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周末看了一个黄奇帆的讲话 -- 思想

共:💬280 🌺939 🌵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家园 他的逻辑支撑点是杜润生很厉害,所以报告为真,所以是所谓常识

但是,杜润生第一肯定是支持小岗村的,第二,即便是安徽滁县报告,也是支持安徽做法。

但是很明显,安徽数据不符合报告,更重要的是小岗村造假。图片如下。

点看全图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zNzYzODczMQ==&mid=2247511255&idx=3&sn=bdcfa2ab5fee59d6ce431855e557d7e2&chksm=fae10ef3cd9687e547cb891decfd799db432daf6212e4989b89de9fd2840bd306210959cce55&scene=27

点看全图

很遗憾的是,这个数据是有问题的。

实行大包干后的第一年,小岗村迎来大丰收,整个生产队粮食总产量达13.3万斤,相当于1955年至1970年产量的总和,一举结束20多年吃国家救济粮的历史,并首次归还国家贷款800元。

小岗村隶属于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溪河镇,位于凤阳县城东部25千米处,距宁洛高速(G36)凤阳出口15千米。是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中国十大名村之一,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1],沈浩精神起源地。 [2-3]

1978年,十八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创造了“小岗精神”,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4]

截至2018年,辖23个村民组,940户、4173人,村域面积15平方千米,其中可耕土地面积1.45万亩。2018年,小岗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02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20元 [5]。

1978年前,年人均口粮40余斤,几乎每户都有出门讨饭的历史。

1979年秋,小岗生产队获得大丰收,粮食总产6万多公斤,相当于1955年到1970年15年的粮食产量总和,自1956年合作化以来第一次向国家交了12488公斤公粮。

截至2008年,全村95%以上农户都种植了葡萄,总面积达600亩,人均葡萄年收入超2000元;养殖业迅速发展,计划养殖种鸡150万只,以龙虾为主的水产养殖面积已达200多亩。 [10]

2013年,已流转的土地面积有8400多亩,占小岗村可耕土地面积的44.2%。被集中起来用于发展蘑菇、花卉、葡萄规模种植及家禽家畜养殖,有宝迪10万头原种猪养殖基地、小岗村风味猪养殖场等项目。 [17-18]

截至2015年,小岗村黑豆种植已有20多年历史。黑豆种植面积约有5000亩,总产在2000吨左右。

15年,亩产是几十斤粮食,呵呵呵,这当然是因为小岗村造假,实际上是15年产量确实没那么低,分田后产量也没那么高,吃救济粮确实属实。他们是后来补的18个血手印,等等等,都是为了成为万里的典型,这个事情做得很粗糙,当年这一段全世界宣传,这是很公开得事情。

1978年,安徽全省遭受百年一遇的大旱,凤阳县也再次遭遇“粮食危机”。11月24日晚上,凤梨公社小岗村西头严立华家低矮残破的茅屋里,挤满了18位农民。关系全村命运的一次秘密会议此刻正在这里召开。这次会议的直接成果是诞生了一份不到百字的“包干保证书”,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有三条:一是分田到户;二是不再伸手向国家要钱要粮;三是如果干部坐牢,社员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在会上,队长严俊昌特别强调,“我们分田到户,瞒上不瞒下,不准向任何人透露。”18位农民在这份保证书上,按下了十八个鲜红的手印。

1979年春,小岗村将全队517亩耕地按人头、耕牛按户分包到户;打下的粮食,交售国家任务和留给集体的积累等按人包干到户,剩余部分全归自己。结果到了10月,小岗村打谷场上一片金黄,粮食总产量66吨,相当于1966年到1970年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油料产量和生猪饲养量都超过历史上任何一年。小岗村不仅结束了20多年吃“救济粮”的历史,而且还上缴国家粮食3200多公斤。

小岗村就是这么不要脸,所以,杜润生得说法是强制性的,是有严重错误和问题的造假行为。

青年领学 遇见榜样 || 农村改革之父——杜润生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4MDY0MjI5MQ==&mid=2247620222&idx=2&sn=b901a6c14f89d24d39795eab8c1f85ad&chksm=fd50e2e2ca276bf4a636827c84ad3a2b341321ee862d8775d8892454392385369ee9198651a4&scene=27

拨动岁月的指针,时间定格在1922年,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真理,一百年间,一代代中国青年,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共绘祖国复兴伟业的蓝图。乘风破浪新时代,青年榜样勇担当,让我们追寻他们的脚步,与信仰对话,夯实奋斗青春。欢迎收听由共青团熠航网络电台为您带来的“青年领学,遇见榜样”系列节目,今天我们为您带来的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榜样》第六期——农村改革之父“杜润生”。

杜润生深入总结安徽凤阳小岗村“红手印大包干”大丰收的经验,开展了农村改革的理论和政策研究,为在全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通宝推:黄锴爱李莹,
家园 虽然南方线米不好吃,也剌嗓子,但是还是算细粮的

只是南方产量也没那么高,总得给北方点吧,北方粳米(日本米、朝鲜米)产量太低了。所以这是均匀的成果。

至于袁隆平的杂交稻,口感比籼米(线米)还要难吃。

家园 这不是合作,是付钱的,机器都拆了还扯个毛合作

只是当年有一些地区没有能力保养维护机器,或者思想意识落后,所以不得不分钱分机器,这种资料网上多的是。

就你这也好意思说合作?不算钱的啊?

再说了,小农机可以买下来,那么中大型呢?也是分了好么?你在德国,那些大农机,你是真不懂啊?

村里的抽水机船也给一个村民买下,给全村提供抽水服务。

我去,不收费的吗?你信吗?

5.82 FhB:/ [email protected] 11/17 价值千万的德国黑色巨兽,一小时近300亩的作业量不要太夸张 # 农业机械 # 三农 # 联合收割机 # 农机 # 农业 https://v.douyin.com/ijjX6s4v/

4.87 [email protected] 04/15 JVy:/ 国外农机为什么功率越来越大?原因竟然是这样# 农业机械 # 三农 # 大马力拖拉机 https://v.douyin.com/ijjXjTws/

1.56 [email protected] 07/27 JIV:/ 什么收割机能够每小时收割三百亩的农作物,来看看世界上最大的小麦收割机Nexat# 三农 # 农业机械 # 小麦 # 收割机 # 科技农业 https://v.douyin.com/ijjX5Vva/

4.69 gBG:/ 07/16 [email protected] 2000万的增程收割机来看看吧# 农业 # 农业机械 https://v.douyin.com/ijjXqKqV/

7.99 oqR:/ 05/18 [email protected] 盘点地表最强收割机排名 # 收割机 # 小麦 https://v.douyin.com/ijjXkC6s/

歌颂小农,你是真为农民说话的人吗?

家园 粳米和籼米是品种不同,未必锁定南北方

我知道有的南方地区,早稻种籼米,晚稻种粳米。

具体哪里忘了,就是闲聊,说道他家乡哪里,他说XX。随后很自豪地补了一句,就是蒋介石家乡。我没记住XX,但后面记住了。人的记忆也是很奇怪的事情,两个字的县名记不住,很长一句话和神态都能记住。

家园 那么农民在做什么呢,适当的平整土地,牛的大队就是平整的好 -- 补充帖

反之努力俄村子就得一年一年的平整,不是一次性结束的,因为校正平整是极其艰难的。

有时间欢迎大家到东北来,就会看到平整半成品,不那么平整的坡地,但是因为土地块大,自然而然就是看着漂亮。虽然坡地很难做到绝对平整。

最好秋天坐火车来看,就在铁路两边。

这就是集体和机械化的好处了。

河北由于包产到户的普及中断了这个过程,河南我看比东北也稍微差点,这种土地平整是几乎看不到成绩的整理,还应该和水利也就是水渠配套,否则旱地,就很难办。

家园 蒋介石家乡不知道是不是溪口,但是南方粳米,我没吃过,我意思是

南方粳米应该是极其少的。

你的意思是晚稻是粳米,我感觉可能性不大,我不知道南方粳米是否比籼米好吃。

如果是,那么似乎就应该大量种植了,但是,显然不是这样。

2000年小岗村访谈录 - 火炬手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623829811

摘自郑雄《走下神坛的小岗村——小岗村访谈录》

2000年的冬天,天上已经飘起了雪花,我们先到了凤阳县城。

一下长途汽车,就碰到一位名叫杭玉兵的小伙子。这位小伙子原是汽车司机,现年31岁。他因汽车从“承包”到私有,已是无车可开,只好在汽车站上,和母亲一起使一个小馄饨摊子。这小伙子心直口快,一听说我们要去小岗村,连连摆手说:“我劝你们还是不要去,小岗村穷得很,没有什么好看的。你们还不如去看看名胜古迹,这里朱元月的祖坟明皇陵,还有朱元湾当和尚的龙兴寺,都比小岗村好看。”

我们问:“你熟悉小岗村吗?”抗玉兵说:“太熟悉啦。1998年,(某位领导)来视察之前,县里派我,还有另外一个汽车司机,把两卡车饲料粮拉到小岗村去,说这是任务。可等(某位领导)一走,又让我们把饲料粮拉回来了。”

我们很奇怪,忙问:“又拉回来干什么?”杭玉兵笑笑,说:“这是县里的粮食,为什么不拉回来,拉去是让他们(领导们)看的。”

有一位名叫严立坤的老农,长着一双浓浓的眉毛,说起话来很直爽。他一谈起村里的情况,就非常生气,他说:“县里不知是怎么想的,小岗村的事不让小岗人来办。比如平整土地,小岗村明明有推土机,他们偏偏不用,非要到别的地方去调了推土机来用。”

老农严立坤越说越气,又说:“有些干部,就是不讲实话,不办实事。就说1998年吧,(某位领导)到小岗村来视察,人还没有来,镇上早早就打招呼,说有意见,有问题,先不要谈,你们放心,以后一定解决。镇上打过招呼以后,县里又来第二次打招呼。县里打过招呼以后,地区还不放心,又来第三次打招呼,说不要讲。”

讲到这里,老农严立坤放大嗓门,气吼吼地说:“你们说,这样打招呼,谁还敢讲真话啊?!这还不说,人走了,茶也凉了,到现在,离(某位领导)视察已经两年多了,问题不但没有解决,而且他们连人也不来了。”我们只好笑笑,说:“不是说你们已经先富起来了吗?”严立坤一听,眼睛都瞪圆了,说:“富个鬼,有口饭吃就算不错了。”

当然,这也不能说上面领导对小岗村不关心。据我们了解,上面领导曾经花了不少钱来“包装”小岗村。现在,小岗村属于小溪河镇管辖,而在(某位领导,应该是江总吧)1998年来视察之前,从小溪河镇到村里只有一条土马路,坑坑洼洼的,一到雨天,就泥泞不堪,很难走汽车。小岗村听说(某位领导)要来,忙向镇里报告,要求修一条马路,但是镇里没有钱。后向县里报告,县里也说没有钱。最后报告到省里,省委书记才从财政上拨了二百多万元,给小岗村从小溪河镇到村子里修了一条八公里左右长的柏油马路,另外,在小岗村西头,还建造了一座很气派的牌楼。县里为了表扬18户农民按手印带头槁“承包”的首创精神,并免费给18户农民安装了电话(每户仅收电话机费160元)。同时,还在小岗村专门布置了一个“小岗村大包干20周年展览室”。

不仅如此,在此之前,县里和省里已经给小岗村西头好几家修造了十分整齐的院墙,院墙虽说不高,但已经把几户农家的一些破破烂烂的东西遮挡起来了。据村里农民说,村里小学校那幢宽敞明亮的洋搂,以及高耸云天的自来水塔,也都是省里来修建的。此外,江苏省张家港市长江村(小长江村,郁家,结果自然啥用没有),还无偿支援小岗村100多万元,在村里修了一条宽广的水泥马路,马路两侧,裁有冬天不落叶的长青树,并竖了一块石碑,石碑上刻着“友谊大道”四个大字。

1993年,小岗队与大严队(应为网上和国家疯狂宣传歌颂的18血手印家族村庄)组合并成立小岗村,合并后的小岗村成为一个行政村。

1979年产量就是小岗村和大严村两村的产量,比较的则是大严村公社时期。所以资料当然是造假。

走进小岗村,乍一看外貌,感到小岗村确实已经畜起来了。特别是展览室,展出的粮食产量数据更是吓人。1978年粮食产量是3万斤,1997年粮食产量已达到120万斤,竟然增加了39倍。

然而,不少农民对这个展览却有不同看法。他们认为,把官僚主义者刮浮夸风和共产风所造成的粮食减产到三万斤的恶果,也算在小岗村搞农业集体化的帐上,而用它来与“承包”后并不实在的粮食产量作对比,是不科学的。这样一来,也就用“承包”把小岗村搞农业集体化的成绩否定掉了。不少农民还认为,“展览室”里另外有一些东西也是不实在的。

我们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先找到村长严宏昌的亲弟弟严富昌,他告诉我们:“这个‘展览室’是县里搞的。小岗村农民最了解小岗的情况,可县里就是不让我们小岗人讲。他们搞了个讲话稿子,让小青年背得滚瓜烂熟,然后像电视里广播新闻那样,一句一句背着向参观的人介绍。”

我们找到村里的出纳(又称保管)严立学聊天,问今年天旱减产,村里到底能产多少粮食?严立学把嘴一咧,笑着说:“6 0万斤。”(按:小岗村有小岗和大严家两个自然村,出纳说的是小岗自然村,再加上大严家自然村,粮食产量也就是120万斤,这和“展览室”统计的数字是吻合的)。我们又问:“去年呢?”答:“60万。”再问:“前年呢?”答:“还是60万。”……

哦,原来如此!

后来,我们把此事说给正在打场的农民严留昌听,严留昌不禁笑了起来:“你们还不了解我们这里的情况,这就叫有增无减,稳产高产。”我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正像某些人所说,是在玩弄“村骗乡,乡骗县,一直骗到国务院”的把戏。

严留昌想了一下,又说;“我们小岗自然村,今年能收二、三十万斤粮食,也就碰项了。”

严留昌用自家的例子,又跟我们仔细算了算。他说,他家种25亩地,过去年成好,可以打二万斤稻谷。他有两个儿女,大女儿21岁,上中专,二儿子19岁,上高中,供两个孩子上学,一年要花七、八千元。如果田里能收二万斤稻谷,两个孩子上学也就够了。可今年,粮食减产,只收一万斤稻谷。不说别的,就是让两个孩子上学也困难啊!

已卸任的老支书严俊昌却不同意这个看法,他认为:不能把现在的问题,说成是小岗村农民的素质低造成的。他说:“我们小岗村搞‘承包’,并没有想反对农业集体化。可是,有些干部,却利用我们搞‘承包’,来否定农业集体化,来反对所谓吃“大锅饭”。原先,我们小岗大队有七个生产队,他们只让我们‘包’一个生产队。我说,队当然不是越大越好,但也不能说越小越好啊!到后来,才把大严家生产队划给我们,合成一个小岗村。可这样,还划得太小。我们既不能搞协作分工,也不能搞规模经营。”

我们问他:“你们搞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底‘统’在哪里啊?”

严俊昌两手一摊:“没有啊,哪有什么‘统’啊!我们只有‘分’,没有‘统’,还是小农经济,一家一户搞。”他举例说:“就说今年吧,因为天旱,简直像放鸭子,各顾各,争着用水。塘里有水的,就能收稻谷八、九百斤,没水的,就只能收稻谷二、三百斤。要是组织一下,也不致于像今年这样减产。”严俊昌说到这里,不禁长叹一声:“搞成这个样子,我实在睡不着觉啊!”

我们问他:“不是干部还在宣传,说是搞‘承包’可以致富吗?”

严俊昌把手一挥:“尽瞎吹,没有那回事!”

严俊昌对这种说假话、搞浮夸,十分反感。他向我们介绍:那是八几年,(某位领导)来召集他们开会。严俊昌的堂弟严宏昌,还有一个名叫吴风起的,一说起私人搞“承包”,就像浑身都能长出钱来,说小岗村一搞私人“承包”就富起来了,人均年收入可以达到5000元。严俊昌一听就觉得不对头,便说,搞不到那么多钱,也就是能解决个温饱。(某位领导)听了很赞赏,随即表示,他要听真话。

……(有删节)

我们问村长严宏昌,今后是不是也要搞一点集体经济,好帮助大家共同富裕起来。比如,村长的亲弟弟严富昌,就是需要帮助的贫困户。可村长严宏昌并不这样认为,他说:“我们小岗农民素质低,集体经济搞不好,还是搞私有。”我们听了很吃惊,不好附和。严宏昌瞧了我们一眼,又说:“少数人先富起来,这是党的政策允许的。”

可是,我们到小岗村东头的大严家自然村,找了一些农民谈心。他们对搞私有化,却不像村长严宏昌那么热心。相反,他们还有些谈“资”色变的样子。经过了解才知道,由于一家一户这种小农经济的脆弱性,在天灾人祸的冲击下,不少农民已经先穷起来了。

老支书严俊昌非常反对这种破坏生产的行为,但他仍认为,村长严宏昌主张槁私有化是不对的。

严俊昌认为,有一个问题必须说清楚。他向我们介绍:当年小岗村搞“承包”,并不是想搞私有,而是官僚主义者刮浮夸风和共产风,把大家搞得没有饭吃,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所以搞起了“承包”。应该说,这个“承包”是暂时性的。当时万里也说,可以让小岗村干5年。可现在,“承包”把村里搞得穷的穷,富的富,贪污的贪污。对这个问题,严俊昌感到很内疚,他说:“要早知这个情况,就是砍我的脑袋,也不搞‘承包’啊!”严俊昌反复讲,搞“承包”搞了20几年,事实已经证明:“承包”只能解决温饱,不能解决致富奔小康。至于通过“承包”来进行私有化,这会造成多数人先穷起来,也是行不通的。

严俊昌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认为一家一户搞“承包”,大家束缚在士地上,不利于劳力的合理利用,也不利于拓宽致富门路和农业机械化。农村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要搞科学种田,要发展多种经营和适度规模经营,就要组织起来,发展集体经济。

严俊昌想了想,又对我们说:“你们看,这样行不行?你们写个材料,我拿着去找(某位领导)。他那次找我们开会,说是要听真话。我这次去,就要告诉他,像这样通过‘承包’来搞私有化,不少农民已经先穷起来了。”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问了不少农民,除了某些比较富裕的农民以外,多数农民也都赞成严俊昌这个看法。61岁的老农关友章,曾经到江苏等地一些富裕农村去参观过,他说:“人家都是靠集体经济致富,可我们还是一家一户搞单干。这样干,撑破天,也就是搞个温饱。要致富奔小康,不搞集体经济怎么行呢!”

板桥青年农民吴强民,也是这个看法,他说:“过去有些集体经济所以搞不好,一是领导有问题,二是科技条件差,种子不好,又没有什么机器。要是解决了这些问题,集体力量无论如何要比个人力量大。往后,只要把农民好好组织起来,提高生产力,就能办到个人办不到的事,真正致富奔小康。”

(一)南部稻区20世纪50年代前期,农家优良品种有等苞齐、银条粘、杨溪稻、盖草粘等中籼稻品种,这些品种一般米质较好,但产量不高,单产150公斤左右。50年代中后期,河南引进国内早、中籼稻高杆抗稻瘟病品种,主要有胜利籼、中农4号,当时2个品种种植面积曾达到250万亩 左右。另有当地育成的青胜籼、马尾粘等,单产200公斤左右。60~70年代,自广东、广西引入珍珠矮、南京11号、广选3号及采用当地育成的信矮1号、信矮2号、光矮6号等矮杆品种,单产200~300公斤,高产的400~500公斤。1976年后曾一度发展以南优、汕优为主的杂交组合,亩产400~600公斤,但因生产条件跟不上,制种技术不过关,大引大调品种混杂等多种因素没能推开。80年代初又从外地引入桂潮2号、红南、国际稻24等,单产350公斤左右。这些品种虽然高产,但由于不抗白叶枯病,米质普遍较差,不适应商品生产。1985年,农牧渔业部提出要在全国发展优质、高产、多抗良种,河南省引进 密阳23、杨稻1号、杨稻2号及杂交稻汕优6号、汕优63等优质高产良种,进行第五次品种更换。

据信阳地区农牧局1986年底统计,全区优质米面积195.75万亩,占全区稻田总面积443.5万亩的44.1%;总产8.52亿公斤,占全区稻谷总产量16.1亿公斤的52.76%。平均亩产435公斤,比全区稻谷平均亩产364公斤增产19.5%。

其中49.2万亩密阳23平均单产437.1公斤,11.7万亩杂交稻平均亩产549.25公斤。

(二)黄河两岸品种更换经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多种植地方品种,如新乡的8号稻、郑州的凤凰台等。第二阶段是50年代中、后期到60年代,以引进日本农垦系统的良种为主。如田边10号、农垦57、京引101、京引104、黄金、白金等。这些品种的特点是米质优异,产量中上,适应性广,抗病力一般或较强。第三个阶段是70年代,本地育成品种与外来品种结合。本地品种如新稻68— 11、郑粳12、郑粳8号、竹单2号、郑州早粳及杂交稻、黎优57等。第四个阶段是80年代,在育、引结合的基础上选用高、稳、优、抗良种。育成并推广了花粳2号、新香糯两个品种。这两个品种在1985年被农牧渔业部都评为优质米。

与此同时,引进外地高产优质米,如杂交稻秀优57、贡米越富、中华8号,另外还有一批名特米,如香雪糯、黑糯、紫糯、香粳等,并随着麦茬水稻旱种的推广,引进和监定了适于麦茬水稻旱种的良种,如郑州早粳、秋光A7927、黎优57、秋优20、秀优57等。

1958年,受“大跃进”“左”的思想的影响,河南省提出了“大种水稻,要把河南变江南”的口号,各地盲目扩种水稻。新乡地区扩大了99万亩,安阳地区扩大了22万亩,驻马店地区扩大了36万亩,南阳地区扩大了16万亩,郑州、许昌、洛阳、开封等地普遍种稻。全省稻田面积由1957年的771万亩猛增到1046万亩,打乱了豫北、豫东的排水系统,引起黄河两岸大面积次生盐碱化。盐碱地由50年代的500万亩增加到1961年的近1200万亩,造成豫北、豫东大面积减产。而全省稻谷总产仅12.6亿公斤,只比1957年增产0.3亿公斤,单产由1957年的159公斤下降到120公斤。群众种稻积极性下降,而后又加上3年自然灾害和其他因素干扰,稻田面积大幅度下降,1961年全省稻田面积只有381万亩,总产4.15亿公斤,单产109公斤,基本上回到了1949年的水平。

1962年,农业生产作了新的调整,制定了南、北稻区发展规划,省政府专门成立了稻改指挥部,全面总结、研究、规划、发展引黄种稻。信阳地区为了加强对水稻生产领导,成立了水稻生产领导小组,各县也成立了相应机构,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在稻区,新建一批骨干配套工程,如南湾、梅 山、薄山、宿鸭湖、鸭河口、泼河、宋家场、五岳、石山口等大、中、小型水库及塘、堰、坝。沿黄稻区先后建立了20多处引水闸门,如花园口、柳园口、黑港口、三义寨、杨桥、郭当口以及曹口等。豫北人民胜利渠也完成了渠道配套。

在豫南稻区,省农业厅针对1962年稻螟虫大面积发生,稻谷减产2亿公斤的情况,从1963年到1965年组织专业组连续治虫3年,每年拨专款20万元建立测报系统,推广以药剂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基本上控制了危害。同时,结合豫南实际,提出了“发展绿肥,培养地力;高杆品种改矮杆品种,提高产量;湿润育苗,培育壮秧;壮苗小株,合理密植;发展水利,防治螟虫,保证丰产”等具体措施。在沿黄稻区,1962~1963年在郑州市郊花园口乡、开封市郊牛岗乡以及范县等地建立了引黄种稻示范样板田。并根据沿黄稻区的特点,提出“以排定引,排灌结合;淤改结合,当年见效;打井防旱,井渠结合;发展绿肥,稻肥结合”,使水稻生产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到1965年,全省稻田面积恢复到491万亩,总产9亿公斤,单产183公斤,产量基本上恢复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水平。1970年,全省稻田面积达到704万亩,总产15.4亿公斤,单产218.5公斤,已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稻田面积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5%,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10%。

1971年以后,由于化肥工业的兴起,加上紫云英的发展,稻田单位面积用肥量迅速增加。到1978年,全省稻田绿肥面积已达250万亩左右,其中信阳地区达211万亩。平均亩产 鲜草1500公斤左右,折纯氮5.25公斤,折标准氮肥26.25公斤,全省稻田施化肥量也已从70年代每亩0.75公斤左右提高到27.5公斤。水利建设也有新发展,南部的南湾、梅山、泼河三大灌区渠道配套基本完成,又新建鲇鱼山、香山等水库,使信阳地区总蓄水能力达到46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接近625万亩。在病虫害防治上,推广了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综合防治技术,促进了水稻产量的提高。从1973年以后,水稻总产长期维持在20亿公斤左右,单产突破300公斤。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的种稻积极性。主要稻区由原来的一季春稻为主改为稻麦两熟,全省稻区春、夏播比例由70年代的6:4转变成3:7。信阳地区1985年稻田总面积为442.5万亩,其中春稻142.1万亩,占稻田面积的32%;夏稻302.4万亩,占68%。特别是引黄改稻面积发展到95万亩,使沿黄河17县115个乡低洼盐碱种不保收的面貌得到根本改变。原阳县原武乡未种稻前每年要国家救济款100万元、救济粮100万公斤,全乡只有一辆破汽马车;改种稻以后,很快发展成为人产吨粮的高产乡,1986年全乡平均人产粮1028公斤。昔日黄河决口的郑州花园口乡,1986年已有2.3万亩稻田,平均亩产478.5公斤。1983~1985年期间,全省稻田面积稳定在650万亩左右,总产22.5亿公斤上下,单产突破350公斤。1987年全省种稻面积为621万亩,亩产318公斤,总产量19.8亿公斤,维持1978年水平。

1955年3月,省农林厅确定具有种源的农场、试验站、农技站提供种子,由256个场、站开展秋粮、油料等作物品种对比试验。参试品种:谷子有开封隔墙塔、临颍黄老虎、华农4号、华北农科所 (61-6)、白把子、磨里谷;高梁有民权独角虎、开封豫11;大豆有民权园蛋粒、长垣小天鹅蛋;玉米有金皇后、洛阳白马牙、南乐鹅林白;甘薯有华北农科所48-117、48-116、华东农科所51-16;油菜有四川胜利油菜;水稻有胜利9号、金锦9号、九月寒、中农4号。

1958年,开始立良种繁育体系,省要求地、县、乡建良种基地,队建种子田,国营农场担负繁育良种任务,繁育费由因家补助。对当地推广的作物良种,建立“株行、株系、原种圃”,组织品种提纯复壮,良种繁殖田面积不断扩大。仅22个国营农场年提供良种80万公斤。南阳、商丘、新乡、上蔡4个棉花原种场开始了岱字15号棉种的提纯复壮。

1963~1964年,省提出要建立好良种繁殖基地,专区和各县办好良种场,公社办好良种队,生产队建好种子田。专、县 (市)农场担负繁殖良种任务,试验费用国家补助。对农 业系统事业性质的示范繁殖场免除农业税。省属国营农场、劳改农场及其他农场也担负良种繁殖任务。安阳、新乡、灵宝、陕县、杞县、太康、扶沟、上蔡、南阳9个县为棉花良种繁殖区,每区9000~19500亩土地。各县农科所、种子站、试验站开始组织品种试验示范。1964年,省农业厅择长葛、鲁山、南召、泌阳、内乡、嵩县、渑池、洛宁、博爱、滑县、林县、确山12个县为示范点,示范新双1号、维尔42、维尔156、双跃4号、豫农1号、洛阳85等6个杂交种。同年,为加速玉米杂交种推广,采纳了吴绍骙教授提出的“南繁北育法”,即利用南方冬 季气候温和配制杂交种和加代繁殖自交系。省农业厅拨款4万元组织技术干部数百人,于广东省湛江地区及海南岛各县租地繁殖。

高梁杂交种于1962年引入省内试种,并已开始引进不孕系、保持系、恢复系制种材料,配制杂交种子。1964年省农科院、黄泛区农场、滑县、长葛农业示范场、封丘农业试验场、泌阳羊册公社等8个示范点对比,高梁杂交种平均亩单产255.7公斤,比一般良种增产48.9%。其中:遗杂7号增产68.4%、遗杂5号增产59.2%、遗杂3号增产50.7%、遗杂2号增产50%。

1965年,省农业厅制订《小麦原种繁育技术操作规程》,使株行圃、株系圃、原种圃配套生产,统一了生产程序。这一时期,育种、制种技术不断改进,出现了系统育种、杂交育种和辐射育种等新方法。

70年代,在海南岛繁育玉米种子的单位增多。1972年78个县在海南岛等地租地2.87万亩,1976年4个地区租地300 亩,1978年租地815.89亩,繁殖玉米自交系及配制杂交种。

以后南繁范围扩大到小麦、水稻、大豆、红薯、高梁等。省内的杂交育种有了发展,采用阶梯杂交和骤合杂交法,进行高产、抗病育种,培育出一批高产抗锈良种,种子的生产、繁育走向制度化、程序化。小麦、水稻、大豆、棉花、花生等自花授粉和常异花授粉作物的常规品种实行 “分系比较法” (三年三圃制)。水稻、高梁杂交亲本的不孕系、保持系的保纯,用“成对套袋法”。玉米杂交制种采取,省保纯自交系,地、市加代繁殖,县繁殖和制种法 (简称:省保纯,地、市加代、县繁县制)。

1978、1979两年,国家农业部投资信阳地区及所属罗山、光山、潢川、信阳县62万元,建成绿肥种子生产基地,并拨流动金300万元。1979年中央农业部投资博爱、长葛、安阳三县224万元,建设粮食、棉花种子“四化一供”试点县,又于1980年投资南阳、新野、虞城3县100万元续建棉花种子 “四化一供”试点县;对自力更生建设种子“四化一供”县成绩突出的兰考、浚县、陕县、淮阳、临颍县投资110万元予以扶持。

1980年,省政府批准将各县原有的130个原种场、良种场、良种繁育场、示范场、科学试验场统一定名为国营×× 县×××原种场。其中:地市级7个场、县级粮食作物104个场、县级棉花19个场划归种子系统。原种场的原种、良种繁育任务安排及经营管理,由各级种子公司代农业局实行领导。

原种场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农业事业单位。省政府规定原种场免交农业税,交售种子返还口粮及饲料粮,多余部分 抵顶征购并按60%平价,40%给予超购加价;经营亏损给予定额补贴;繁育种子按实际提供的数量和两圃面积给予补贴。

1949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全省设立种子推广机构,制订良种普及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小麦、玉米、谷子、水稻、高梁、大豆、红薯、棉花、花生等农作物农家良种鉴定、评选、推广。

50年代初,小麦良种推广平原50、徐州438、开封124、宛1-486、白玉皮等,面积达2500万亩,占总面积的33.7%。

后期推广碧码1号、碧码4号、南大2419、西农6028等良种,面积达4400万亩,占总面积的80.64%。玉米良种推广混选1号、豫农1号、百杂6号、南杂5号、白马牙、黄马牙、金皇后、金棒锤、小金籽等良种,最高年份达547.5万亩,占 总面积的30%。棉花致力于美棉、斯字棉、岱字棉及徐州209棉种推广。其他农作物品种,均有改良提高,单产显著增加。

60年代,农村生产组织、种植结构、生产条件的改变,对良种的需求更高,小麦除推广高产抗病品种北京8号、丰产3号、内乡5号、内乡36外,国外引进阿夫、阿勃等品种,良种面积占总面积的91.6%。玉米则以推广双杂交种百杂1号、维尔156、百杂2号、维尔42、新双1号等,良种面积达1155万亩,占总面积的80.5%。其他作物良种基本上替换了农家种。

70年代,杂交育种迅速发展,省内育成品种增多,小麦推广矮杆型抗病抗倒品种郑引1号、7023、矮丰3号、百泉41、郑州761、小偃4号;

玉米则以单杂交种为主郑单2号、豫农704、博单1号、豫单5号、郑单1号、鲁原单4号、新单1号、新单7号、中丹2号、丹玉6号、浚单5号、丰单1号、安单21等,玉米实现杂交 种化。

其他作物杂交种相继推开。

80年代初期,小麦新品种7023、郑州761、宛7107、郑引1号、丰产3号、郑州683种植面积迅速扩大。

1980年3月,由农业部转引美棉原种岱字16良种20万公斤,在南阳县的104个大队、1151个生产队、15.3万亩棉田集中繁殖、推广,但其表现稍差。

80年代中期,小麦主导品种相对集中,搭配品种渐趋合理。

http://www.hndsfz.com/szfzg/nyz1/

河南地方志

家园 说说我们当时的农村生活

早晚饭一般都是稀饭加红薯面馒头或玉米面馒头,稀饭一般是红薯面稀饭或玉米面稀饭,偶尔会有小麦面稀饭,中午一般是小麦面面条+玉米糁+红薯叶芝麻叶或野菜等,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多一些面条,差的家庭多放一些玉米糁或野菜。

平时不可能有小麦面馒头,条件好的家庭会做花卷,一层红薯面加一层小麦面卷起来,我小时候经常会问我奶奶什么时候能吃全白面馒头,我奶奶总说每人每年能分500斤小麦就可以了。

只有每年春节可以吃到小麦面馒头,条件好的家庭可以吃到正月初五,差的家庭一般到正月初三,不过无论如何,都要保证大年三十晚上和正月初一中午吃饺子。

生产队每年都养猪,大部分上缴公社,留下几头春节宰杀按人口均分,家家户户也都养猪,但都会卖掉,不会杀掉自己吃,春节会到市场上再买一些猪肉,加上生产队分的,一共能有十几斤。

我81年到甘肃,当时郊区农民基本上每年都会杀猪,半只卖掉,半只留下自己吃。

农转非到甘肃后,每月粮食定量28斤,高中时32斤,70%细粮,30%粗粮。

通宝推:翼德,晚祷,
家园 真是苦笑。

81年河南老家分田到户之前小麦亩产300多斤

同期甘肃庆阳小麦亩产100多斤

你在庆阳?你老家河南,我是问你为啥选庆阳?它亩产低?庆阳我去过,渭河流域,不是特别缺水的地方。这我说的是自然条件。还行。

@真离 给出的安徽政协公众号写这个小岗村的:

实行大包干后的第一年,小岗村迎来大丰收,整个生产队粮食总产量达13.3万斤,相当于1955年至1970年产量的总和

小岗村的三十年:就像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

2008年12月11日 14:37 来源:解放军报

1978年前,小岗村有115人,550多亩耕地

这个是我就没认真查数据,直接baidu,首页的结果。

133000÷15÷550=16.121212

所以1978年前每年亩产16斤?神仙数据。

虽然俺不是农民,小时候插秧割麦打谷什么的,还是每年都干的。挑渠什么的,也干过。

意兴阑珊,懒得再动了。看你们后续发什么就好。

家园 这逆差也不是不能解释

85年的时候,进出口的粮食种类不一样,即便是今天,也仍在进口粮食,你总不能说今天仍旧面临产粮问题吧?

基本合理解释就是分田单干再提高积极性也产不出那么多粮。

重点是:同等条件下,包产到户比公社制的粮食产量更高,这就够了。

家园 这些都是常识

逻辑推理:包产到户如果大家不互助,水利崩坏,粮食产量肯定会下跌,农民肯定不乐意,谁会支持包产到户?

这些其实都是常识,不知道也就算了,我只是很奇怪,反对的河友,现在交通这么方便,咋不去农村了解一下情况?问问当地的老人,了解一下当年的情况?

家园 总量逆差一定是主粮本身就有缺口,是因为你产品不够。

先引用附上一个回复。/article/4987666

以下是我回复上面链接的。

81年河南老家分田到户之前小麦亩产300多斤

同期甘肃庆阳小麦亩产100多斤

你在庆阳?你老家河南,我是问你为啥选庆阳?它亩产低?庆阳我去过,渭河流域,不是特别缺水的地方。这我说的是自然条件。还行。

@真离 给出的安徽政协公众号写这个小岗村的:

实行大包干后的第一年,小岗村迎来大丰收,整个生产队粮食总产量达13.3万斤,相当于1955年至1970年产量的总和

小岗村的三十年:就像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

2008年12月11日 14:37 来源:解放军报

1978年前,小岗村有115人,550多亩耕地

这个是我就没认真查数据,直接baidu,首页的结果。

133000÷15÷550=16.121212

所以1978年前每年亩产16斤?神仙数据。

虽然俺不是农民,小时候插秧割麦打谷什么的,还是每年都干的。挑渠什么的,也干过。

意兴阑珊,懒得再动了。看你们后续发什么就好。

————————————————

你的问题我现在回答:

1、你的疑问答案是肯定的:的确今天仍旧面临产粮问题,我们的策略是保主粮,主粮够,有盈余,国家收储。因此每年我们需要进口1亿吨大豆,肉食、油料实际是由外国保证的,你扩大自己的大豆种植面积,主粮就有风险。而现在的数据是比较透明易查的,你不信可以自己去看;而1985平均水准只是肉食少,主粮够,基本温饱的水平下,进口比出口多一半多,达332万吨,这个逆差一定是主粮本身就有缺口,是因为你产品不够。中国人主食就是水稻小麦,你还能进口其他什么品种?土豆?玉米?中国哪个地方主食是这俩?你想的到的种类你举出来就是了。我反正懒得查进口项目是什么了。顶多出口的品质较高赚外汇,进口的满足粮食需求。你该问的是:那么这证明包产到户不行,那么公社时期是不是更差。

2、

重点是:同等条件下,包产到户比公社制的粮食产量更高,这就够了

1978年前每年亩产16斤,你见过这么离谱的数据么?

这么说吧,你别管什么制了,哪怕帝制,你就封建社会一地主家佃农,你不吃粮?

公粮上交是25%,余粮是15%,自留地收成完全归自己。总体负担必然<40%吧?我按自留地为0算的。

帝制、封建社会五成租子也没见有人不种,不还得苦哈哈的干。

再加上亩产16斤那可笑的数据。怀疑这个数据有问题是合理的吧?

那我直接说我的判断:用亩产16斤的小岗村做例子,可信度有多少?盲猜包产到户比公社制的粮食产量更高就是扯淡。

真是意兴阑珊,不参与了。

家园 这仍然是个无效的例子

1958-1960,正是浮夸风高征购和一平二调共产风盛行的时期,对农村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毛泽东首先发现这个问题,并催促中央和各地纠偏,1961年,中央先后发布关于人民公社政策调整(12条)和工作条例(60条)《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即12条)、《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即60条),纠正了一平二调的做法,改变人民公社独立核算单位过大的错误,将核算单位放到了生产(小)队(再往下就到家庭了),农民积极性已经开始恢复,各地还采取了减少征购,提高征购价等措施,农业生产逐渐恢复正常。

而且,这个例子里的农民并没有要求解散农村集体,为啥要把农村集体解散呢?

家园 你的证据才是无效的

我提供的证据是没有提价的情况下,包产到户产量更高。在这里,没有提价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降低采购价,另一种是采购价格不变。常识来说,大家都知道压低采购价肯定挫伤积极性,因此这里讲的没有提价,默认就是采购价格不变。

而你提供的证据,第一句话就露了馅:

1958-1960,正是浮夸风高征购和一平二调共产风盛行的时期,对农村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最后一句,还为我提供了子弹:

各地还采取了减少征购,提高征购价等措施,

第一句话说明压榨农民太狠,实际上就是等同于采购价格太低,最后一句话,说明后来的纠正,实际上就是提高采购价格!

既然提高了价格,何来“不用提价”?条件都不一样了,你这逻辑。。。。。

家园 这篇有失水准

你说的当然是实际情况,但关于集体化的争议点显然不在这里。

你举的这些合作的例子规模都太小了。这几户能平整多少土地,能给多少贫瘠的田地改良土壤,挖多少土方,修几里水渠?不说小型水库了,能挖个山塘都了不起了。

你说的抽水机船,这个也许是温州得天独厚的优势,水多,且离农田不远,但中国很多的农村并没有这个条件,也许方圆几公里之内都没有稳定的水源,尤其是没有干旱年份的水源,几户单干的农民能咋办?

我记得有个不持立场的河友说过,他家承包了,灌溉的问题弄个水泵就行,这里其实隐含着两个前提条件:周边百米之内有水,还要有电,对中国大部分地区来说,这些都是靠农村集体解决的,而不是几户农户自己可以做到的。

1980年看到的农村,已经不是几千年来天然的地貌,而是经过了史上最大规模改造的地貌。

还有人把“订立用水公约,一把锹放水”说成农民合作解决水利问题,这可真是何不食肉糜的农村版,他咋不把在家里轮流拧水龙头说成是建自来水厂和供应管网呢?

家园 没什么绕的,集体就是集体

一股脑都说成是国家控制,抹煞其中区别,那就没啥讨论的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