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芯片业的几条小消息 -- dfindy

共:💬244 🌺2914 🌵4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家园 洋务运动本质上不认为自己错了

自己只是时运不济,落后了。

中国过去一百年,特别是抗日战争以后,反思党才是主流,区别是全盘西化还是苏联化 - 所以后来毛对反苏念念不忘,在党内他这是在反主流(高岗和彭的罪名是通苏,林彪最后跑也是往苏联跑,刘也是靠拢苏联,这几个建国后的大案恰恰说明主流是在哪里),邓的一大功劳也是反苏,九评最终还是给国内看的(苏联那边了不起几个翻译看看,到政治局那里大概就剩几个要点了,一般苏联民众十有八九连人民日报是什么都不知道)。后来学西方,这不过是照猫画虎而已。也就是几年前,走中国自己的路(用中国自己方法治理国家)才成为主流。

现在简中网反思党是个负面词,但你如果都不反思,不认为自己错了,那还谈什么革命?革命就是在全民的尺度下认为以前的东西负面价值远远超过正面价值,应该全毁灭掉,重新来过,反思只是毁灭的第一步。那现在到底需不需要反思呢?本猫认为个别事情大概需要,但在中国,几百年内主流思想不应该再是反思,而是前行。这不是说中国几百年内都没有革命的需要了,而是时过境迁,没有真正革命的可能了。一个人现在再去折腾什么革命,要么是神经病,要么是骗子。

真正的革命是极端痛苦下才能做出的抉择。今天回过头看,十月革命都算不上真正的革命 - 这也是世界其它文明/大国往往昙花一现的原因 - 基本上要么不够痛,要么痛死了,做到很痛但没死这个度是很难得的。而文革的功绩,不是说它做了什么事,而是在抗战结束后一代人的时间(也就是二三十年)是全国性革命的最佳和最后的时机。大跃进的最大功绩是让毛在其生命最后十五年认识到不能退居二线,问题是非常深层的,党是靠不住的,革命还要继续,从而引发了文革,用尽全力对中国的传统再进行一次最后彻底的打击。而文革后对文革的反思,板子转了一圈,实际又落到了中国传统文化身上(其实文革确实是毛自己说的大破,你对大破能反思出什么来?)。这又是用西方的思想对中国进行了一次改造,远比民国时期停留在上层的那些西化深刻。从这个意义上讲,河殇乃至大事件什么的,并不是什么坏事。换句话说,文革加上改革前十年给中国大放血,大脱胎,这就是最大的功劳。之后才能再大换骨,一寸寸续接起来。到了今天,大家发现中国做事无往不利,这不过是收获期刚开始而已。欧美上层现在再说中国威胁论,什么自由主义下的世界秩序,那不过是徒增笑耳。中国以后的问题,是怎样找到一个方式,运用这个世界历史上不曾出现过的巨大力量(如果说美国的力量比英法帝国高一个等级的话,中国的力量会比美国高峰还要高一个等级)还不出问题。

至于大事件以后,抗日那代人全部死的死,退的退,再谈革命,即使有需要,也没动力了。所以跑出去的那些人里,不要说出个毛周,就是胡适也没有啊。时过境迁,那不是事倍功半的问题,而是百倍投入,都不会百分之一的产出。用本猫小时候家里的话说,那是有钱难买愿意。

通宝推:高野谪客,史料推理,newbird,渔人出海,purplue,empire2007,亮子,真理,独立寒秋HK,陈王奋起,大胖子,潜望镜,rentg,千里不留行,梓童,死扛着,富柜,假设,大道至简,talanet,黄序,newbird,陈王奋起,杨微粒,心有戚戚,东山之石,
家园 对传统文化的致命打击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是文革

汇编几段以前的发言:

笼统地说: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向8亿农民和2-3亿有编制的劳动者诉诸理想、意识与组织,就是在应当寻求唯物主义的时候落入了唯心主义的窠臼。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里实质起了主导作用阶级的不是无产阶级,而是农民阶级。农民阶级的民主会导致专制,导致封建传统的回归。

1,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主导阶级不是无产阶级,因为当时资产阶级已经被社会主义改造了,资产阶级工厂里的工人们,在社会主义改造后,作为全民所有制或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员工,实质是有编制的准公务员——“农转非”就是获得编制的门票。被限制了工作和行动自由的农民,是佃农。资产阶级才能创造无产阶级及广大的产业后备军,佃农无法自动转变为无产阶级;

2,农民阶级的民主会导致专制,路易波拿巴就是法国农民用投票选出来的。因为农民自给自足,农民的生活方式类似,且他们相对分离,像“一袋马铃薯”。由于同一性他们无法形成一个阶级,他们(指农民)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地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而不是受限制的政府权力.这种权力保护他们不受其他阶级 的侵犯,并从上面赐给他们雨水和阳光。——《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3. 邓小平同志8.18讲话对于文革中的封建主义做了论述:“我们进行了二十八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和封建土地所有制,是成功的,彻底的。但是,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这个任务,因为我们对它的重要性估计不足,以后很快转入社会主义革命,所以没有能够完成。”

4. 能够形成传统文化致命打击的是资本主义。

改革开放以前的生产关系要重点在于封建关系,强调特权下的平等,改革开放之后的生产关系要重点在于资本主义关系,强调控制下的自由。封建式的关系有荣誉,奉献,民族尊严但缺少了世界化大生产和自由的工人。当时工人们作为有编制的劳动者,远像恩格斯所说的一样承受着“最尖锐、最露骨的社会灾难”,代替他们承担这些原始积累或社会灾难的是8-9亿的固着在土地上的佃农,是这些农民承担着中国积累资本进行工业化的主要成本。任何对前三十年的歌颂都不能绕过对7-8亿佃农的剥削。资本主义式关系有滴着肮脏东西的每一个毛孔,有前所未有的贪欲和卑鄙,改开后却将大概有2亿劳动力直接转化为全球化大生产的一部分(以外商投资相关劳动者口径匡算),剩下的4-5亿劳动者也同全球化大生产更紧密的联系起来:任何对后三十年的批判都不能忽视劳动者的进步。而米国/欧洲之所以当前几乎歇斯底里/指鹿为马地声称为中国的各种产业工人主张权利,正是因为:总体上我们劳动者的低收入和缺少权利的处境影响了全球工人阶级。

总之,生产方式决定上层建筑,在打击传统文化的绩效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核心作用是绕不过去的,无非是官僚资本,金融资本还是产业资本的区别。

通宝推:empire2007,达雅,时间的影子,自以为是,富柜,一着,笑看风雨,拿不准,燕人,道可道,
家园 谁给你这是资本主义的?明明是工业社会。资本主义本质是资本私有
家园 关于珍宝岛坦克的另一个都市传说

另一个子虚乌有的故事,猪脚还是什么留德、克虏伯的设计师……同样是打不穿坦克,求爆炸的什么速度温度,有现成的方程求不出、不会用,然后拉来这位主角,秒破解……

编的就很扯了,对于方程纯粹是想象。这类学科里有大量的经验方程,不是一种形而上出发的研究套路。

前一个故事的“钻进去”可能是望文生义,因为研究结果被称作“旋转破甲理论”,望文生义是旋转着破甲,实际上是“别转了”破甲。99坦克的总工祝瑜生是82营级无座力炮最初的总工,文革初期被像是第一个故事一样放到学习班,研究被接手。珍宝岛后回归,但是显然不是故事里一样新发明横空出世。旋转、威力、精度的权衡,早在抗美援朝的时候就有了,在最初的美式遗留无坐力炮基础上,威力变成1.5倍,但是有效射程下降到一半。

祝老的传记里有些话很有些意思:最初在他被调离搞旋转破甲的人是“南炮工”的,后来郑哲敏院士了解了工作,80年代做了报告。郑哲敏是破甲研究的大牛,百度上说71年开始研究破甲,后来十来年前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可祝瑜生为啥不说一开始研究旋转破甲的是郑哲敏呢???

家园 选择社会组织模式这个视角会比较清晰

所谓的“中国传统文化”太庞太杂,指向其实很不清晰,如果换成“传统社会组织模式”就会有不一样的视角。

中国传统社会组织模式可谓八仙过海,主流的有儒释道、血缘宗族等,另外三教九流都有各种组织形态,形成各种人财物流。这些五花八门的组织形态,不好的一面在于变革困难,王朝周期律(超稳结构);好的一面是保证了中国的向心力,可以在历史上各种亡国灭种的危机中最大程度保留文明的火种。

而毛公的文革,就是把历史上这些组织形态几乎全部连根拔起。好处非常明显,社会变革的阻力基本消失,工业社会的生产关系迅速确立,中国在被纳入全球市场的后花园后,立刻变成一头超级猛兽;但是坏处嘛,社会组织模式极度单一,个体失去了其他组织能力,一旦被社会“主流价值观”所不容,那就将面临各种毒打而无任何招架之力,反制手段也只剩下血酬。

所以,经历过文革的中国,已经等价于一神教宗教国,而且比基督国和伊斯兰国更加纯粹,这个“一神”就是人民,教义就是“为人民服务”。这样的国家,走偏的概率极高,之所以可以维持,就是因为有真正“我为人人”的毛公,一旦毛公不在,那么宗教国各种清除“异端”的内耗故事基本没有任何悬念。

还是那句话,毛公邓公的功过,其实我们这代人说不清楚,留待百年之后吧。

通宝推:川普,湘江北去,
家园 推荐阅读

@懒厨

还有下面的回复。

家园 国家安全

用其人之剑。

家园 你这么说我就懂了

柳教主想复辟回去,可惜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哦豁,计划生育了,要是他像江西的周家那样有大伯二伯三伯姑姑叔叔一大群,像大时代的丁蟹一样,五个儿子一半走黑道一半走白道,像科莱昂家族一样有迈克可以继往开来,那势力可能就根深蒂固了。

教父二代有吩咐,马云也得牵马执镫。

家园 日本有其特殊性

前期是英国为了对抗俄国,后期是美国为了对抗苏联

家园 谢推荐,挺有意思的文章

我的看法角度不一样,我会选择从制度下手,直接说结论就是前三十年搞计划经济也能取得一定成绩,但最重要的是国家安全这项成就,直接表现就是强如美苏都不敢直接入侵。

而这种经济体制,也避免了经济掠夺,国民经济不会像南韩那样,掌握在国外的财团那里。

但这种经济体制,不会走的太远,长话短说,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各种产出开始多了起来之后,用经济学的话来说,各行各业的租值提高了,而这种经济制度之下,租值消散会很严重,肯定不会走太远。

后四十年最成功的,就是把经济制度成功切换到市场经济模式,虽说差点翻车,但是成王败寇,成了大家都得认,而且国民经济也没有说像南韩那样掌握在外国财团手里。

河里的争论,大多着眼于前后三十年谁好谁差,但极少有人讲这两点:

其一是前三十年国防建设对经济的影响,其二是为啥中国能切换成功,而苏联切换就失败了,这两点应该也是很有意思的。

通宝推:燕人,
家园 国家资本主义
家园 “租值”

你引入概念的时候考虑是否存在适用这个概念的环境。

我认为中国前30年的经济体制发展到邓小平时代,解决了中国主要的经济问题。但是其主要不足是缺乏原生性资本主义的创新和投资导致经济发展动力不足。次要问题是道德水平的衰落。战争年代和刚建国后高亢的共产主义情绪已经成为过去。个人利益取代集体主义,表现在国企领导层和政府官员出现以权谋私,公器私用的腐败现象。这种腐败现象愈演愈烈,最终导致大事件。

苏联缺乏邓小平这样经历过战争年代的领导人所具有的威望来主导经济改革。

家园 38军进京的时候,2个月不得看报纸,听收音机

稻公已经吓得魂飞魄散,一气游丝了。稻公当时胆敢效仿戈氏,在主席思想教育下的人民会教他做人,稻公 大概率下场如同齐奥塞斯库。

结果稻公运气好,找到老江这样的弱势红二代实质上的技术官僚接班, 长袖善舞但毕竟学生时代就投身革命,对共产党有感情, 承上启下,把稻公屁股擦的七七八八, 给共和国续了命。如果当时胡4或者胡乔木接班,TG十有八九就嗝屁了。

历史有偶然也有必然。

通宝推:氵氵,
家园 你可以说他运气好

我也可以说他有眼光,选了江泽民来挑大梁。

胜利者不受指责。

家园 不是邓找的,是陈云指定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