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转:俄罗斯要放弃中俄CR929宽体客机项目 -- 狂草舞茅
还有航空业带动的中国工业技术进步。
这点被运十黑攻击,不能夜航。
这点是肯定的。
也许零三架用过。为了剩余部分,因为已经完成了63%了。
没资金了吧。
也就是说运十有一套自主的被攻击的航电系统,这个系统在01架,02架是合理的。
补充一下,运十作为国家项目是在1979年断了资金的,此后都是上海陈国栋在与汪道涵的对抗中提供支持和资金。
当陈国栋因为华的下台而下台以后,运十在上海的资金也断了。
作为八十年代上半期,国家没资金属于比较正常。
但是在1980年就没了国家资金,对运十的打击是绝对很大的。
本来就是全国来人,还没有形成绝对的聚合力,马凤山还被调离了,可想而知,人心惶惶,很快还有麦道组的管理层打压。
上海飞机制造厂219工程师上书国家,第一是表明态度,第二,也是被逼急了。
里面也说得很清楚,都是领导的安排,工程技术人员几乎没有涉及,有一两个背叛的,不奇怪,但是,他们没有敢于爆出名字,这些年只能暗戳戳的诋毁运十,我估计北纬河友的朋友的朋友甚至可能只是好事者大体就是这么一个货色。
我指责他不是因为这位老同志反对运十,而是因为这个货从来不敢署名字,总拿那些支持的文章断章取义胡说八道。
太不光彩!
什么运十变形一米,敢情运十成了变形金刚了,更有意思的是一些运十黑还就信了,还认为自己是工业高手,哈哈哈。
就冲这个变形一米也得领世界大奖吧?
那是一堆工厂,是设备,是人才,是思想。
一个工业化思想很重要,你还要仔细探究。
一五六太大了,太大了,而且对中国很必要。民国的那点东西狗屁不是。
他们的理论是,涡扇6,涡扇9是军用发动机,不是民用发动机,下马也就下马了。然后幻想先进民用发动机,突然从石头缝里蹦出来。
实际上军用民用本身就是一体,能造先进民用涡扇发动机的国家,也能造先进军用发动机,而且是军用发动机先服役。
原因在于军用发动机虽然不能直接转民,但一是能长期维持一支成熟可靠的研发设计制造测试的人才队伍。二是军用发动机也能带动相应的材料学空气动力学等子系统产业链。
砍掉运十不可怕,可怕的是连涡扇6涡扇9都下马,直接导致了共和国的天空,长期由俄罗斯进口的三姨夫发动机支撑,当然这时稻友们又会念经,俄罗斯的三姨夫,用都用不完,玩啥自研产品。
等到民用发动机缺货的时候,稻友们不反思下马军用发动机的恶果,反而要碰瓷主席,说什么上马60吨民机就可以了,那我倒是要请教泉畔稻友了,涡扇6涡扇9可以配60吨民机,他们是被哪个英明领袖下马的?
你说爱丁堡买办我信,但自力更生的主席战士西飞,那也得靠发动机才能上天呢。发动去哪儿啦?
至于从哪里来,我是没看懂北纬河友的思路,不知道哪位熟悉他的大拿给解释解释,至于尤为河友的解释,恐怕不是北纬河友的主旨,北纬河友至今并无具体结论说出。
云山雾罩的典型。
重要的是这样的国之重器,为啥会受制于人。太行为啥最初不太行,还是出在积累不够,积累为啥不够,在于之前没有成功的涡扇发动机。
不能脸谱化的就说,哪家搞发动机就是不行,再厉害的队伍,也是要从易到难的积累,最后才行。
稻友们无视客观规律,老想着把所谓指标落后的发动机砍掉,新的高指标发动机就自然成功了。
这些人没想一想,队伍永远是拆散容易,重建难。所谓指标落后发动机被砍后,工程师又不会原地饿死,肯定是干啥赚钱就干啥,哪怕是造雪糕机,等造了十年雪糕机后,再回来造发动机,专业知识早忘掉了。
他们太僵化,就奔着欧美,可是欧美真不给。
他们也不变化思路。没办法。
这点他们现在很坚定,执着,不想动摇。
西方洗脑牛了。
绝对不是台湾想和咱们客气。
核潜艇下马,你那里来的渠道能知道这些中最核心战略机密的准确消息?中国的战略核反击能力就是在邓时代才真正拥有的,80年洲际导弹南太平洋试射,88年巨浪1试射,核潜艇这些高度机密的项目,也不知道你怎么这么清楚什么时候被谁下马了。
斯贝发动机别看是英国70年代水平,即使到了本世纪初,飞豹项目仿制的时候难度也非常大。基础科学和基础工艺的课,不是嘴巴一喊,口号一吹就能弥补的。航空和爱丁堡这些人,干真事本事不行,吹牛皮在行。牛皮再能吹,把真东西拿出来啊。
实际国家最高领导人没有精力也没有必要关注具体项目的具体技术。高铁就是被刘跨越以武广试验线的名义自己偷偷摸摸搞出来的,进行一些基础研发,维持一个研发团队,在中国成本没那么高。运十官方从来没正式文件下马,不给钱你自己也可以搞,比如j-31就是沈飞一直自己折腾的。归根到底,是干事的人本事不行,自己拉不出还非得冤茅坑。
80年代军事投入大下降的时候成飞受的冲击更大,当时成飞用生产飞机的机床生产鸟笼子去市场上卖。然而,就是在卖鸟笼子的过程中,成飞的工程师才知道了什么叫满足客户需求。你的东西好不好,不是你自己和你的砖家觉得好就是好,必须用户觉得好才是真的好。好像85年杨总师进的成飞,不知道当时刚进成飞的杨伟总师有没有亲自去卖过或者生产过鸟笼子。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体肤。“这段话在成飞,在杨总师这些可能卖过鸟笼子的人身上是完美的体现。后边巴基斯坦发财项目,几起几落,钱少事多要求高,更磨炼了成飞本事。所以2011年,于无声处听惊雷,j20突然拔地而起,当年那些知道造鸟笼子,要让客户满意的年轻工程师,突然打造出了震惊世界的歼星舰。美国国防部长被震惊的去翻历史的垃圾堆,多少中国网民被震惊的只剩一句wo cao。
那些整天埋怨历史的不公,我当初如何如何的大龄剩女剩男,总以为是时代对不起她\他,如果老师当时好点我就上清华了,如果当时怎么样,我就嫁给马爸爸了。实际上,被剩下,都是自己的问题,自己不清楚自己几斤几两。别的项目可以不管,但运十,就是这样一个剩女的遮羞布罢了,即使主席活到现在,运十到现在它也搞不成,因为从一开始,出发点就点歪了。
中国的大飞机非得依靠上海吗?中国的核心发动机,非得依靠沈阳吗?有些时候,不一定是国力问题,而是人的问题。航空左冷禅,华山张网红,这样的人网上吹牛本事挺厉害,真到实际办事的本事,往往就是另一回事了。
如果没有当年宋从沈飞被排挤走远走成都,现在可能也没j10,j20。发动机上,当年刘大响给上头拍胸脯吹的牛皮多了,最后弄不出来搞的国家领导人还得跑俄罗斯去买。
有些人,总是把某地某些人,某些团队等同于某些事,好像没有这个地方,这个团队,就是放弃某个领域一样。实际再难的科学和技术,尤其这种工程性的东西,往往需要的是竞争,而不是寄希望于某一个团队和地方。即使苏联,图波列夫,米高扬,苏霍伊,伊尔,大家新项目也是拿命争的,干不好要饿死,这是大自然适者生存的自然道理。而不是被保护在一个笼子里,去喂更多的肉就能喂出猛虎来的。猛虎一定是在自然中不停搏杀才能变成猛虎的,在笼子保护里的,是大猫。
干的不行的,就是应该要饿死。80年代好像某个中美航空合作项目中国代表印象最深的就是,搞f14的那家吧,竞标团队一失败,立刻把团队主要的人都fire了,震惊了中方代表。而这也是当时美国航空竞争力最强的时代。即使航空发动机这种投入积累要求巨大的,美国也坚持至少有两家竞争,谁行谁上,不行的,fire。
如果没有成飞,沈飞也可以把一切失败推给80年代,但有成飞一比,说什么都不攻自破。基于计划体制保护,吃独食,干的不行就光甩锅。这可能才是发动机和大飞机老是掉链子的根本原因。
国之重器,也是要竞争的。商飞也没有垄断研发和垄断资源的理由。发动机,至少应该在沈阳之外,比如成都建立同样水平自由竞争的动力中心。大飞机,让西安也来搞,别光指望上海和商飞了,甚至放开让大疆来搞。5年螺旋桨中小型新能源货运飞机,5年大型新能源货运飞机,再5年就可以新能源大型客机了。如果大疆来搞大飞机,15年后可能新能源大客机就出来了,那时候商飞也未必搞的出东西来。
运10不仅仅能用JT3D,也能用CMF56,如果运10用CMF56的话,油耗更低。
当年进口707的时候,进口过备用发动机和备件,707可是在国内飞成都——拉萨航线直到2000年的。
成飞用生产飞机的机床生产鸟笼子去市场上卖。
1967年的AK47,1967年的内燃发动机与2022年应该没什么大区别,或许性能提高了20%吧,到2122年,或许还能有提高10%的空间。
朱元璋时代的弓箭或许比李世民时代的弓箭性能好那么一点点。
科技停滞,至少是冶金工艺停滞,材料熔点、强度、硬度不能突破,内燃机的输出推力扭矩什么的就基本抵达极限了吧?个人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