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我的暑期项目申报总结 -- 菜根谭
不知道能不能写完,尽量吧。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我本人,我2007年博士毕业于美国东部某大学,2007-2012年在美国某大学做助理教授,2011年曾经拿到过NHLBI的RO1一项,后来因为海归回国,PI转给了同事,这个项目后期的管理我参与不多。
我在2012年底2013年初回国,回国时雄心壮志,结果被现实狠狠打了一把脸。当年招聘我回国的科研副校长跟我谈完话不到一个月就检查出癌症,很快去养病去世了。我这个过气“人才”也就被闲置了,没启动资金,没场地,啥也没有。后来家庭还有变故,家庭斗争了4年时间,2016年本来打算重新归海。因为琐事处理干净,老父年迈,深谈之后决定还是在国内重新开始。
2016年我和当地的企业合作,拿到了我的第一个100多万横向课题,这笔钱也为我后来实验室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学校换了新校长,主管科研的副校长又想起来我这根“废柴”,决定重新投资把实验室建设起来。有钱有地之后事情就慢慢顺利,开始动起来,实验室也建设的有模有样,暂时解决的了生存问题。
我的基金申请经验和一般老师有点不太一样,我的研究是偏向设备和仪器,与基础研究差距挺大,所以我的自科经验都是失败的教训。从回国开始,学校的科研管理部门一直督促所有满足条件的人写自然科学基金,学校经常有基金论证会,也邀请了很多富有经验的申请人或者评委给我们讲解基金申请的注意事项和要点解析,但是我申请自科的项目一直不算成功,投过一个面上项目,还失败了。
但是后来我也发现了自己的长处,我比较善于组织团队,组织项目答辩,所以我就往这个方向努力。我找了本地的企业和医院,我牵头出idea,企业产业化,到医院落地,很快就在圈内打响了名气。19年我首次牵头组织了5家单位联合投标了科技部的重点专项,和中科院的某杰青团队面对面PK,据说答辩结束后组内讨论场面火爆,但是我们还是虎口夺食,把他们培育了一年的项目抢了过来,19年的项目虽然还没结题,但是我们产品的注册证已经拿到了。今年这个项目的二期延续我们又顺利拿到了科技部的重点专项支持,希望能尽快推出下一代产品。
有了国家项目带头,本地的项目就变得更容易,本地的科技部门特地跑上门邀请我设立了一个国家专项的配套,500多万,我的小组分了150万。人各有所长,我善于组织项目和答辩,但是关系处理不行,我出面联系了几家大型医疗机构,让医院牵头搞了个省研究院,经费1000万,也顺利通过。
总结了一下,从19年到现在,我撰写了本子16项,命中10项,总资金2600万,我的小组拿了近900万。
我的经验是什么呢?我怎么会写本子的?
我的第一经验是多服务,我实际上学习写本子是从当评委开始的,海归时,我被认定为省市科技部门专家,从2014年开始,每年大概会有20多次被邀请作为专家评审各种创新创业以及科技项目答辩,我只要有时间就去,基本不推诿,即使是免费也去帮忙,曾经自掏腰包给科技厅服务过一个多星期。
做多了评委,学到了太多的新知识,认识了无数的朋友和合作伙伴,也了解到了行业内各个新兴技术。我现在应该算是万金油专家,基本上医疗服务,器械,诊断这方面都是半个专家,省市项目评审一半时间我都能混个专家组长。另外还有个好处,做多了专家,我自己的项目被评审时基本不慌,因为评委总有那么几个熟人。
项目评审验收的多了,自然能看出来什么样的是个好本子,评委们看重什么如何,如何去写好一个本子。看到别人的本子里有好点子,那就借用过来。所以现在产业化的本子我自觉写的相当靠谱,这种本子我近期命中率都在80%左右,今年暑期唯一一次失败是碰上了一个院士团队。
不过无论如何,本子还是要认真准备,认真提炼科学问题、精炼文字、画模式图展示idea。不断的提炼,我所有的本子都是我逐字逐句琢磨撰写出来的,今年夏天4月到现在,我看了下,自己光提交的本子厚度就有1200页,这1200页里大概有300页是很实在的科研写作,都是我一点点写出来的。我只是让学生帮我找了下错别字而已,答辩时认真准备,开始几次答辩我还经常找人帮忙挑错,现在也不需要了。
8月的时候失眠耳鸣,被医院检查出心力交瘁.....老婆命令我要少写本子,总算有点时间来河里灌点水了。
希望我的经验对河友们有所帮助。
写了半天忘记保存,操作错误全丢了。。。。
心情也不美丽了,以后再说😭
健康是1,其它是0。
是的,健康第一
还好,我的项目申请基本告一段落
未来几年课题组也承担不了太多项目,下面能轻松几年时间
未来几年的主要任务是总结成果,多发发论文
在大学混有个好处,只要有项目,那就有钱有人,舒舒服服。。
这几天正打算去骚扰院长,争取把教学任务降低一点
最大的好处是,压力一下子减轻了
没项目时压力很大,几年没项目实验室可能就要被关了
只是我不怕丢脸,愿意抛砖引玉谈点经验教训而已
右耳耳鸣,看了几个医生也不知道原因,就是可能是压力大。我自己觉得可能是睡眠原因,睡太晚,但是就是晚上睡不着,白天睡不醒😂
肾精生髓通大脑(髓海),主思维创新
短时用脑过度~肾精亏虚~髓海不足~开窍于耳会耳鸣,食补休息不缓解是用得狠了自体难以修复可以试试膏方
十几年后呢?
男儿到死是少年,不想的话,永远适应不了。
每周打一次针,打了大概6周,最近开学没时间,听了
一直坚持吃药,看了下说明,都是补脑,治疗脑供血的
近期换成了自费的中成药,一种银杏叶提取液
最近这段时间很稳定了,耳鸣消失了,晚上也能睡的着,一般是能睡6个半到7个小时
下周打算去复查看看
今年却是打算开个膏方
我申请过省自科和国自科各一次,双双失败,所以只能谈谈教训了。
省自科钱少,10万,我自己也没怎么花心思,现在都不记得当时自己写了点什么,好像是随便凑了个本子交了,主要是科技处太烦人,态度不端正,fail掉是理所当然。
国自然的本子说起来也有些搞笑,我自己的研究主要是搞设备和应用,我都不知道该往哪个学部投本子。
18年时我再做实验时,偶尔发现我的仪器测量的一个参数能够解决食品行业的一个大问题。某个营养参数的测量准确度,我可以无损的测量,而且准确度能提高接近2倍。自己觉得算是个大发现,就兴冲冲的写了本子,去投了农学口。
为了写这个本子,前后花了快3个月,网上下载了几十篇案例,还从哥们手里要了很多成功的范本,认真写,认真改,真的是字斟句酌,结果2B1C,后来想想,我这种做仪器的去申请农学就如同羊圈里忽然钻进一只猪,真要中了那才是奇迹。
不过无论如何,这次国自然的写作经历给了我很大帮助,我开始把海外的写作习惯和国内的需求结合起来。从我个人的认识来说,国外的评审更专业,一般评审你本子的都是你的小同行,所以你的写作要有足够的深度,要够新购专。而国内的本子,我感觉评审专家不是那么专业,很多时候只是大同行,甚至外行,本子撰写一定要清晰明确,但是不能过于专业,慎用行业术语。写国内本子时,科学问题的提炼以及研究内容和创新点是重中之重。科技部的本子特别适合锤炼这一点,晚点有时间再讲。
总之,我的自科经历基本都是教训,但是也学到了很多,明年计划再战自科,希望运气能好点。
大项目的组织是个学问,我也是在不断学习当中。大项目的组织特别看重的是团队和可行性,是否能落地。但是团队的组织,预算分配,项目管理是个大学问,需要平日的积累。
我为省市科技部门服务,参与了不少企业的调研走访,有时候也应邀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或者帮忙写个评价涵,推荐信之类的,一来二去,就和企业的人混熟了,酒喝了,朋友也交了,项目也就来了,我这几年拿了几百万的横向课题,其中有接近100万就是挂个联合实验室的名字,基本就是免费科研经费。并且一起合作多了,了解他们的项目,有时候可以参与进去,甚至带他们一起玩。我曾经帮某个企业写过一个科技厅的本子,和我并不是小同行,也顺利名中,我分了2成经费,任务就是帮忙发2篇挂名论文。
我写作的第一个科技部本子是17年,那时候真是没经验,吓得我整晚上睡不着。。。结果没通过预审,18年的本子进了最终答辩。19年之后的本子成功率就很高了,19年到现在科技部的本子基本是交一个中一个,只不过被限项了。
拿科技部的本子做个范例解释下吧。刚回国时我最头疼的就是国内项目申请,准备时间过短。现在明白了,有些时候是管理部门故意的,萝卜坑嘛。
科技部好一点,一般是给1-2月的准备时间,有些部门只给14天的准备时间。上千万的项目,14天准备时间,简直是不给人活路。
科技部的项目一般是分为四个申请阶段的:
(有急事要出门,晚点再补)
(还是用iPad写的,错别字很多,不敢写长文,怕丢,打一段发一段吧,影响大家阅读体验很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