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聊几句乌克兰 -- 狂草舞茅

共:💬80 🌺550 🌵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大毛不动员的话局势不太妙

陆军修整的原因可能是前期损失不小,而且主力陆军要防北约,不能全用于乌克兰。近卫坦克1集和20集按道理是俄军精锐,突击基辅失败,现在连守也不守了,某种意义上是俄不想在乌克兰投入主力了,想打烂战,想拖延,等国际局势变化,保存实力。

不动员,不用陆军主力,这都是为了保存实力,为了等国际局势变化,为了在未来的变化中抢得更多的份额。

但是乌克兰这次攻击暴露了大毛的一厢情愿,大毛引以为傲的军事实力实际上已经严重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大毛没有太多保存实力的条件。

家园 中国当年可以和越南拖,大毛不行

中国拥有庞大的常备军,轮战就可以了。中越边境可以依托山地防守,中国也没有要灭了越南,没有要越南一条腿,越南用不着和中国玩命。

大毛现在不行。陆军机动兵力20多万,兵力就不是拖的架势。乌克兰无险可守,很容易被分割包围。拿了乌克兰几个州,乌克兰只有玩命斗。

家园 大毛陆军人数只有30万还是太少了

这对中国也是一个启示,职业精兵对于低烈度的反恐战争可以轻松应对,成本也很低,但是对于大规模战争将会捉襟见肘。即便有情报、火力优势也不是万能的,未必能有效歼灭敌人的重兵集团,即使大规模使用精确制导弹药,其巨大的成本也要进行认真的平衡。

好在中国军改比大毛还是慎重一些,保留的重兵集团还够多。但是料敌从宽,万一到了统一祖国的那天,这些兵马能否干净我彻底地消灭台独,同时还要拒止美日,震慑阿三,任务并不轻松,当前兵力是否足够值得认真探究。

家园 俄军重点就是拖延

大毛的思路不是没有道理,直接瞄着乌克兰的致命伤。那就是乌克兰必须依赖外援,美欧外援给得多,乌克兰就越能打,美欧一断外援,乌克兰就完蛋。既然如此,大毛又何必耗费自己宝贵的实力去缠斗呢?坐等美国欧洲熬不住了再下山捡桃子。

但是拖延也要有拖延的战略战术,也要有部署,不能躺平,特别是面对拼死一搏的乌克兰,一时大意可能付出惨重的代价。

家园 转贴微博

很多人还没回过味来,被打脸的并不是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任何一方,甚至不是西欧和美国。

被打脸的,正在垮塌的,是整套的“后冷战时代军事神话”。

22套海马斯两周打光洛克希德半年产能,你打尼玛比仗。[太开心]

“特别军事行动”开场第一天精确制导武器投射量刚过三位数,你打尼玛比仗。[太开心]

小几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双方部队加起来不超过五万人撒胡椒面玩捉迷藏,你打尼玛比仗。[太开心]

“返德者”的仓库翻了半年一个重型旅都拼不出来,本土往波兰运一个ABCT花了两个月,你打尼玛比仗。[太开心]

仓库搜刮干净了也找不出几件靠谱的精确制导武器,不是战斗轰炸机扔铁炸弹被MANPAD弄翻车就是用昂贵的Kh101去打无防御目标,你打尼玛比仗。[太开心]

一个加强营凑不出两百机械化步兵,打起来没有空降兵和民兵肉侦送死不行,你打尼玛比仗。[太开心]

恐怖直立猿到底还行不行了啊

通宝推:nettman,梓童,
家园 这个观察还真的有道理

其实这个趋势我记得冷战时期就已经开始了,中东战争,以色列几天就打空了库存。

武器装备是越来越贵,越来越复杂,生产周期是越来越长,数量是越来越少,感觉不是用来打仗,是用来拍电影的。

通宝推:潜望镜,
家园 技术革命导致陆军的发展遇到重大挑战

二战时期,打掉一辆坦克是相当困难的事,一个坦克师是了不得的突击力量。现在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对付坦克的手段太多了。

第四次中东战争,埃及步兵用反坦克导弹一个上午就歼灭了以色列的一个坦克旅,放在二战是不可能的事。现在反坦克技术发展远远超过了坦克本身的技术发展,美国的弹簧刀单兵携带,10公里外发起攻击。中国的红箭10,也是10公里范围的坦克收割机。

不用重装部队突击不行,用重装部队突击也不行。

然后,现在没几个国家养得起庞大的军队,军队的武器装备越来越贵,军人待遇也不能太低。

家园 请问你这篇是转载吗?

鼎盛的ID”非驴非马“也发了同样的帖子:

聊几句乌克兰

http://www.top81.ws/show.php?f=1&t=2108540&m=18475892

也可能是你发帖在前,”非驴非马“转贴你的文章。

还有鼎盛的”非驴非马“,就是西西河的@种植园土

家园 这叫三位一体

一人三角,三马甲嘛

家园 一个小时就修好并恢复80%电力的空袭,值得白宫专门谴责一次吗

静静地看乌吹表演吧,乌克兰都要晋升基建狂魔了,军人死不旋踵,赳赳老乌,共赴国难,人民悍不畏死,电工师傅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家园 呵呵,大毛会用GPS吗?

如果不用Gps,哪他用啥?

家园 当然侦察控制能力绝对不可或缺

所以才要进行体系作战,试想如果有巡弋高空的侦查无人机和3000M以上单兵导弹射程之外的查打一体无人机配合下,一个坦克旅就能清楚了解,并及时 清除周围15~20KM的范围的重大威胁,单兵武器对坦克的威胁也将大大减低。坦克再不济,也比士兵肉身突击强百倍。俄乌这场仗有点过时,菜鸡互啄水平,并不能说明坦克无用的观点。

大毛的亏就是吃在自身侦查能力差,栽在被北约情报单向透明支持的乌军手上了。众多将军阵亡,摆的空城计被人识破。如果大毛有几百架查打一体无人机,在战场上不间断地猎杀乌军的海玛斯等火炮及其他高价值目标,乌军能否轻易完成集结都成问题,战场形势何至于如此被动,被人一推就退出上百公里。

家园 转一个贴,我觉得总结得好

近期俄乌战争,俄罗斯一些失败教训的个人总结

藏梦糊涂还更好

第一:最严重的,俄罗斯全军上下,没有多少人知道普京等决策层的战略意图。

军队,士兵不知晓战略意图,就不会有行动中的主动性。我军在抗美援朝和对印自卫反击战,惩罚越南战争,这三场战争里,都有明确的战略意图,而且士兵也对此非常清楚明白。因此中国军队的基层有非常强大的战斗主动性,和持续作战能力。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对印自卫反击战里的庞国兴小组——“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军反击。”有这样的强烈主动性,自然是因为士兵都很清楚作战目的,也清楚整体作战目的还未达成。只要作战目的还未达成,哪怕只有三个人,也要战斗下去。

而反观俄罗斯呢?内部撕裂,战争的目的到现在都没有清楚。战争到底是要吞并乌克兰的几个州,把哪里作为最终的战线,俄罗斯决策层举棋不定。在没有找到适合形成对峙局面的战线的情况下就停下来。很多俄罗斯士兵打一阵之后,就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了,从作战部队变成了事实上的“治安军”,坐困愁城,等着敌人来打。

第二:不消灭敌军主力,不瘫痪敌人组织体系,不断给予敌人喘息之机,给予敌人重新组织人力物资,总结战争经验教训的机会,像养boss一样把敌人越养越强,被敌人拖入泥泞的“消耗战”“贴身战”,前线部队被敌人“疲惫军心”,直到终于被敌人抓到可趁之机,导致大败。

第三:三心二意等冬天,出于骨子里对欧洲干涉北约干涉的畏惧,一直企图用天然气资源和经济压力迫降欧洲,迫使欧洲断绝对乌克兰的支持,对经济、自然这只大手的作用过于理想化。迷信历史经验,企图不付多大代价,用冬天的力量降服敌人,甚至为此自我制造了一个“空窗期”,毫无主动地“等冬天”。在这种过度自信的主观构想下,没等到冬天,却等来了一场惨败。“等冬天”和第一点一样,都严重削弱了俄军政府和军队自上而下的主动性。

第四:自我欺骗,自欺欺人。直到现在还不肯提升战争规模。据说现在俄罗斯舆论还在用类似“警察行动”这样的话术来形容俄乌战争。乌克兰是一个有四千多万人口的国度,是欧洲第二大国。俄罗斯自己人口不过1.46亿,相当于在和一个自己体量三分之一左右的国家在战斗。而俄罗斯现在动员多少人了呢?有15万部队吗?15万部队想吃下乌克兰?痴人说梦。有胜利把握的战争士兵才有战斗的积极性,这次很多俄军因为数量稀少,一触即溃,非常值得反思。

而第四点又引出了第五点:对敌人抱有幻想,不顾战场现实,自我压缩战争规模。企图用这种方式获得欧洲朋友的“感动”,免除进一步的制裁。

第六:麻痹大意,情报战的严重失败。乌克兰上万人部队的调动集结没有收到任何消息。对北约的支援也估计不足,新式武器给前线部队很大压力。

第七:体制因素导致国家能力动员严重不足。在明知道军队人数远远不够的情况下,俄罗斯政府和社会却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兵员人数不足给前线部队巨大压力。“职业兵”“合同兵”得不到轮换,前线部队已经开始弥漫厌战、畏战情绪。这次哈尔科夫部队溃败,居然没有等来附近边境部队的支援。

----------------------------------------------

我觉得这个总结比较到位,大毛在乌克兰 战场很不乐观。

通宝推:真理,赛昆仑,本嘉明,方恨少,海外俗人,方平,潜望镜,北纬42度,
家园 北斗商用版

中国有义务将北斗导航系统覆盖到新能源智能汽车出口与使用的区域。

家园 抗北约,援顿巴斯,救阿玛尼

第一个例子就没举好,正是因为这个士兵不了解战略意图不知道何时停止追击才导致追击过了头嘛。况且中国领导人也不知道古巴导弹危机什么时候结束。

1962年10月15日—1962年10月28日,1962年10月20日至28日,我马克一下先。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