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的工厂参观经历 -- Swell

共:💬207 🌺1543 🌵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家园 看了你的这篇文章,才理解你为什么这么怀念过去

只要是个正常人都怀念,那是妥妥的人上人,不但在社会地位,收入,工作环境,劳动福利,但同期的农民在另外一个帖子中最好的状况是能够吃到白面膜就兴高采烈去干活,很多人要自带干粮干最重的体力活,就算有工分也是维持生活而已。

改革开放之后为什么很多人愿意去可能断手断脚的工厂干,有的还要找关系才能轮上,当时绝大部分的人吃上大米饭和白面膜已经没有问题,说明这份黑工对比当能吃白面膜的农民对他更有有吸引力。

所以当年你们的生活水平是否真的是理所应当,比如说放开农民的工作限制,农民是否就一定干不了你们的活,或者干的比你们差,这也是改革开放之后那么多农民义务反顾的进厂打工,连黑工厂也趋之若骛,不是农民傻,相比务农黑工厂更有性价比。

现在河里动辄批判资本家和外国政府,但国内工人的待遇和劳动保护概念和福利恰恰是外国资本家起了更大的作用,压榨更厉害的反而是自己人,很多人归因于产业链的低端原因,这个原因真的正确吗?国内那么多亿万富翁怎么短时间产生的,不是所有的产业链都是低端的,有几个愿意像华为这样进行财富的分配,其实华为的待遇在好的外企中也就一般,很多是靠高强度劳动赶出来的,就这样在国内企业中也是凤毛麟角,所以产业升级并不能解决工人的困境。

真理网友的解决方法方案是回到过去,但财富并不能凭空出现,我认为最终结果是共同贫穷,只不过是内部贫穷程度不同而产生的幸福感,就像今日朝鲜,有一部份人也很满意,这也是我希望一直要求你们亲自去实践,现在有一个好处没人反对或限制你们按照三十年前生产或生活,而且你们的理念相同,我相信一定能成功。

另一个解决方案是政府在二次分配和制度建设中做的不够,应该尽量减少特权阶层以及权力即意味金钱的制度安排,公开公平的制度安排让资本家或企业家更有安全感,不好的制度是让人人都是待罪之身,是否抓你取决于领导恩典,愿意拿出更多的财富进行二次分配,而不是拼命捞钱之后转移国外,把目前的全部问题甩锅给资本和外国人非蠢既坏,这种人才是真正的国贼。国内的金钱和资本在权力面前连蝼蚁都不算。

通宝推:自以为是,ccceee,假日归客,史料推理,胡一刀,Swell,
家园 你说的是特殊吧,戒在外企也要被贿赂?

不能吧。

我感觉,如果是一般食堂又恰好有条件就会给他,不是出于贿赂,就是关注吧。

就好比我们北方,尤其东北食堂,给年轻孩子多一点,手不抖差不多。

关心孩子啦。

即便一条鸡腿,他们食堂也是可以的啊。

家园 看你这句话,感觉在当地,这个食堂也有点豪橫了

你这个确实有点不像外企,像国企操作了。

类似深圳大东吗?后来大东回归国企了。

家园 他加班不算多了,可能就是另一头吧

见过很多比这个多的呀。

就是东北日企,加班也不少,但是收入不如他这个。

家园 外企还有计划生育奖?加个声明

外企公积金必须有吗?

我说的一汽生活食品是今天的水平,或者说近十年。

至于福利,亲戚的医疗福利那是很早。

我个人的看法,这种情况是可以从毛时代延续下来,这个制度根本花不了多少钱。

性大家一说就扯到八九十年代贵族工人上去,我觉得不大对劲啊。

这个居然还是大多数,我是没想到的。

特此声明一下,我看大多数河友是认可外企标准达不到,甚至偶尔路过河友认可工伤没有补偿。

家园 你这并没有回应我的问题

私企化不苦?我也是呵呵了。

深圳当年大量企业砍手指,港台企业剥削,他们不苦?

你这个说法,太虚了。

你说的是改开进不去,我说的是毛时代延续,改为毛时代模式。

看吧。

家园 海峰啊,你不是工人下岗,你是部门解体的结果

从你的描述来看,你从来不是一个国企工人。

你指控国企八期,不合适。没这立场啊。

家园 您认为共同贫穷的依据是什么呢?臆想么?

至于农民的伤痕,您就算了吧,华西村,南街村的本村农民已经集体工业化了。

在华西村后来发展大建设耕地的时候,你们村在干啥了,他们村工业化的时候,你们村又干啥了。

大寨虽然开发早,但是是旱地山区,所以发展确实比华西村有不足。

那么,问题来了,你们村这一路上如何发展的呢?

我当然认为深圳拆迁村,长三角小工业村不具有代表意义,因为人身伤害太多了。就如你所说,愿意去受伤企业,哈哈哈。

真是笑死我了。

如果是大寨或者华西村这样的村领导愿意你这种说法么?

况且啊,呵呵呵,就算受伤也未必就富裕了吧,以你的思路和视野观察,呵呵呵呵,你们村周围显然不那么把握,绝对不受伤。

农村工业化我不反对,为何非得去血汗工厂,你的思路让我很惊讶啊!!

有工伤补偿和没有补偿、有没有区别,你不会不懂的吧?

家园 工业现代化,包括管理现代化是一个重要话题和问题

这需要一定的先进性,但是未必就是如此。

因为涉及到一定的机器设备更新。

九十年代农民工进城,本身也没有完成工业化素质升级。

当然乱套,其实虽然后来压锭,但是绝大部分纺织厂还是干净的。

就是重工业机油,零件,材料乱飞那些确实有一些不足。

这需要概念普及。

一些东西做到需要多方面因素的,而毛时代工人由于被粉碎而大量减少了,带头人也沉沦了,这个事是没办法的。

怎么中国化,当然需要中国基层管理者融会贯通,这不是靠强压就能完成的。

工业化进步从来需要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

共产党新中国需要完成的能完成的就是那么多。

某些河友总要以三十年为标准要求新中国达到什么什么,这是什么逻辑?

改开四十多年了,新时代也要20年了,发展过程看不到的吗?

通宝推:很高兴,
家园 有关待遇,你总喜欢写铁路,也许你应该写你家,呵呵呵

其实我建议你写吉化。

这应该是吉化和一汽的竞争吧。

我估计你除了说一汽贵族之外,你也知道你家也是特殊的。

我其实算矿山子弟,总之我的确认为一汽可以普遍化。

因为我们应该是社会主义国家,这个东德苏联都有先例,他们做到了。

但是,私有制,你我心里有数。

大家继续探讨吧。

家园 那个时候所谓加班就是周六被老板强制学习,

逼我们学习去考行业内的证书,提升自己。现在回想真的感谢那个老板,后来自己的道路非常得益于。

通宝推:方平,80后30,真离,
家园 你要说建国初工人比种水稻苦

知道马万水工程队吗?他们那个工程队90%都是矽肺病。

家园 种水稻和生产线我都干过,工厂看规模

放在21世纪初珠三角的黑心工厂,流水线真不如农村插秧;但如果是在正规大厂,农村插秧不如工厂。

鄂东北早稻下田,我那个时候还买不起靴子,直接赤脚踩进带有寒气的水田,为了抢季节, 谷雨时节插秧忙,下雨也要插完;浪漫只在诗人笔下”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晚稻那就是水蒸日晒,户外高温30多度,脱层皮。真是写照”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黑心工厂暗无天日,没有空调,没有保护。 大厂就不一样,车间有空调,夏天有高温补贴。根据不同工种,工作保护不一样;站着作业的流水线,脚底都会有缓冲垫子;模具车间有耳塞或耳套,噪音分贝实时显示;工厂维护的,劳保鞋作业手套都是基本;看镜的有休息时洗目设置。

通宝推:方平,广宽,桥上,普鲁托,真离,
家园 90年代引进大量外资工厂给国内管理带来了很多管理知识。

我原来工作的工厂,除了5S(好似源于Toshiba),还有6sigma, TPM。 尤其6sigma, 公司培养了10几个国内的BB,后来这些BB离职后有3个去了华为,3个去了国企(钢铁及烟草),另有2个自己开了公司。

家园 我以前工厂还有庆吊金,离谱吧

就是自己父母去世,公司会发放一笔慰问金。

有个江西同事,父亲去世,公司就发了8k。

通宝推:真离,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