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郑州富士康后续,最新报道斯大林格勒拐点 -- dfindy
苹果公司再贪恋富士康的高效奴隶管理,也不会对它过去几年在中美两国产生的巨大负面影响而无动于衷,根据最新花街日报披露,苹果公司目前开始一系列探索:
1。扩大外包厂数目,目标是改变富士康一枝独大的情况
2。重点提到的两个外包厂提携名单都是中国本土企业
3。富士康也好,新的外包厂也好,苹果希望最终转一半的手机生产到印度
4。印度之外,苹果继续对越南抱极大希望。但根据报道,苹果对越南的定位是手机之外的其它产品生产基地。
5。苹果向它主要元件商预警,让他们准备扩大印度厂规模
以下是我本人看法。第一点毫不例外,如果苹果不做重大调整,这反而会让绝大部分人失望。我再增加一条,如果假以时日,苹果成功培养出新的一批外包厂,它会继续削减富士康的份额,甚至接近为零,这是我本人预测,原因就是富士康的信誉彻底破产,在中美两国都一样。
第二点稍微意外,但这主要出于我在美国的观察视角。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下游电子生产技术含量跟芯片不可同日而语,台省企业家二十年前能做到的事,大陆这么大,人才这么多,做不到才是让人惊奇的
第三点我本人预测苹果会失望,我给50/50的机会。假设不是苹果,其它企业要转向印度,我给90%的几率赌它失败,苹果在制造和管理供应商方面的经验实在太深厚。不过我想也有一些可能,苹果内部的印度高管们借机大声鼓噪,宣传印度无敌论,暂时给印度赢得了一个短期试用机会。要印度达到中国的制造业程度,那得需要印度做心脏替换手术,甚至大脑替换手术,也就是说基本不可能。
第五点,如我在前一个帖子所讲,对于苹果元件厂商而言,如果你的成功主要系于苹果一家,那你的地位很惨,跟富士康没什么区别。利润上你做不了主,对员工的待遇上也做不了主,企业的长期发展路线也完全有别人主导,包括未来开哪家厂关哪家厂。但是,我相信,有相当一部分元件商企业不单靠苹果生存。他们有自己的技术优势,有其他国产手机大厂客户,如果苹果对它们压得太狠它们有底气掀桌子。而且,因为有这些厂家,印度也好,越南也好,他们永远只能做最后一个步骤,也即外包装配。
以下开启讨论,先说我个人看法
最大输家: 富士康
中等输家:河南。短期不会有大的改变,我希望河南能利用这个窗口期引进深圳电子业高手,虚心接受指导,利用通过苹果手机装配训练起的人力资源和基础配套尽快完善电子业,腾笼换鸟。如果能这样,河南不但不是输家,反而会是赢家
中等赢家: 新的中国外包厂,越南
小幅度输:苹果
输赢难说:印度。这个我是少数意见,但基于我跟印度人工作接触的经验和对印度文化社会背景的观察
首先,这些动作都是探索,并不是板上钉钉。苹果以前很多很重要的探索,比如苹果电视机,苹果自动驾驶汽车,和一直在做的发展印度制造能力,都没有结出预想的果实。
而且,发展中国之外制造能力的最根本原因还是中美的准冷战状态,与之相关的原因是形象问题,与中国关联深的公司都面临向美国人解释为什么不脱勾。这两个原因不会因为河南地方政府跪舔富士康而有任何改变。再明白一点讲,想要变的是苹果,不是富士康。
河南省可以尝试对省内重点制造业企业员工提供公租房,大多数问题迎刃而解。
沿海与中西地区发展模式不一样,抄作业基本没机会胜出。河南省人口资源大省,省内可以统计就业人口数量、岗位、掌握技能、期望薪资代遇,然后拿就业人口数据直接找沿海电子企业去谈,提供公租房、社保情况下能提供多少青年就业人口。
有公租房、社保基本等于大半个教师岗位,企业可以随意挑选就业工人。
这是改革的问题。
河南得有这个心,有了这个心,他得有这个胆,有了这个胆,他得有这个力,有了这个力,他得有这个铁头。
之前有偿试搞自己品牌,只不过一则绳子太紧,二则能力不足。
我家所在小县城,体制内差不多三个月没发工资,沿海城市富得流油,中西部马上要啃树皮,这种情况只能依靠中西部人力资源优势去抢沿海城市的蛋糕。
“谁不改革开放,谁下台”,同样适用于今天。
简单的靠人力资源,无非是被吸到沿海,“男做苦力女做那个啥”。何况中西部人口数量密度本身就不如东部。我怀疑你想说的是便宜贱卖的劳动力资源。
开发中西部搞了二十多年,现在是成效渐见,把基础设施搞好,把内循环搞好,把一带搞好,把特殊政策处理好,中西部自然会有自己的新天地。
有程肯定会有,自然条件肯定有重要影响,区域差异客观上难做到主观上没必要完全抹平。只是之前倾全国之力打造沿海的政策需要改变,热衷搞各式大城市的政策需要修正,以房地产为支柱的模式要反正。
开始那是真热闹,也吸引了一些孩子,结果是无疾而终了。
房价太高,产业外移,留下的除了卷还是卷。现在早回乡考编,就比其它人更有先发优势。
作为东部一线大城市的人,可以将市中心的房子卖掉,换到郊区,甚至附近的卫星城,提高自己的居住体验,还能多留一些现金以备不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