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有一个想法 -- 达萨
学科安排顺序有问题,讲解重点有问题,和学不学学科历史有啥关系没说明白。从我个人来说,化学史和科学史是靠兴趣自己找书看的,高中毕业暑假就看了。但无机第一次期中仍然被薛定谔坑得不及格,后来死记硬背混个80分。当然后来学物质结构和物理化学的,因为数学基础基本有了,学得很开心,自己还推导了一遍薛定谔方程,以及和海森堡方程的等价性;连有机也靠着分析电子轨道学得比较轻松。至于说化学的基本常识,有中学以外的内容算常识的吗?相信氯化钠高温下有毒是因为大学没学过无机化学吗?
扩展深入,不是还有图书馆之类的吗?大学教育,时间很宝贵,自主性很重要。
我不是说达萨河友的提议不对,只是觉得不必。在我的工作实践中,知广泛的知其然比知其所以然更有用。知其然后我可以去学习去探究,连其然都不知,我学啥?以前学的知识,其实很多都忘了,但我知道有这回事,需要用到时查就是了。
当初学无机化学,我初初的感,是高中知识,为什么还要学一次?😂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是最好的。
如果不是,估计也是没好好上课的理科生、
同一个问题在不同阶段理解的内容和程度各有不同。
汞的毒性,中学强调有毒,可能还会以水俣病为例讨论环境污染的危害;大学的无机部分会涉及汞单质、有机汞、无机汞毒性的差异,有的还会提一下升汞和甘汞的区别和转化;生物化学会进一步介绍汞对于蛋白质的巯基修饰而造成的蛋白失活,进而对各种细胞和亚细胞结构(线粒体、溶酶体等)的破坏;再细分的毒理学会讨论急性汞中毒对肾脏的破坏、慢性汞中毒对神经系统的损伤原理和病症等内容。对一个具体方向越深入,就越不容易在基础课中得到彻底的解答。这个角度来看,博士所做细分课题的研究工作其实是“窄视”的。对一个问题理解到什么程度,在大学及以上的教育中更多取决于学生的需求。
涉及化学毒性物质的操作需要提前熟悉安全信息清单,如果身边出现化学中毒的情况,应该按照试验安全规范进行紧急处理,然后去专门的医院进行治疗。虽然教科书上可能有对中毒等危险情况的应对介绍,但具体细节不一定详尽而实用,安全规范的内容更具有可操作性和规范性。
一边怪教材,一边认为不知道这个的就是不好好学习的理科生,自己打自己脸好玩吗?
何必知道门捷列夫,门捷列夫的周期表就是个经验公式而已。。。
现代的元素周期表是从原子结构来的,而门捷列夫的周期表就是个经验总结,就算没有门捷列夫,后来知道了原子结构照样能发现周期表。俺本行就是理论化学,就别跟俺争这个了。
而是是否合适的问题。门捷列夫周期表对于外行或者刚入门的人来说是一个合适的抓手。我之前曾在“强盗逻辑”上跟你犯了一样的”错误”。现在想来,应该是自己所认知的“常识”在大众面前不是常识导致的。
明白原子结构就知道为啥周期表长成那样了。类似的例子是,学习圆的面积需要知道祖冲之吗?
我们说的门捷列夫是指 门捷列夫周期表。说祖冲之 可不是 祖冲之圆周率。
门捷列夫周期表 是学化学入门时第一个系统性的知识,能够知道元素们的周期性质,很多东西学起来事半功倍。
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说 化学元素周期表 是实质,提不提 门捷列夫 无所谓。但是作为 化学元素周期表 的提出人,门捷列夫是和周期表绑定的,两者不可分离。
初中几何基本就是几何原本前六卷,勾股定理那么多证明法,估计没几个人知道99%的教科书都是原封不动采用欧几里得的证法,知道不知道欧几里得很重要吗?
小学就学过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那是来自几何原本第八卷,小学数学书根本就没提过这方法来自几何原本,自然也没几个人知道,这事儿真的很重要吗?
实际上是两件事。第一件事是 化学教材 里是否要(尽早)引入 元素周期表 这个知识点, 第二件事是 提元素周期表时 是否 提 门捷列夫 这个名字。
先确定第一件事咱俩是否有共识吧。我是认为有必要。
另,欧几里得几何出现在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选修3。这个问题等解决完门捷列夫后我们再讨论。
啥时候讨论要不要教周期表啊,高中化学就开始教周期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