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聊聊明清民国的江南士绅(番外篇) -- 狂草舞茅

共:💬1 🌺8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聊聊明清民国的江南士绅(番外篇)

本篇讨论一下帝国的扩张期。

世界从古至今大概有六种不同的霸权:

一是贸易殖民型,例如古希腊城邦在地中海、黑海沿岸殖民地,迦太基帝国以及近代的欧洲殖民帝国。这种国家都有个母国,通过设置贸易据点及占领殖民地掠夺子国资源,这种帝国会以母国控制不了子国或母国受入侵,子国无法救援母国而结束;

二是游牧民族征服型,又有两种亚型:蒙古人的勇猛进攻型和突厥人的阴险替代型。蒙古人打下来地方就会分封,分封完很快就解体,所谓胡虏无百年之运是也。突厥人武力值远逊于蒙古人,所以他们先当雇佣军,比如给柔然充当锻奴,给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当雇佣军,然后篡逆主人之位;

三是制度或宗教同化型,如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沙俄,这种帝国克服不了种族矛盾,最后都要解体,包括现在的俄罗斯联邦在内;

四是杂烩型,例如古波斯帝国和奥匈帝国:这种帝国只有统一的君主,但制度杂七杂八,人口五花八门,除了君主和税收系统,就没啥统一运行的东西,包括军队在内,其向心力可想而知。

五是人口同化型帝国,这种国家只有一个:中国;

六是金融帝国,这种国家也只有一个:美国。

另外还有两个贪心不足蛇吞象的民族,德国和日本,也建立了帝国,但昙花一现,很快就解体了。

明清的初期都是帝国扩张期。明代主要是南人、汉人同化蒙古人和色目人(主要是被蒙古人征服并带入内地的突厥人、粟特人、吐蕃人、党项人、花拉子模人、阿拉伯人等)以及契丹人、女真人、大理人、苗人。比如西夏故地早已胡化数百年,连汉族后裔都无人通晓汉语了,经过大明的移民实边和强制同化,甘肃(含宁夏),重新成为汉语占绝对主导地区。明朝的扩张期止于洪武一朝。黄子澄、齐泰、方孝孺胡乱削藩诱发的四年靖难内战对边军实力破坏极大。由于大量边军精锐损耗于内战,洪武年间偏师轻松经略四邻的局面再难出现。

明成祖时期的对外扩张行为,包括北征沙漠、南征越南,以及郑和下西洋,后勤掌握在南京归降的南方文官(夏元吉和谢缙、三杨等)手中,因而遭到他们的强力阻挠,最终都没有收到效果。尤其遗憾的是缅甸沃野万里,物产丰富,而大明洪武时期已经征服大理和缅甸北部,离缅甸的平坦地区仅差一步之遥,既没有占领,也没有去同化,实在可惜。否则中国今日之地缘格局将完全不同。

清代祖先是明朝控制的建州女真之一部。他们可不是正经游牧民族。把他们定义为游牧部落就显得他们太高大上了,其实就是明朝边陲若干个埋汰吧唧的猎户村而已。明末,朝纲紊乱,吏治败坏,军制解体。士绅逃避税赋徭役,对农民敲骨吸髓,导致国库空虚。主动脉缺血了,神经麻痹了,边陲的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更是别指望顺畅、灵敏。李成梁这样的地头蛇一死,当地立马就是大乱。努尔哈赤的崛起,不是因为他有多么英明神武,恰恰是因为在明朝统治期间,东北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开发,建州女真攫取并接管了明朝在东北遗留的各种资源,包括大量掌握生产技能的汉族人口。如果明朝没有从元朝手中夺取东北, 并投入大量资源开发,在火器时代建州女真想再造就一个完颜阿骨打,恐怕比蒙古再出一个成吉思汗还难。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努尔哈赤远比明朝管理层更擅长利用明朝的资源。他之所以能对建州女真各部展开兼并战争,是因为1583年明廷任命他为建州左卫都指挥使。从1583到1618年,明朝居然在眼皮子底下对他纵容了35年。1618年他开始蚕食了女真各部,突袭抚顺等城,开始鲸吞大明在东北的各种资源,直至1626年在宁远败于袁崇焕。

皇太极暂时啃不动碉堡线,就转向进攻蒙古。1634年击败林丹汗,后者献传国玉玺投降。随后着蒙古各部归附后金,皇太极被推戴为蒙古大汗,才改国号为大清。直到1642年,大明实力被内部农民起义和辽东的各种贪污浪费消耗殆尽,清军才突破宁锦防线,此时距离袁崇焕击败努尔哈赤已有16年。

然后就是顺治时期,满清利用中原大乱局各种捡漏。1644年清军占领北京之时,明军精锐部队早已打光或者投降,剩下的明朝军队都是无后勤、无节操、无纪律的三无军队,里面还掺杂了大量叛变的农民起义军。明朝的官僚和士绅依旧腐败异常。在明朝官僚体系尚且完整的时候,明军正规军已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大量部队被迫叛乱。到了偏安一隅的南明小朝廷,成分极坏的南明军不抢劫就完全无法度日。反正吃饭都靠抢,跟着南明朝廷混,抢劫士绅可能会被投诉,抢劫平民完全没有油水,再说朝廷政治混乱至极,内斗不休,打仗打赢了也不可能奖励。跟着清朝混,有合法的抢劫权,还有升官发财封爵的期权诱惑。何去何从,这些没节操的军队还用选吗?仅江南之战(主要是江苏和浙江),明军就投降了31万多人(参见上文)。这个数字不包括在辽东、山海关、北方投降的明军。南明军面对清军,基本上不战而降,但向南进攻(或者抢劫)倒是动力十足,战力彪悍。不过呢,从北到南,从东向西,抵抗也是逐步激烈的,尤其大西军归顺永历政权之后,打了许多激烈的战斗。有两种解释:一是大西军有民族气节,二是随着清朝控制区域的扩大,抢劫特许权和升官期权的价值越来越低,而保卫地盘的动力越来越高。咱也不知道哪个因素为主。

但宋明对比,南宋至少比南明强。南宋前期有“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抢劫“的岳家军,而南宋官僚体系虽腐败,依然源源不断输送粮饷等后勤支持给岳家军。南宋后期襄阳保卫战和钓鱼城保卫战都打得极其顽强。元军打一个这样的要塞,比征服整个中亚都费劲几倍。何况南宋绝不止这两个要塞,而是由利用山川河流形势构筑了坚强的要塞线,元军无法突破。最后蒙古人只得带着大量穆斯林仆从军,绕道大理,从背后捅刀,才灭掉南宋。云南的回教人口就是这个过程中形成的。冷兵器时代尚且如此,在火器时代,明朝的灭亡只能归因于整个国家管理体系的粉末状崩坏,否则不仅不会在南方形不成割据,而且连北方也不会丢。

在这里无意去指责某一个政治分支—皇帝、宦官、内阁及中央官员(无论是东林党或阉党)、封疆大吏、武官、厂卫,反正漫天大雪,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但必须指出,这些都是上层,而国家上层的粉末状崩坏恐怕归根到底还是基层治理的粉末状崩坏造成的。明朝士大夫的确很市民化。他们思想解放,信奉心学,整日马吊,累月宿妓。不仅实操,还写成黄色小说。他们在城市花天酒地,在乡下虐待农民如同奴隶。这种玩意儿,居然被美化成资本主义萌芽。

萌芽是很单纯、很朴素、很茁壮、很暴力的。在资本主义的发源地英国,资本主义的压倒性优势是克伦威尔的铁军砍出来的;在资本主义的大本营美国,北方工业文明奠基于清教徒精神,起步于南北战争上百万人的伤亡。哪见过明末江南士绅这么萎靡朽烂的萌芽。

中华民族是个英雄的民族。当上层朽烂的时候,自有英雄出自草莱。在秦末有陈胜、吴广、项羽、刘邦、萧何、张良、韩信,汉末有群星灿烂的三国英雄们,在晋末有刘裕,唐末各路军阀武力值依然彪悍,南宋有岳家军,晚清有“书生领山农“的湘军。民国内战结束才一年,共军就冲到朝鲜,鏖战联合国军,挽狂澜于既倒,惊美帝震苏联。唯独南明,除了杯具,真真啥也没有。

再说清朝。清初抓住时机,以小博大,获得了华夏这么大一块优质地产,那么下一步就是怎么保住这块地产。当时清朝领土从东北到西南,是一个斜长条型,易于遭到西部侧击。当时漠南蒙古已臣服,漠北即喀尔喀蒙古一部分归附清朝,漠西蒙古,即准噶尔部,与清朝争夺漠北、青海、西藏,威胁陕甘。准噶尔当时面积约700万平方公里,包括阿富汗在内的大部分中亚地区都属于准部地盘,在中亚附近与中俄鼎足而立。如果要灭准噶尔,就绝对不能让准部和沙俄形成同盟。理想情况下,中俄应形成由东向西、由北向南的同时夹击态势。然而现实很骨干。中俄虽有共同敌人,但配合的并不好。

康熙在收复台湾的第二年,即1685年,即派兵3000人攻击沙俄建立的雅克萨要塞。俄军头目阿列克谢·托尔布津投降。但清军撤军而俄军卷土重来。次年即1686年,清军2400人再攻雅克萨并围城,击毙托尔布津。迫使沙皇政府“乞撤雅克萨之围”。在此基础上双方谈判并签署了《尼布楚条约》。此条约的签订,使得中俄在东北部划分了疆界,那么下一步就是双方都向准噶尔开刀。

清朝与准噶尔战争从1688年持续到1758年,整整70年,历经康雍乾三朝,以准噶尔种族灭绝为结束。俄准战争开始的更早,大概在1604年前后。

准部灭亡后,清朝给了南疆维族人极其优惠的优待条件,不像准部大肆搜罗人质,勒索税赋,但南疆并不愿归顺清朝,反而开始反叛。既然经济收买政策屁用没有,乾隆只好派兵征剿大小和卓。战争于1759年结束,但只要稍微对南疆有点好脸色,他们就反叛,直至阿古柏割据和苏联煽动的三区“革命“。

而且,清朝征准大军西行,宗教极端思想东行。刚平定大小和卓,1761年一个叫马明心的极端宗教分子就从中亚跑到甘肃循化传哲合忍耶教理,人称“新教”。20年后即1781年他的门徒苏四十三发动宗教暴乱。

咱们此前不是讲过“甘肃冒赈案“么?镇压暴乱是总督和巡抚的业务,本来和布政史没啥关系。但甘肃布政史王廷赞卖文凭、虚假赈灾贪污了那么多钱,急着立功调离甘肃。于是越俎代庖,抓捕了马明心。结果苏四十三为营救马明心,率众围攻兰州。王廷赞斩了马明心,并用大炮轰退了苏四十三。但乾隆已经派了多路大军来救,而救兵统帅阿桂和和珅都向乾隆汇报,甘肃暴雨,道路泥泞,前进困难。于是乾隆皇帝捏着两任布政史王亶望和王廷赞多年来递交的厚厚一摞子甘肃旱灾报告陷入了沉思。单看二王报告,乾隆或许觉得甘肃这地方从来不下雨呢。由此掀起了一场对塌陷式腐败窝案的深入调查。王廷赞被乾隆”念及守城微功,免于[斩]立决,加恩改为绞监候,秋后处决“,而王亶望被斩决。一共杀了56名贪官,充军46人。但这只是开胃菜,马明心东行100年后,新教煽动的陕甘回乱导致数千万中国人丧生,而陕西、甘肃回族人口损失分别为97%和70%左右。

清朝总共从准噶尔手中夺取约240万平方公里领土,也就是乾隆所谓的“新疆“,其中保留到现在的约160万平方公里。如果不是乾隆和左宗棠,不排除中俄边界可能兰州—西宁一线。

为什么这样说?明末的1636年,准噶尔与和硕特部达成协议,和硕特(也是西蒙古的一支)放弃新疆地盘,迁往西藏和青海,今天的西宁和拉萨都控制在和硕特蒙古人手里。清朝和准噶尔爆发战争后,准噶尔首先是向东突击蒙古,被清军揍回去了。然后,准噶尔换了一个方向,1716年发起了人类历史上极其牛逼的一次远征:6000骑兵大致沿着今天的新藏公路方向突袭,占领拉萨并进攻青海。王震派遣解放军入藏骑兵先遣连(今新疆军区合成6师18团1连)进军阿里走的就是这条路。当时我军抽调136名最优秀骑兵,来自多民族,配179匹战马、35峰骆驼。最终人员牺牲63,其余大部分重病。骆驼100%损失,马匹死亡149匹,剩下30匹随时可能死掉,所以也无法骑。我军只是小部队从南疆进军阿里,而准军大部队不仅从南疆要赶到阿里,还要从阿里进军拉萨,到了拉萨居然仍活蹦乱跳,战力满满,快速消灭了和硕特政权。和硕特首领拉藏汗战死。

康熙立马就急了:准噶尔人拿下西藏就可以随时进攻四川、青海和甘肃。这绝对不能容忍,就和毛主席绝对不会容忍印度人控制西藏一样。1718年康熙任命皇十四子允禵为抚远大将军,从四川、青海、甘肃分三路进军,解决西藏问题。1720年赶走了准噶尔人,收复了拉萨。由此开启了清朝在西藏的驻军。

雍正对准噶尔发动了若干反击。但耗费钱粮那个多,打的那个惨。满洲八旗贵胄之家,几乎家家带孝。雍正几乎对准噶尔战争失去信心了,双方议和。直至乾隆23年,凭着清朝鼎盛时期的文治武功和财富积蓄,才最终消灭准噶尔。

至此,中国牢牢控制了新疆、西藏和蒙古,内地安全问题算是解决了。1765年(乾隆30年)左右,开始考虑征服缅甸。但是从甘肃冒赈案来看,此时清朝内部问题已经很严重,由盛转衰了。三次对缅战争都打的不好。到了1788年打越南,此时清朝各种弊端已深入骨髓,战争结局更是虎头蛇尾。仅能靠周边称臣纳贡维持表面光鲜而已,实控已经做不到了。

总之,清朝初期能够精明地处理新疆、西藏和蒙古事务,为内地建立了广阔的缓冲区。实控新疆和西藏的财力来自于对士绅盘剥的抑制和汉族农业人口的恢复。但清朝统治者不信任汉族将领,也不能在军事方面充分动员汉族人力,致使中国错失了实控缅甸的最后机会。不过呢,我们必须承认,征服缅甸的最佳时机是洪武、建文时期。到了乾隆时期,西方帝国主义的实力已经起来,即便短期征服,也没有足够时间同化为云南、贵州这样的省份。明朝的优势在于能够全面动员汉族人力,并强制同化各种少数民族。朱元璋宣布了15个不征之国,除了朝鲜、安南和暹罗,其余12个都是海上岛国,并不包括缅甸。缅甸主体民族形成很晚,当时是有希望征服的。当然,由于气候和水土原因,不会太顺利。但当时缅北山区基本上都是亲明土司控制的。越过山区,进入大米种植带,后勤情况就会大为好转。就像乾隆坚持打到伊犁以西,后勤就会根本改善。满朝大臣都反对,但乾隆乾纲独断,坚持要打。事实证明乾隆是正确的。至于明成祖朱棣时期,虽然又是五次北征,又是下西洋,又是讨伐越南,表面上辉煌,实力其实是远不如洪武晚期的,毕竟四年靖难,每战都是几十万人参加,内耗太厉害了。

元宝推荐:种植园土, 通宝推:衣香楚楚,破鱼,西瓜子,青青的蓝,王铁墩,胖老猫,报以琼琚,newbird,春临,chuchong,姬水飞熊,菜根谭,李夏禾,nettman,wolfgan,种植园土,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