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不知道说什么好 -- 老科学的家

共:💬68 🌺406 🌵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整理】不知道说什么好

看图吧。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家园 这玩意儿到底是专业还是思政?

还是体制内废物搞钱用的噱头?或者搞钱废物被人利用了?

我听说改革开放以来从胜利走向胜利,没有学阀,没有政棍,或者说体制内废物越来越少,都跟下岗工人一样下岗了,怎么又搞出这种东西了,红太阳自己都说文革三七开,这玩意儿如果不是思政,是专业书籍的话,那我觉得属于文革中的糟粕。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这是沈志华那个学校吧?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理解,我个人理解的沈志华和叶永烈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扛着不同的政治正确来搞那啥行为的而已。

防杠:我支持学术自由,我支持言论自由,我支持实事求是。

家园 还是不敢确信真实性

如果是真的,很大可能会马屁拍到马脚上,上层领导该不会智力低到喜欢这些东西的程度吧。我觉得就该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宣传到让主编子女臊得每天回家用最恶毒的语言埋怨父母,让这个学校的校友臊得不得不出头做点什么。

通宝推:唐家山,
家园 关键是专业知识不足,误人子弟

化学思政那一贴。

据我所知,最稳定的原子应该是氦,只有两个电子。另外氖也比较稳定,在第一电子轨道有两个电子,第二电子轨道八个电子,总共十个电子。总共只有八个电子围着原子核转的是氧原子,总所周知,氧气是引起腐蚀的最根本原因之一。他们莫非高级黑,比喻核心加八大民主党派的制度是引起腐蚀的最根本原因之一?

另外最活跃的金属好像是主族元素里的碱金属锂,钠,钾,铷,铯。而过渡金属的性能相差很大,非常稳定的如金,比较活跃的或不稳定的如铁和锌,但是和碱金属的不稳定性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家园 是真的,但是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 有补充

教育部推高校思政教学,但还没有说全国一盘棋吧?

这些资料只不过是一个大学的一本书而已,还是上海的的高校,啧啧,你能说他和全国保持高度一致?不是个人的蠢,就是高级黑。

我前些天听了吉大一个教师的思政教学课,对这些资料也引用了,而且批判了,她的说法是他们对这些评价是反装忠,高级黑而已。

通宝推:dfindy,心有戚戚,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吉大那个做课程思政的教授说 -- 补充帖

教育部前期是让各个学校试验,看能不能总结出典型模式来

现在已经要统一口径了,未来不久要推出高校课程思政的统一指导方针

见前补充 4738458
家园 别的地方不知道,东北肯定一致
家园 ”最稳定的原子核” 是铁是从核物理上来的

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曲线: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结合能指的是自由的质子和中子结合形成原子核时放出的能量,而比结合能指的是原子核中每个核子的平均结合能,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所以,比结合能小的轻核倾向于通过聚变产生比结合能更大的重核,比结合能小的重核倾向于通过裂变产生比结合能更大的轻核。铁56是比结合能最大的核素,因而也往往是裂变和聚变反应的终点。

那么,为什么比结合能曲线呈现这种先增后降的趋势呢?半经典地看,结合能由三部分构成,一是核子之间的汤川势(核力相互作用能),二是带正电的质子间的库伦能,三是核子由于不确定性原理具有的动能。核力是短程吸引力,因此汤川势对比结合能的贡献正比于每个核子的平均近邻数,在质量数较小时,这项随质量数的增大而迅速增加,但当质量数较大时,这项趋于保持不变。

库伦力是长程排斥力,对比结合能的贡献为负。具体而言,库伦排斥能正比于原子核电荷数的平方,反比于原子核的半径。于此同时,由于泡利不相容原理,对一定质量数的原子核,质子数和中子数接近,才能使总动能较小,原子核才不至于分崩离析。这两个效应共同决定了库伦能对比结合能的贡献近似正比于质量数的2/3次方。因此,尽管两个核子之间的核力比库伦力强100多倍,在质量数足够大的时候,库伦力的影响还是占了上风,使得比结合能逐渐降低。

正是这种核力和库仑力的较量,使得比结合能曲线呈现先迅速增加,再缓慢下降的趋势,而铁56恰好位于曲线的最高点,从而获得了独特的稳定性。

[URL=网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6790460778186244&wfr=spider&for=pc[/URL]

家园 你说的和我说的没关系

我涉及的是化学思政里的二和三,有关电子和原子核以及元素周期表的内容,这都是中学的内容。

你说的是化学思政一,太高深,我那粗浅的大学化学好像没教。大学物理,金属材料课好像也没教。

家园 直说呗
家园 臭老九

自古以来就爱玩这手。

文字狱有没有错呢?我看,多数是没错的。

这些年的“历史”,能让人很好地理解历史。啥叫反动学术权威,啥叫路线错了,知识越多越反动......现在都有生动的例证。

家园 这东西是真的吗?

我实在不能相信。一个国营出版社的下限能这么低?

家园 为全国课程思政落地生根提供“上海方案”

动机一目了然。

“课程思政是一艘宝船,一定要靠上学科专业一线教学的岸。”在《指南》主编、华东师大生命科学学院杜震宇教授看来,这本《指南》就像一段引缆,为宝船靠岸,即课程思政与具体学科的结合落地,做出了第一次尝试,并为课程思政真正落实于各学科各专业提供了可借鉴的参考。

生命科学学院是华东师大课程思政改革的示范学院之一,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课程思政改革先锋教师和一批定位准确、效果理想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入选“上海市课程思政重点改革领航学院”,更成为上海市理工科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来源地。

由于全国尚没有任何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的编写先例,该《指南》编写组多次开会,多方求教,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态度,构建起《指南》的定位与内容框架。在《指南》一年的编写工作中,全体编写组成员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以做科研的严谨负责态度,力求将课程思政改革的精神与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进行深度结合,既建立系统的课程思政教学理论体系,又努力地将《指南》所构建的理论体系转化为能具体操作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从而为全国同行提供可参照、可执行的课程思政教学指南。

华东师大出版全国首本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为全国课程思政落地生根提供“上海方案”

思政导师系列讲座丨融红色基因于血脉 注生物基因于未来

将红色基因传承融入思政课教学·重庆日报数字报

———

京东的晒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读秀(502把https的s删掉)

家园 课程思政从2019年就开始全国推行

但是,具体如何做其实一直处于探索阶段。有些老师和出版社错误理解了课程思政的含义,认为只有加入红色元素才叫课程思政。其实大谬。教育主管部门一般要求不同课程思政元素有所差异。哲学社科类最好是马列经典等红色元素,培养道路自信。人文历史等学科,最好是讲好中国故事,挖掘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信。经管法则可以注重中国实践,培养制度自信。理工科则可以围绕科学精神(如钱学森等伟人事迹),培养理论自信。爱丁堡的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可能没有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想当然的把课程思政理解为一定要跟红色元素相关,导致了令人啼笑皆非的结果。

家园 在自然科学中体现思政不容易

据我所知,某些课程思政的表现是:讲课前举起右手,读一段重要讲话精神。

现在课程思政有两方面问题,一个是我们当前普及在社会宣传层面的思政远没有上升到哲学高度,比如生产力生产关系这些已经不太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能搞明白的也不多,矛盾论的运用也不会,只讲要听党的话,最多讲革命史,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体现不出社会主义),这个层级是比较低的。自然科学可是实打实的硬核哲学实例,让一个低层次的思政去和高层次的自然科学放一起,思政就被比下去了。

另一个,思政是个意识形态问题,宗教里面能劝化众人的是圣人。科学家里面能教导学生接受思政的,只有顶级科学家。当然,如果高校教师普遍的能把思政和科学在自身上融合的很好,垂范作用是很好的,只可惜不谈高级的马列哲学,就算是普通的社会主义教育,也在高校功利性的各种政策中,把老师们打得专业和思政两张皮了。

大学生和高校老师基本上不缺脑力了,洗脑宣传多半会起反作用。其实可以鼓励他们去思考最底层的科学和人的问题,真理总是愿意被考验的,因为虚假的东西都会被考验击碎。现在课程思政基本上就是被老师们玩坏了,用便宜的方式把课程思政变成自己挣业绩的手段。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