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导演老去会怎样 -- 燕人

共:💬114 🌺463 🌵2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三突出“不是江青拍着脑袋想出来的 -- 有补充

建国后前三十年的文艺原则大致有两个来源,一个是三十年代从苏联进入中国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一个是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以下内容摘自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

“十七年”既然被攻击为“文艺黑线专政”,

这个时期的理论、创作也大多受到否定。其

实,“十七年”创作、批评提出、依循的命题、规

定,在“文革”中并没有被整体推翻;“文革文

学”更改的是这些命题、规定内部的结构关系。题

材的等级意义是早就存在了的,“文革文学”明确

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斗争”和中共领导的革命的绝

对地位。创造新人形象(在不同时期和场合,可以

替代的概念有“正面人物”、“先进人物”、“英

雄人物”、“工农兵英雄形象”等)作为“中

心”或“根本”的任务,也是50年代初或更早(延

安时期)就已提出,成为创作和批评的重要“原

则”【506】。但在“文革文学”中,这一“根本任

务”【507】,则成为有严格规定的、不得稍有违反

的“律令”。一方面,所有的作品必须主要表现英

雄人物,英雄人物在作品中又必须居于中心的、绝

对支配的地位;另一方面,塑造的英雄人物必须高

大完美,不允许有什么思想性格的弱点。因而,提

出了“三突出”的(涉及结构方法、人物安排规

则)的“创作原则”【508】,以为实现这一“根本

任务”的“有力保证”。这一创作规则,在很大程

度上是“中世纪”式的,是企图严格维护舞台上

的,也是社会政治上的等级结构。

“文革”期间,戏剧在文艺诸样式中居于中心

地位【509】。戏剧既是选择来进行政治斗争的“突

破口”(对《海瑞罢官》、《李慧娘》的批判),

也是用来开创“无产阶级文艺新纪元”的“样

板”的主要样式。在50年代,“五四”新文学中小

说的中心位置得到继续。小说的艺术观念、艺术方

法对诗、散文有明显的渗透。诗的叙事化、情节

化,要求诗、散文、戏剧也承担“反映”社会生

活“各条战线”的任务,以及运用诸如“真实反

映”、“典型”、“人物形象”等小说批评术语来

品评诗和散文,都说明了这一点。不过,从50年代

后期,特别是1963年开始,戏剧的重要性得到强

调。这是“左翼”文艺重视戏剧、电影这一“传

统”的延伸。“革命运动”的群众参与,和“革

命”的“狂欢”式的特征,都提升了这种与群众娱

乐联系紧密的样式的地位。戏剧对其他文学样式在

结构上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诗、小说、散文

的“场景化”。矛盾的若干线索的安排,开端、发

展、高潮、解决的情节方式,戏剧冲突的设置和结

构,几乎成为文学创作的通用构思方式。小说中的

人物,也大多“角色化”(在冲突中有确定的地位

和明确的性格特征),人物间也安排着戏剧台词式

的对白。文学样式向戏剧的这种靠拢,无疑有助于

在文学文本中表达这样的世界观:一个可以截然划

分为对立两极的世界(包括社会力量、家庭关系、

情感世界和心理内容),需要开展对立的斗争来解

决其中的矛盾,来改变或巩固以“意识形态”作为

划分标准的社会结构。

“三突出”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原则的一个自然演进,在文革前就有基础。当然,“三突出”更激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苏反目以及论战,使得中国的文艺主导者需要走出一条有别于苏联的新路,但基本的原则又不能违背,所以只能在程度和方向性上更加绝对化。实际的演进更加复杂。

通宝推:纳米小洞儿,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我这么说的意思 -- 补充帖

不是说“三突出”跟江青没有关系,也不是说三突出原则没有问题。

我只是说,一种思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发展的产物,是实践的产物。

同样,不同的社会实践也会造成不同的思想倾向,而这些倾向完全可能并存于同一个社会形态里,这就是社会矛盾。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