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伦敦中国留学生涂鸦事件 -- 翼德
8月7日。伦敦东区著名的红砖巷,涂鸦艺术的汇集地。几位中国留学生将该段一条长墙刷成白色,再刷上大红简体的中国核心价值观24字。
牵头的学生在社交媒体Instagram上说他这是考验英国的自由民主。在后面评论的有人问你可以在北京这么刷上"自由""民主"。否则对英国不公平。
但是文字的批判显然不如行动来的直接。随后的几天里,这24字被各种各样的涂鸦覆盖,充分表明了英国的言论自由。
左边的“平等”旁边标注的是《动物庄园》的名句“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平等”。
这人在中文“自由”下面写“中国无自由”。
习近平的名字毫无悬念被涂上去。
有人更进一步,将红字全部覆盖。刷上新的政治性口号,包括新疆西藏独立等等。
这里成为对当代中国的控诉场,直到地方政府不胜其烦,将所有涂鸦重新刷成白墙😄。
始作俑者其满意乎😅
国内部分青少年的看法是:被24字真言盖掉的是某涂鸦高手的遗作。因为作者已经去世,所以那一段涂鸦约定俗成保留。用24字真言把遗作盖掉,这是很不好的。
不知道他们的观点是否主流。
但是觉得整个过程很行为艺术,各方共同创作。
有时候会有水平较高的作品,后来者一般会表示尊重而不敢覆盖。具体在这个时刻是否有高水平作品不知,但是的确有英国人在社交媒体上反对这种全面覆盖的做法,国内的说法是照搬的,除非有以前的照片。
直到地方政府不胜其烦,将所有涂鸦重新刷成白墙
不懂涂鸦这事,好像在中国涂鸦的都是刷个手机号……收废品通下水道开锁😄😄
在国外,像英国这种,如果政府、公司、某组织……上来刷个大白全覆盖,这算不算破坏言论自由?
有种重演多年前卢刚事件的节奏。
精神健康应该引起广泛关注。
有人对共产主义中国不满他就开心而已
【在国外,像英国这种,如果政府、公司、某组织……上来刷个大白全覆盖,这算不算破坏言论自由?】
那块街道及两侧墙壁是地方政府的财产,为艺术创作提供一个空间。他们有权覆盖任何认为不妥的内容。就如媒体,无论是纸面还是电子化,能否发表的决定权在产权人手里。我们能看到的是人家准许你看的。
但是地方政府并没有去覆盖24字真经。后来添加针对中国政府的评论和政治口号会造成英国政府的被动。所以他们覆盖了。很快就有新的涂鸦艺术问世。
涂鸦艺术一般是不涉及政治的。而且作品会以”艺术“的形式,最简单的也是花体字,像中国这24字宋体,很难给人以艺术的感受。如果他们采取稍微艺术些的手法,还不会这么寿命短暂。
我看到的最政治化的涂鸦,是铁道两边的墙壁上,因为危险,所以既不容易写,也不容易被覆盖。其中一个特别有感觉,是花体重影的"EAT DA RICH",中文意思是”吃大户“,或者更激烈点,”打土豪分田地“。
对你肯定不是口头宝推。
忘情的好帖我几乎每贴都宝推。你看见了吗?
只问你写的好不好,不问你写的是啥主义。
愣子在逮着混子骂而已。
喷绘的人,只算是混子。喷标语,并不就因此而值得“亲近”。所谓的波普,粗暴地符号化荒诞化,实现一种解构。基本上可以看做是反面的。画勃涅日列夫和昂纳克亲嘴,显然也不是国际共产主义精神嘛。
骂的人,愣子、魔怔人。不用多说。
单独来看,这24个字本身都没问题,但由中国人提出来就有问题了。这个和楼下加大大大使馆那个明显是不一样的。
不知道老外是怎么看懂这24个汉字的,有懂中文的帮忙解释?而用中文回的,用的都是繁体字。
这个测试很好,至少测出了谁是我们的敌人。
红底黑字写着“吓人”。
这种艺术字体的涂鸦属于质量较低的那种,也最常见。可算工艺美术。
人的表现欲随处可见。
这个创意比较有趣。
涂鸦中的立体主义流派
情感与魔幻
大型工程
涂鸦极品:希望总是有的
英国最著名的当代艺术家,作品是墙上的涂鸦画作。他的身份不为人所知,一直用艺名“班克西Banksy"。最近一个闹到英国最高法院的名誉伤害案件,把他推到公众的眼前。
班克西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版权是卢瑟的权力。“ 很明显,他的作品位于公共领域,大家都可以看到,不用买票去美术馆。这符合艺术的本质。但是就有些聪明人,会利用作者不要求版权的机会,大赚其钱。伦敦商人安德鲁格拉葛就是这样一个人。历年来他拍摄了班克西的作品,翻印成明信片之类出售谋取暴利。他自称他的印刷产品对班克西的粉丝而言是物美价廉的,”有那麽多粉丝。“他强调。
班克西承认很难对自己的作品要求版权,因为作品发布时都是匿名的。但是他调侃了安德鲁的行为。安德鲁因此将班克西和他的公司害虫控制有限公司一起告上法庭。
尽管班克西不欲公布自己的真正身份,这次高等法院的审批恐怕会强迫他揭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