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长安三万里》让我对高适有了新的认识 -- 回车

共:💬4 🌺5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长安三万里》让我对高适有了新的认识

《长安三万里》热映,也带火了大唐诗人高适。

高适 ,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带着疑问,我翻开史书,发现高适远比我想象的厉害。

高适的生平事迹,史书用较大篇幅记载的,主要是高适与皇帝的三次对话。

也就是读了这三次对话,让我对高适有了新的认识。

第一次对话,是高适向唐玄宗汇报潼关战败的情况。

潼关之战可谓是安史之乱中,大唐两大边防军事集团的对决,一方是以安禄山为首叛乱的东部边防军;一方是哥舒翰率领下保卫大唐的西部边防军。

此战的失败,使得大唐西部边防力量损失殆净,再也无力抵御吐蕃的侵扰,大唐由此转衰。

而高适作为哥舒翰的助手,就亲自参与了潼关之战,

高适年过五十才进入官场,并且起点很低,仅为八、九品的地方小官。大概高适觉得这样干下去没意思,于是跑到边关,加入了大将哥舒翰的军队。

哥舒翰算是大唐的一员猛将,屡屡击败吐蕃的进犯,西部边关在其手中固若金汤,当时边关就传唱歌颂他的民谣: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吐蕃总杀却,更筑两重壕。

哥舒翰虽为武将,却喜欢读书人,尤其对高适高看一眼,不仅上奏朝廷,让高适担任自己的军事秘书(七品官的级别),自己去长安朝见唐玄宗时,也把高适带在身边,并在玄宗面前盛赞高适。

安史之乱爆发后,高适辅佐哥舒翰镇守潼关,阻挡安禄山对长安的进攻。

正如高适后来对玄宗所言,本来潼关是“万全之地”,可是却偏偏“一朝而失”,其中原因,没人比高适清楚。所以,在哥舒翰兵败潼关之后,败军之中的高适,立刻一路西驰,奔赴玄宗所在的行宫。

此时的玄宗听闻潼关大败,知道长安门户失守,已经从长安逃至宝鸡。

高适在宝鸡见到了玄宗,并向玄宗详细汇报了潼关败亡的情况。

也正是这次汇报,让高适因祸得福。

高适是如何汇报的呢?

首先,高适向玄宗报告了潼关守军战前的糟糕状况。

其一,军中主帅哥舒翰虽然忠勇,但疾病缠身,脑力和体力都难以胜任指挥大军的职责;其二,监军李大宜和一些军官,整日与教坊的歌妓厮混在一起,饮酒作乐,不理军务;其三,时值盛夏酷暑,加上军粮不足,士兵战斗力受到影响,不能“勇战”。

接着,高适指出,鉴于部队的实际情况,我和大帅定下了死守潼关,闭关不出的策略。如果这个策略能坚持执行,就有望拖垮叛军。

可是,宰相杨国忠却指责我们消极避战,三番五次下令大军出击,为此,我与杨国忠争论数回,无奈胳膊拧不过大腿,我们只得引兵出关,以致大败。

最后,高适对玄宗说,正是因为潼关大败,才让陛下不得不进入四川,暂避叛军锋芒,臣以为这个转进谈不上可耻,原话是“未足为耻也。”

我在初读高适最后说的这句话时,感觉莫名其妙,不明白高适为什么要对玄宗说,“未足为耻也。”

后来仔细体会,发现这句话才是高适整个汇报的最大亮点。

玄宗坐拥江山四十余年,一手将大唐带到了不可一世的帝国巅峰,可是,临了,却在一夜之间,被叛军打得仓皇出逃,这种从巅峰跌入深渊的感觉,很容易让玄宗产生难堪、可耻的心理,更担心自己的权威由此被削弱。

高适应该比较明白玄宗的这种小心思,所以他在汇报中,没有一句提玄宗的不是,而是将所有责任推到了哥舒翰、李大宜、杨国忠等人的身上,言外之意,潼关失守与陛下无关,都是下面人的问题,陛下不必自责。

也就说,高适的汇报,其实有为玄宗开脱责任的意思。

果然,玄宗对高适的汇报很满意,随即任命高适为侍御史(六品官级别),到了成都之后,玄宗又正式下诏书,夸赞高适“可云大体”“实谓忠臣”,又将高适升为谏议大夫(五品官级别),“赐绯鱼袋”。在唐朝,佩戴绯鱼袋,是高级官员的标志。

高适的第一次与皇帝对话,不仅让他这位潼关之战的败军之人,免受责难,还在仕途上实现了台阶式跃升,你说高适厉不厉害?!

高适第二次与皇帝的对话,是应唐肃宗所召,商谋如何应对永王之乱。

何为永王之乱?

在玄宗逃往成都的同时,太子李亨却与父亲玄宗分道扬镳,并高举抗击叛军的大旗,北上灵武(今宁夏银川),接着在灵武迅速称帝,成了唐肃宗,而玄宗则被尊为太上皇,实际上是靠边站。

估计玄宗也没想到太子会来这一手。

玄宗原来是准备下诏书,让太子镇守北方,其余诸王各把一方,比如永王,就是镇守江南。也就说,玄宗此前并没打算让位给太子。

谁知道太子下手那么快,玄宗的诏书还没来得及下去,太子就强行宣布登基,搞得玄宗一点脾气没有,毕竟天下已经够乱了,总不能乱上加乱吧。

玄宗忍了,承认了既成事实,可永王却咽不下这口气,他不接受肃宗的命令,并于次年正式在江南起兵造反。

肃宗听说当初玄宗打算让诸王各镇一方时,高适就表示过强烈的反对意见,又听说高适一向“论谏有素”,看问题靠谱,于是永王一造反,肃宗便将高适召来,问怎么办。

高适于是给肃宗分析了永王势力造反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最后得出四个大字的结论:“永王必败”!

高适的暴论,让肃宗大喜,于是大手一挥,又发了高适三顶不小的帽子,分别是御史大夫(从三品官级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从三品官级别)、淮南节度使(二品官级别),同时下诏书命令高适会同江东节度使一起平定永王之乱。

结果大部队才走到半道,就传来永王败亡的消息。

相比李白稀里糊涂跟着永王造反,高适却神预测“永王必败”,你说高适厉不厉害?!

高适第三次与皇帝对话,不是面对面交谈,而是以上书的方式。

平定永王之乱后,按理说,高适应该在仕途上更加顺风顺水。

不幸的是,人红是非多,高适成功地拉到了肃宗头号心腹李辅国的仇恨。

李辅国能成为肃宗的头号心腹,不仅因为肃宗当太子时,他就是肃宗最贴心的太监,关键是肃宗迅速称帝的主意,就是他拿的,也就说,肃宗之所以能当上皇帝,他的功劳最大。

这样的人要整谁,可能也没啥特别的缘由,但一整一个准。

李辅国整高适,就是在肃宗跟前专打高适的小报告。于是,高适先是降职,后来又被外放到四川的一个州当刺史。

当时四川的行政区域划分成东、西两川,分别由东川节度使和西川节度使管辖。

高适当刺史的州位于西川,他一到任,就发现这样的行政划分有问题。

什么问题呢?简单说,就是东西两川的行政设置,使得西川百姓的负担太重。

西川南边是南蛮,西边是吐蕃,本来为对付这两伙人,“以全蜀之力”,都费劲,现在却让西川一力承担,对西川来说,太难了。

所以,高适上书肃宗,建议要么东、西两川合并,全力对付外敌,而不是仅靠西川;要么暂时放弃一些“邈在穷山之巅,垂于险绝 之末,运粮于束马之路,坐甲于无人之乡”,军事作用不太紧迫的的边界城堡,从而减轻西川负担。

在高适看来,戍边对敌给西川带来的沉重负担,最后都落在西川百姓头上,百姓日子过不下去,迟早会影响到整个四川的稳定。

高适的上书递上去了,唐肃宗却没有采纳高适的建议。

肃宗这回为什么没听高适的意见呢?

除了李辅国小报告的影响以外,可能基于两点考虑。第一,本来将四川划分为东、西两川,就是有相互牵制,分而治之的意思,如果并在一起,形成一股势力,朝廷不好控制;第二,如果按高适建议的那样,主动废“已戍之地”,主动收“已镇之兵”,相当于以前的扩张努力全部打了水漂,会削弱帝国对周边的威慑力。

说白了,唐肃宗对内,是既要保持朝廷对地方的掌控力;对外,是又要维护帝国的威慑力。

肃宗的这种“既要”“又要”的考虑,在帝国强大时毫无问题,可一旦帝国走下坡时,两个都要,就有问题了,因为现实条件决定了只能要一个。

高适在上书之前,未必不知道肃宗的这些考虑,但他还是从现实情况出发,把他的意见说出来。

是啊,如果百姓日子都过不下去了,再好的宏图霸业都是一场空。

实际上,高适的前两次与皇帝的对话,也都是从现实情况出发。

潼关大败的最大责任者其实是玄宗,但当时的现实是不仅不能追究玄宗的责任,还要维护玄宗的权威,否则,局面会更糟;

同样,永王造反也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既然肃宗能造玄宗的反,那么永王也可以造肃宗的反,但这样下去,天下将永无宁日,所以现实是不允许这么干。

我最终明白,高适之所以让我觉得厉害,是因为他始终是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他的现实,不单单是为自己,更是为了大唐。

后来,高适一直在四川为官,直到肃宗去世,唐代宗继位,他才回到朝廷,做了一个四品级别的刑部侍郎,死后的谥号为“忠”。这个“忠”,属于官方认定,对于高适,应该恰如其分。顺便说一下,古人讲的忠,与今天有所不同,“为人谋而不忠乎”,“为人谋”是事,也就说,忠的对象其实是事,而非人。

我在想,高适临终前,是不是嘴里还在念叨着,“大唐,大唐。。。”

通宝推:千里不留行,epimetheus,大眼,光头佬,ccceee,翼德,
家园 史书上说他“好王霸大言”,这么看来他有那么股子知行合一的境界

,史书评述大概也受李党影响。高适忠厚,李白恣肆,性格决定人生。

通宝推:燕人,
家园 也许是大唐的实力已经跟不上王霸大言的节奏了
家园 【讨论】其实所有人都是在限定条件下做出决策的,螺蛳壳里做道场

很多人读历史故事都有上位者昏聩,自己上一定行的感觉,这是穿越小说大行其道的一个原因吧。

真正读史还是要把当时的内外部环境、风险因素先了解清楚,再把自己代入,会发现可供选择的决策其实并不多,换自己说不定早被人阴死了......毕竟能上史书的基本没有废柴,哪怕是反派......

另外还有一个认识,个人机遇对建功立业的重要性远大于其它条件,过去、现在和将来如高适者不能充分展现才华的如过江之鲫,不可胜数。一次机会就可能成就一个人,但大量有才能的人连一个机会都没有,比如河里的诸位副国级键政大员.........😂😂😂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