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第一人口大国的宝座没了 -- 红十月

共:💬150 🌺819 🌵2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错了。是保证种族延续。套个童话,

母狐狸嘲笑狮子生的少。

母狮回答:但是,狮子!

---------

如果认同这点,生多生少都是小事。

但认同这点,如果没有神性的话,自认为人,别人就是非人。

---------

无生父母,真空家乡,对于我们俗人,去除执念,才是归宿。

我们自有神性,来到世上,只为受苦。

家园 1/4粮食产量,能不能提供个出处阿?
家园 这个容易理解,我们国家也是这么过来的,

有个很熟的包工头跟我聊天时说,90年代时他还在乡下,出工到河边修水利,出事故是常有的事,有一次崩堤同村的就死了4、5个,第二天大伙还是继续开工。他的总结是:物质贫乏,生活质量差的,对生死比较看淡。

家园 我直接度娘的

搜索关键词“中国粮食产量占世界百分比”,有很多结果,数据不是很统一,但大概都在25%左右,最权威数字可能要去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官方找,英语不好,就懒得去翻了,有一个2012年的官方报道(国务院网站),当时的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回答记者提问时说的,链接如下

中国粮食安全有保障 粮食产量在全球总产量中约占22%

这是2012年,我采纳是最近年份的自媒体数据,非官方渠道,但可以判断,与2012年相比,1/4的毛估肯定偏差不大,至少不会是海上金流河友提供的13%了,这个应该是更早的数据,哪一年就不知道了。

事实上,我觉得这个百分比,意义不大,不是特别重要,不管占比多少,从逻辑上,和人口占比,都不能简单地一一对应进行比较,这个就不再解释了。真正有意义的是,我们自己内部的产出总量和消耗总量的对比,才决定了我们能不能粮食自主,确保安全,这点根据农业部和各种官方口径,是没有问题的,并且,我们实际上存在很严重的浪费粮食的现象。

通宝推:桥上,
家园 升学率差大了

我们那里87年普及初中,之前有一批人小学毕业就没书读了。我89年初中毕业,农村升学率大概10-20%,包括普高,职高和中专,现在农村也慢慢普及高中了,好像是普高和职高各半。我92年考大学的时候,我们县在浙江应该算中等偏下水平,县中学高考升学率大概在30%左右,区中学大概在3%,平均可能15%。现在好像混个大学不是问题,就看野鸡不野鸡而已。

家园 别光看印度啊

看看巴基斯坦,孟加拉,埃及,尼泊尔,埃塞俄比亚,朝鲜,他们国内的人口就业形势比印度好到哪去?

同样的还有墨西哥、土耳其、伊朗、印尼,也都在硬撑着。

恐怕全世界都到了一个临界点了。

看谁先爆了。

家园 革命改革都必须服务于这个目标

如果一个国家把人口减少作为目标,他就是自绝于人民。

家园 人口学上有讨论

制度影响功不可没。日本、韩国的制度影响是资本主义(门阀,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包括教育、社会流动和消费水平。他们都是小国,影响容易放大。而且他们都有典型的价值扭曲(物化程度,女权水平)。

但是中国不同,中国首先是制度上的,而后才是经济上,最后才是文化上的。

制度上就是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后来强制一胎化。七八十年代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经济发展开始有影响。但是九十年代的影响很难说,生育率一直维持在2左右,直到中国加入WTO,经济飞速发展。这个时候,开始有文化上的影响。因为70-80后已经长大了,90后也成为预备父母,经济发展提高了对生活质量的期望,童年经历提高了养育发展的期望。最终形成现在的结果。

点看全图

我想基本没人否认计划生育的问题,从较少的1-2亿,到宣传口径上的4亿,总归是制度带来的,而不是经济发展。

我们也可以从这张图上看出来少许端倪。

点看全图

以下为Dianel Goodkind 知名文章的争论:

The Astonishing Population Averted by China’s Birth Restrictions: Estimates, Nightmares, and Reprogrammed Ambition

Analysis of China's one-child policy sparks uproar

Is Demography Just a Numerical Exercise? Numbers, Politics, and Legacies of China’s One-Child Policy

Making Demography Astonishing: Lessons in the Politics of Population Science

Socioeconomic Factors Have Been the Major Driving Force of China’s Fertility Changes Since the Mid-1990

If Science Had Come First: A Billion Person Fable for the Ages (A Reply to Comments)

都是免费的,英文不熟可以用彩云小译,或者看中文的梳理:123

如果讨论工业化,则可以参考我们一般称之为工业化影响的工业化。显然中国很少具有西方,尤其是美国那种大规模的文化运动作为基础。

——

补充:

点看全图

中日韩美印

点看全图

中美英法德

显然中国比工业化程度更高的还低。而断崖的区间,与其说是经济发展,不如说是经济危机。

通宝推:老老狐狸,hwd99,
家园 多生孩子是保证种族延续的唯一有效手段

70年代中国人占全世界25%,后来变成20%,现在只有18%了。如果1000年后中国人只有1亿, 世界人口1000亿,中国和灭绝有什么差异?

家园 对手阵营五眼日本欧盟已经10亿人了,把自己搞成几亿的是资敌

对手阵营五眼日本欧盟已经10亿人了,把自己搞成几亿的是被别人忽悠瘸了,是资敌,到时候被对手阵营在科技和产业规模下压垮后,还要被别人指着尸体骂:“脑残”!

不要以为不会变成几亿,现在马上出生人口要降到一千万以下,每年出生人口几百万,不变成几亿怎么可能?还要顶着一半人口的老人。在百年大变局的后半程,老龄衰退,后继乏力,自废武功,某人为中华民族挖的大坑,影响中国几百年,包括民族比例也是不可逆的。 手太黑,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科学上谬误行政上极端的事情,也干得出。

家园 印度的生育率也只有2点几了

印度的生育率也只有2点几了,其实何况印度,东亚的国家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过程中,生育率都是大幅下降,这在80年代就很明显,但是中国的人口学家无视这些,之后几十年也不修正。

通宝推:老老狐狸,
家园 人口炸弹会爆的,不过是人口结构炸弹,给世界绝佳的反面教员

自己将来的人口结构,史无前例的惨,自己的经济和社会问题都要炸开,坐在一个硕大的火山上,还要看别人风景。 不光炸开之后,给世界一个绝佳的反面教员,还要被别人指着鼻子笑骂 ”迟钝,愚昧,被忽悠瘸了“。

家园 印度的生育率也只有2点几了,当年根本不需要那么惨烈的计生。

印度的生育率也只有2点几了,其实何况印度,东亚的国家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过程中,生育率都是大幅下降,这在80年代就很明显。70年代末,按照毛主席的计划生育安排,全国生育率已经2点几了。

可是宋健这些人就简单粗暴预测人口,什么将来20亿之类的,加上某人不爱读书,容易被忽悠,下手又黑,在全国挑起了惨烈的运动。前面无视人口学规律,在后面几十年也不修正,简单粗暴算法 调控复杂社会系统,为科学史留下了草菅最多人命的一笔。作为 ”耻辱“永栽科学史!

通宝推:老老狐狸,
家园 东汉末年是人口减少了很多

但生育率可没降。

现在是根本不生了!到某个点民族问题再一爆,搞不好就此而绝

家园 毛主席的计划生育在70年代末生育率已经降到2点几了

毛主席的计划生育在70年代末生育率已经降到2点几了,各国在城市化过程中生育率大幅下降,东亚国家尤其明显,这在80年代就体现出来了。但是宋健之类的无视这点,张口就人口会到20亿,后面几十年也不修正参数,刚好遇上某人不爱读书,手又黑,于是就极端和惨烈了。

计生政策为什么难掉头,这和某人的做法有关系,喜欢把行政事务政治运动化,他在大跃进、严打、计生中都是如此,既然政治运动了,那就是高压线了,同时官员在这个运动中筛选强化,整个体系不撞南墙不回头。

一胎化真的那么情有可原?在学术上,在政务上 后世会去诟病,尤其对比毛主席的计生政策,在老龄衰退的将来,哪怕再蠢的人,都知道宋健和某人犯下了不可原谅的错误。

通宝推:老老狐狸,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