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在国内被删的文章-关于谷爱凌的。 -- 可有思考
当年他收拾蔡的时候,群情激愤。那个时候我也是少数派。结果几年下来,人家成功了。
最不怪的,恰恰是苟。
如果早按他的方案走,早点下重手,男足不至于烂成这样。
去年女足选帅,倒真是苟介入了,否掉了足协的既定选帅人选,指定了原来拒绝参与暗箱操作选帅申请的水庆霞。
国家经济发展了,经济基础好了,竞技性运动项目自然就上去了
男足比其他项目更早享受“经济发展”的好处,为什么不但没有“自然上去”,反倒每况愈下?苟局长才上任多长时间?男足这个鸟样是苟局长上任之后的事儿?
既然葡萄把关于苟局的同样的内容在这里又贴了一遍,我还是有些疑问,就再问一下:
1.“既拿的下金牌又有经济效益的就乒乓球运动一家,甚至可以说苟局上任前的体总唯一拿得出手的只有乒乓球队”。就是说乒乓球队在那时是唯一符合“奖牌要,经济效益也要,两者相互平衡”这个要求的,对吗? 那为什么还要“改革”乒乓球队呢?人家不是已经达到要求了吗?为什么不改革其他那些没达标的队伍呢(按照葡萄的说法,这种项目一抓一大把)?其中的逻辑是什么?
苟局上位是在里约奥运之后,此时的乒乓球队连续3个奥运周期包揽所有可拿的金银牌,队伍梯队建设完善,同时,乒乓球市场也热了起来,(刘国梁就说他注意到乒超联赛的观众席上有了好多年轻人,好多还是妹子),国乒以推广乒乓运动为目标的“第三次创业”正在进行中。如果按葡萄原文中所列举的改革目标来看,怎么也没有理由来“改革”国乒呀。
2.“苟局的思路就是,用管理人才替代专业人才总揽全局”。关键的问题,谁是“管理人才”?这个谁说了算?这些人又是从哪里来的?唯一清楚的就是,在苟局看来,刘半月肯定不是“管理人才”。
3.“改革破局,就是直接打断旧有体系的支柱,这个支柱往往是公众聚焦对象”。这是证明苟局是个“狠人”,对吧?以这个逻辑和所发生的事件,可以推导出,国乒以及刘半月就是这个“旧有体系的支柱”,所以必须被“打断”。那么,为什么?如果苟局真是个“狠人”, 应该拿个落后项目去改革,这才显示出他的狠,对不对?
4.帖子前半部分,葡萄讲了要解决实际问题,那苟局对乒乓球队的“改革”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如果他真的是要达到“奖牌要,经济效益也要,两者相互平衡”这个目标,乒乓球这里应该没有他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吗?
5.“简单点说,苟局改革的模式,只要验证可行,就会后面会在各部委推开” 以苟局这种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的改革(或者说没法在明面上说清),还要
“推开”?那会好生热闹的。
不讳言,我是国乒的粉丝,关注多年,知道成绩是辛劳和智慧的回报。国乒最大的错误,就是让很多人以为乒乓球队拿金牌是天经地义的,于是就会有苟局这样的人,拍拍苟头,”改革破局“,解决一些并不存在的问题,效法凯申公”扁平化“管理,还能”奖牌要,经济效益也要“。。。
呜呼哀哉
当时的看法是苟蔡争权,拿乒乓球队祭旗,2017世乒赛前拿掉孔王子动摇军心,但是将士用命反而包揽冠军,回国后又拿掉刘歪脖引起的剧烈反弹。没想到两年后又复用歪脖为乒协主席,乒乓球队乱了一阵后又逐渐恢复了正常,成绩也基本令人满意。
这半年来夏奥冬奥成绩都还不错,不能全说是苟局领导有方,但也不能全说他外行瞎搞撞上狗屎运了。
中国竞技体育的问题就是盘根错节,利益方过多,从上到下涉及的人很多,牵一发而动全身,关系到成千上万人的饭碗。1,如果是传统优势项目如乒羽女排,底子厚,群众基础好,国家队到各省市专业队再到基层少儿培训成功经验多,即使有个别不协调音符,但主流尚好。2,如果是像男足这样的没什么成功传统的,麻烦就大了,酱缸文化严重,球队里拉帮结派,还有各种媒体人士掺杂在里面,从少儿培训开始金钱当道,成功经验几乎没有,失败经验很少被认真总结过。3,大多数项目是竞技成绩还可以,但是群众基础一般,内部也是盘根错节,内卷内耗不少。
不所以苟局改革的目标是把盘踞的各个山头瓦解,即使是优势项目也要动,这样才能有威慑力(《北史》里提到,(北齐神武帝高欢)又尝令诸子,各使理乱丝,帝(文宣帝高洋)独抽刀斩之,曰:“乱者须斩。”神武以为然。)
苟局快刀斩乱麻,先拿乒乓球队开刀,然后开始扁平化改革,结果有得有失算是一个trade off,乒乓球算是一个牺牲品,但是苟局一刀切后微操又有所弥补,歪脖回归后乒乓球队算是回到了正轨。
这次冬奥会雪上项目加大投入引进规划获得了成功;原本是优势的冰上项目变化很大,花滑速滑有得有失,短道速滑勉强保住了底线,冰壶内耗严重一个四强也没有。
目前评论苟局改革的得失为时尚早,如果他能解决男足这颗毒瘤才真能算是他的功绩,男足从上到下整个系统的问题才是最大的,国家队一输球很多利益相关者把责任推给应试教育家长不支持,足协无能腐败等等,不是那么简单。
取消了足协原定的竞聘直接指定,再指定橄榄球协会主席当领队,完全抛开足协。
奔着蔡振华去的,蔡当时是副局长并兼足协乒协主席。
先把蔡的大本营搞乱。
1 孙的意见并不是水,而是她此前请来的陈。虽然两人同出上海队一门,但水和上海队关系更深厚,加之两人地域出身不同(江苏和上海),不像外界想象得那么亲密。上海足球圈多多少少知道一些故事。
2 把苟局和足协决策分开讨论不符合实际情况。整个足改过程的重大决策由苟局上报直管孙副总理批示进行,地方足协现在依旧多为足管中心挂牌。竞聘选帅的方式苟总不点头同意,足协无法推行。何况本身也不是多惊世骇俗的自主权限吧,比如此前中国篮协就有的红蓝两队竞聘选帅,国家队邀请制等等。实体化才没多久的足协又不是个“无法无天”的组织,否则直接空降一位国家奥体中心主任(陈应表刚转任,此前担任小球中心主任)做领队也成不了啊。
3 体总系统长期拒绝合作,不愿体教互通和向广大社会开放。不敢啃硬骨头,“小巧难女少”的奥运锦标主义,使中国集体项目总体放养,命运多舛。棒垒反反复复拆队组队,七人橄入奥后大量劝退原有运动员。而男足竞争激烈度远高于其他单项,相对成绩始终不振就成了必然结果。而这些大的政策导向上,苟局和前任领导们无甚差别……不能用“男足是足协在管”的理由来给苟局领导体总系统的问题开脱。
有大汉族主义吗?谁看到啦?
汉族的实力那么强大。绝大多数汉人过着和自己所在的民族的实力并不匹配。这还是大汉族主义吗?
例如看到民族文化交融的东西就感到如鲠在喉的那种,网上不少。
诚然汉族文化现实中看似具有主体性,但是在叙事上,更应当强调发展性、现代性。中国本身是个大国,不同地方的文化之间本身差异不小,某种强调所谓汉族文化的,其实很可笑的。
每种文化都有权利强调自身,汉族文化也不例外。
为什么认为只要汉族一说自己的文化,就是很可笑的事情?
这种笑,让人不寒而栗。
见到汉人穿汉衣都要嘲笑,反对。总之,不消灭汉人,有些人是不满意的。
我说的,就是那种以偏概全的,本质上是眼界不够,却对别人嘲笑排斥的。这里的汉人把那里的汉人“开除汉籍”那种
再有,说个例子,我的朋友圈子里,有和回族搞对象的,但是在吃猪肉问题上,反而没必要地主动挑衅,自己给自己添烦恼,最后也没成。
进一步,对于西南地区,就有那种要么是“我们祖先带来了文明教化”的高高在上,要么就是“都是猴子”的家伙。同理对于越南菲律宾的描述,已经把轻蔑当成了习惯了。见过最神奇的一个家伙是在藏民面前以解放者自居的抠脚大汉,简直是低级红高级黑。
往上说元朝清朝的时候,就很有那种排斥性的人。包括对于朱易、谷爱玲,有了金牌奖牌名次固然一样表现高兴,但是对于身份还是指指点点的样子。
这当然还没有成为主流,尤其是生活中。但是在没有拘束的网络空间里,事情更容易失控、进而反噬现实。
我觉得应该对于这种趋势有所警惕、并且建设出一更好的民族观点。至少,现实中真正做到平等友爱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