也确实需要时间重新调整部署,另一方面,也是当时李仙洲集团情报不准,对当面华野实力估计过低的缘故。李仙洲根据战况判断,莱芜城周边仅有华野5、6个师的兵力,与自己的兵力相当,但武器装备方面就远远不如自己的部队。
对于李仙洲集团的下一步行动,粟裕判断有两种可能:一是固守莱芜城;二是向吐丝口镇方向突围。6纵久攻不克的吐丝口镇,业已成了莱芜之敌向北突围的希望所在。粟裕考虑,如敌固守莱芜城,两个军(整编师)虽已会合一起,抵抗能力增强,但城小兵多,挤成一团,我军可首先集中炮火予以大量杀伤,尔后再集中兵力攻歼;如敌突围,则对我更为有利,便于我于运动中消灭。
22日这一天,华野4、7、8纵相继赶到莱芜城下,1纵2师奉命将城东阵地交给4纵,退至莱城西王介庄一线为预备队;1师将城北阵地与8纵交接(500高地仍有该师1个连扼守),1师调至高家洼、小刘家、封邱、孟家圩一线,以1团3营位于周家庄,并派出1个连至白龙店、芹村,监视敌突围。3师将阵地交给7纵后,全师集结于北十里堡、土楼一线。
2月22日下午,莱芜守军派出一部,作试探性突围。该敌向高家洼至孟家峪一线山地猛烈进攻,企图夺取该山地以保证其侧翼安全,然后掩护主力突围,但被1纵击退。
粟裕据此重新变更了部署:以第1、第2(欠1个师)、第7纵队组成西路突击兵团,统归1纵司令员叶飞指挥,负责解决莱口线(不含)以西之敌;以第4、第8纵队组成东路突击兵团,统归8纵司令员王建安指挥,负责解决莱口线(含)以东之敌;如李仙洲固守待援,东、西突击兵团则于23日晚强攻莱芜;如敌向北突围,则在运动中将敌聚歼于莱芜和吐丝口镇之间地区。6纵16、17个师兵力继续进攻吐丝口镇,以18师设伏于吐丝口镇以南地区,准备堵击由莱芜北窜之敌。
22日黄昏,莱芜城第73军一部向北伸至南白龙一线,一部进占矿山,黄昏时略向后缩。叶飞估计南白龙有敌1个团兵力,193师师部住沙家庄,便决心采取各个击破,先歼灭其伸出之一部,与8纵配合,1纵攻击南白龙,8纵攻击沙家庄。
22晚,1纵1师向南白龙之敌发起进攻。1团3营由东北向西南攻击,以7连1个排为突击队,首先占领围内一间房屋,敌即从小围子内以手榴弹杀伤我围墙上层部队,并以交叉火力封锁围墙口。1团8连2排由东北小河突入,也遭到敌纵深火力杀伤,伤亡颇大,部队未能攻入。1团2营沿沙河运动至西,由西北向南白龙攻击,该营5连爆破成功后,进入突破口,遭守敌机枪火力封锁,并燃烧附近房屋。我军立足不稳,被迫退出围外,又遭敌炮火杀伤。4连1、2排另找突破口而入,也未能奏效。
2团以1营自西南向东北攻击南白龙西南角围子。用爆破炸开缺口后, 2、3连相继突入与敌进行巷战。数量优势之敌连续向2、3连发起8次反冲击,但均被我军火力击退,予敌以大量杀伤。
原定以2师4团由孟介圩配合1师向南白龙之敌攻击,因4团未及时赶到,致使1师2团遭敌侧面火力压制。南白龙战斗战至23日4时,叶飞接到野司命令,称敌有全部突围企图,应立即停止攻击,以待敌突围后在野战中全歼之。1纵部队遂撤出南白龙。
(未完,待续)
居然还敢跑回南京继续当老蒋的侍从室高参,这胆子也太大了,这是笃定所有知道他失踪的知情人都当了俘虏吗?
我们看了李仙洲在莱芜战役中仿佛是个传声筒,但是等到王耀武发来了让他撤退的命令,他却破天荒的开起了会讨论了,其实他在等薛岳的命令。
李仙洲的头上有4个婆婆(蒋,陈,王,薛),但是他的直接上司却是国防部(陈诚)和(薛岳)。他到莱芜和新泰是有命令的。
王虽然能指挥李仙洲作战,但是却无法下命令。
2/17后陈诚判断失误,把离李仙洲最近的整编11师调到津浦线的衮州去了,李仙洲是孤军。陈诚突然就不发声了。
徐州剿总的薛岳也不发声。李仙洲的手里还是占领莱芜和新泰原地固守,以一部兜击大汶口的命令。王耀武请示徐州剿总下令要求撤退,可是这么明显的态势下,薛岳的意见是原地固守,坚持不下撤退命令,因为据说蒋曾经说过,军队整编之后不应再丢失阵地,长官也不应随便下撤退命令。显然刚刚吹牛歼敌16个旅的薛伯陵是不愿自我打脸的,想要证明自己没错。
拿不到薛岳命令的王耀武不敢怠慢,只能找蒋介石越级汇报,拿到了蒋介石的信才敢给李仙洲下令,但也不是正式命令。这又耽搁了2天(19-21)时间。
已经被搞了两次狼来了的李仙洲,既怕无命令撤退担责,也怕蒋和陈变卦,因此不但要开会商量,还拖了2天。
李仙洲固然有问题,但是薛岳是个只考虑自己责任,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小人,幸亏没加入我党内,不然造成的损失更大。
傅作义,卫立煌傅作义是真独立。
其实郑洞国也是忠于正统的。
并非反蒋反内战就是必然亲共或者说愿意投降共。
这是极其复杂的统战关系和操作。
改开后全被邓模糊了。
尝过了权力滋味的人,一旦失去权力,那种滋味难以描述。
当他再次获得权力根本就放不下。薛岳把自己的老部下都找来了,都是些无能之辈,原来的69军军长不是戴之奇,是薛岳自己的人,结果上去就丢了1个旅,才换上了戴之奇,宿北战役是薛岳的老人吴奇伟指挥两个军,结果丢了1个军。鲁南战役是他自己指挥,结果不用说了,欧震也是他带来的,打个临沂报告消灭共军16个旅。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人。
这是华东战场,和中野的巨金鱼战役也是他指挥的,被刘邓揍得丢盔弃甲,方先觉刚刚上任当军长,一仗就丢了1个多旅。方先觉马上就不干了,和薛岳吵起来了。最后方先觉丢官了。
还有就是蒋介石深知国军内斗倾轧的厉害,总觉得是有刁民要害自己的爱将。直到韩练成最后公开投共,蒋依然坚信他是被奸臣所害被逼不得已投的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