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与月之回忆河友探讨一下虚无主义 -- 给我打钱87405

共:💬1308 🌺2431 🌵2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8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说斯 大林有先手准备,叫希特勒落空了,这叫神话斯大林吗?

你又犯了另一个错误,就是不打句号,无限延展。知道为什么会有断代史吗?一句话写完了,得打上个句号。不要无限的追根溯源,如果成立,那么某人今天受穷,他可以追溯到人类的始祖,他还可以怪宇宙大爆炸。

家园 那就是

菜俄的前生是菜苏咯,斯大林有准备在战争前期还被打了个稀烂,后期也不漂亮;德三菜苏联红军更菜,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苏德战争就是菜鸡互啄!

我不打句号是我的问题,你只挑对你观点有利的史实来举例,那你是不是看事物的视角也偏了呢?

通宝推:红十月,
家园 这样吧,我完整的说一下,但有先决条件,你能心平气和的读完

很多人,包括你在内,会犯两个错误,这两个错误,都跟全面有关。

有的人把全面理解成了,人类的历史,乃至于宇宙的历史就是,因为最开始的A,所以B,又因为B,所以C,又因为C,所以D。这是很典型的。比如今天有大把的人讨伐邓小平,他就是这么思维:我今天之所以不高兴,因为什么什么。还特别带劲的进行论证。

有的人他知道了,全面不是这个意思,得打上逗号,句号,当然,句号最重要。所以,就有断代史一说。可问题就在于,句号到底应该打在哪?这是所谓的有争议的。比如,到底是应该在秦与汉之间,还是在秦与东周之间切上一刀呢?中国的史学界就这个问题有着长期的争论。但希望你看清楚了,我写的是【所谓的】有争议,我的意思是说,没有掌握”黑科技“的人,就会争议。这个”黑科技“是什么呢?我一会再说。另外,正因为要打句号,要翻篇,所以有人鱼目混珠,他明明是断章取义,但他非要说自己在谈一个完整的问题。

我在贴中说,德军的战略构想就是先一个直拳,再一个勾拳。这是从战略层面来描述的。我估计你比较喜欢看战役,所以更习惯于从战术层面来进行分析。只见战术,不见战略,只见战略,不见战术,这是很常见的错误,当然,也跟”全面“二字有关。但这,属于低级别错误,跟我前面讲的断代问题,不在一个层次上。你说你不同意我的看法,恐怕是你不能占在战略层面来总结苏德大战:德军的战略构想,先一个直拳,再接一个勾拳,他的杀招其实是在勾拳上。然而落空了,直拳被担苏军捏住,还给捏爆了,自然准备中的勾拳打不出来了,打出来也是做个样子,软绵无力。苏军就此粉碎了德军的战略构想。同时,你读我的文章,也没有从”全面“来读,我提及苏德大战是有针对性的,不是一个完备的论述。我主要是针对神话美军、神话德三而言。如今很多人神话德三,他们犯的错误就更加低级了。你说德军战备精良,技术先进,这没有问题,这叫”术“。你觉得这个很棒,可以为自己所学,那你就学好了,可你为什么要因此神话德三呢?德三有术无道嘛,这不是明摆的吗?然而,这里还有一个看起来很小的话题,那就是,当我说德三有术无道时,很多人他就不说话了,表示同意,但是如果我说,德军并不是训练有素,这些人又会表示强烈的反对。这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一个超级重要的问题。

什么叫训练有素?一堆”机器人“,看起来训练有素,其实他连人都不是了。不光有人吹嘘德军训练有素,还有人吹嘘当年的日军训练有素,还举例说一名日本兵能单挑五名中国士兵,说得振振有词。”机器人“他不是人,真正的人可以秒杀这些”机器人“,这仍然跟”全面“二字有关,但我们可以将这个问题单独的挑出来,那就是在说,我们要搞清楚的问题是:何以为人?甚至我们要搞清楚的问题是:何以为生命?人类就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从未停止过。我要写这方面的内容,可以写1亿本书,还可以继续写,还不重样,只要我愿意。

前面说了这么多,才开始说重点。怎么断代?何以为人?这两大问题,是重量级”选手“,很难很难。然而,这种难,并不是世俗所说的那种难,这种难,叫会者不难,难者不会。这就是我在前面提到的”黑科技“。

什么意思?我下面要说的话,很关键关键的。

生有涯,知无涯。怎么断代?无穷的争论。何以为人?可以无穷的书写相关内容。那怎么搞?这里确确实实是有奥妙滴!所以才会有会者不难,难者不会一说啊。

接下来我要说的是最关键的一句:这种,不可能言传,别人不可能教得会你。反证很容易,如果能言传,能教会,大家都会了。只能自己去得。我们中国人管这个叫,开窍了,悟出了,得道了。

怎么才能证明自己确实得道了呢?无法证明!所以我一再说,证明不是万能的。无法证明这话怎么理解?正确的理解就是,若你得道了,你自己一定清楚。这种感受,好比说,你手里有一大把 钥匙,其中只有一把才能开锁,而你不可能用逐一试用法来找出这把钥匙,怎么才能找到它?我不想说,也没有办法说。我只是说,如果你手里的钥匙确实能打开那把锁,你都不用试,你的脑子会提前听到锁被打开的声音。听起来是不是很玄幻呀?我跟神棍没有区别,对吗?嗯,听起来就是这样的。

家园 神神叨叨

苏德战场上还直拳勾拳,不知所云,您先把列宁格勒在德三的北线?中路还是南线搞清白再谈好吧!德三失败是战略上的失败,但不是你谈的那个战略!

阁下估计是60年代末人,好读书但读不深,好思考但没逻辑;教育程度在本科以下,在当年也是不错的;职业是:曾在体制内呆过一段时间,现在教培行业措虾子;土著;喜欢自说自话;

认识一个你这样的人,你不是他吧?

通宝推:红十月,
家园 下士闻道大笑之

至于你是不是某人的马甲,这个问题,对我来说,是不存在的。你要面对的,并不是我,对此你心知肚明。

家园 谁一定会猴子捞月?

张三听到别人问候他的老母,他没有反应,因为他的的确确没有掉一根毛。

另一个李四则暴跳如雷。

还有一个赵五,坚持认为张三其实气得发抖,只是假装不在乎。

问:谁一定会猴子捞月?

家园 美军

有力不需要那么多的军事谋略,碰到对手平A过去就行,就算被很厉害的敌人(如二战的阿登、抗美援朝)包围了,你有本事就把我(团以上单位)消灭全歼呀,可惜还没哪支军队能做到;所以显得很菜;苏联红军。。。对这只军队的评价就一言难尽了!感觉很强,也有很漂亮的行动,但经常干些菜到令人发指的事。。。

家园 天下没有无用之人

天下没有无用之人,这是”人学“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这句话开始,后面的全部都叫”学以致用“,意思是说,要把这句话用到极致。下面开始。

==================

既然天下没有无用之人,那么怎么去用人,是不是首先要建立一个正确的关于”某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之模板呢?

常见模板是某甲是个好人,某乙是个坏人,也可以再细分,譬如,非智即勇,非愚即奸。这个模板我已经弃之不用了,但请注意,我是在理论层面抛弃了这类常见模版。然面,好人、坏人这一常见模版乃是理论与实践结合之模板。因此,我实际上在重构理论模版。为什么要重构呢?因为我根本就不知道理论模版是啥样的,我跟大家一样,看到的”成品“。我重构出来的关于”某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之理论模版如下:

某甲,在条件A下,他会如何如何;在条件B下,他会怎样怎样。

举例,中农、富农、民族资产阶级在9.18事变之前,他们胆小、沉默,不管你怎样描述,反正就是王明所代表的”左“倾分子所认为的,危险的中间派。在9.18事变之后,日本人欲吞并中国之野心昭然若揭之际,中间派们抗日之要求变得强硬起来,有大声疾呼的,有弃笔从戎的,林林总总。

由此可见,”左“倾分子犯了一个异常低级的错误。

某乙,不管是条件A还是条件B,他始终如一,都是如何如何。

这就不举例了,举不好例子就会有争议。

综合来看,我以为,就这两个理论模版,可以了,够用了。前者,如某甲,我称之为AB型;后者,如某乙,我称之为O型。这里需要强调的是,AB型在我看来,不是两面派,而是会变,不是因为条件变了而变,而是当条件变了之后,我们能见到条件未变之前见不到的内容;O型则是不变。我之所以要强调一点,就是说,外部条件发生,不是成因。不是因为温度在摄氏0度以上就是水,以下就是冰,而是,当温度在摄氏0度以上就是水,以下就是冰。

==================

建立了模版之后,下一步,就要理论联系实践,所以要探讨一下会为用人。

用人中的人,是不是只指别人?我认为还包括自己。这是其一。

其二,对于用字的理解应当尽可能的广大,培养、欺骗、愚弄、杀戮等等都可以叫用。

这里专门就杀戮这种用法说一下。天下没有无用之人,如果这里的用是狭义,那么就不能杀任何人。但如果要(狭义之)用某个人或者某类人,需要达成的条件过于苛刻,比如成本过于高昂,或者时间非常急迫,那就不如杀掉。举例:老师放弃了某个学生,往往是综合考虑之后发现”支付不起“,于是将其”杀“掉。再举一例:理论上人与人应该互相尊重,理由就是天下没有无用之人。但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对某人不屑一顾是完全成立的,也是有必要的。

因此,我以为,当注意有两个用,一个用叫理论之用,另一个用叫理论结合实际之用。而我们行文时,不可能这样冗长的表达,所以作者和读者都需花点脑筋,尽量避免出现误导或者曲解之可能。从此处开始,下面我但凡使用了用这个词,都是理论结合实际之用,除非另有注明。

其三,用有大用与小用之别,可是到底什么叫大用,什么叫小用呢?我也说不清,只好举例说明。

西安事变中,蒋介石有被杀掉的风险,然而在共产党的斡旋之下,事情得到了控制。那么,为什么共产党不等同杀掉蒋介石呢?我以为,留着比杀掉还要好用。把蒋介石先软禁起来,再向外界放出风声,青年军官要求杀死蒋介石,这样一来,南方方面势必有人坐不住。果不其然,没多久,何应钦就打着救蒋的旗号试图篡位。于是再将这一消息告之蒋介石。蒋介石必然求生欲爆棚,因为他想活下来,回去报复他那个集团中心怀不轨之人。而蒋介石想活,就必须同意国共联手抗日。这就是共产党用好了蒋介石、何应钦等人,既削弱了对方,又壮大了自己,此为大用。

小用我就不举例子了,太常见了。

==================

以上,仍然是”坐而论道“,下面见个真章。

为什么如今性别大战愈来愈烈?接下来会如何发展?

长久以来,人们有一个共识,女人善良、温柔。这一认知,错得可怕。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再重温一下AB型:

某甲,在条件A下,他会如何如何;在条件B下,他会怎样怎样。

假设某甲一生当中,条件B都没有出现,那么他是不是会给人一种错觉?如果是连续数千年,条件B都没有出现,是不是会对某个群体形成误见?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之后,女人买春、女性嫖娼,已然不是特例了,不是极个别现象。今天说,女人也是会吃喝嫖毒抽五毒俱全的,恐怕没有几个人表示反对。但如果我们在100年前如是说,估计能被石头砸死。

据我个人所分析,我以为,之前的条件A是忙、钱少、也不掌握家庭财权(这是针对大众而言),现在的条件B是闲、钱多、掌握财权。这里要说明钱多钱少,不是纵向对比,即不是跟今天的所有人对比,而是横向对比,今天处于某个阶层的女人跟过去处于同一个阶层女人对比。条件A跟条件B差异巨大,而人并没有多少变化——显然,这里指的是自律性或者说人生追求,跟识多少字、有什么文凭、见过多少世面并无关联。这样,我们就看到了水(摄氏零度以上),而我们之前看到的是冰(摄氏零度以下)。

正因为长久以来,人们认为女人善良温柔这一共识错的离谱,所以没有准备,心理没有准备好,制度上也没有准备好。比如,人们惊讶的发现,《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不是在保护女人,而是被女人当成了盾牌或者说保护伞来用,男人们高呼应该出台《男人权益保护法》。至于说,一些男人在外苦逼挣钱,他那掌管了家庭财权的女人却拿着这些钱嫖娼、养小白脸,那更是”见怪不怪“了。换而言之,有一个巨大的漏洞,这个漏洞长久存在,女人早就发现了,但一直没有出现条件B。所以男人只好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以为,这就是性别大战爆发的根源所在。

接下来会怎么样?我认为情况是错综复杂的。色情业、博彩业以及贩毒吸毒,本来就在【有钱有闲】之条件下,兴旺发达。如今女性成了一支新的生力军,我们完全可以预见到相关行业将继续高歌猛进,比如美国一些洲、加拿大已经宣布大麻合法。然而中国不大可能将色情业、博彩业以及贩毒吸毒合法化,这样就势必会催生出地下市场。而地下市场也是市场,自然会生出管理需求,如此又催生出黑社会。对于我们中国而言,官方不可能同意嫖、赌、抽合法化,这叫堵,但有地下市场提供相关商品和服务,这叫疏。所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堵与疏是否能结合好。可是我们知道,黑社会名义上是违法犯罪组织,白社会里某些人就会借机敲诈勒索,这样一来,黑、白两道之间的关系会如何演化呢?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由于嫖、赌、抽市场钱景巨大,我们周边的国家和地区,因制度不同,他们一定会承接相关业务。比如南亚某小国五日游,表面上看是观光,其实是女嫖男赌外加一块抽大麻,全套服务。起初,这些邻国想来是定是喜上眉梢的,有好多钱可以赚。然而过不了多久,就会迁怒于中国。当地的嫖、赌、抽事业蓬勃发展,社会风气必然好不了,贫富悬殊也会进一步扩大,搞歪门邪道赚大钱做正经生意反而赔本,诸如此类,都会冒出来。这样一来,我们跟邻国的关系就会变得紧张。

以上所述,全部是由”天下没有无用之人“这一句话发展出来的,当然,也是综合了其它内容。

最后啰嗦一句,别谈教育。千万不要说,教育发达 了,就能把大部分人教育成了O型,后面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根本就不会出现。这种假设是没有意义的,面对现实吧。

家园 我就是个俗人啊

假如有人说,掌握规律可以降低学习新知识的成本,并且应用规律来行事也能降低成本,你赌不赌?

规律当然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规律真的万万不能。。。。

家园 先赢后输,大概率,我只能祝你好运
家园 debug没完没了

通常这种对手会掩着耳朵,高喊:我不听,我不听!

你别说,我还真的在河里见过这种鸵鸟型对手,当时我就乐了,在河里杠了那么久,第一次感到老鼠拉龟😄😄😄

家园 我猜你的意思是

总结一下,你的意思是:不要被以往的成功经验迷惑了,要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对吧?

家园 太阳围着地球转这一”真理“,我估摸着,至少统治了500年

女人善良温柔,绝对跟吃喝嫖赌抽无关,这一”真理“至少统治了5000年。

到底啥叫科学,啥叫规律?你真的知道吗?😁😁😁

家园 科学就是这样子的

科学理论允许被推翻,只要具备了可证伪性,谁都可以去尝试推翻,而在被推翻之前,先假设成立。。。。。

用科学方法总结出来的规律,其实是一回事。。。

家园 被人愚弄,是因为【可以】被愚弄

被愚弄了,还说这是必须要走的弯路,果然是被卖了还替人数钱,真棒。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