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的暑期项目申报总结 -- 菜根谭

共:💬208 🌺1673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家园 打分体系不是固定的,不同委托单位会有不同

但是大差不差

比如某些单位会增加一项,如果项目已经落地,就可以另外加5分,我还见过有些规则是,已经有外部投资到位就另外加5分

打分是委托单位确定的,他们看重什么,就会提高某一项的比重

这种打分体系不必细致看

实际打分时,我的做法是先排序,再根据推荐比例确定落在哪一档,然后再安排分数,并没有时间仔细一项项的对照打细分

每个项目从阅读材料到打分,撰写意见基本是15分钟左右

家园 其实这两年医院有点儿不好过

一个是类似感冒这种少了

一个是防疫客观上给进医院增加了障碍,有些人就自己抗抗过去了,有些病不能抗的,就提前死亡了,结局就是医院的收入降低了。那些有病抗抗就过去的,以后去医院的意愿也降低了。

我们这儿的呼吸内科,以前都是满的,现在除了专家号能满,副高一级常常只有以前一半的门诊量。

家园 【原创】创业项目谈:介绍个非典型的C类项目

这个项目非常非典型,所以印象才深刻。

先介绍下,这个项目是某个设区地级市的区级产业资助项目,如果严格按照的打分来算,这个项目是不应该入选的,但是区里领导来打了招呼,这个项目最终拿到了70多分,入选了C类,拿到了200万的资助,首批100万。

这个项目是负责人是当地的某大专毕业生,电子商务专业。创业团队是联合他们学校理工科院校的老师和几个同学,他爹自己有个做五金配件的厂子,所以管理和营销人员就齐全了。

他本人条件不好,团队条件倒是很不错。

他的创业项目是程控高压消毒机,主攻的是牙科器械消毒。这个项目在申报时,已经落地,产品已经拿到了证,在国内市场没打开销路,但是在中东欧市场已经有了出口。

技术上来说,没什么特别,就是个10-50L的程控高压锅,可以控制温度压力,然后加入一些无线通讯套件,可以实现手机通讯等等,要说创新,不大,要说技术难度,也不大,但是这个项目最大的优势就是:1. 已经落地,项目依托于负责人他爹现有的场地,依托于现有的销售团队,已经有了市场;2. 有外部资金注入,他爹注入了资金;3. 他们确实也有自己的一些技术改进。这个区本来也是这种牙科消毒设备的主产地,他和他们学校的老师在现有上一代产品做了升级,加入了无线通讯以及更精确的控制功能。

这个项目唯一的优势就是成熟度高,尤其是已经落地,并且有了产品和销售,推荐这种项目是没有任何压力的。

但是这个项目最大的缺点就是市场容量不大,可能整个市场也没多大。所以我们觉得一个区级C类项目算是很合适的。

后来中期回访时,这个企业纳税就已经远超补助金额了,算是比较少有的好的比较滋润的创业企业。

通宝推:GWA,
家园 【原创】创业项目谈: 看走眼的B类项目

介绍个看走眼的B类项目,如果你偶尔也听过这个项目,请不要深谈,自己知道就行,因为我会透露一些项目的信息,也许能查到申请人。

这个项目我首次看到是在2020年疫情之后,某个大市的创业大赛上。

介绍下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申请人博士毕业后,曾在美敦力工作20多年,后回国,曾经担任某知名大学创业协会主席,现在还是中国-北欧某创业联谊会主席。他的创业团队精英荟萃,有麦肯锡出来的CFO,还有GE和国内药企的高管出来管销售。

申报的创业项目是便携式数字病理显微镜加AI快速病理辅助平台。这个项目是北欧某创业公司项目,产品已经有了两代,并且取得了欧洲CE认证,当然了只是科研用。负责人说他是中欧协会的联谊会主席,欧洲这个项目他有投资,他负责把该项目引进到国内,并且目标是进一步推广并医用。他的材料有很多佐证,包括瑞典几家知名科研机构确实在使用这款产品。这款产品正好符合了当地的创业思路,当地正在大力发展医疗器械行业,所以跟进很快。他的其他材料也很齐全,包括几个国内发明专利和国际PCT专利都有。投资方面,虽然没有确定的投资。但是确实有清华启迪等几个基金出具了投资意向书。

正好这个病理项目我之前跟进过一个,那个企业做的很棒,已经在上市边缘。看到一个类似逻辑的企业,我觉得完全可以培植,从打分来说,个人/团队/项目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我唯一有所担心的就是他到底需要多少钱启动这个项目,并且他这个项目看起来更适合去北京/上海这种一线城市,为什么会流落地这种二三线城市呢?所以我没给他90分,只是给了B+类别。

结果很让我意外,今年8月嘉兴创业大赛我作为评委又碰到了这哥们在答辩,并且是同一个项目,和2年前一点进展都没有。我身边熟悉的一个风投评委告诉我,他已经在不同城市看到过这个项目三次了,每次都觉得不错,但是从来没见过落地。

总之,这个项目的分数是一次比一次低,但是这种项目你也很难把它排除掉,因为从打分表来说,真的每一项它都可以拿高分。

通宝推:GWA,
家园 这个topic收尾了!

拿到了今年申报的科技部重点专项预申报书模版,要用假期这段时间去斟酌下我三年后结题的事情啦。

该聊的也聊得差不多了,感谢大家听我唠叨

通宝推:起于青萍之末,李根,rentg,宝特勤,
家园 成熟度非常重要,讲“实惠”才能成功

宝推。

这真是个好例子:

创业开始时不要胃口太大,必须要讲“实惠”,一定要从“可行性”起步。先求“活”下来,才能发现机会求大发展。

创新也必须要考虑“成熟度”,有多少能力就干多大的事。因为风险程度和投资规模不同的话,会对周期的长短和最后的结果,产生不一样的影响。

我个人看到和经历过一些成功和失败的案例。有坚持到底,并且越来越好的;也有虎头蛇尾,半途而废的;原因基本上都是一模一样的。

通宝推:大神盘古,菜根谭,
家园 宝推

河友的眼光很“毒”很准,是尽心尽职的评委,真正的专家。

希望国家有更多这样的“把关”的掌权人。

家园 手动谢

最近亲家问我中国初创公司。菜兄的系列是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

家园 很高兴能有所帮助

也预祝你亲家投资顺利

家园 确实是,创业一定要能沉的下去

后期跟着考察过一些创业支持项目的后续发展

发现凡是大学老师出来创业的,成功的少,失败的多

在企业工作过几年,跳出来创业的,成功率高很多

按照风投专家们的说法,投资投资,既要看项目,也要看人,看人比看项目重要

凡是大学老师出来创业,还三心二意,大学的工作不想丢,公司的业务还要一把抓的,没见过做的好的.....

做大学老师和创业所需的技能和思考模式是截然不同的,近些年我看到这类项目都在有意识的调低档次。

可是最近看到的国内创业项目,这一类别的项目是最多的。可能是国家在有意识的鼓励高校研究人员多做产业化,国内近些年的国内创业项目,这种大学老师带头的项目越来越多,本子写的漂亮,分也不低,(大学老师确实会写申请书!),他们的团队成员几乎都是同学校的老师,或者就是自己实验室的研究生等等。

并且现在有个趋势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越是外地的项目,本地园区招商越热切,本地大学老师团队创业反而是拿不到什么支持。

可这些项目落地的可能性极低,难道课不教了?研究生不毕业了?来专门搞创业吗?

通宝推:心有戚戚,
家园 能否发个科技部申报书模板的链接?

我们另一个项目十一后进入市场推广。原来许可证最后复查被疫情耽搁了,没有在节前完成。市场启动后,同时要开展升级版的开发,能够申请科技部项目是重大加持。

家园 抱歉,恐怕不行,但是你可以让国内牵头单位自己下载

以前这些信息都是公开的

但是从贸易战,美国开始追查华裔科学家开始,情况有变化

现在科技部的申报指南,公告,答辩等所有信息都是需要有帐号才能看到的

下载的主信息都有水印

按照科技部最新的精神,这些信息只限个人使用,不得外传

如果你们确实有计划申报科技部的项目,我建议你让国内的牵头单位登录进系统,用已经批准的账号下载一下即可

还是不惹麻烦

现在国内的人才计划都已经不公示了,就是为了避免被CIA/FBI按图索骥,精确打击

通宝推:心有戚戚,
家园 两个创业项目案例,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创业运作模式

非典型C类项目程控医疗器械高压消毒机,是典型的制造业项目,属于产业创业。产品已经经过市场检验,虽然未必经得住投资检验,但做为政府主导的招商引资项目,是非常好的,落地后会很快带来税收。获得政府项目的加持,对企业有利于产品打开国内市场的销路。

另一个便携式数字病理显微镜加AI快速病理辅助平台,是走资本运作模式,属于资本创业。由于医药领域强监管的特殊性,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是没有资源和能力,从头到尾将一个科研应用产品转化为医疗器械,并独立进行市场推广的。因此他只能做的是将企业、项目包装好,按照《大腕》台词说的“加个零转手给下家”,就算创业成功了。

所谓的“携式数字病理显微镜加AI快速病理辅助平台”只是个噱头,不是真正的产品。真正要推销的产品是项目,获得各种政府项目、大赛奖励是包装美颜的方法。创业团队精英荟萃,也是为此目的。

从产业创业角度,“麦肯锡出来的CFO,还有GE和国内药企的高管”都是高不成低不就的太子爷。但从资本创业角度,都是包装美颜的加分项。

通宝推:GWA,菜根谭,
家园 明白,感谢!
家园 他们从不落地的原因是什么呢?

是专门骗各地政府补助的,还是在各地都试一下,看哪里补贴多再落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