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2022年德国电影——《萨赫之恋》 -- 多余6569
德国片一般都很德国,这一部不是那么德国,或者坦白的说,是一部傻白甜的德国爱情片,看过的人也不多,比较小众。
片子是不久前看的,很愉快很无脑的观影体验,一部合格的爆米花电影。
在基本是大老爷们一贯严肃认真的西西河,推荐一部傻白甜的爱情电影,也不知道自己哪来的这种奇思妙想。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一个德国男青年在街头偶遇一女青年。。。
男青年长这样
女青年长这样
.
男青年一见钟情,认定女青年就是自己的一生真爱。
搭讪之后,知道女青年来自维也纳,到德国旅游,此地是旅行最后一站,今天是旅行最后一天,下午就要返回维也纳。这点时间只够两个青年吃一顿街边小吃,逛一逛婚纱店,临别时刻,女青年留下手机号码,然而要命的是,男青年一不小心给删了。
为了真爱,男青年决定前往维也纳。
女青年曾经告诉男青年,自己每年庆祝生日都在维也纳著名的咖啡店“萨赫”,这是关于女青年唯一的线索。
男青年来到维也纳,找到了“萨赫”,但是不知道,女青年的生日究竟是哪天。
男青年决心已定,我等,就算等上365天,也绝不错过真爱。
于是,男青年每天都去“萨赫”,一份蛋糕,一杯咖啡,面朝门口的固定位子,一坐就是大半天。
不用多久,“萨赫”所有店员都知道了这位痴情的男青年,不敢相信童话故事竟然亲临本店,无人不感动,无人不好奇——他等得到吗?他能坚持多久?
100多天之后,等待终于有了结果,女青年来到了“萨赫”。
只不过,100多天的等待期间,男青年又有另一次邂逅,认识了一个开小蛋糕店的女青年。
蛋糕店女青年,很有福气的长相
.
100多天的相处,又是两个青年人,虽然没有表白,已经足以产生一点暧昧的东西。
男青年面临抉择:
一见钟情对阵日久生情,哪一个才是真正的真爱呢?
——————
萨赫之恋 Sachertorte (2022).德国
豆瓣 :7.5
IMDb:6.7
——————
古往今来所有的艺术,基本都是“有闲人”创造出来的,想要“有闲”,就得“有钱”。
所以不止电影,所有艺术其实都是“有钱有闲人的游戏”。
任何事物,只要用上阶级分析,就特别透彻特别简单。
看到一半时我问领导这个问题,她说男主该找蛋糕店长去。我相信很多年前她的回答会是,该找蛋糕女孩去😄😄
现在好莱坞杀伐四方,非英语电影的市场很难。没想到还有这么精彩的德语电影,近两小时的时间一晃而过。
@燕人 去找来看看,很不错滴,会让你觉得年轻十岁😜
谢谢楼主推荐🙏
兄弟们手太快了😁
IMDB评分不低。有个人说,关于这部电影,有啥不喜欢的😁。
我比较中意看很多年前的电影。
打个软广告。电影的原文题目是奥地利最有名气的甜点,是一种巧克力夹层蛋糕。简单说,就是一个巧克力蛋糕切两半,中间加上一层杏子果酱。叠好,融化的巧克力浇筑一层外壳。这是奥地利维也纳Sacher酒店于1832年创制的,成了看家产品,算是维也纳的名片之一。
英国电视明星大厨瑞克有件丑事。他有次特别去Sacher取经。人家大厨也容许他观看整个制作过程。他看完之后贱兮兮地问,我不用杏酱,用草莓酱行不行。老板冷冷地回道,你愿用啥酱用啥酱,只不要说你做的是Sachertorte😁,就行。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欧洲大陆文化重传统。英国人或者美国人重创新。
网上找的图片。只求形似。谁也不吊日耳曼人的杏酱夹心。
Sachertorte正宗本尊
我比较相信后者,但是年轻时的实践肯定是前者,年轻人就是行走的荷尔蒙,大脑基本不起作用。
“近两小时的时间一晃而过”、“会让你觉得年轻十岁”——你这两句,可以说是本片最好的小广告了,谢谢你的认同,推荐的东西有人喜欢是很愉快的一件事。
还有一句话“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个人意见,好的片子一定不能脱离真实的生活。
而这部片子,男主人公为了泡妞,不愿千里(或数百里),来到异国他乡,有百余日的空闲时光,天天泡咖啡馆。普通人哪这么多闲钱和时间?这些天,他住在哪儿?他靠什么谋生?维也纳的物价可不便宜啊。光看故事简介,作为被真实的生活敲打过的普罗大众之一员,说实话,自己无法引起共鸣。
不过,自己毕竟没看过这个影片,也许人家自有办法,既然有人能用爱发电,那自然也有人能以爱谋生。
要不,俺也写几部老片子,这些年过去了,依然历历在目的。
好像没有太多意思。很平淡的电影。我是真老了😁。
我觉得电影里德国人和奥地利人互相攻击的段子更有趣。
就像对半杯水的看法:太好了,还有半杯;太糟了,怎么只有半杯……
电影里当然是有交代的。
男主的职业,大概是文化创意一类,适合网上办公,收入应该也不错。电影里,男主和蛋糕店女孩交上朋友,就是因为借宿的地方网络拥堵,大半夜跑到蛋糕店门口蹭网,困了坐在店门口一觉睡到天亮,蛋糕店女孩开门营业,才把他叫醒。
一篇不长的简介,这些细节上的东西,即使有所省略,好像也没什么不妥吧?
电影口味各自不同,你完全可以不喜欢某些题材,不过,没有调查研究就扣上一顶“脱离真实”的帽子,是不是也武断一点?
至于“历历在目的几部老片子”,很期待你开个帖子大家分享,老是键政也累,不妨聊点电影轻松一下。
那个偷蛋糕的小女孩是怎么回事?
一共偷了三次,从衣着看不像是流浪儿、吃不起蛋糕的人家。导演安排此情节有何寓意?
我谈到此时,领导说体现了蛋糕店长和男主的善良。我表示怀疑。
电影里女主角和同事聊天时也提到Sacher咖啡馆很贵的。男主角每天去吃。惊动维也纳,还上了报纸。首先我猜德国普遍收入高于奥地利。尤其男主角的工作,可以在远离柏林的维也纳继续,原来是制作智力竞赛题目的文案工作。但是文案可以这样收入高?我觉得编造的痕迹很重。
这个电影实际是给四十岁以下人看得。让他们相信生活,而不是爱情本身。爱情只是附和在每日生活之上的一层调料。
小女孩偷蛋糕肯定不是穷,简单就是调皮捣蛋,享受冒险的乐趣。
属于创意工作,不是写点年终总结之类的简单文案。
欧美搞创意好像属于高收入吧?
你说:“爱情只是附和在每日生活之上的一层调料”。最近天冷,直接就把“每日生活”想成了一块腊肉,那么爱情就是腌制生活的作料,这个返璞归真的意境,让人很是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