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瞎扯一些乱七八糟的 -- 审度

共:💬330 🌺1130 🌵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家园 不是大部分退伍军人,而是农民退伍军人更容易获得城市人身份

因为农民军人占绝大部分。这个数字是绝对数字巨大。

因为,农村人口远远大于城市。中国军人实际上基本可以等于农村兵。

所以你说的那些还是农民为主。基数太大了。

文革陆军两年?不会吧?两年兵是改开后的事情吧。

我一个农村发小是三年。

家园 我的意思是比基数也可以看出来

女知青的所谓受到迫害远不如农村进城女孩。

他们的话术意图是让人觉得女知青下乡无比恐怖,而回避知青下乡对于农村的优点和平正面意义。

其实是贬低蔑视农村。而在改开话术中,获益的农民子弟也加入了讨伐的群体了。

这是不好的,意味着对农村振兴没有真正的诚意。

难道农村女孩子进城就该加入性工作了?这就不是问题了?

家园 你还真是伤痕派之一。

你自己觉得不是无原则,但是你的回忆大多在攻击毛时代,这应该可以算显然的现象。

就算你说你爹妈也觉得受到了迫害啊。实际上你家明显是当年的受益者。

当然,改开后就更受益了。

家园 邓放弃社会主义不好糊吧?

为邓擦屁股有点难。

家园 你这个随便有点统计知识就能证伪

1 大干部不说,副师以下,军队有多少干部转业。

2 地方干部相应级别总量有多少,多大比例是军转干部

3 在90年代大裁军的背景下,你说的完全不可能

家园 请问何出此言?
匿名 邓是明显背叛了社会主义路线

改弦更张了,国进民退是后来哈哈的功劳吧。

通宝推:真离,
家园 副师级干部压根就不可能到一个区级税务局去工作

除非这个区是直辖市的区,比如上海XX区的区税务局。

这都是根本不明白体制运行机制、或者干脆是台湾人的想像。

普通地级市的区税务局,就是个科级架子,怎么可能安排副师级干部?最常见的是,安排进是市税务局机关担任副职,带括号(副厅级或正处级)。这个安排比较正常,本人也比较愿意。或者,稍有点门路的,会安排进入省一级机关比如省税务局,担任一个闲职,比如工会副主席、纪委副书记之类的。这也是很好的安排了。

还有一种比较好的就是进国企。比如进省石油公司、省XX投资集团。

副师级干部去区税务局,那是糟践人,国家政策不允许的。你当军转干部是抹布啊。

不过,现在军转干部很多选择自主择业,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家园 请问什么是社会主义路线?
家园 在条件许可情况下不能随便死人

公有制、计划经济,人民权力占据大多数,也就是毛思想。

家园 志愿兵是改开后才恢复的,文革期间只有义务兵,战士退伍叫复员,

干部叫转业。

当时干部来源主要是在优秀士兵中挑选,这叫提干。这和改开后主要靠军校培养不太一样。

另外,当兵也不是2年退伍。最少也是3年,4年5年甚至更长的也有。

珍宝岛之后,部队员额增加比较多。70年代中期,部队总员额是660万。

家园 请问目的是什么?如何实施、保障和发展?
家园 这篇很好,很接地气

提到一个现象,就是需求是分等级的,不同的买方,对产品的需求并不一致。

一路推下去,迟早会有人提出,凭啥穷人就吃地坑酸菜,富人就山珍海味?我就问你怎么回答?😏😏😏

家园 搅混水,转移焦点,这手法太常见了。

我贴子的核心论点是“文革期间农村娃至少有1000多万进了城,超过了同期城里娃下乡总数”,然后列出了我所知道的农村娃进城的几个途径:招工、上学、参军、结婚……

你纠缠细节,先是否定“参军、结婚”,还举例“你的老师”,我告诉你有“营级干部家属随军”的政策

你现在又要我提供每一个渠道的具体比例。

我有义务为你提供具体每个渠道的数据吗?

具体每个渠道是多少人影响我的核心观点吗?

顺便告诉你,文革期间,通过上学进城的农村娃数量也是不多的,一方面推荐上学总的人数并不多,这中间下乡知青也占了很大一部分,而且很多毕业后也要回去,这叫“社来社去”————但是,这些影响“文革期间农村娃至少有1000多万进了城,超过了同期城里娃下乡总数”这个核心论点了吗?

家园 大部分退伍军人呢在当年,可不就是农村人居多

咱俩就是一个观点吧?

实际上,随军,哪怕半随军,都是对农民有利的,当年军属很吃香的,是改开后加上裁军才完蛋的。

电视剧《血色黄昏》就说明了这点。当年这类电视剧虽然舔,但是军人待遇的急剧下降可是事实。

当年的很多下岗的电视剧,虽然是当年以为的励志,但是也是揭露了下岗的悲哀。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