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周末看了一个黄奇帆的讲话 -- 思想

共:💬280 🌺939 🌵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家园 分田单干就这曲线?

1973年“四三方案”引进13套化肥生产项目,1978年项目投产。改开之后再无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

1973年杂交水稻培育成功;1979年杂交小麦培育成功,1979年杂交玉米培育成功。

然后再看看历年粮食产量,如我所想,分田单干有个毛用。不排除少数例子,从国家总体看,分田单干吃饱饭就是扯淡。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你这里的俄罗斯数据只列到2000年,现在都已经到2024年了

事实上我列的那张图很清楚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农业产量到1998年是一路下滑普京上台后才开始逆转。

点看全图

从1992-1998年,俄罗斯的粮食种植面积,粮食生产量,粮食入库量一路暴跌。从1998年-2022年,俄罗斯的粮食种植面积变化不大,但是生产量,收获量显著上升。首先是从1998-2010年,逐渐消除了粮食生产量和入库量的巨大差距,这意味着生产积极性的明显提高。然后是2012年以后,粮食生产量和收获量稳定上扬。在这个过程中,德米特里.帕特鲁舍夫做出了很大贡献,他是尼古拉.帕特鲁舍夫的长子,刚刚被任命为俄罗斯副总理,可谓年富力强。

家园 你能不能解释一下为何这张图能证明你的观点?

点看全图

在我看来,红框那段曲线,恰恰就是刚开始搞包产到户那段时间,效果最明显,而那段时间,最能说明问题,因为化肥产量,农业技术等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有大的变化。

家园 你证明不了你的说法,俄罗斯比苏联时期好啊,

因为出口大国,所以好,不成立吧。

你这个表清晰的表明,是普京上来了在恢复,但是恢复的速度和成绩并不显得水平高啊。

点看全图

以前的数值多高,你应该可以看到吧?

你这个起始值只是92年的产量啊。

点看全图

这个1985年苏联预计值,基本可以说是达到要求了的。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1991年9月6日,波罗的海三国宣布独立;12月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三国领导人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12月25日,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苏联正式解体。

我的说法很简单,苏联之前的数据表明,比俄罗斯强很多,他们的制度还行。我只需要证明苏联没那么糟糕,其实就够了。

家园 分田分了几千年,哪年能吃饱饭?

到了稻公,一分田就能吃饭了?不就是80年代初的化肥和包括杂交水稻的良种开始普及,推高了产量。

分田在部分市场原教旨主义者看来会增强责任心,同时增加产量,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分田后没有人管了,一半以上的人更加放松,反正也少收不了多少粮食,反而导致粮食减少。一加一减,态度造成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

家园 这个是你想象的

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分田后没有人管了,一半以上的人更加放松,反正也少收不了多少粮食,反而导致粮食减少。

也许有个例吧,但真实的农村,不是你想象的那样,请看这个:

点看全图

这个截屏来自杜润生的一本书,你要不要查一下李云河那篇文章是什么时候写的?有惊喜哦。

家园 你这是没看懂图,你举得苏联的农作物产量,

是我那张图里的黄色的production曲线,也就是生产量,真正有决定性意义的,是红色的yield曲线,也就是收获量。我们可以看到俄罗斯从production到yield曲线之间,从1992年开始的时候有着巨大的差距,然后差距逐步缩减,直到2010年两者之间的差距才基本消除。这就是苏联农业的一个老毛病,非常不重视成熟农作物的收储,以至于从田间到仓库这个环节损失率巨大。

在1980年左右的时候,石油价格还是比较高的,苏联可以大量出口获取外汇,从而进口大量农副产品。你看到的是1985年苏联人消费的农产品,并不都是他们自己生产的。

苏联经济事实上就是高度依赖于石油天然气出口,结果被美国看穿后联合沙特把石油价格打到谷底,苏联经济就崩溃了。

家园 收获了不储存吗?意思是今天俄罗斯储存很好的,这个和生产没关系

你这个借口并不科学,我觉得没啥意思。我觉得你应该对比90、91的数据。

第二个事情,苏联的供给到位了,虽然不全是自己生产的,但是和你我的结论没啥关系啊?

后来我加的那个数据只是为了说明苏联的粮食供给没毛病、没问题,其实最重要的一点是不仅比俄罗斯高,也比今天的我国强得多。

虽然比不上欧美发达国家,但是,自给自足,甚至数量也算前列的。

并非和你我所争论的苏联产量不如俄罗斯有关。

我只是说,第一,苏联粮食生产不完美,但是基本满足稍微超出需求。

第二,苏联计划体制农庄体制比私有制还是不错的。

点看全图

家园 南下干部实事求是的模范李桂茂和李云河

当时永嘉县的书记和副书记都是南下干部山东人李桂茂和李云河,他们根据温州永嘉的实际情况,支持单干,而具体实施是温州瑞安人戴洁天。

还有一点,当时的永嘉管辖区域比现在大,现在属于温州市瓯海区的瓯江南岸那时候也属于永嘉。他们当年搞单干试点的燎原社位于现在瓯海区的三溪。总体情况上,瓯江南岸比北岸富庶。

家园 叹一句

这样的干部,文革的时候,日子怕是挺惨的。。。。。

家园 苏联农业大规模使用机械,这就决定了他的下限不会太低

但也就仅此而已了,也就是在大规模使用机械农业的下限上。整个农业槽点太多。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首先经历了1992-1998年间的衰退,期间农业耕种面积大幅减少,主要是在气候寒冷的西伯利亚。1999-2012年间,主要解决了苏联时期农作物收获损失比例过大的问题,2013至今在耕地面积略有增加的情况下平均亩产大幅增加,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粮食出口国。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德国在技术上的多方支持。

家园 我补充点亲历

分田后,我们粳米种两种水稻:杂交种和常规种。杂交种产量高,品质差,一般能有900斤多,家父一直想种个千斤亩,似乎一次都没成,为什么似乎?因为有一次我记不得是差几斤还是超几斤,应该是差几斤。常规种我记得有一个吧籼优的,常规种产量低,600多不到700,但品质好。这里说的品的是好吃,不是米的饱满度。

杂交种是交公粮,卖购粮,去圩市粜。因为交什么都一样的。常规种自留。

种了几年后公粮货币化了,杂交谷米价格比常规种低,不受欢迎不好粜,但劳动量又比常规种大,种子又要买,就放弃了种杂交种。以后就再也没种过杂交种,都是自留种的常规种。

家园 自留地常规种?不会吧,自然种子即便是优选,似乎产量也不高,现

现在常规种的应该是优选的杂交稻种,但是不是袁隆平模式的杂交稻种,他们那种是纯杂交。

所以现在常规留种难度已经很大了,只能购买,你确认你记得清楚吗?

你家为何是粳稻和籼稻都种呢?是河南或者安徽吗?

常规种也是粳稻好吃啊?就是简单杂交的常规稻(也就是种子优选+杂交的结果)也该好吃的啊。不杂交产量上不来的,杂交是分档次的。

但是,南方籼稻实在不好吃啊。

家园 粳糯杂交常规

除了糯就是粳,不管长短粗细,所以籼米归入粳米。能留种的就是常规,不能留种是杂交种。

家园 啊?还有这么分的?其实我觉得籼米除了做米粉基本没啥意思

听说袁隆平的做米粉都不带劲。

现在一些南方籼米,似乎也有杂交的情况,恐怕都不好留种了吧?

你们还能留种,还能6、7百斤,还是常规种,我觉得似乎不敢相信啊。

不过有意思的是,南方一些亲戚,还说受不了东北大米,哈哈哈,笑死我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