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导演老去会怎样 -- 燕人

共:💬114 🌺462 🌵2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建党建军建国等资本深度参予的几个伟业

,包括《长征》,就没有“三突出”,但是会突出当时政治角力场最有权力的人,每个角色都平均分配笔墨,看完了大脑里就是乱哄哄的一团影影绰绰,只记得住里面的史实笑话。

燕兄肯定是看过《英雄虎胆》吧?那就是完美贯彻“三突出”的好电影,尽管电影早在“三突出”成为政治符号之前,几十年后的今日,年轻人们已觉得它好看。

艺术来自现实世界反映现实世界,但是我个人认为艺术的美更多的来自于它激活的人类想象,是唯美的现实世界,纯粹是写实的艺术,有吗?

“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是从属性的”。这个如果加上时间成为三维结构,考虑一事一地一时,结论就阶段性假,比如,我带我儿子爬山,精疲力尽又没有水,他是无论如何爬不上去了,这时我说儿子加油,山上有西瓜,他就或许爬上去了。你看,这时意识的反作用就是支配性的。

艺术还应该呈现美,不应该表现恶,我想燕兄应该同意,江青领导的文革文艺作品如果非得让后人指摘,不过是我们的这个时代太丑了,以至于人们不相信世间有那么高尚的美,江青失败是老人家失败的组成部分,都是英雄,怎么改开呀,怎么让柳传志发财呢?

我还认为,艺术永远是政治的映射,没有一个艺术作品不是政治性的,说艺术与政治无关是梦话!所以,“三突出”被改开嘲弄不是艺术水平艺术观点的争论,是政治角力的一局,毛泽东的精神遗产必须成为笑话才行,老人家的哲学思想文学成果他们没有本事毁损,江青的文艺思想正好当了靶标。

深圳连续40度的天气,头脑不清楚,乱写的,燕兄莫笑。

通宝推:epimetheus,死扛着,梓童,狂草舞茅,不如安静,
家园 文革小组副组长,组宣副组长

据说,江一手遮天,呵呵,因为顾问小组长陈伯达下台啦。顾问康生暂时很少管事了。

实际上,组织小组,宣传小组,江青责任都不大了,宣传应该是春巧和姚。

改开后话术,指控江在组织宣传部一手遮天,实质上,组织上周的话语权重才是最大的。

文革前,江青是一个文化艺术小组的负责人,专门抓电影和京剧的。这也是江青看各种电影的根源,就是工作,同时也确实有便利。

1951年任中央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文化部电影事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央宣传部电影处处长,中央办公厅秘书委员会委员。

1964年任3届全国人大代表。

1966年5月后,江青任中央文革小组第一副组长(这是谣言,张春桥一直排名在前)、代理组长(陈伯达逐渐淡出),中央军委文革小组顾问,人民解放军文化工作顾问。 [5]

1969年4月任中共9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

1970年11月任中共中央组织宣传组副组长。

1973年8月任中共10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1975年1月任4届全国人大代表。“文化大革命”中,组织、领导夺取最高权力的阴谋活动。

家园 你少拿wg说事

如果没有wg,如果你是平民出身,你今天活的可能比印度低种姓还不如

家园 周总参与了文化建设
家园 关键是不够小资挠心挠肺的曲折吧,哈哈哈
家园 中国的文艺作品不好看

根源在传统文化里面,跟意识形态教育有点关系但不大。

跟你的意见相反,我认为中国文艺作品不如西方好看(确实这是客观看法),根本原因不是在于不强调物质的客观性,恰是太强调物质客观性。

中国人对世俗生活的规划和体验是置顶的,文艺作品,在中国人的价值序列里一直是等而下之的东西,士大夫文人弄墨写几首诗画几幅画,是可以陶冶情操,也可以考功名,但那都是政治生活的附属。

所以小说在中国只能叫“小说”,中国人的千古名篇大都跟政治有关,有些就直接是政治文件,比如“出师表”。《红楼梦》之所以伟大也是前朝贵族破落后寄情于此的闲笔。

所以中国人的艺术热情都投注在政治生活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才是中国人的“作品”。王朔看了几十年东西方文学,最后说中国的小说整体还是不行,就连《红楼梦》也就是一个细腻。我在看诸如《卡拉马佐夫兄弟》这样的作品时那种灵魂出窍的感觉, 中国的小说很少能提供。改开后,有些跟西方学了点一鳞半爪的,学到了一点。

但这也不是中国文艺作品本身的问题,根源在中国,世俗生活和政治是置顶的,文艺本来地位就不高。要改变这一点,也只有改变物质基础才行。

家园 要是那样也好

其实就是能够有一小批作品达到:

上甘岭,柳堡的故事,红色娘子军,南征北战,英雄虎胆,刘三姐,

甚至是:平原游击队,神秘的旅伴,羊城暗哨

那不管啥原则也还可以接受。其实这要求不高了。美国那些漫威电影,星球大战系列等等水准一点没降,就是故事没新意了,观众就不买帐了。

家园 中国文化传统就是大团圆,好看啊,怎么不好看?

至于深邃的分析,确实是需要的吧,但是也是相对温和的状态下处理的。

西方的太理性和残酷了。

这种温和型、中庸,导致革命不容易彻底。

西方电影看多了也就那么回事,说深刻,也就是那个意思吧。也许还有更深的,但是恐怕已经没啥讨论意义了。

乐呵很重要,叫乐观主义精神吧。

家园 子不语乱力怪神

世俗性是好的。不要只看到“非世俗性”的好,也要看到其坏。

固然有康德、尼采、耶稣这些精神性的东西,但更多的是印度种姓、中东真主、泰国出家教等等这些几近于邪门的东西。

中国从诗经到诸子百家,到诗词、小说、书画、音乐,路子都很正,没有走向邪门歪道。

家园 虽然你说的和我说的不是一个方向

但是你最后一段表达了我同样的意思:物质决定意识。

家园 你如果看文革中具体事件

也不那么温和中庸啊😯

文革是毛主席对中国意识的改造。

家园 纳米兄客气

三突出原则,可以从好作品中归纳,但是不宜作为创作原则演绎出作品。我这么说还有道理吧。

家园 我这么说的意思 -- 补充帖

不是说“三突出”跟江青没有关系,也不是说三突出原则没有问题。

我只是说,一种思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发展的产物,是实践的产物。

同样,不同的社会实践也会造成不同的思想倾向,而这些倾向完全可能并存于同一个社会形态里,这就是社会矛盾。

家园 没有绝对的好坏

这其实是个选择问题,人不能什么好处都要。

就像你要自由的好处,那就要承受自由的代价,比如上街可能被角落里冲出来的小孩一枪射死。

换过来,你想要在文艺作品里获得极致的体验,那么也要承受相应的代价,比如文艺作品可能造成的思想纷乱(纷乱是个中性词,不是混乱)。在一个极度追求效率的社会里,这是不经济的。

但极度追求效率就是好的嘛?也不是,如今的债务经济,某种程度上就是过度追求效率的结果。

家园 如果从文艺的角度

就不应该有什么“创作原则”。

只有“文艺服从于政治”的前提下,才有创作原则一说。

而“文艺服从政治”是从延安文艺座谈会就开始定下的基调。

当然这也不是毛泽东发明的,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思想根基同样是“文艺服从于政治”。

当然这也不是苏联独有的,资产阶级社会同样“文艺服从于政治”,但相关的操作要复杂一些,隐晦一些。

所以,文艺真的要有独立性,只有先获得经济独立,而在当下的社会形态下,一个人想要先经济独立,同时又有艺术天赋和热情,是很难的。所以反而是那些有经济基础的二代们,对从政从商不感兴趣,反而可能发展出自己独立的一套东西。但这些东西往往只迎合于自身的趣味,能有多少社会性很难说。

所以面向大众的文艺在当下无论东西方都很难发展是个事实,因为技术进步无论哪个社会形态里都增强了政治对一切的控制力,而不是反之,在当下的局面里基本是无解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