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在《三国演义》中,曹操为啥没有三顾茅庐 -- 普鲁托

共:💬283 🌺3247 🌵3 新:
主题内有 1 候选回复 花/囧确定,群落成员优先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家园 文字显示比较晚才发现错误 -- 补充帖

今年核心矛盾我把央地矛盾写成杨迪矛盾了

家园 是这样

20岁前看 80年代介绍东晋庄园制的 时候第一次看这段,印象极深。如果我没记错,说的就是王谢的王氏。具体什么书我不记得了。讲东晋门阀的书不多要查总能找到。

在那之后过了几十年,那时候大历史阶段都反复读了,然后开始做历史填空题。就是看之前自己不愿意看或者不忍看以及忽略的历史段落,南北朝和五代十国以及 汤武革命还有清末等。然后发现,看这些历史对历史几个大阶段有常读常新的理解。

回到正题,东晋是王马共天下开局的。东晋政权的稳定,起初是南下在高门 给司马睿站台,史称百八掾。这里插一句,西晋定门阀阀阅以归顺晋朝的历史开始算。因此,蜀汉出身的门阀身份比吴地门阀都要高,这个对后面检地很重要。东晋 初立国,根本不是 北方门阀的高门地位,是依托北方流民组建武装,借门阀等级抢夺南方门阀的土地人口来供养所谓南渡衣冠。在这里作为王氏打压南方门阀的 就是谢氏。这里圈地为自己庄园的官,不就是王马共天下的南渡门阀集团么。

通宝推:青青的蓝,gb2312,
家园 算不上新

单就重视科技而言,从理论而言,小平早就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比今上这个提出要早吧。

就实际操作而言,自建国以来,哪届不重视科技呢?说的更远点,自鸦片战争中国被打开国门以来,国人对于赛先生就开始日益重视了,国内的知识精英成批成批的出去向西方学习。

可是看今日国内科研学术圈之乱象,比足球圈好到哪里去呢?足球圈好歹还知道抓几个人,今上还知道那个圈子很烂。学术科技圈呢,今上知道吗?如以现在这个样子就想开启新路线,不看好,可能会把足球以前的故事再演绎一遍。

另外再多说一点,未必正确,仅做参考。自建国以来,我们先依靠苏联,其实是吃了苏联的科技红利。但后来主席强调自力更生,独立自主,培养了一些自己科技人才和技术。但改开倒向西方后,我们其实是在吃欧美的科技红利,自己原创的东西甚少。这两拨红利,于中国而言收益自是极大。但任何事情都是有边际效益的,科技我想也不例外。不能只想着收益,说这话的意思,今后即便再重视科技,收益未必会有以前那么大。何况改开几十年来,国内科技届基本上是向欧美学习,美其名曰“跟踪策略”。现在学的差不多了,前方的路需要自己探索了,不要只想着收益,还有风险。

最后再啰嗦一点,今上自12年以来,提出多少所谓路线、政策、口号,但真正能执行好的有几项?所以老土不要激动,别动不动就革命,新路线啥的,且看吧。

通宝推:史料推理,
家园 1:4的时候,可能通过加速上下轮换可以实现吧

上下供养比,从1:20到1:4,是升高了。如果上下之间还是以人本身为分界,把人分为上人、下人,这是很难实现的。光是维持上下之间的分界,就很困难,更不要说还需要实现上对下的指挥和控制。就好比100个人,5个上人,建一个屋子就好,95个人住草棚,似乎也没啥不行。如果25个上人,就需要盖一座院子,或许还要配一个碉楼。如果设计出来的制度,还是以人本身出发,很难实现。如果能实现上人和下人的流转,或许可以。其实,在未来有信息技术的加持下,上人对知识、制度等的垄断、控制能力,越来越弱。在大的时间尺度上,对金钱、矿产、土地等资源的控制能力,其实人之间更没有差别。控制知识好歹还需要学习,控制土地靠武力就成。有个现象可能作为注释,就是现在做事越来越偏向搭”草台班子“。专家越来越没有公信力。乐观的猜测是,在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数据计算、交流中心的地位会越来越低。如果实现分布式计算、交流设备的成本进一步下降,每一个人的”手机“都可以是一个计算中心、基站。那么就很容易形成自发的组织,进而形成对上人的反向管理。进而高效地优化生产关系,进而大步提高生产力。悲观的猜测是,到那个时候,root是重罪。

通宝推:葡萄,
家园 "军户"现在还有

我理解明朝的军户,应该不仅仅是培养忠诚死士,还是让军事技术有所传承。

我朝对于军警烈士子女,优先照顾入军警系统内也是有传统的,这个类似军户也有别于军户,让忠诚的血脉有所传承。

至于农户,说限制发展也说得过去,前现代化的农户人生是最苦的。

时代在发展,军户农户商户,这些已经过时了,就如同大学生包分配一样,已经成为过去式了,没有必要再捡起来。

理想和现实利益相有机结合才是王道,光靠理想是不行的,只用利益引诱也不行,这也是主席曾经说的,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

充分发挥每个人的长处,每个人的选择自由也是王道,干革命靠自愿!

家园 任何时候赏罚公正是政权最好的屏障,反之被颠覆是必然的

“我们翻看历史,汉朝,明朝基本开国将领们都出自一个县。我们的时代也有将军县。以中国之大,人才的富裕度是完全够用的。除去科研和最高领袖。一个县,一个地级市的人才就够治理全中国了。”

本朝将军县,且不说多少是靠资历或跟对了人又活下来,只说那些将军同乡死了多少人怎么个死法?要是新的核心既得利益者或核心盘男性继任者这种淘汰率,我不反对对幸存者加以特别照顾

政治要把自己人搞的多多的,把敌人搞的少少的,本朝将军县不向外发展那些将军有几个能活下来别说当将军了!你干脆鼓吹魏晋士族制度就是好算了,紧要关头它们能力不行不算,忠诚到哪里去了?另外它们不够骄奢淫逸?

过去士绅制度是照顾谁的兔崽子的?还有本朝待遇优厚的垄断企业多数正式工?不说本朝500家

只照顾某些人兔崽子,立功的中下层子弟往哪里摆?干掉吗?都照顾,哪来那么多资源?

任何时候赏罚公正是政权最好的屏障,反之被颠覆是必然的。赏罚分明,立功受奖传给后人就是,靠制度性阶级固化,连弱小的资产阶级都打不过

“靖康之耻”是因为北宋对士大夫优待太少吗?

通宝推:燕人,
家园 刘备会武术但庞统不会

刘备武力值可能是很高的,至少是比较高。虎牢关前三英战吕布和关张搭档至少不是个累赘。《三国演义》里刘备和孙尚香在洞房里打了一架赢了,自称“剑法一流”。

明朝也有人认为刘备是“剑圣”级别。

《江南经略·兵器总论》中说:“使剑之家凡六,曰马明王、曰刘先主、曰卞庄、曰王聚、曰马超、曰邉掣厚脊短身。“

后来作者在《筹海图编》中又更正为:“(剑术)有五家:一曰马明王、一曰先主、一曰卞庄、一曰王聚、一曰马超。”

《阵纪》中描述的更加详细:

”剑用则有术也。法有剑经,术有剑侠,故不可测。识者数十氏焉,惟卞庄之纷绞法、王聚之起落法、刘先主之顾应法、马明王之闪电法、马超之出手法,其五家之剑庸或有传。此在学者悉心求之,自得其秘也。“

出手法

《法正传》里还有一段:

先主与曹公争,势有不便,宜退,而先主大怒不肯退,无敢谏者。矢下如雨,正乃往当先主前,先主云:“孝直避箭。”正曰:“明公亲当矢石,况小人乎?”先主乃曰:“孝直,吾与汝俱去。”遂退。

通宝推:铁手,gb2312,
家园 天不生习近平,万古如长夜,习主席提出了经济日心说

央地矛盾历史上的处理法大部分靠通过掌握军权,人事权来处理。

军事上重杆轻枝。一般王朝都会实现军地分离,武将与地方行政权分开。武将的任命考核选拔有中央为主体。地方上无权过问。中央元首掌握军权,可以主动选取边缘军士,或者在军事变革时代,主动提拔新时代将领。这点上汉武帝是可以学习的榜样。汉武帝事情正直钢铁武器普及以及骑兵战成为主力。汉武帝以此为由提拔了一大批新时代将领,如卫青和霍去病。现在无人机与ai深刻变革了军事技术。中央可以趁机进行新将领的选拔工作。

在人事权上,关键的问题是核心提拔必须从中央出发。而科举制是实现提拔从中央而出的关键。在科举制前,官员们都是靠地方上推选的。九品中正制很容易让初次的官员选拔权落入地方豪强手中。自然地方豪强做大。而科举制别管考什么,只要有一定客观的淘汰率就能把初次选拔权从地方豪强手里夺过来。这点朱元璋是个好例子。朱元璋一开始看不清科举出身的儒生。因为儒生在地方上的实际管理能力远不如地方事务官吏。但是在实践中,听中央的话比熟悉地方事务更重要。朱元璋通过实践认可了科举制。只要中央统一科举,选拔一批人才统一培训在分派到地方上,就能避开地方豪强的干扰。实现中央压制地方的局面。当然坏处就是官吏分离。地方小吏的升迁路径基本被堵了。

现在有个好机会就是习主席主导新经济学革命。如果习主席抓住这次机会重建经济学学风。那么就有理由进行全国性的经济再教育再考核,把首次选拔权重新从地方转到中央。先考试把认同理解习主席新质生产力的人挑选出来,在中央进行培训后空降地方。这些官员会更容易听从中央的安排,也更容易升迁。

习主席这次提出新质生产力,其历史地位至少相当于经济学中的哥白尼。把经济中的主要工作内容从市场工作转到了科技创新上。这就是新时代的经济日心说。经济工作核心是围绕科技创新而展开,而过去西方的资本主义经济学则是经济工作的核心是围绕市场而展开。工作核心的不同,科创是日心说,市场是地心说。虽然新质生产力理论还不是很深刻,但却是划时代的进步。这是经济学上的0到1的突变。而这个突变是由中国领袖完成。这将载入历史史册中。如果后续有科创经济学家发展壮大。出现科创板牛顿。那习主席就是科创经济学的开山祖师了。以后的史书上就是“天不生习近平,万古如长夜”。

再回到基本盘和汉灵帝改革上。我以为要避免乱世,解决央地矛盾,实现土地财政的改革。其实就是做三条。

第一,以新经济学为理由重开经学,把经学的绝对垄断控制在自己手里。然后招募一批认可新经济学的新意识形态分子。让意识形态分子去与旧市场派斗争,铲除市场派交上投名状后进入基本盘。培训后空降地方,成为人才干部梯队。这相当于汉灵帝的刻熹平石经。

第二,整理功勋烈士后代,看看这些人的后代是否还有认可中央,愿意为国为民服务者提拔进入军队。这相当于古代勋贵后代掌控军队。当然在现代中国是无贵族有功勋。以功勋来衡量贡献区别对待后代待遇,这就变成另类的勋贵与军户。这些人的忠诚度会比地方上来的更高。如有可能最好全国的烈士未成年子女中央统一收编到首都培育成才。这相当于汉灵帝的重启州牧制度,以宗室总领关内关外重要的地方军权。

第三,选拔科技人才进入基本盘。选拔一批有科技贡献,特别是有关键科创的科技人才来空降地方官。这点已经展开,这次习主席去天津带的都是军工口的领军人物。这些人的关键提拔都是由中央完成,与地方上关系不多。可以作为依靠来压制地方大员。

家园 百六掾

百六掾,司马睿避祸江东,开琅琊王府,辟南下士人百余人为掾属,时称百六掾。这批人就是东晋南朝士族的滥觞。

通宝推:铁手,葡萄,
家园 感觉新质生产力还不用拔高到如此程度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非常务实的,社会学相对于自然科学显得不那么“科学”,就在于社会掌握科技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就好比谷堆悖论,一粒粒谷何时变为“堆”,这从数学推导层面几乎是无解的。而科技对于人类社会的改变也具备这种效应,一项科技的突破并不会带来根本性变化,但一系列科技的变化逐渐就重构了社会,而这种变化对于身在社会中的人,会觉得“自然而然”,但对于社会的决策者,那就是天大的事。

所以,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上位者预判一堆新科技的变化,可能引起社会层面较大的重构,但这种重构主要发生在什么领域,程度如何,其实是未知的,只能隐约进行一定的推导(或许巨型计算机已经给出了一定程度的答案,但个人认为因为无法确定输入变量的权重判定,结果有效性不高),因此需要社会上掌握资源的人群投入基于新的生产关系(组织模式)方面的尝试,以增加未来判定的准确性。

家园 美国体制的进步性不能被忽略

美国自从70年代风险投资兴起后,美国的资本逐渐转移到了劳动者手里。一般所谓的old money可以看成是传统资本,军工复合体,油气开采,金融等。但7仙女就是典型的new money,他们基本掌握在创始人或者他们的代理人手里。由于VC支持的资本发展比传统资本快得多,美国本身还是不断进步,社会矛盾得到很大的缓解。

理解这一点才能理解中国传统的门阀体制和美国体制的区别。

通宝推:绿色蔬菜我的爱,青青的蓝,薄荷糖家族,
家园 哈哈哈,估计刘备打不过孙夫人……

据内幕人士诸葛亮爆料:

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於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

近则惧孙夫人生变於肘腋之下——这就是说打不过吧……

初,孙权以妹妻先主,妹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侍婢百馀人,皆亲执刀侍立,先主每入,衷心常凛凛;亮又知先主雅爱信正,故言如此。

先主每入,衷心常凛凛——皇叔入蜀的原因找到了……

通宝推:铁手,
家园 美国的体系现在一潭死水

这是17年从美国考察回来的人和我讨论的时候说明的。他们是针对美国特定派系对接的。

同样,也是 评价美国不是现在美国衰落不可逆的基础之一。

美国的门阀一边吸收种姓制度的印度人管理特点,同步美国儒学的研究,这些门阀开始研究他们追求的维稳体制。因为美国儒学的问题,引起过争论,相关脉络毕竟公开资料都找的到就不赘述了。

还有有一些话题,都消下气,去方平的 下半场帖子看我和方兄的观点。其中的切入角度,应该给你们的争论一个不太传统的变量,而且是关键变量。应该可以给你们的争论一个必要的注脚。

祝新年好运

通宝推:心有戚戚,凤城,
家园 这里的“凛凛”应该是“严肃”的意思

刘备是见过大阵仗的,在娶孙尚香之前不久还曾经因为“髀肉复生”而感叹,怎么可能被这点小阵仗吓住。

.

“九州春秋曰:备住荆州数年,尝於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

“凛凛”的意思有:

1、严整而令人敬重、害怕的样子。

2、寒冷。

3、态度严肃,令人敬畏的样子。

.

这里说到害怕时是指使别人害怕而不是自己害怕。所以这段应该是说刘备第次见到孙尚香心里都很严肃,没有夫妻之间的那种情意。

通宝推:铁手,
家园 刘邦应该不是布衣

以前看过,刘邦少年时也曾外出游历,起事后能带兵打仗,出来项羽,韩信,好像其他人领兵能力也不见得比他强多少。他更像是破落的贵族后代。汉灵帝的一系列措施如果成了,那他靠谁统治呢?或者说,他的基本盘在哪里。那时还没有科举的条件。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