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国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最大的问题是编剧导演们缺乏对历史的认知 -- Ace

共:💬103 🌺1058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微言大意确实没有,背后的古代人情事故还是有点儿门道

最近“张捷新说红楼”有点儿意思,讲的不是“微言大意”,讲的是红楼背后的古代社会运行规则。

通宝推:冬晓,
家园 赞成

看到有人把红楼梦搞成所谓“红学”,就像看到有人把裹脚布搞成“裹学”一样。

家园 还是有好作品,比如《大明王朝1566》

这个剧的高度我真的不是吹,我看过的日美历史剧就没有能够和这个剧打的

家园 张黎的王朝三部曲

《雍正王朝》出品于1999年,《走向共和》出品于2003年,《大明王朝1566》出品于2007年

后面呢?后面没有了。

三到四年出一部,虽然也吃不饱,但好歹能有个慢工出细活的说法。可是后面整整十五年不出像样的历史正剧,那就太说不过去了。

家园 因为《大明王朝1566》的收视扑街了,所以后面没人投钱拍摄了

当然也和审查有关系

家园 1566是被平台耽误的

它出品的那个年代,基本上有文化有鉴赏水平的人已经清一色转移到互联网平台了,旧电视媒体完全是靠着一点头脑简单给什么看什么的低鉴赏能力观众在撑着,像这种片子在电视上当然讨不了好。

反而是优酷买下1566的版权后改在互联网平台上播放,顿时收视率爆发直接封神,口碑和播放量达到双丰收,这才是找对了正确的观众群体。

当然,到了现在这个年代就连低文化低鉴赏力的观众都忍不了旧电视媒体了,也清一色跑来互联网平台,让旧媒体彻底无人问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家园 雍正王朝不能说是张黎"的"作品

雍正王朝主导者是胡玫和刘和平,张黎是艺术总监,主要负责前期,应该也承担了一部分的摄影。

家园 毛教员当年推荐TG的高干读《红楼梦》,

TG中央给每个高级干部发了一套120回的《红楼梦》;很多老军头都叫起来:怎么让我们读这种吊膀子的书!教员对他们说:读《红楼梦》是了解封建社会,...。

这本书里不仅有儿女情长,诗词文章,更有上千年封建社会中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描述,人情世态,包括官场文化。我这个理科脑袋,上小学的时候就拿起过《红楼梦》来翻,看的一头雾水。后来经历了社会冷暖,又读《红楼梦》,一天晚上突然就惊醒了: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这是封建官场的真谛,不也正是现实社会中的一个存在吗?!😮😜🤔

家园 秘密在于高炉利用系数

鞍钢日占到解放初的产能有各种神奇数字,而且差别巨大,俺曾经研究过,秘密就在高炉利用系数上面,就是每立方米的高炉炉容每天可以生产多少吨生铁。

日占时期鞍钢一共九座高炉,总炉容6300立方米,当时设计的利用系数是0.85,算出来是6300X0.85X365=每年设计产能195万吨生铁,但此数只停留在纸面上,伪满自己都不信,制定的最高生产计划只有155万吨,实际最高年产量是1943年的130万吨,利用系数算起来只有0.56。

后来毛子拆走六个,剩下一二四这三座高炉,总炉容1600立方米,按照每天0.85的系数换算只剩50万吨的年产能。1949年底三座高炉基本恢复,那时的土工有魔力,点石成金,1951年神奇般的把生产效率提高一倍到1.15,已经超出日占时期从未达到的设计值,实际年产67万吨,就是用日占时期1/4的高炉产出日占时期一半的生铁,完美的展示了先进的生产关系如何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要不怎么说那时的土工NB,那时的工人阶级NB呢。。。

一二号高炉1919年投产,四号1937年投产,这三座高炉一直用到2005年才停产,一号高炉拆迁后异地重新安装作为工业遗迹保存,从1917年开始安装计算享寿88岁。

但是,若是按照今天的主流利用系数2.6折算,日占时期6300立方米的炉容可以得到年产能高达600万吨,土工手里的三座高炉炉容1600立方米可得150万吨,这也许就是葡萄数字的来源,不过这些仅仅是文字游戏而已,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通宝推:大山猫,老老狐狸,心远地自偏,自以为是,外俗内正,天堂,心有戚戚,
家园 鞍钢拆走六个高炉留了三个

一五期间老毛子又援建了鞍钢六个高炉,更别提援建的武钢一号高炉,规模当时世界前五,算是还回来了。。。

家园 文人当文学来看,结构啊,美文啊,小技巧啊

毛主席当政治来看,一场大雪后,啥也没有,然后文人趁机占便宜。

家园 东北产量以及相关数据 -- 补充帖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家园 我专门查过东北的钢铁产量,绝对没600万吨

36年到44年,东北,日本的粗钢产量如下:(单位:万吨)

东北 日本本土

1936 34 522

1937 45 580

1938 62 646

1939 56 689

1940 55 686

1941 57 684

1942 72 710

1943 84 782

1944 44 591

根据东北财经委员会调查统计处于1949年编写的《伪满时期东北经济统计概况》里面可以看到:

钢锭产量由1936年的36.4万吨,增加为1941年的57.6万吨。

由于联合国(就是美军)的不断轰炸,1944年的生铁产量,终减少了52万吨,钢材减少了24万吨,前者实产118万吨,后者实产28万吨。

减产以前年产量是生铁170万吨、钢材52万吨。

赫赫有名的鞍钢,生产最多的不是钢铁而是焦炭,鞍钢每年焦炭产量达三百七十九万三千吨,占全日本年产焦炭的三分之一。

东北钢铁产量全加上都比不过焦炭产量。。。伪满的工业就是一个大号的初级原材料加工厂。

家园 钢铁产量指的是粗钢?还是钢加铁

你这话说得对,焦炭、生铁,煤炭、木材等,东北产量可能超过鬼子本部。

家园 帖子里面有写,铁170万吨,粗钢52万吨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