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新四军部队的发展和去向 -- 杰瑞

共:💬5 🌺2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新四军部队的发展和去向

新四军军歌

光荣北伐武昌城下,

血染着我们的姓名。

孤军奋斗罗霄山上,

继承了先烈的殊勋。

千百次抗争,风雪饥寒;

千万里转战,穷山野营。

获得丰富的斗争经验,

锻炼艰苦的牺牲精神。

为了社会幸福,

为了民族生存,

一贯坚持我们的斗争,

八省健儿汇成一道抗日的铁流,

八省健儿汇成一道抗日的铁流,

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扬子江头淮河之滨,

任我们纵横的驰骋。

深入敌后百战百胜,

汹涌着杀敌的呼声。

要英勇冲锋,歼灭敌寇,

要大声呐喊,唤起人民,

发扬革命的优良传统,

创造现代的革命新军。

为了社会幸福,

为了民族生存,

巩固团结坚决的斗争。

抗战建国高举独立自由的旗帜,

抗战建国高举独立自由的旗帜,

前进,前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前进,前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前进,前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根据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当局的协议,在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八省境内15块游击区(广东省琼崖地区除外)坚持游击战争的中国工农红军和游击队于10月改编为新四军。成立之初有四个支队(旅级),分为十个团,共1万人。

皖南事变后,加入了八路军的黄克诚部、彭雪枫部后,编为七个师,下辖18个旅(1、2、3、4、5师各三个旅,六师两各旅、七师一旅一团),九万余人。到抗战胜利时,已发展到主力部队28个旅21万人。

新四军的28个旅:

苏浙军区 第一纵队(原6师16旅) 第二纵队(浙东游击队) 第三纵队(原1师3旅) 第四纵队(教导旅,原1师1旅)

苏中军区 新1旅 新2旅 新3旅 教导第二旅(原6师18旅)

苏浙、苏中军区是新四军一师六师(粟裕、谭政林部)合署办公后共同创建的。

中原军区(新四军五师李先念部)13旅 14旅 15旅 鄂东独立旅 江汉独立旅

淮南军区(新四军二师罗炳辉部,罗病逝后韦国清继任)4旅 5旅 6旅 淮南独立旅

苏北军区(新四军三师黄克诚部)7旅 8旅 10旅 独立旅

淮北军区(新四军四师张爱萍部,彭雪枫已牺牲)9旅 11旅 12旅

皖江军区(新四军七师谭希林、曾希圣部)19旅 20旅 21旅

横向比较下来,七个师里头五师李先念搞的部队最多,有五个旅;其次是一、二、三、六四个师,各四个旅;四、七两个师垫底,各三个旅。不过假如从皖南事变后,由皖南突围部队加无为地区游击队组建的七师只有一旅一团不足2千人,能发展到2万余人三个旅,还算是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的,更别提七师打仗是副业,挣钱才是主业。

军部确定其中的11个旅为甲等旅:

第一师第1、3旅

第二师第4、5旅

第三师第7、8、10旅

第四师第9、11旅

第六师第16旅

第七师第19旅

可见黄克诚的部队质量最高,四个旅有三个是甲等;李先念的部队质量最差,五个旅一个甲等也没有,中原突围打成那样也就不奇怪了。

这11个甲等旅在新四军分家时一分为三,7、8、10三个旅随黄克诚去东北,1、4、5、9、19五个旅编入山野随陈毅去北上山东,3、11、16三个旅留给粟裕编入华中野战军

山野(10个旅野战军):

1纵(1旅、苏浙军区第2纵队、18旅)

2纵( 4旅、5旅、9旅)

7师(19旅、20旅、21旅)

8师(三个团,罗荣桓走后山解仅剩的两个主力师之一)

陈老总分家时老实不客气,拿走清一色的主力部队,6成甲等旅

华中野(6个旅野战军+地方部队):

6纵(16旅、2分区部队)

7纵(新3旅、新2旅)

8纵(3旅、1分区部队)

9纵(11旅、12旅)

10纵队(赵祥云伪军起义部队+5分区部队)

其中张震的9纵一开始就被要求配合山野作战,粟裕的华中野剩下四个纵队每个只有五个团,老团一共只有六个,野战军中甲等旅占比不到三成。为强化主力,把6纵王必成部、8纵陶勇部升格为两旅六团的1师、6师,就必须拆分7纵,导致苏中战役时7纵就只有3个团。七战时的邵伯保卫战连10纵的伪军起义部队都要拉上去的。

可以这么说,在解放战争的开始阶段里,还没有哪个战略方向,能象粟裕那样,拿这么小的本钱,做这么大的买卖,挣这么多的钱。

华东野战军成立时,1(山野1纵)、2(山野2纵+华中野9纵)、4(华中野1师)、6(华中野6师)、7(山野7纵+淮南五旅)、11(华中野7纵)、12(华中野10师)七个纵队来自华中新四军,3(山野8师+滨海)、8(鲁中)、9(胶东)、10(渤海)四个纵队来自山东的胶东、渤海、滨海、鲁中四个军区。

通宝推:普鲁托,网海,
家园 粟裕七战七捷,真靠打出来的

这个时候很明显,我军还没有成熟。

唉,可惜啊,好的军事人员不容易找。

陈老总真是一言难尽。

家园 不能这么讲的

要怪就应该怪当时的山野参谋长,打仗开玩笑,影响了陈老总军事水平的正常发挥。

宋黄埔五期,正牌军事学历,资格老自命不凡,当个纵队司令还行,每当指挥兵团级别作战就露怯了,前有指挥山野五战四败丢失两淮,后有指挥九兵团血战长津湖。长津湖那种场合,让陈士渠、王建安来指挥都比宋合适。

家园 关键是陈老总选择了宋啊,这一块人也不是没有好将领啊?

咋办?还有陈毅带着粟裕分兵,还连累了粟裕的胜率。

陈老总,哈哈哈,搞个外交也就算了,做个老总,实在不行。这是它本身无法掌握战争节奏的核心能力不足导致的。

就是陈毅和粟裕在江北打大战的严重分歧,才导致了陈毅被调离华野,你是正统派,估计接受不了我这个结论,慢慢来吧。

陈毅和许世友的离开不是没有原因的,当然了,宋时轮带一个纵队还凑合,其实也是能力不足,可惜了学历了。

好吧,其实黄埔学历也就那样,还得靠个人自身能力,蔡申熙、曾中生、段德昌牺牲太可惜,他们成长好优秀。不知道刘畴西未来会如何,怀玉山他的表现太差了。

真正的听毛主席的安排,按照毛主席的路线走,很关键,体会战争的节奏,这点很重要。粟裕余地总是稍微小一些,差那么点劲头,林彪后期余地又过大了。

新写了一个主题帖请支持一下啊,谢谢。

家园 新四军题材的抗战神剧尤其多,解放神剧也有而且很早

很多有战斗力的新四军是八路军转隶的,新四军题材的抗战神剧尤其多,解放神剧也有而且很早

《南征北战》真的客观再现历史了吗?文艺加工偏向表扬谁呀

那么多真实的抗战英雄不去拍,专门胡编乱造,建国初期350个战斗英雄里新四军系统出了多少?好像抗战神剧是从我的兄弟叫顺溜开始的,然后在大陆的炮党文宣积极跟风

当然炮党系统真实抗战英雄哪怕后来被共军枪毙的也不去表现,可能不属于黄埔系统或浙江的缘故

不管文艺作品甚至军科院系统怎么吹,北上山东的新四军系统共军哪怕是六纵这样的所谓“头等主力”,战场丢人现眼是常态,偏偏文艺形象特别高大上

哪怕是《雍正王朝》,出现八爷四爷之争就跟打了鸡血似的

还有山河月明也是夸老四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