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 血浴长津湖(上) -- 忘情

共:💬141 🌺99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高个的老者是刘

其养母是王明的二妹

家园 烈士没有留下名字?不会吧,都留在了国家心中了,你的方向我有点

不懂了啊。

有两个结果,一个是按照当时的条件,比如后勤不好,棉衣没来,就是现实的那些,炮弹和炮也不够等等等吧。

之前我说打进去了,可见还是有能力和有机会的。关键是进攻下竭隅里改为两个师,就是晚了一天,11月28日晚进攻。

你说94师没有装备,其实不是,是只有原来水平的装备,没有苏式装备,的确,炮是不够的。所以,就哪怕是94师突前,也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你也承认基层指战员战斗力是没问题的。

那么在柳谭里暂时不以歼敌为目标,拖延美军,可不可以,应该是没问题的。同时在新兴里也是晚一些,可不可以,我个人以为,是可以做到的。这个和装备,后勤关系都不大了,集中力量打增援前的下竭隅里,就是可以实现的。如果能够早一天,俺就更妙了。

前提当然是工作做得更细。比如,使用合适的地图和资料及时赶到下竭隅里。这样就可以按照毛主席说的步骤实现了。

这个确定之后就是精细活,宋时轮没这个能力。

当然了,如果后勤做得更好一些,多注意防空,保存炮火更多一些,哪怕在冻牺牲之前消耗掉敌人,那就更完美了。

这个是宋时轮的责任。

在那个时刻,不调这么多人上去当然是不行的,你这个质疑毛主席,我是感到不可理解。不知道你想表达什么?

那样的实力,少人上去能行?我不看好。

家园 9兵团最少需要1000辆汽车?否则就不能去前线?

1950年10月志愿军共有汽车1300余辆(3个汽车团700多辆,4个军各100余辆),仅第一个星期就被敌机打坏217辆。

从志愿军1950年10月19日夜出国到12月底的72天中,国内给志愿军补充汽车12486辆,损失6646辆,送回国内修理438台,受损率达60%以上。到1953年停战,共拨给志愿军汽车21728辆,其中损失7729台,上交修理8436辆,所剩不足一半。

通宝推:凤城,
家园 要紧的是全面的事实而不是片面的

我不是粟粉,也不是粟黑,愿做的事是对人和事全面客观的进行评价。

粟裕因病不去朝鲜的事,客观在于粟裕当时是不是真的在生病,如果真的在生病,难道就因为有人装病不愿做艰苦的工作,所以粟裕就是有病也不能休息,必须带病工作才算"完成党交给的任务最光荣"?现在的道德梆架这么牛皮的吗?那现在也来用同样的标淮要求下彭德怀:四大野战军,三/四野都拥兵近百万,你彭的一野为什么没有?三大战役三野打淮海,四野打了辽沈平津,你彭的一野为什么一个都没打?三野四野歼敌都有上百万,你彭的一野有没有?你彭德怀在客观看历史的人眼里,和粟裕林彪还是有高下的。

家园 你说的事情都是没法办到的。

你说的事情都是毛主席当9兵团司令也办不到的事情。

比如汽车不够是什么原因?看看27军军属炮兵原有汽车52辆,入朝仅半个月即因空袭或翻车而损毁40辆。40辆损毁车辆里因为美军空袭损失只有13辆,剩下的都自身原因导致的翻车,雪地山路,谁也没开过,很容易就翻车了,还把司机压死了,有了新汽车没司机也没办法。苏联援助的汽车是12/5开始到货,送到前线长津湖都打完了。这之前毛有办法解决汽车吗?

9兵团急匆匆进入朝鲜难道是宋自己决定的吗?长津湖中毛的指挥类似指挥淮海战役总前委,但是9兵团并没有淮海战役总前委的能力,最大的问题就是后勤能力。宋时轮自己也变不出汽车。从这以后毛再也不指挥到兵团了,改为密集指挥彭德怀,这就是毛吸取教训了。

毛也不是神仙,无法看清战场情况。毛提示宋先打下竭隅里,后打柳潭里了吗?毛自己都没把失败推给下属,没必要苛求宋时轮吧。

94师的抢的缴获的旧装备能和滩头营比吗?滩头营都让美军成建制全歼了,让人家用保安团的装备去打?94师没信心只能敷衍。

家园 你太小看了一线员工的感知能力了

毛主席见识远高其他人这是没问题的,粟裕的看法远高于刘陈邓,这也是没问题的,否则也就不会有刘陈邓致电中央说他们和粟裕之间通信不畅不能指挥,要求中央直接指挥的事了。

致于一线的干部战士,反而是比高级干部更直接的感觉,那就是以前是国民党追着他们打,而现在是他们追着国民党打,在一线的官兵是最能体会到的。就象你在街上和人打架,被别人追着你打肯定是别人有优势,反过来现在你都在追着别人打了,还认为自己没占优势,那不是傻就坏了。

再向你强调一点:城南庄会议有救刘邓的意思但那也是粟袼在山东取得了优势,能腾的出手来的原因在里面,所以才要求粟裕渡江。否则如果粟裕在山东自身难保,再抽身渡江,等于直接把山东让给国民党了,如果再加上粟裕渡江不利,那就真的是鸡飞蛋打了。

所以到了48年攻守易形,中共高层其实都知道1.3.4野都在战场上取得了优势。决策的差异在于怎么利用这种优势。在辽沈就是毛主席打锦州和林彪的打长春平推的差异;在山东中原就是毛主席粟裕要在山东淮海打,而别人要粟裕渡江救2野的差异。

否则的话,城南庄会议48年4月30日到5月7日召开,攻济和辽沈是48年9月开始,短短5个月的时间,共产党怎么可能从不认为自己占有优势撑握战场主动权转为认为自己有优势和主动权从而策划组织这二场战斗的?那就是真的因为在这5个月里得到了高达的支援,突然雄起就对国民党发动反攻是真的了。

家园 具体数据一定要具体分析,

13兵团和9兵团入朝是的汽车数量是完全不同的。1950年10月志愿军共有汽车1300余辆,这是13兵团入朝。所以9兵团来的时候,我说需要汽车千辆才能满足兵团入朝需求。这有问题吗?

那么后勤是否满足这些需求呢?11月份初周总理曾经请求苏联把大连驻军的旧汽车先拿来用,说明9兵团的汽车不够用,不能满足需求,哪怕9现有的汽车也不够用。请看例子:

27军军属炮兵原有汽车52辆,入朝仅半个月即因空袭或翻车而损毁40辆。40辆损毁车辆里因为美军空袭损失只有13辆,剩下的都自身原因导致的翻车,雪地山路,谁也没开过,很容易就翻车了,还把司机压死了,有了新汽车没司机也没办法。

按照这个比例,9兵团损失了80%的汽车。

同时,一、三两个后勤分部和兵团一共挤出104辆汽车向前线运送物资,显然是不够的。

》从志愿军1950年10月19日夜出国到12月底的72天中,国内给志愿军补充汽车12486辆

斯大林急人所难,马上发了一批新汽车。苏联援助的汽车是12/5开始到货,送到前线长津湖都打完了。那么11月1日9兵团开拔,到12/5 陆战一师下碣隅里开始突围,后勤给9兵团补了多少汽车呢?数量为0。后勤没办法,老旧汽车开不上去,没车。12/5之后才开始给9兵团补了汽车。

为什么后勤算1950年10月19日夜出国到12月底的72天中的数量,不单算11月份,东西两线最需要汽车的时候呢?这就是秘密。所以看数据一定要具体分析,不能被后勤给打了马虎眼。

家园 怎么是保安团的装备?就是解放战争的装备呀?

四野也是解放战争的万国造啊?

不太明白你为何强调汽车,汽车自然是不够的,即便够了,初期防卫方法不当,也不能体现足够作用。

这些都没有落实毛主席的提醒。

毛主席是不能掌握现场,但是提醒了,也正确了啊。只是宋时轮没有做到。

比如对防护系统化,比如地图,比如兵力安排,这些怎么能是毛主席的责任呢?

我始终对你这个说法感到不解。

毛主席自己揽了这个责任了吗,你很奇怪啊。本来也是胜利,虽然是惨胜,毛主席当然没有必要苛责啊?对比抗战,这个结果当然很好了啊。

你到底啥意思?长津湖是失败吗?

轻步兵巅峰说的是走的都是山头,咱们用汽车很少的。中间平地也是行军而不是坐车啊,无奈吧,当时拆解大炮能力还不太够,带的大多是中小迫击炮。

后来就比较成熟了防空也注意了。等等等。

家园 攻济是因为豫东战役啊,

就是贯彻毛主席的中原消灭国军啊。

这个是挺进大别山时毛主席的策略,之后是意图留住刘邓消灭国军,但是,刘邓没能力也不敢也不干。一味的逃跑到大别山。

之后是刘邓含混指挥陈唐,粟裕在中原战争,此时中央毛主席并未指挥陈唐等。这个时候情况并不那么好。

分兵的失败,然后华野要求陈毅离开,陈毅去延安。

汇报后,才有的城南庄,你说这个时候基层士兵,就有了判断力?可能吗?

好这个时候没有,你说豫东战役后有了,你觉得这个时间够吗?这个战士也太牛了。

因为我一再举曲阜会议,你说士兵比军事将领厉害,判断出趋势,这可能吗?华野大部分将领不如战士,不对吧?

我的意思很明显,豫东战役后毛主席说过了山头了,大部分我军还不确认。这点极其关键,因为这是毛主席的判断,超越众人,也是毛主席的功绩,精确选择战争时机。如果确认了,林彪也不会选择平推当时。

当时东北确实我军优势明显,但是就此谈全国优势,我觉得不够证据完善。

通宝推:南门桥,
家园 刘煜南

50年代养母意外去世,才回到父母身边。

家园 你说得不对,汽车不是主要的问题,因为一开始防空不好,装备

损失率很大,所以,初期的胜利都是靠巨大的装备损失完成的,即便是西线,我们也是靠腿脚追赶美国鬼子的汽车,这点在礼拜攻势里已经表现的很清楚了,我们被李奇微拿捏也是这个问题。

这是没办法的,也是我们的缺陷,因为我们的汽车在美国鬼子的轰炸下,效率很低。这是没办法的。靠得住的还是我们的双腿和战斗智慧。

一开始我们的装备也是万国造,是我们前两次打得好,苏联的装备才大量到位,这是毛主席的思想和超高军事能力。

对比长津湖可以观察梁兴初的初战,宁可被彭老总骂,错过战机,也要谨慎,谨慎再谨慎,这是和宋时轮完全的不同。这当然有林彪的遗存,关键是理解志司精神和毛主席军事思想。之后就很顺畅了。

所以,你的担心,没有汽车,其实意义不大。

还有,实际上我觉得,志愿军用老装备更擅长,效果更好,因为用惯了嘛,苏式装备很好,但是消耗弹药量更大,咱们后勤还跟不上。

当然了,由于解放战争的胜利,我们确实豪横了,消耗量也是上了台阶了,这就很好了,很够了。所以我觉得94师妹拿到苏式装备尾部是坏事。至于保安团装备,其实就是淘汰下来的,由于当时周总理当家,组织就是很混乱。

其实我怀疑,九兵团就是周总理想出风头,结果完犊子了,这符合周总理的战争能力,所以走的是和13兵团完全不同的战斗路线,所以才导致了长津湖的惨胜。

彭老总回国趁机骂了周总理一顿,因为,九兵团就没怎么听招呼,当然防空不力,彭老总也有责任,但是九兵团自己自以为是也是明显的,损失了第一个志愿军高级将领。

我前面贴的资料彭老总回国骂人,我个人觉得就是针对周总理,事实上这些确实是周总理全权负责,还通过聂荣臻监视了毛主席,聂荣臻的军事能力实在糟得很,简直是毫无建议,还在后勤上拖后腿。我的意思当然是换上粟裕做参谋长才合适。

你这个算汽车其实意义不大,也不能埋怨苏联。

从建国到转为军事斗争体制确实艰难,组织全国抗战也是难度很大,但是周总理真的是做得不够。

就当历史总结吧,也算很好的结果了,对比抗战国民党战线的崩溃,实在是已经太好了。

长津湖进军,九兵团安排动作特快,也是因为着急干仗,没及时换上棉衣。

通宝推:网海,
家园 另外一个不认同说之前太顺了的原因 -- 补充帖

就是解放鼓浪屿时候的,已经遭遇了挫折,两个排全军覆没,济南第二团团长牺牲。再有,解放鼓浪屿时登岛4个营,团长登岛一线指挥。解放金门6个团(1梯队3个团),却没有一个师级干部上岛,这都是明显的对比

家园 非也非也

54年,生母来金寨与刘煜南相认并留下生活费;后刘考入六安中学上高中;养父被开除公职失去生活来源,去北京找刘司令要学费,刘支付学费,并按月寄生活费。57年,刘煜南去武汉找生母,然后入武汉二中学习,第二年考入军校,毕业后留北京空军机关。可以说工作之前从未在生父身边生活过。

家园 客观上9兵团出动就需要那么多汽车

因为战士要吃饭,打仗要子弹要炮弹,运输线长,路上冰雪多,气温低耗油低多,司机没经验。

按照国民党一个主力师有200万发子弹,1个军有500-600万发子弹算,9兵团自己带了1500万子弹。这也不过是平均每人100发。没有后勤真就只能打一周。这也是后来被历次战役证明的。

9兵团的困难自己是无法克服的。

家园 既然是谈历史,就要谈全了,而不是只及一点不及其他

13兵团和9兵团入朝是的汽车数量是完全不同的。1950年10月志愿军共有汽车1300余辆,这是13兵团入朝。所以9兵团来的时候,我说需要汽车千辆才能满足兵团入朝需求。这有问题吗?

你光比较这是同样的2个兵团,而不比较2个兵团间部队构成跟数量的区别吗?

13兵团入朝是6个军加3个炮兵师30万人,38、39、40、42、50、66军、炮1师、炮2师、炮8师、高炮团、工兵团及志愿军总部等30万人,9兵团是20/26/27三个军15万人。炮兵运输炮弹对汽车的要求要远高于步兵,这个逻辑清楚吧?你要求3个步兵军用的汽车数要等于6个步兵军加3个炮兵师加总部机关用的汽车数,否则就是不能满足需要,你自己说这有没有问题?

9兵团入朝是11月7日,之前说了入朝第一个星期就被敌机打坏217辆,加上9兵团自己的汽车,比如27军有74辆,此时志愿军也有近1000辆汽车,虽然不会全部用来保障9兵团,但相比第一批入朝的6个军,9兵团的3个军得到的汽车保障数量也不会少多少。

为什么后勤算1950年10月19日夜出国到12月底的72天中的数量,不单算11月份,东西两线最需要汽车的时候呢?这就是秘密。所以看数据一定要具体分析,不能被后勤给打了马虎眼。

你觉得这算什么秘密?为什么要单算11月份的数据?

1950年10月19日夜出国到12月底的72天中,国内给志愿军补充汽车12486辆,损失6646辆,送回国内修理438台。也就是说到年底,志愿军拥有的汽车数是12486(补充数)+735(分部汽车团拥有数)-6646(战损数)-438(后送修理数)=6137辆,这里未计算9个军的车辆数。而苏联在年底前共支援5000辆,其中12月5日前支援汽车1000辆。国内动员200辆。

志愿军11月3日前损失217辆,至11月12日损失335辆(315辆被炸毁、20辆车祸损失)。即使不算国内支援的,11月12日-12月5日,志愿军也拥有汽车近2000辆,1300(入朝总数)-335(损失数)+1000(苏联支援数)=1995,这里还没计算9兵团自己的汽车数200-300辆。

这些数据,在抗美援朝战争后勤经验总结里都写的清清楚楚,想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话,就要拿数据说话,而不是凭自己的揣测说什么“所以看数据一定要具体分析,不能被后勤给打了马虎眼”。

那么11月1日9兵团开拔,到12/5 陆战一师下碣隅里开始突围,后勤给9兵团补了多少汽车呢?数量为0。

你这就是脑补历史了。抗美援朝中,最大量的汽车运力是依靠分部的汽车团承担弹药、食品、物资的前运工作的,作战部队基本都是靠单兵携行物资,而不是靠汽车运力来伴随保障,所以即使补充汽车也是补充到后勤分部的汽车团,这也是入朝之初各个军最多只有100多辆汽车,平均到一个团就10辆左右的原因了。而且汽车对师团作战部队用处不大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前几次战役部队一直在机动穿插中,油料各个师团根本保障不了。只有到了后期,双方战线相对稳定,进入相持阶段,各个军的汽车才算真正派上了用场。

志愿军的后勤确实困难重重,所有方面都存在供需矛盾,但历史证明我们的前辈并未因为存在这些困难而退缩,因为他们明白需要与保障可能之间的差距,尤其是建国初百废待兴、面对的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联盟,根本不存在满足作战需求这个可能,但恰恰是面对无非满足需求的困难,甚至用生命做代价把不可能的事实现了,他们才是我们心目中最可爱的人。

通宝推:和平共处,凤城,青青的蓝,落木千山,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