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1931年前后日本经济简述,兼评9.18事件后果 -- 葡萄
1931年前后日本经济简述,兼评9.18事件后果
我先来简单描述下1931年前日本的经济状况以及相关的
首先1928年日本工业产值才超过了农业,这个信息可以真实反映日本的经济结构与综合国力的一面.信息来自<东亚经济发展史>;
第二自经济大萧条爆发蔓延全球,日本1929-1931期间出口下降了76.5%,进口下降了71.7%,主要工业开工率只有50%,生产大幅度下降,工业总产值下降了32.9%,煤炭下降了36.7%,生铁下降了30.5%,钢下降了47.2%,船舶下降了88.2%.到1931年,日本失业与半失业工人达到了400万,而1931年日本罢工达到了破历史记录的2415次.同样农业产值也下降了40%,虽然1930年日本粮食大丰收但是米价却下降了一半.到1931年底,由于国际金融市场出于对日本金融危机的考虑大量抛售日圆,导致日本国家黄金储备只剩下4.7亿美圆,日本被迫脱离金本位.(以上资料来自<;世界危机400年>;)
第三日本的危机对策从1931年开始,日本政府开始了以<;重要产业统治法>;为首的一系列经济统治法令,强行在各个部门中组织托拉斯和卡特尔,并有日本政府向财阀企业发出巨额定单,并对接受定单的企业提供巨额补助补贴与优惠价格,同时政府还扶植了一批以军事工业为母体的新财阀,日产就是其中之一.尽管这样,到1937年日本重工产业上才升到了工业产值的57.8%,而同期日本纤维工业只增长了25%,食品工业只增长了4%.
第四日本1937年前军需膨胀政策
通过<;重要产业统治法>;为首的一系列经济统治法令与各种经济措施的整合,到1937年日本八大财阀与5个新财阀控制了日本公司总资本的27.2%,并且完全控制了各个经济部门.在1931-1937年之间的六年里,日本主要以刺激军工生产为主的财政扩张政策使6年中日本政府总财政指出增加了50%,从1931年的14.76亿日圆增加到了1936年的22.82亿元.而同期日本军费从1931年的4.54亿美圆到1936年已经膨胀为10.78亿.到1936年,日本GDP为146亿日圆,日本为应付战争需求的国债已经超过了100亿日圆.而6年中日本向日本军事经济投入达到70亿之巨,其中25%用于开建造国营军事工业工厂,75%用于向私人资本进行军事投资.同时1936年军费开支已经直接占日本政府开支的近50%,日本经济至此彻底走向了战争化.
在评论之前,我想说的是,我是以在9.18事件之后70多年积累的知识经验与资料来评论.我评论的是事件的后果,而事件当事人在当时的角度是不可能获得与我同样的信息的,所以,这里关于当事人的话题另做讨论,下面就是我自己的看法与观点.
第一日本是在世界经济危机中第一个走出经济危机的,时间是在1932年到1933年之间.当时日本主动贬值货币35%,严重冲击了当时已经陷入危机的世界市场,在当时日本的出口被一时称为"黄祸"出口.而1931-1937同时期,日本在当时东北占领区,掠夺性的经济政策与倾销政策,不仅仅为日本经济提供了可靠的与必要的物质保证与销售市场,更重要的是日本在军事冒险中看见了机遇.
第二萨苏兄曾经提到日俄战争后到1931年前,日本战争扩张进程有一个断层.在我看来这个主要还是因为,在日俄战争中不仅由于战败国的沙俄政府一分赔款不付一寸领土不让,最重要的是作为战胜者的日本取得的是皮洛士的胜利.日本接受无奈的日俄战争结果首先是因为,自己的国家实力已经无法承受下去了.在日俄战争后,日本知直到1910年经济才开始逐渐复苏,所以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日本的对外扩张尤其是军事对外扩张一直是持谨慎态度的.
第三在这里我先说一个9.18事件当晚关东军本部的一个细节,这个细节就是: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兵营大门敞开,枪械上架.从这个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军方冒险主义与患得患失的心态是同时并存的.从我上面列举的经济数据说明,日本在1931年当时,无论是从国家财政上,对外支付能力上还是,国家生产能力与资源供应上都不足以应付类似1937后的战争.这个也是从1.28凇沪抗战中看出日本战争能力与战争意志的局限性.
结论:1931年的日本一次军事冒险,奠定了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基础,东北不仅仅作为日本冒险的踏脚石他对日本的意义不仅仅是对军事上的,这个还为日本进一步的军事冒险提供了必要的成功经验与物质基础.可以这样说,是在9.18事件后,日本真正下了以侵略战争来解决日本国内问题与危机的决心,而且如此低的代价获得了如此丰厚的回报,怎么不能极大的刺激日本统治阶层的欲望与野心呢.
也许有人从工业化的程度来判断中国和日本在当时不在一个层面上来看问题,但是无论持什么观点,都应该承认以日本在1931年的经济实力国际支付能力不要说支持一次全面战争的消耗,连支持一次局部战争的消耗都是极其有限的,这个已经可以从1.28凇沪抗战来证明.还有人说,为了抵抗日本,国民政府要做长足的准备才可以.很遗憾的是,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日本的战争准备工作远远超过了我们当时国民政府的战争准备.简单的说,从1931到1937中日之间的实力差距是在加大而不是缩小,这期间其中东北为日本实力的成长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所以日本人习惯说:东北是日本的生命线.
尽管我们都知道历史不能假设,但是我这里试图假设下,在9.18那天,东北军以成建制的反击,哪怕是局部以类似1.28凇沪抗战烈度开始反击,那么结局会如何呢?很显然,我不能因此判断,日本在东北遭遇有效的成建制的抵抗后是否依然会全面走向战争经济,但是从当时日本的准备程度国内实际情况与必要支付能力上看,无论我们最终是否在抵抗中战胜日本关东军.日本在没有完全控制的东北的情况,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在1937年做好全面侵略的准备的.甚至在理想的情况出现下,日本经济不但不可能在1932-1933年走出经济危机,很显然,一旦战争陷入僵持,但是脆弱的日本经济的危机将更加严重.那么在此前提下的1937年的未来呢?很显然,中日全面战争也许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不是我们当年轻易丢失东北,那个爆发点无论如何都不是是在1937年7月7日的那天.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在这里 像阁下一样能用历史的真实数据说明问题的人太少了.很多人只是凭主观在发表自己的观点,说句实在话,要是没有19路军在上海的顽强抵抗,没有长城抗战,抗战就不会在37年爆发,可能32年或者33年了.给了 中国5年解决自己内部问题和国防工业整和的时间
每每翻看近代史,总是让人扼腕长叹,不忍卒读。
蒋介石失天下于1931年9月18日。
当国者若不能以国事为谋而以私利为谋则必如此,不知道他后来困守孤岛时日记中是否有记有此种反思?
蒋公为什么放弃918?结合当时的实际,他正在“攘外必先安内”的旗帜下在江西剿匪呢,军事资源本来就不济,更不能分军事资源了,日本也应该知道在蒋公最“恼火”的时候进攻应该更容易吧,老共第一次反围剿的时间是1930.10月开始,第二次是1931.04月,第三次是1931.07月开始,9月结束,这个时间真是很巧合呀,,,所以我觉得真正的问题应该是:在1931.09.18那个晚上,蒋的选择是什么?是在东北与日本人打?还是在江西打?
手上货色不多,小心眼也可以理解。我以为蒋公小看了日本人,的确小看日本人在东北的经营能力,蒋公也高看了英美人,以为可以得到干涉,他的选择是专心剿匪,证明他是当时是看对了的,的确是江西这一群像清教徒的人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历史也证明这一点。
蒋公为什么放弃918?结合当时的实际,他正在“攘外必先安内”的旗帜下在江西剿匪呢,军事资源本来就不济,更不能分军事资源了,日本也应该知道在蒋公最“恼火”的时候进攻应该更容易吧,老共第一次反围剿的时间是1930.10月开始,第二次是1931.04月,第三次是1931.07月开始,9月结束,这个时间真是很巧合呀,,,所以我觉得真正的问题应该是:在1931.09.18那个晚上,蒋的选择是什么?是在东北与日本人打?还是在江西打?
手上货色不多,小心眼也可以理解。我以为蒋公小看了日本人,的确小看日本人在东北的经营能力,蒋公也高看了英美人,以为可以得到干涉,他的选择是专心剿匪,证明他是当时是看对了的,的确是江西这一群像清教徒的人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历史也证明这一点。
这些清教徒们到底是谁的心腹大患,而日本人又是谁的心腹大患?TG得了天下,天下尚且是华夏衣冠,日本人要是赢,就真是要被发左衽了,说到底,江西的那群人只是他蒋某人自己的心腹大患,因为这个葬送天下太半,我看 凯申公的作为也只有后晋的高祖皇帝能相比了。
如果当时他坚决的和日本打一场,把日本逼退(根据葡萄的分析,很可能打成淞沪的结果,kmt损失很惨,但是日本耗不起了)。
那么老蒋在31年就会得到45年的声望。那么即使tg在江西做大,但是和抗战之后相比仍然只能算无根之木,抗战后的tg都需要承认老蒋的领导,那么面对击退了外敌的民族英雄,没有经过长征磨练的tg恐怕还真就不是对手。
军阀更不是问题。
可惜啊,老蒋还是投机心理太重,总要投机取巧,先拣软柿子捏,不到灾难临头他就不爆发。
说蒋只看到了抗战会消耗实力,看不到抗战会增强凝聚力以及他的声望从而增强其实力。
GMD做不到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事遂不可为。
根子在于不知道谁是强大的,谁是进步的,谁是可以依靠的
靠国联不如靠国人
蒋这个人,太一厢情愿了,他的一生,就是一厢情愿的一生,自以为是的一生,但对于中国,却未尝不是大好事。无论从哪方面讲,蒋和国民党,都不可能改变中国的命运。
有蒋介石,有毛泽东,中国真是太幸运了。近来,对中国近现代史理解的越多,越感觉是天佑中华。
蒋介石成为中国的最高领导人之后,提出的是攘外必先安内;
毛泽东成为几千人队伍的领导人之后,提出的是北上抗日;
从他们作出各自的抉择起,天下的大势,已然开始改变。
每每翻看近代史,总是让人拍案叫绝,击节叫好。
蒋是毛成功的垫脚石,毛则是中国富强的基石,二者各尽所能,真是中国的大幸事。
http://tupian.baike.com/a3_47_91_01300000199940121961911655262_jpg.html?prd=zhengwenye_left_neirong_tupian
1. 东北军的实际有效控制区就是辽宁,满清与张氏父子早把吉林黑龙江拱手相让了:让别人在自己的国土上建铁路,并把沿线土地拱手相让。根本就已经是仍人x 的国土了。After 1905, 中国早已丧失了2.5个东北三省,吉林-哈尔滨-辽宁南部。
Also google 中东路事件,武装保卫苏联, 中东铁路 - 《中俄密约》, 南满铁路, . They formed a T-shape network and firmly controlle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NATIONAL SECURITY of Northeastern China. And those railroads were never in China's hand until 1950s. BTW, CCP has poor record on that issue, 武装保卫苏联, that's why domestic media do not want to speak out loudly.
2. According to the map above, 东北军 had no effective control over two northern provinces, as well as the main capital cities for long time. 关东军 can easily move along the railroad, accumulate effective mass of army and defeate scattered 东北军 one by one.
3. 另外,张学良在晚年采访中承认不抵抗命令是他自己发的,与蒋介石无关。maybe true, maybe not true. 另外,张学良是小鸦片鬼一个,他自称自己手下的叔叔辈将领并不听从他的指挥。So 东北军 is just a collection of warlords, not a uniformed armies with one single h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