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儒本是商,商就是儒 -- 张新泉

共:💬12 🌺1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家园 【原创】儒本是商,商就是儒

作者按:

商作为职业、社会分工、种族部落群体、阶级,其源起当然与祀、士有别。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曾经形成有祀商一体、士商一体、儒商一体等特殊型态。如犹太族犹太文明就长期商教一体。殷商之世,也是祀商完全一体,祀、士与商是利益高度融合的命运共同体。

春秋时代,儒家逐渐兴起。究极起源,主体就来自殷商后裔,尤以祭祀贵族(祀、士)为其中坚。大体包括三部分,即掌握宗教文化传承的祭司家族、主持商务及公关"外交"的富商家族、维护安全的武士家族,它们分别对应几百年前殷商王朝统治集团三大支柱。

本源既然如此,自然向来也就并无所谓主张重农抑商。

重本抑末,是战国时商鞅变法法家最先开始搞地。由于秦灭六国的历史性巨大成就,这一条才变成了后来历代王朝普遍的所谓共识。

先秦之儒家从其根本而言,是反对抑商地。相反,他们虽然身处春秋姬姓诸候环围监控之下,不得不打出"吾从周"旗帜。但从本质上观察,他们是"打着周旗反周",一直秘密从事反周复殷大业。

经历战国之大争乱世,秦汉之后的历代儒家,自然没必要继续反周复殷。但他们虽然也附和迎合亚细亚生产方式小农经济体系内帝王君主必然的农本思维,却更多强调地还是反对与民争利。说白了,其实就是仍然主张兴商而非抑商。

一、现象

夫子《论语》中厚子贡而薄樊迟。

筑庐守孔子墓三年者,子贡也。为纣王作翻案文字者,亦子贡也。盖棺而论孔子"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者,依然子贡也。

春秋时的国际商业巨头子贡,才是"圣彼得"。颜回子张曾子……,马太之流耳。孟子荀子董子朱子王阳明……,奥古斯丁、马丁路德之流耳。至于荀子弟子李斯韩非之辈,犹大、马基雅维利之属耳。《论语》中孔子给众弟子下考语,唯樊迟以农艺事问而定"小人哉"。何为小人儒?夫子早有定论。

孔子问志,最后来一句“吾与点也"。那么,曾点的理想生活是什么呢?他说的那种日常生活状态,古今中外,哪种人能活成那样?什么人是那个样子呢?

两种人,一为祭司教士之流(包括诸位象牙塔中人),一为附庸风雅财务自由之商人。

秦汉以来之历代王朝,赵宋一朝最得儒士心。无它,"本朝祖制不抑兼并"、重商耳。儒、商皆如鱼得水。

元末,士人多厚张士诚而薄朱洪武。亦无他,张以贩盐起家,朱以农夫起义。朱洪武重儒士而多以武力强绑强拉,张士诚重商而士多自归之。

朱明建政后,多有儒士以大元遗民自傲。亦无它,蒙元虽蛮夷而重商,朱明虽复汉官威仪而重农抑商。

近现代士人多爱柿油,柿油者,商人之最爱者也。

《三国》与《水浒》。都算是儒生之大作,名著焉。

《三国》主要倾向是拥刘反曹。

曹操重农,而刘备起于织席贩鞋,桃园三兄弟都是小商贩。三人第一次出山登场,就是找了大商人投资。后主刘禅舅家,更是汉末两大巨富豪商之一糜氏。他们家也一直是刘玄德最倚重对象,所谓"位在诸葛、庞统卧龙凤雏之上。"

《三国》书中拥刘反曹,与其作者现实历史中拥褒张士诚贬批朱洪武,立场态度取向一致。

《水浒传》号称为农民起义作传记演义野史,却不见几个农夫。头领大都是大小市民大小商贩商户。替天行道,为谁辛苦为谁忙?

《水浒》开局就有少华山,没农夫么?朱武(朱洪武)、杨春(常遇春)、陈达(徐达),是褒是贬,作者自个知道。

儒生作者眼中,有农夫么?

汉高承陈胜吴广之余绪,明祖亦以农夫为根基。两人皆鄙儒而用之,儒生亦鄙两人而投之。强扭之瓜两相厌弃而无奈相合。

学成文武艺,售与帝王家。就是个买卖人,卖的就是肚子里那点墨水或黑水坏水。

儒有显著特征叫变色龙,商有鲜明特点叫软弱性。

汉、明皆要到中后期,儒生方得畅快。无它,商渐兴而农益微耳。

历代流民起事,唯黄巢流窜败亡之中亦时有士人随之。黄巢者,农夫耶?半似士人又半似商贩,独不是农夫。观其所为,待农夫如驱牛马,与历代其它起事之人颇多异趣。

书生造反十年不成,大多非为工农谋,亦皆非真革命。大多投合于士商之所求,只求改家换姓耳。汤武革命且如此,后世更等而下之。唯汉高、明祖依重于农,差强人意。光武借绿林赤眉之力,再差强一筹。

五千年来,真革命者,唯百年以来耳。

商六百余年,宋三百余年,明嘉靖后百数十年。

周八百年,汉四百余年,唐?二三百年,明正德前百数十年。

五胡、五代隋元清民国,胡夷虏洋或主之或杂之。

姬周稷周,殷商儒商,劳力劳心,食货祀司空,士商工农,资本劳动……

儒就是商?

为何孔子《论语》里却要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这是孔子周游列国在陈绝粮,处境最艰难时。面对子路公开质疑拷问,羞恼之下,孔夫子所给出的回应。

怎么理解?君子儒不是大豪商吗?怎么会落到断粮七天,穷困到如此地步?

孔子一行这趟旅行,主要目的其实就是向诸候们推销自己,找机会,也可看作一次商业行为。

他们自信满满,以为自家商品品质高,又是主动推销送货上门,肯定会有很好市场前景,会被热销抢购。

没想到,一路上都是遭受冷遇、讥讽。目标大客户无人问津,偶遇市场同行大都经常夹枪带棒,最后还搞到山穷水尽。

这种情形下,安全总监子路公开提岀质疑:好商品也会根本卖不动?

孔子这时候的回答就有些勉强:

好商品品质高价格高,市场定位通常是最顶层消费者,卖不动是常态。即便这样,也要坚守顶级商品的定位,绝对不能自降身价迎合市场。

这与低端市场廉价商品不一样,那些商品如果卖不掉,就会各种烂招泛滥、无所不为。什么“王八蛋厂长黄鹤带小姨子跑了,""店面明天到期跳楼清仓大甩"……都会出来。

你们永远要记住,我们是最顶级奢侈品,绝不能自降身价。半年乃至半辈子不开张,那都是常态。我们一开张,那就能管一辈子甚至几代人,这也是常态。

我们绝不能用那些廉价商品的滥招。大家再坚持一阵子,我们就可以"下周回国",迎来"生态化反"的春天,创下能吃几辈子管几代人的大业……

到那时候,你们就可以“我脸盲不知妻美“、"我对钱不感兴趣最后悔就是开创xx"、教导别人要"大家可以先定一个小目标“,写本书《精养……》细致分析详细讲解努力呼应一下"唯女子与小人……"……

二、重读

孔子是殷商祭祀贵族后裔,是殷商遗族们推选培养岀来的先知、救世主、祭祀教主。

孔子在周礼旧秩序最顽固严密的鲁国,不得不打着"吾从周”旗号。同时,他又东奔西走广泛联络各方殷商后裔以及各阶层反对力量,到处渗透安插自己人。努力破坏周鲁旧秩序,争取复兴殷商。

打着周旗反周,是孔子一生写照。

《论语》开篇另类解读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我们学习了理解了掌握了殷商先祖圣贤们的伟大思想、经验、优秀传统、技能、文明文化,还要经常回顾、不断实践、努力传扬它们。这样,我们才能在周鲁姬姓诸候们严厉管控的残酷现实下,立足扎根生存下来,最终实现殷商复兴,真正得到解脱。

这样反复学习、不断实践的过程,难道不也是一种拯救继承发扬传播复兴先祖们那伟大殷商文明文化的正确办法、方式、道路吗?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对于鲁国内周礼旧秩序下近乎窒息的生活,我们早已忍无可忍。“八侑舞于廷,是可忍孰不可忍,"?每天都被强迫着安排去观看学习周鲁姬姓贵族们表演周代礼乐乱七八糟烂演岀,实在让人太难受了。殷商先祖们那更灿烂辉煌文化何时才能公开传扬,迎来复兴?我们热切企盼着来自远方的殷商后裔同志战友们,希望他们能给我们带来新信息好消息。想到他们马上就要来到,我们无不雀跃鼓舞,忍不住高兴得时刻都要跳起来。

《潜伏》等谍战剧中余则成们,他们要是忽然见到了"从延安来的同志"之类,那些场面表演,语言神情动作姿态,确实让人深刻领会到什么叫"不亦乐乎"。

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著作述作,用字遣词一向很讲究,所谓"笔则笔削则削"。

"有朋来,不亦乐乎"其实就已很好。特意添加“自远方来",内涵自然很可以更加丰富。

既透露出身边斗争环境艰难复杂,朋友在远方。

孔子身边环境?说到辛酸处,四顾皆茫然。

"鲁哀公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子曰:‘吾道穷矣!’"。生存斗争环境恶劣,希望渺茫。

其实,(周王鲁公?)西狩获麟,而孔子却叹气,"吾道穷矣"。

单从这事,就不难分析岀孔子究竟是干什么干了一辈子。

《潜伏》有这么一段,胡宗南打进延安,余则成陪同天津站上司同事旁听收音机广播,还表情僵硬地附和应付几句。但关上门,就身体几近失控。回家后,始终坐立不安失魂落魄六神无主。当天打破秘密工作规矩主动找到"掌柜",直到听了"有一种撤退……”才安定下来。

这段剧情,完全可与"(姬姓王室公族周王鲁公?)西狩获麟,子曰:吾道穷矣!"对照着阅读理解。

有朋自远方来,也显示了殷商后裔们的力量。我们的组织遍布五湖四海,相互联系密切,革命友谊深厚战斗感情浓烈。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在艰难困苦的敌后潜伏战场,我们始终保持着积极奋发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一些殷商贵族后裔们不了解我们的秘密身份,但他们接触到注意到观察到我们从事的各种各样"反叛"事业后,却从来不生气不愤怒不批判,更不会报告给那些周王朝姬姓族人。这些人,难道不也是我们尚处于黑暗中的未来同志战友吗!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不断反复学习、深入理解继承牢牢掌握了先祖们的殷商文明文化?还能根据现在的形势,找到新的传播发扬方法,带领大家找到、走岀新的复兴殷商正确道路。这样的人,就可以做为复兴殷商的骨干力量担当起领导责任,培训教导岀更多人为复兴殷商而奋斗。

“克己复礼"

我们要完成复兴殷商的伟大事业,在目前现实形势下,既要看到腐败的周礼旧秩序已经礼崩乐坏,我们的事业前景光明。也要认清这些周鲁姬姓敌人们力量仍然强大,我们还要长期坚持地下斗争,韬光养晦,夹起尾巴做人,积蓄力量。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孟子》中抄录孔子语)

我们殷商人丧葬祖先祭祀鬼神是很虔诚地,"敬神如神在”。他们周鲁姬姓在葬礼上做些个人俑,算怎么回事?那不是骗鬼吗?

"人牲",祭祀丧葬要搞,就得来真地。

周鲁姬姓这样唬弄他们的祖先神灵,他们的后人也会这样唬弄他们。最开始废除殷商祭祀丧葬礼仪,用人俑唬弄他们祖先的周鲁姬姓,自己也必定享受不到后人的祭祀。

"富贵于我如浮云"

现在周鲁旧礼制旧秩序尚未崩溃,在这种形势下,富贵对于我们这种殷商后遗而言,真TM地神马都是浮云。可望而不可即。

这些解读比常见通行解释,更贴近孔子所处时代、身份、所作所为。主流通行解读,似乎一直流于"听其言",只是古人文言字词的现代白话翻译。而这种解读,更重视发掘孔子所处时代局势及个人家族身份背景,重在"观其行""考其实"。

年轻时读《论语》,总感觉东一榔头西一棒,零散琐碎跳跃极大。

开篇《学而》三句,就彼此几乎不搭调。排比句放在一起,就有些奇怪。总感觉似乎缺少根线,需要一根总线索才能把它们串起来。

这些解读,试图寻找到这条线。有这根线,开篇三句就不再彼此跳跃不搭调,而是一气呵成浑然一体。而且,这根总线极大概率正是孔子一生活动与思想的总纲。有这条线,才能把《学而》开篇三句串起来,不至于东一榔头西一捧。

《论语》是语录,但有其总线索。如同毛语录,虽每句每段都独立,但又共同服务于革命这根总线。

宋代赵普曾谓"以半部《论语》治天下"。

赵普一生功业几件大事:帮赵大以宋代周,结束五代武人争夺乱世,帮赵二解决完成皇权继承。赵宋开国就兄终弟及,后来又有几次兄终弟及。这是殷商继承制度而其它王朝罕有,尤其为周礼所反对。…,这些都可算是“类革命",赵普算半个革命家。

“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正确解读就是:赵普学用《论语》一辈子,从至少一半《论语》文字里只读岀两个字:"革命“或“造反"。

赵宋代柴周,实现以宋代周,赵普也算是另类形式完成反周复殷。商、宋、殷都是同义代码。赵宋的祖宗,名字就叫赵弘殷。宋代是秦始皇以来历代王朝中唯一公开宣扬"本朝祖制不抑兼并",重商兴国。命延三百年始终偏安未曾一统,半享殷商六百年、天下共主之地位、岁月。

赵普高举《论语》,也可谓名正言顺由来有自。

孔子《论语》是半部革命、造反语录,亚圣孟子呢?

《孟子见粱惠王》,算是儒家《四书》《孟子》里的关键章节。战国第一嘴炮在这篇文章和同期其它篇章里火力全开。

望之不似人君,内圣外王,王道霸道,天时地利人和,民贵君轻,土地制度,理想国模型……肚子里存货全都岀来了。

孟子要干什么?回到公元前362年这个大背景,可谓一目了然。

前362年,梁惠王称王,正式结束周王一王天下、华夏共主时代。当时,魏武卒横行天下,打得秦国望风而逃。秦孝公一上台就毅然决然重用商鞅,坚决变法图强求存。

这一年,整个周王天下世界都乱了套。卫、燕、秦,三家换了当家人。秦国、韩国这两家魏国近邻,都吓得要学李悝吴起,跟风变法图强。变法风潮在列国成席卷之势。

孟子这时候"当时周天子尚在,何事纷纷说魏齐",跑到魏国开嘴炮。他鞍前马后奔走蹦跶,为谁辛苦为谁甜?

当然不是为了周王。

实际上他既是为梁惠王称王叫好、捧场、站台,试图投机下注。又暗藏"二次革命"意图、贩卖私货。满口王道、仁政、爱民,背后全是政治算计。

把周王与溥仪未代清帝类比,把粱惠王与袁慰廷划作一类,就不难理解两千年后的孙文孙大炮为何那样推崇孟子了。

两人完全是玩地同一个套路。

孟子当然要支持鼓励梁惠王们,要"利用"他们去扳倒打破周王天下的旧格局。当时诸国里头魏国最强,只有梁惠王有这实力,还公然率先称王。孟子自然要去站台、游说、投机。

后来,他拜见粱惠王儿子梁襄王后,却又明确宣扬“望之不似人君"。

只因那时梁魏国力已经削弱,不如先前强势。孟子见风使舵功力,亦可见一斑。

从后世孙文之手段,可窥其中奥妙。

孙大炮先是与袁慰廷妥协,携手逼清帝退位。又随时准备批斗袁慰廷"窃国”,号召诛“一夫",发动二次革命。

孟子预埋"民贵君轻"诛一夫民贼等旗号,就是为二次革命,为彻底完成复殷大业留下后手、旗帜。

积极投入参与辅导引导周代同姓异姓诸候乱世争霸,在重建秩序过程中上位获取若干权柄地盘。再在合适时机用"诛一夫,除民贼"之名义,领导完成二次革命,复兴殷商。

周王朝与宗亲诸候们长期监管的殷商后裔孔孟这些人,要代入犹太后裔摩西、耶酥、彼得这些出身地位情形相近的人物对比分析,才能真正掌握他们思想主张的原本起源。

三、析原

汉代之孔氏、孔子后代,曾有推举姬周后代入朝为官。似乎孔氏后人与姬周后代之间,彼此友好得很。

但那时代的孔氏,距离春秋时代的孔子,已相隔四五百年了。经历了战国秦汉长期战争天下大乱,他们与孔子时代的人观念上已完全不同。那时候,连周朝都灭亡一二百年,孔家人还反什么周?

然而,在孔子春秋时代,当时人们观念中,总共才经历过夏商周三个朝代。而夏商周三者相比,有六百年历史的殷商文明历史最悠久,国力更加强盛。其辉煌灿烂荣光,远非夏周可比。

所以,春秋时殷商后裔们对于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对于祖宗六百年我大邑商天下共主的光荣历史,当然还是很怀恋崇尚仰慕追思。

对他们而言,武王伐纣周公东征都不过是以武力暴力甚至是投机取巧压服殷商。所谓"纣之不善,不若是之甚也”。周王朝灭商后仅仅过了二三百年,就已前有周昭王南征淹死,后有周幽王烽火戏诸候被狄夷杀死。周王朝这类统治无力表现,与大邑商六百年赫赫武功高光闪亮相比,不值一提。经历了周平王东迁后,到孔子时,周王朝更是已经礼崩乐坏。

可以说,孔子生前所知的周代这四五百年历史,与大邑商六百年赫赫武功相比,实在太过不堪了。

殷商后裔们当然因此会对祖宗更念兹在兹,而根本没有什么理由要对周朝产生崇拜臣服心理。

春秋时代的孔子与殷商后裔们,他们的历史记忆中,只知道有夏商周,是一群真正"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商代遗民。平素里,他们大多是"商民犹记亡国恨,喜闻姬周马上崩"。就象现在某些海外民国遗留,天天靠你唱我和"中国BK论"混日子?

毕竟,当时华夏文明历史还仅仅只经历夏商周三个朝代,殷鉴尚且不远,而征服统治管控着殷商遗民的周朝,表现又各种糟糕。

孔子是以天命凤凰之子自视的圣人、智者。

他从少年时代起,就被父系殷商后裔族人们灌输教导。他那时就萌发有反周复殷思想,这不足为奇。

孔丘本人生来又是那么人高马大骨胳清奇,脑前脑后放肆生长地都是各种反骨。形貌比较不同寻常乃至反常,大概也因此更受殷商祭祀后裔们重视,也因而获得更多关注与资源投入。成年后,他就被培养推选为秘密教主救世主先知,私下里秘密地打着复兴殷商旗号,啸聚殷商后裔以图复辟。

不妨进一步细究孔子成长的家族背景。

按文史资料记载,孔子十分欣赏推崇管仲。为什么呢?有没有别的因素待发掘?

管仲的父系家族是周王室姬姓后人,是齐国贵族。他们家族与另一个齐国贵族鲍叔牙家族交往较多。

鲍氏家族并非周王室姬姓或齐国姜姓诸候的直系旁系,但却是与姬姓、姜姓惯常相对固定联姻的外戚贵族。就象后世一些蛮夷王朝,诸如辽代的萧姓、满清的佟氏、纽钴禄氏等等,家族就盛产皇后嫔妃。

历史上从上古到夏商周代,早期华夏文明也有很多例似情形。

而鲍叔牙父系族中,虽然会有不少女儿们嫁给了王公诸候家族(极可能就包括管仲这种姫姓旁支),但父族的男孩们,却大多只能在低于自己家族等级的贵族中找寻合适配偶。

因此,鲍叔牙的母族妻族,很可能来自于地位相对低下的殷商贵族后裔。

鲍叔牙与管仲都岀生于安徽颖上。春秋时,这里属宋国楚国地盘,即殷商后裔主要生活区。类似于中世纪欧洲的犹太区、美国的印第安人保留区等。

管、鲍家族居于颖上,类似于辽代某支耶律氏萧氏旁支贵族,任职守护居住在女真、奚人等依附部落区,监管该地。

管仲幼年丧父,少年经商。他的岀生地域与幼年人生经历,显然说明他与殷商贵族后裔有极大关联。

管仲年轻经商时,鲍叔牙经常不计利益地多次投资给赚不到钱、分利润还强占大头的管仲。这背后,大概率是鲍家的殷商后裔母族妻族在运作,是一种长期曲线投资交好。

管仲被鲍叔牙推荐,受到齐桓公赏识提拔。执政后,大兴工商,整军经武。这些举措,与周代当时主流治国执政经验明显区别。好比秘密信仰犹太教的某位贵族信徒,在中古欧洲小国执政后,颁布政令推行各种有利于犹太商人利益的政策,破坏封建采邑庄园旧制度秩序,与中世纪主流执政经验相背离。

与管仲受母族恩荫与殷商后裔有很深渊源不同,孔子的母族颜氏,却是周公旦鲁国姬姓公族旁系后代。

孔子对母亲族系的态度,虽只有委婉提示:唯女子……。但也从中可见,孔子对母族态度并不热衷。

孔子地位提高、条件改善后,对颜氏一族似乎也不真心实意有所关照。他声称最喜欢的弟子颜回(孔子母舅族人),日常生活是"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室",最后饥寒贫病很早就死了。孔子自己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席不正不食割不正不食,比较讲究,但他却老是夸赞颜回的安贫乐道。让人总感觉他似乎在骗颜回,是所谓的捧杀?

管仲家族背景与人生成长经历,决定了他很重视母族妻族。但孔子,却明显更重视父族。

同样是幼年丧父,同样是岀生于母亲族人所在国度,也似乎都是由母族养大。凭什么说管仲重母族妻族,孔子却更重父族呢?

这并不是双标,他们是有内在一致性,是相互统一的。

孔子与管仲的一致性在于:管仲母妻族鲍叔牙家族的母妻族、孔子的父族,他们都是殷商后裔。

他们这些殷商后裔,才会更加重视这种跨国族界限婚姻所生的后代。因为他们才可能需要凭借这种联姻,才更需要依靠这些后代去改善处境、提升地位。

反过来,孔子母族颜氏,本就是鲁国公家贵族。管仲、鲍叔牙父系,同样本就是齐国贵族。他们这样的家族,也就反而会轻视与日益败落的殷商后裔贵族之间联姻,他们也会看低这种婚姻所生后代。因为他们会降低家族的声望,损害家族的利益。

这种跨国族界限婚姻内,地位不同的父族母族,对于后代们各自具有不同态度。

这样的家族背景,使得管仲与孔子都成为了更多地受到殷商贵族后裔支持照顾培养的杰岀人才。他们的根本立场态度,也会因此更倾向于殷商后裔。

他们取得一定地位能发挥社会影响后,就都站在肯定扶持容纳殷商这一边。也经常否定周代当时主流体系,直至秘密地致力于推动复兴殷商。

管仲打着“尊王"旗号,孔子打起"吾从周"旗号,但却都不同程度地照顾发展壮大殷商后裔、破坏周代礼乐秩序。

管仲作为姬姓旁支,却大兴工商,辅佐姜氏诸候齐桓公称霸。不但破坏齐鲁经济旧秩序,也进一步摧毁周王天下旧礼制秩序,加速开启了争霸之世。

管仲身为姬姓旁支后代,都可能因为殷商后裔长期投资交好拉拢,走上资敌挖姬周墙角几近投敌反姬周道路。何况身为殷商后裔中杰岀人才,甚至私下很可能被秘密奉为祭祀教主的孔仲尼?

孔子"述而不作",改造周公礼为孔礼。(孔鲤者,孔礼乎?)到处联络诸候及各阶层,哪里有乱子,他就往哪里跑。累累如丧家之犬。

四、结语

孔子真实人生,可参考同时代及稍后以色列大卫王所罗门王后裔摩西式、耶稣式的先知、救世主,大体类似。

他主要生存活动于春秋中晚期周代东方诸候国地域。这是殷商传统统治的近中心地域,也是周代殷商后裔被迁移编管时主要生活区域。周公东征大清洗后,安排了众多王室宗亲功勋诸候严密监管这一区域。孔子及其门徒以及诸子百家不少开宗立派者,在这一区域内,都属于被监管阶层。他们的地位与埃及统治下的摩西,罗马统治下的耶酥相近似。

孔子是殷商后裔,他对发展工商业、武装掠夺有爱好。这些技能才是殷国商族建国立族的根本、遗传。他对周朝建国立族的根本,对农耕文化兴趣不大,骨子里极其鄙视厌恶。

这与经后世歪曲后的儒家以农为本、崇尚安定和平等等思想,可以说完全相反。

孔子很欣赏管仲大兴工商扫除夷狄富国强兵,经常吹捧,也有很深研究。

他最喜欢的弟子,其实是子贡与子路。他们一个是大商人,一个是武夫。这两个最有本领的弟子,对他也最崇拜忠诚。他能长期彻底忽悠住国际知名大富豪的钱袋子和牢牢掌控住自家团队中的刀把子枪杆子,显然投注了更多心血。

他常挂嘴边自称最喜爱、树为门面招牌的弟子颜回,其实只是他用来对外挂出的道德幡子。颜回可说是被他捧杀,其实竟是穷困而死!这样的最喜爱,真让人唏嘘。

他另一个农业科技研究员弟子,则被他当众公开骂作"小人哉"。

孔子生活在所谓周王天下的春秋时代,尤其是他主要生活在创制了礼乐文明制度的周公旦直系后裔所主宰的鲁国。这样的生存背景下,他只能高举"吾从周"政治正确旗号。

但他所作所为,其实一直是到处串联殷商后裔。他试图借助东周王朝春秋时代已经礼崩乐坏的大背景,实现反周复殷。他表面上只是整理周故系统编纂周代文化典籍"述而不作"(好象清代文字狱背景下学者们只搞点考据之类),其实暗中却搞了很多文化清洗。汉代孔宅墙壁出土的蝌蚪文古文经,(《死海古卷》?《约柜》?)才是他真正的事业。

孔子是很敢打敢杀,很富有冒险投机精神的。

在春秋时期层层封建世卿世禄的现实制度下,他没有多少出头上位机会。他一生辗转于各国,哪一国发生国际争端、诸候宗族争位、贵族下克上之类的外斗内乱,出现了政治投机机会,他就往哪里去。即使被围困很危险,他也能耐心等候。甚至底层贫民奴隶流亡造反,他也主动与之联络,试图寻找利用机会。

孔子父亲是殷商没落贵族祭司武士,后来勾搭上了一位鲁国公室旁系远支贵族家的庶女。他会成为有块小土地的乡镇奴隶主庄园主吗?

恐怕不会。

春秋时,土地世袭层层分封,孔家殷商后裔宋国人身份,没落贵族地位,都不可能在鲁国搞到土地。当时还没有土地自由买卖,有钱也买不到一亩地。

孔家当时的身份职业有两种可能,一是殷商祭司阶层派驻到鲁国乡村的小祭司(类似西欧某封建主公国伯国侯爵领地上一个犹太教堂里的小教士,或一个乡村天主基督教堂里的神父之类),而且还是有地下传教嫌疑的秘密宗教小头目。

其二就是开了几个孔家连锁书店之类的小文化商人。这是殷商族人老本行,就象欧洲犹太人,专干这个。形成排它性组织团队,也发展得比其它人要好。

所以,打倒孔家店这口号是有渊源根据的。孔夫子家很可能就是开店铺的。只不过到孔子手里,他比较厉害,把卖(南子)人体艺术陶盘木雕、宋国人体艺术年刊系列杂志的连锁小书店,发展成新东方教育集团了。

孔子思想中,其实商人意识很浓地。

比如大商人吕不韦组织人编的《吕氏春秋》里,就记录有一则故事: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

这则记录明显是推销商人思维模式。子贡赎人故事比较有名,究竟是杜撰还是实有其事呢?

《论语》里孔子否定了"以德报怨",明确提出"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以这观点而论,恐怕这些故事是真实地。

等价交换的商人思维模式,一直都在孔丘思想体系中。甚至可说是其思想体系中基础性质原发性质思想,因为这是殷商后裔必然的本能。

一东:原来孔子也卖过盘?

周游列国(岀国商务旅游?)时,孔子见南子(苍老师),是去宋国(日本)谈肖像版权收费?

孔子运气好,有子路这样得力的安全总监保证他完美避开钢琴师的仙人跳……

俞精养:原来孔子也是做国际高端人口贩卖生意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要精养。……

北大张新泉

2021.11.11

浙江杭州钱塘

家园 【原创】略谈商文明及其启示(上)

一、起源

原始时代生产力虽然低下,但终究不断发展。种群扩大、工具逐渐改进、组织管理效率缓慢提升后,许多不同部族不同种类食物都渐渐有了剩余。但它们又大都难以长久保存,于是,互易以互利也就成为必然。

洪范八政"食→货→祀→司空(工程、公共事务)"排序,是上古历史自然发展一般状况的概括。

中外不同地域诸文明区域内,商人族部落之兴起,大多由食物互易而逐渐发展起来。甚至从原始时代直至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兴起之前乃至现代当代,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前,粮食贸易始终是人类商业活动的中心环节、重心。

商人商族部落逐渐形成、缓慢发展起来后,其生产生活方式比较其它原始分工成员部族而言,须承担更多各种盈亏风险,也更期待各种幸运机率。

他们是原始时代贫富分化发展最快最严重的群体,也是各种群部族里最易自创自生宗教信仰的天然群体。

那些从事贸易而逐渐聚集起财富的幸运儿"成功者",大多是早期自发宗教信仰最虔诚的信徒。他们也是支撑原始时代自发宗教信仰扩散、稳固、成熟最主要物力财力人力来源。甚至中古近现当代,亦是如此。

地球上百分之八九十的神灵无不由商人创造、扩散、稳固、成熟。钱能通神不是笑话,而是对于商人商业与宗教关系的高度概括。无商,任何一个早期神灵宗教都发展不起来。原始时代、古代是如此,近现代到今天,依然如此。

当然,宗教成熟发展后,又自有其发展规律。

早期原始时代,原始宗教祭祀发展、成熟后,宗教祭祀活动中心也渐渐成为人流、物货流、财富之聚集地,成为商人族部落商业活动根据地。宗教巫师祭司阶级与商人族部落逐渐形成利益命运共生体共同体,相生相伴相辅相成互助互利。

商人族部落聚集起财富后,也会逐渐与那些效率更高的部族、行业更经常更紧密联合起来,不断改进效率,攫取更大利益。在原始时代,先进工具、工艺都逐渐会被商人族部落渗透、联合乃至掌控。逐渐形成一种商(货)、宗教神标(祀)一体,渗透、联合、掌控文明区域内数量较少但地位重要的手工业部族(工、司空),对数量最多散布最广泛的农林牧渔猎(食、农)部族联合压榨掠夺局面。

这种状况,从原始时代到近现当代,都没有太大变化。

商业活动既从多方面促进原始生产力发展,也以财富集聚效应规模效应、信息不对称而逐渐攫取更多利益,逐渐与其它部族产生各种利益矛盾冲突。在早期原始时代各部族重复再生产能力低下缺乏保障、剩余有限积累艰难情况下,商人族部落商业活动过快发育,过度掠夺侵吞,会直接降低其他部族生存机率导致大量消亡。

近现当代资本主义文明走到哪里开发到哪里,常常都是带来短暂繁荣之后,就如蝗虫过境吃光掠尽,留下一片灾难永劫不复。

几乎不存在复原能力的原始时代,商人族部落商业活动过快繁荣昌盛后,整个文明区域都会进入发展元气迅速耗尽的快进模式。昙花一现彻底消失。

华夏文明区域内,在颛顼帝时期,商人族部落与祭司阶层曾有迅猛发展,就造成了类似严重后果。颛顼帝果断采取措施,多管齐下,拆分了商\祀联合体,导正了华夏文明早期发展道路。

二、制度

商王朝是以手工业青铜冶炼为基础以商业为主体发展起来的古代奴隶制军事王朝。商王朝有一些比较独特的制度、国家政策,对后来的历史进程尤其是商周鼎革具体过程发生重大影响。

比如,商王朝的王权继承经常有兄终弟及。这个制度长期运行,可能是汲取了夏王朝历史上少康复国中兴事件等等之类的先例教训。商王朝比较注意防止国无长君、幼主继承等等难以应付复杂局面、不能承担君王责任,进而失国失位的风险。

兄终弟及继承制度,往往造成继位君王王弟的子嗣嫡庶情况比较复杂。王弟之幼子(但已成年)继位,成为后续发展之更普遍情形。即兄王→弟王→弟王之成年诸子中较幼者(王后正位后之嫡子)。

因为弟王继位之前,其长子及较年长子之母,位份只是王弟妃。弟王继位后,其王妃才正位为王后。此后她所生之子,才是嫡子。这些嫡子即便在弟王去世前已经成年,在王室兄弟中按年齿排位自然也大多靠后。

弟王以较幼之已成年嫡子继位,显然对于早已成年之长子和其它年长诸子有一点不公平(其母妃、母后即便往往是同一人,但正位之前与正位之后,所生子也有嫡庶之区分)。

以商代末年的帝乙诸子为例,帝乙继承其兄王位之前,其王妃已生微子等子。帝乙继位后,其妃才正位为王后。此后所生幼子帝辛等后来子嗣,才成为其嫡子。帝乙死时,帝辛已成年,所以顺利继位。而微子等子,即便与帝辛生母是同一人,他们也丧失了继位资格。

纣王帝辛如果不是身死国灭,正常情况下,如果他不是王后最幼子,他的王位也会传给其它后来成年之嫡子王弟(他们比帝辛儿子继承权更优先)。这样就又继续开启了新一轮的兄终弟及。

商代兄终弟及制度一再延续开启,且始终能大体有效防止未成年幼主继位从而造成失位失国风险。商代这一继承制度延续了六百年之久,其有效性可谓明显。类似地,陈桥兵变取代后周政权,为防止出现孤儿寡母继承,多有兄终及乃至养宗室成年子嗣兼祧承袭的赵宋王朝,也较稳定地延续了三百年。

三、条件

兄终弟及制度较之嫡长子继承制度的唯一排它无可替代所致高风险,显然更灵活更能适应复杂状况,也能更有保障地承担王权所需担负的巨大责任,更有效发挥其一应职能。

但是,它的成立与长期有效运行,也有条件。

商王朝统治集团是由三大部分统合而成。

商王室、贵族们领导的成熟商业集团运转体系、关系紧密长期联姻的祭祀宗教文化集团、信仰坚定利益捆绑的宗教武士集团为其三大支柱。又以高度发达成熟的青铜冶炼铸造使用为基石,构建成拥有庞大财力、武力能长期威慑控制四方的强大奴隶制军事神权帝国。

世俗权力与商业集团以青铜冶炼交易为中心从四方获取巨利;祭司宗教集团围绕巨大的历代商王的司母鼎展开大型祭祀活动,与商王家族世代捆绑,威慑民众凝聚人心维护信仰;武士集团则以工艺先进装备供应充足的青铜武装征伐四方。

王权在这样的结构体系内,地位、份量远没有其它王朝那样重要。

与殷商王朝架构颇多类似的赵宋王朝,皇权承袭秦汉隋唐以来之高度集权体制,但依然是历代王朝中最虚弱者,受相权、武勋等各种制约。

何况殷商时代之王权?

兄终弟及之后,前代商王那些享有一定继承王权资格的嫡子长子,可以担任商王室以青铜开采冶铸加工为中心整个商业体系的最主要决策者。其地位、权力、利益,并不逊色于王权太多。

赵宋宗室内较有皇权继承资格者,大多是赵宋王朝实际首富,是各种小说里都城开封东京最高最贵地产"樊楼"等等大量产业的实际主人。商王朝的前代王"太子"、长子,与赵宋的首富宗室们相比,拥有的财富更多,实际地位更高权力更大。大体上甚至是美帝之首富、联储主席、商会长的综合,比起终身制总统,也不遑多让。

拥有极大权势、位份的历代商王母妻族,还在其中发挥调和平衡维稳顾全大局功能。

这样的架构与制度,甚至在商王朝成为天下共主之前,就已稳定延续数百年,早已成为约定俗成不易之制。

这些商王朝特有架构、条件,都是其它王朝所没有的。赵宋王朝虽有若干条件与类似,但远远达不到支撑其长期稳定运行程度。

兄终弟及制度有效保障了从商族部落到商国商王朝长达千年的内部稳定?依靠这一制度,商王朝即便长期处在对外商业扩张、武力征伐所带来的内外紧张形势下,也始终能保持内部团结共抗对外风险。

四、模式

人类的一切商文明都是带有掠夺特征的,就象吸血鬼一样不断吸收文明区域内其它子文明系统的营养,尽最大限度地攫取利益。文明区域内财富集中度随时间推移不断加速提升,直至其它子文明系统彻底丧失生机,整个文明区域都被商文明彻底征服。

此后,这个更大规模商文明区域要么昙花一现,迅速在无法遏制的内卷后消亡。要么踏上更大地理范围的文明掠夺扩张征伐道路。

早期青铜时代生产力基础上,人类商业文明发育极限,大多仅能支撑约方圆五百公里范围内的文明系统。达到边界就会陷入加速内卷模式,自行崩溃或被边界外的挑战者利用各种机会取代、消灭。

华夏文明范围内的商周鼎革,既可以从周国角度看,周国最大限度利用了商周政治联姻所带来的政治经济上扩张发展机遇与军事上的完美突袭机会。又可以从商王朝角度观察,商文明发展已到达当时生产力基础上最大极限。从周期迁移转为定居,不断加速内卷。

商周鼎革,是两方面综合作用的自然结果。根本原因是周文明发展模式更具生命力,更有利于华夏文明积累发育,进入更高生产力水准新发展阶段。

商文明早期的周期性迁移,都是在较小势力范围内开启内卷崩溃模式时,通过不断扩张征伐来遏止抵消内卷崩溃趋势。直至达到当时生产力基础上的最大限度有效边界。

盘庚定都,本来就是在当时生产力基础上已拥有最大限度可有效控制区域了。再继续迁移或对外征伐开拓,都已经成本代价更高,得不偿失了。继续迁移或征伐,已经都是从最大限度势力范围内开启内卷崩溃模式,转为在越来越小势力范围内加速内卷崩溃。

不完成文明发展模式的革新,商文明只有死路一条。

商周鼎革当然也有偶然性。

商王朝虽然在加速内卷逐渐衰亡,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新兴的周国虽已发展出了新文明道路,但毕竟实力有限。商王朝如果放弃衰败不可逆转的已有势力范围,转而征服势力范围更小的周国或东夷后,再迁移过去,继续在越来越小文明区域范围重新开启加速内卷崩溃,仍然又可以延续一段时间。

当然,这仍然挽救不了商文明最终崩溃灭亡,同时还最终窒息了华夏文明范围内所有的文明发展生机。让整个华夏文明在青铜时代生产力水准阶段,经历辉煌之后即彻底耗尽发展潜力而消亡。

商周鼎革后,周文明模式在华夏文明范围内持续了三千年之久(秦汉以后,则有两千多年升级版本周文明模式)。华夏文明在新生产力水准上,新一轮商文明即所谓资本主义文明,始终因各种历史因素作用受到各种限制,而未能率先跃上台阶。

西方的资本主义文明,发展中心从地中海小城邦到西葡荷小国,再到英法日德等等中等人口大国,直到美苏超级大国逐渐次递迁移,不断延伸扩展,推动西方为中心征服掠夺毁灭其它文明发展生机的所谓全球化道路。

某种意义上而言,西方文明是在新的生产力水准基础上,重走、复制了一条两三千年前华夏文明商王朝就走过的,中心不断迁移、征服扩大势力范围、掠夺窒息其它文明发展生机的道路。

在西方资本主义新商文明以文明输出之名,大肆征服掠夺摧毁消灭其它文明的数百年里,唯有华夏文明末被彻底摧毁奴化、沦为附庸乃至海地、几内亚、苏丹、阿富汗、墨西哥、阿根廷及印度式的泥沼、废土。

周秦文明模式在三千年历史里,虽然近乎陷入发展缓慢循环乃至停滞,但仍然积累起深厚底蕴。即便西方资本主义新商文明已经彻底席卷全球,生产力发展阶段已对华夏文明形成绝对代差优势,仍然合八国之力而终不能一举彻底摧毁。同时,西方资本主义新商文明也很快到达内卷越来越严重、势力范围再也无法突破扩张的边界极限。

华夏文明重新完成统一内部整合后,主动吸纳西方文明新生产力因素,短短七十年便迅速成为全球化最后一轮迁移后的新发展中心。为人类摆脱新商文明带来的无可遏制加速内卷走向全面崩溃的旧道路,重新导正人类文明发展新方向,探索星空智能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自由人联合体新模式新道路,打下了最坚实根基。

西方所谓资本主义的新商文明,创造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空前的辉煌。但也几乎耗尽了现有生产力水准基础上人类文明发展的潜力。它引发的两次世界大战、无数次局部战争、数十次全球经济危机及全球性环境危机、资源危机、生态危机等等,一次次将人类文明不断带入更加彻底毁灭的边缘。继续沿着那条道路走,人类文明有极大概率会在最短期内陷入全面崩溃乃至毁灭。

这是由古今中外所有的商文明共同普遍特征所决定的,这一文明发展模式越纯粹越强大,崩溃毁灭就来得越迅猛越彻底越难以扭转。

人类社会生产力又将面对新阶段,进入星空智能时代已经近在眼前。但这显然不是资本主义或"新商"文明旧体系,所能够继续支撑包容的。

华夏文明数千年持续发展道路模式,在五千年里已先后三次越过了不同生产力水准阶段基础上的商文明所带来的毁灭危机,一次次导正了文明发展前进方向,最终成为唯一成功延继五千年的文明发展模式。

从颛顼"绝地天通",到周公制礼作乐秦皇汉武大一统,再到百年来抵御资本文明之毁灭,涅槃重生崛起复兴。华夏文明发展模式道路显示了超强的韧性、融合包容能力、延续能力和突破创新能力。对比其它已灭绝、衰亡文明,越发显示其勃勃生机强大生命力。

上世纪八十年代,东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内两大历史学者汤因比池田大作,他们已经明晓,眼前看似烈火烹油如日中天的资本主义文明,其实没有前途出路,只有毁灭灾难日益迫近。他们也正是看到了华夏文明这些特征,才坚信传承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吸纳新生产力因素后,必定能在融汇东西方、融合苏英美文明发展模式基础上,引领人类摆脱新商文明所导引的走向毁灭之路,带领人类命运共同体探索新的星空智能时代。

五、结语

从根本上来说,人类文明是智慧生命文明,摆脱物质的桎梏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解放。

商文明的兴起繁盛,是每一个人类文明模式在当时生产力基础上必然会经历的自然发展历程、阶段。有其历史必然性,也有其进步意义。

从根本上来说,这是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知达到一个新高度、新阶段后,必然要在现有"新发现″基础上,穷尽"新发明、新创造",乃至穷尽"实用新型"新"外观"。人类生产力的每一次跃升,都是以商文明繁荣兴盛而达到顶点。

但如果生产力没有新的突破,商文明的过快发育也必然在耗尽潜力后带来文明毁灭之灾。人类在"新发明""新外观""实用新型"上的繁荣创造,最终也会逐渐逼近"新发现"的边界上限。没有下一次更高境界"新发现",人类文明发展前进潜力也必然耗尽。

华夏文明每一次在当时生产力基础上超越商文明过度繁荣,导正发展方向。背景要么是人类"新发现"已有了质的飞跃,要么是必须等待"新发现"的孕育。前者,超越商文明后,能让华夏文明领先一步进入新阶段。后者,也能有效避免商文明过度消耗而昙花一现。

人类社会现在又面临"新发现"日益枯竭,越来越难跃升新境界到达新高度。而构基于现有认知发现上的"新发明创造""实用新型""新外观"及其物化,虽然正极度繁荣日新月异目不暇接,却也日益逼近边界极限,正逐渐又一次全球性质全人类范围的耗尽潜力。

资本主义新商文明,促进加速了这一进程?既是历史必然,也有伟大意义。现在也越来越让人类陷入一场难以避免的迫在眉睫的急剧内卷快速崩溃新危机。地球上已经没有新疆域,可供资本主义新商文明开拓、征伐、掠夺、吸血完成"人牲"祭礼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洪范》所揭示的"食(农)→货(商)→祀(祭司、士、知识分子)→司空……(工、公共事务、公共安全)架构、模式,是四五千年前华夏文明先祖对更早几千年文明发展的最精炼总结、最简洁概括。客观上又成为大体指导了华夏文明五千年来文明发展进程的有效规划、指南。

华夏文明在不同生产力发展阶段,基于人类对世界当时所达到的不同"发现"境界,对于智慧文明自身发展方向也形成了一条可延续的"正确"模式道路。虽有一些缺憾,但总体上仍然可以给今天世人有益启示、参考。

即原始时代"绝地天通"抑制"祀商一体",避免"神权政治"导致的认知世界"千年黑暗"。

封建时代从选贤任能直至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虽然偏向于对学而优则仕公共管理的过分重视乃至畸形发展,忽视乃至打压科学、技术所谓奇技淫巧,但终究仍是高扬智慧生命的根本本质,也探索了科技"新发现""新发明"长期孕育乃至停滞阶段,如何推动人类人文社会领域精神文化创新创造。

华夏文明吸纳西方科技成果后,也必将成为星空智能时代的"新发现""新发明创造"主力军,同时,更必定能在人文社会领域精神文化创新创造方面引领人类超越大概率即将到来的又一轮更长期"停滞"。

后记:

某种意义上而言,河图洛书、《洪范》《易经》都有自成体系、完整系统特征,既象是华夏文明先祖先贤的阶段总结概括,给后代们的经验规律指引。又象是纯粹的外来之物,是一个完整文明体系整个发展历程的最简化结晶展示。

也许它们来自一个认知领域"新发现"阶段、新境界迟迟不能抵达,商业文明却又过度发育而潜力耗尽加剧内卷后已然自毁的文明。是其彻底崩溃自毁之前文明自我总结的留存。

也许它们来自一个未能抗御天文灾变,已被慧星、"奥陌陌"、未知黑洞超新星异变之类击毁,成为某个恒星系上所谓小行星带上原有星球的已覆亡文明。是其寿终正寝之时,发送到宇宙为太阳系地球引力捕获的类似"旅行者号"上"钛金箔"。

————它们才是上古至夏商周历代先祖奉为至宝的传国传世之秘宝,秦皇汉武们努力找寻的天命象征。蝌蚪文符,也许只是另一个文明的文明总结,它启迪了华夏文字之诞生。

人类文明也已有彻底自毁之能力,正面临认知领域新"发现″迫近边界极限。商文明高度繁荣也让人类发展潜力过快过度消耗,有内卷加剧之危。

上世纪八六年哈雷周期近地、八七年超新星爆炸、九四年慧星击木、一六年奥陌陌(扮成陨石星体的二向箔式的恒星系级纳米机器兵团量子通信探索星舰?),人类可能面临的天文灾变,也让人类不得不摆脱以往的"不知就是幸福"状态。

人类向太空放送的旅行者钛金箔(地球版本河图洛书?金册玉牒?),也已进入太阳系引力外围边界!

北大张新泉

2021.11

浙江杭州钱塘

家园 【原创】略谈商文明及其启示(下)

一、源起

禹碑蝌蚪文字解读后,一直有个疑问难以解答:它与《洪范》文本(乃至《尚书》《易经》的关联被掩盖、消失,究竟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各种偶然、意外因素所致,还是人为因素主观所致?

凭借各种相关残缺历史信息及文字、文物最新考古发现等等有限线索,循着禹碑蝌蚪文字、《洪范》文本进而金册玉牒、夏鼎进而《尚书》《易》经、先秦历代传国传世之秘宝层层递进抽丝剥茧,现在,其中各种内在关联及背后秘密已逐渐清晰大致揭晓。上述疑问也就有了答案:

既有历史进程中各种偶然、意外因素造成各种"不可抗力”原因,导致原始凭信、关键实物先后损毁埋失。更有殷商后裔、孔氏、儒家及汉代帝王们主观原因,主动掩盖、隐瞒相关信息、线索。

在商周鼎革之后、魏晋(洛阳武库大火及五胡乱华)之前,殷商后裔、孔氏、儒家主动掩盖、隐藏相关信息、线索,是最主要、决定性原因。

他们掩盖隐藏的主要目的,大概率是为了最大限度私下独占传国传世之秘宝。他们试图凭借、利用始终独家掌控这些所谓"天命"象征的实物、信物及其内蕴的重大历史经验总结、关键性规律,去完成复兴殷商。

这其中,孔子及其核心弟子门徒等殷商祭司贵族后裔主力,以"吾从周"为旗帜,以所谓述而不作、笔笔削削为主要手段,以整理上古至春秋文化典籍为名义,以《尚书》(尤其是《洪范》、《易》经为中心关键及《春秋》《论语》为线索密码,进行了系统性地改造、掩盖、隐藏。

孔子及其弟子们汇编古籍、整理国故,一方面保存、传承了上古至春秋数千年华夏文明文化之结晶、精华,也系统阐发了自己在前人成就基础上的认知总结理解体会发现创造,守正创新。另一方面,也有自身晦暗立场、隐秘意图、诡谲算计。最终形成了一整套表面煌煌圣言、内里另有各种玄机的系统文本经典。

两汉以来尤其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世人渐渐只知儒家之表面文章,以推敲其中所谓微言大义为重点,守其表面文字为道统,我注六经作各种阐述、再创造。追根溯求亦只考据字义之本末,章句其由来。虽然渐渐发现其内在各种缺失、错乱、混杂乃至自相矛盾、颠倒,脱离史实、现实,但绝难从根本上怀疑、追究。

这些情形,与犹太、基督教之《圣经》有颇多类似之处。本意在念念不忘复国,表象为圣言道统。本意渐渐消逝于历史长河之洗刷,唯其表面文字反而历久弥新屡屡别开生面老树新枝。

数千年来,甚至都已自成精神文化之体系殿堂,一派博大精深冠冕堂皇气象森然。令人望之若汇江河百川而成浩瀚之湖海,浩渺平静深邃气象万千,可浇亿万心灵之荒田、可洗亿万神魂之尘垢。苟有试探寻底追溯者,稍有不逊,难免"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之讥嘲。

然而,这湖海之下,终究掩压着随时或喷发之火山。平静表面下,错位之地底层架构随时或掀大地震。千百年来亿万人无数文字、思想所构筑的华夏文明区域内的人类精神灵魂湖海,随时可能掀起大海啸。徜徉在精神海洋中,未知海底火山地震而向来只自觉平静幸福之游鱼,或将吐沫翻肚。

当然,数千年无数人之文化精神湖海既已形成、扩展、延伸,自有其形成扩展延伸之理,并不依自家湖下海底之火山地震骤变、或外来三千年未有巨变之冲击而大波动至忽然消散、荡然无存。亦有自动消解海啸、融汇冲击之功能。甚至在彻底消除"内忧"、缓冲融解"外患"后,可以所谓"新儒家"之类面目,成真正文化精神世界之无边大洋。

这也就是所谓三重境界之类了。远看它是山,近看它不是山,再看它又是山……如此之类了。

兹以孔子之"克己复礼"为例,略作解析

二、举例

倘不知《论语》中有《易》经封爻辞解说注疏之密码,则《论语》就是夫子以"监于夏商之无文少典而吾从周″为根本旗帜,对于春秋礼崩乐坏局面下各种光怪陆离、方方面面,所发出的各种评判批判、挽救补天、总结更新。

"克己复礼"作为纲领,自然也就是要求诸候、贵族、士大夫们克制各种"非礼"之视、言、行,克守周礼之初心正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回归周礼之完美体系。使天下秩序回归周王天下之统一、安定、和平,挽救礼崩乐坏内斗内乱内耗愈来愈激烈、大厦摇摇将欲倾覆之局面。

这是从《论语》文本相互关联的表面文章内在逻辑中,人人均可一目了然地解读。这也是"克己复礼″的第一重境界。远看是山,浩然正气大义凛然。

知道并可断定,孔子及早期儒家是"打着周旗反周"试图反周复殷的殷商后裔。《论语》《春秋》笔削述作之后,已成《书》《易》之解读线索密码,内有玄机。

"克己复礼",那就是殷商余孽们迷惑姬姓诸候、贵族们的假把式了。他们洞晓礼崩乐坏日甚一日局面的其中奥秘、始末由来后,却反其道而行之,导引姬周统治者在错误轨道、死路上继续狂奔。是"打着周旗反周"的基本套路、标准模板。

《论语》的表面文章之下,有各种政治算计、考量,是密语、黑话、反语正说之大集合。满口仁义道德,满肚子阴谋诡计。

这是解读"克己复礼″第二重境界。近看不是山,深海潜伏内有波澜。

然而,华夏文明区域内,周秦以来的三千年里,历史实践却表明,周礼→礼崩乐坏→克己复礼→复礼→……循环模式,是一条完完全全能在历史现实中,系统完整充分展示其各种合理性乃至必然性的文明发展模式、道路。

甚至在经受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数百年侵吞掠夺席卷天下之雄厚积累、列强多次乃至八国联合绝对代差优势之冲击后,一旦重新完成系统更新重建,再次以统一独立之躯吸纳新生产力因素,仅用七十年、四五十年时间,便再次傲然而立,复现君临天下四海之往昔数千年荣光。几乎一夜之间,就把三千年未有之巨变尽数平复,而还之以世界格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把西洋成王败寇思维树立的各种所谓文明先进,几乎依旧还原成不过"奇技淫巧耳″。

这是解读"克己复礼"第三重境界,山崩海啸后,山还是山。

那么,问题来了。

地理大发现尤其是近现代以来,华夏文明停滞循环僵化衰朽已是不争的事实,逐渐远远落后于一日千里高歌猛进的西方文明也是公认的共识。百年落后挨打惨痛屈辱还在眼前,就能够好了疮疤忘了疼?就能颠倒是非不分黑白了么?

周秦以来华夏文明周期循环发展模式确实存在了三千年之久,显然或许具有某些"必然性″。但说它有各种"合理性″,在五六百年来中外对比如此巨大的差距明显的差异面前,未免过于粉饰、矫造、荒谬了吧?

三、回答

在回答上述疑问之前,尚需先澄清一个细节:周秦以来三千年文明发展模式既有整体系统上的一致统一,又有阶段性的差异乃至修正改进补充完善。

大体上数百年周代之农奴采邑井田、分封、世卿世禄、周官周礼……,与秦始皇一统之后两千余年,变为废井田小农地主、郡县、任命选拔直至科举、官僚体系、儒法道释……。阶段区分甚为分明。

秦汉至明清,则又可以洛阳武库大火五胡乱华、五代十国北宋建国为界,大体划为三阶段。或亦可依其它范式标准划分若干阶段,也都可区分分明。

当然,从春王正月之周王天下,到秦皇四海一,再到汉武大一统,直至满清满汉一体多民族融合,虽有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但华夏文明区域内天下之完整统一整体性也是一以贯之地。

从周至满清末叶乃至现代土地革命之前,无论是农奴采邑井田还是战国以来小农地主土地,间或五胡之化耕为牧胡化、金元满清之圈地,虽然各有不同,但根本而论,就都是以封建人身依附之锁链,束缚捆绑奴婢农奴农民于土地。只是依附、束缚松紧程度有差异,本质是一致地,即封建土地所有制。

除此之外,还有两大根本规则,也是三千年来大体上一以贯之地:

即嫡长子继承制度为关键的宗法制度体系,重本抑未重农抑商与抑反兼并、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农本自然经济体系。

总之,周秦以来三千余年,既有明显阶段划分、递进改良,也有整体一致传承延续。

这其中,最让人奇怪的,就是三千年来除赵宋之外,诸王朝大都不约而同的奉行抑商抑末抑兼并之国策。甚至从颛顼起算,四五千年来,华夏文明除了商、宋两王朝约千年时间不抑兼并、兴商重商,其余王朝三千多年都是抑商。

它也恰好与中国几千年来执行政教分离反对神权政治,轻视乃至反对奇技淫巧、忽视乃至压制科学技术研究创新合而为一。

华夏文明在发展最早期就已经意识到,商文明过早过快发育,是区域内其它文明的灾难,也是整个华夏文明区域"天下"最大的危机。经历了颛顼"绝地天通"大改革和武王伐纣商周鼎革,两场关系华夏文明发展模式道路选择的严重危机、关键斗争后,华夏文明整体上确立了耕(食、农)读(祀、士、儒)一体学而优则仕、注意公共工程公共安全公共管理(司空司寇司徒司马)、重本抑末重农抑商(货)的发展模式。

摒弃了商(货)祀(宗教神权、士)一体、渗透联合掌控先进手工工业制造发展科技优势(工),对文明区域内完全掌控食物生产压制剥夺奴役农耕文明、对文明区域外武力侵掠征伐,随着商业利益格局变化中心不断迁移的文明发展模式。

华夏文明原始上古时代的先贤虽然没有地理大发现后的全球眼光,但他们却从华夏文明区域内的"天下″整体格局出发,意识到了商文明发展模式的快速繁荣昙花一现发展道路对于"天下"造成的灾难性后果。

华夏文明区域内的"天下"格局,商王朝仅用六百年,就将上古至夏代万族万邦的群星闪耀多样性并存旧貌,快速推进到商末周初几个公国几十个百来个诸候伯国互相争斗新局面。把华夏区域内"天下"百分之八九十的小文明系统一扫而光。

盘庚定都殷都,只是因为华夏文明区域内"天下"间,再也没有更大的子文明势力范围可供商文明继续侵掠征伐迁移了。商文明只能在最大可控区域内快速内卷崩溃自毁,留下一片文明废墟废土。

这种模式绝不能再在华夏文明区域内"天下"间重现,成为周秦以后的共识。

近现代西方资本主义新商文明,从地中海罗马教廷中心区域的沿海小城邦到天主教会神圣罗马帝国的西、葡人口小国,再到新教荷、英、德及法国等中等人口大国,最后到日、苏、美过亿人口大国,随着商业、资本利益格局不断变化而中心不断迁移,用无数次战争两次世界大战十年一次全球经济危机,写下自己的光辉历程。直至最近一两百年先后"定都"于盎格鲁撒克逊的日不落大英帝国、一超独霸美利坚帝国。这条发展道路对内教会、资本、工商联合一体压倒推毁剥夺旧农业体系,对外侵伐掠夺殖民杀戮毁灭一切旧文明。

用近六百年时间,在新生产力基础新技术条件下,在全球范围内复制了三千年前华夏文明区域"天下"范围内商王朝走过的道路。

资本主义新商王明在一百八十多年前,一再试图将华夏文明变为新的印度式废墟废土,然而数十百年,合八国之力以绝对代差优势依然未能奏功。华夏文明更新重建之后,反而成了全球化最后一次迁移中心,用七十几年、四十多年就一举反超。

从根本来说,华夏文明在商王朝之后,三千年来之所以再也没有选择商文明发展模式,是由华夏文明独特的区域地位所决定的。

放眼全球,华夏文明区域从来就是相对独立、拥有完整自成体系、地理环境资源条件最适合人类文明生存发育的地球上最大的一块文明沃土,得天独厚。

一旦华夏文明整体选择了商文明模式,一旦商文明模式在华夏文明范围内完成了全覆盖,耗尽了"天下"内的发展潜力,将其变成了"印度化"的文明废墟废土。地球上就再也没有另一块文明地域,可供华夏文明选择迁移。往其它任何文明地域迁移,都是降低等级,都是在新区域内更快速内卷后再将之变文明废墟废土,直至将整个地球都变成废土。

与近现代资本主义新商文明六百年里,中心从小城到小国到中等大国到超级大国递次迁移不同,如果华夏文明在汉代唐代就选择商文明模式,在"天下"范围内打造出一个前资本主义时代的朋克帝国,华夏文明内卷后的对外征伐递次迁移,将是从最大区域不断缩水式的一路洗劫掠夺,直至将地球全部变成"印度化"全球泥沼废土。

在近现代科技革命新生产力基础诞生之前,华夏文明每一次商文明兴盛崛起,都极可能是华夏文明的灾劫,它将窒息华夏区域"天下″间其它任何文明模式探索的生机。

它还极可能是全球文明的灾劫,一旦是它去开启席卷全球模式,那就不是近代资本主义所展示的,中心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递次迁移,一路烧杀劫掠割韭菜,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血与脏东西,然后不断吸食养肥壮大越来越繁荣,直至今天才抵达巅峰。

它会是饕餮降临吃光抺尽片瓦不存,直至地球全都重归蛮荒。

因为它一出道就是巅峰!周围没有任何比它更大更强盛的文明区域。它每一次对外都是征伐掠尽后,回来继续内卷,直至把地球全都还给大自然。

洪武大帝、永乐大帝父子如果不是重农抑商而是"本朝祖制不抑兼并",发展神机营火器科技,郑和下西洋不是朝贡体系下平衡贸易送温暖而是殖民掠夺武装商贸,穿越者打造的大明朋克帝国,其结果大概率并不是百年后大明日月君临七洲四洋,而是两三百年后,地球整体回归大自然。

这就是三千年来华夏文明发展不选择狂飙突进商文明模式的理由,其中有某些历史必然性,也有各种"合理性"。

人类社会现在仍在继续发展,地球如今没有整体回归大自然,某种意义上而言,这样的结果也就正是它最大的"合理性"所在。

此外,华夏文明经受了奇技淫巧代差优势所致百年屈辱,经历了三千年未有巨变之冲击,代价很大。但是,华夏文明行将再次君临天下之时,身上没有西方资本主义六百年来每个毛孔滴血与脏东西的罪行累累劣迹斑斑磬竹难书,只有一带一路平衡贸易互利共赢,送温暖如六百年前之故事。

与二百多年皆如凶残追食腐肉烂尸的鹰酱们相比,种花家三千年都纯净得一如小白兔。

人类智慧生命文明行将迈入星空智能时代之际,华夏文明也没有各种神权政治、内滴血与脏东西的普世价值观新神话洗脑壳,并没有什么"无宗教信仰者不得救赎"可怜感受。华夏文明"唯有读书高"了几千年,最契合智慧文明彻底摆脱物质桎梏迈入新阶段。

这些日益可见现实"结果",同样越来越显示、证明过去三千年华夏文明发展模式道路的"合理性"。

三千年前,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得道多助,周王率诸候伐纣,将已完成文明发展阶段使命、内卷日益加剧、要把整个华夏文明拖入"人牲"大祭祀的商文明一举摧毁。

继颛顼帝"绝地天通"之后,再次开启制度大革命,制礼作乐。开启了华夏文明三千年抑制商文明过早过度发育,深耕华夏区域文明沃土新道路。

三千年后,中华虽是五千年文明国度,始终高举改革创新之旗永不停滞封闭僵化。反观西洋资本主义新商文明,外强中干衰败日盛,沉渣泛滥流毒无穷,已日益成为地球人类文明的大癌瘤。

四、结语

孔夫子口宣圣教:"克己复礼为仁″时,究竟是第一重境界,还是弹响第二重奏?

他那时候当然不知晓礼崩乐坏之后,真地可以反复地复礼十几次几十次。

但是,华夏先人们从华夏区域内"天下"整体角度审察思考后所作出的选择,是有历史必然性,也是有其合理性地。

夫子之语,表面文字既然一向契合华夏数千年历代先祖先贤之道统,它也就当然具有"合理性"。山仍然是山。

三千年前商周鼎革之际的情形,与今天之局面,宏观粗线条观察,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地。

殷鉴虽远,意义犹存,值得今天的地球人认真体会思考。

北大张新泉

2011.11.13

浙江杭州钱塘

家园 印象里有说法

儒本是一种特殊的巫,或者是特殊的祭司

印象里唯一和孔子无关的“儒”是“侏儒”,还要“以器食之”。那么孔子之前的“儒”的含义,很可能是这类祭司,尽管据说孔子个子不低

家园 搞不好侏儒这个词是某种“外来语”的音译
家园 【原创】资本主义为什么中国走不通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一直都在萌芽。

资本主义在很多国家可以走得通,在港澳台新加坡华人地区也走得甚至好极了,但放大到中国,却就是走不通。甚至任何时侯那都大概率是死路一条,对中国而言是如此,对全球而言也是如此。

资本主义是个不同阶段各有其极限边界的东西。之所以中心不断迁移,说到底就是极限边界决定地。所谓普世价值这东西,对资本主义而言,真地只是口号而已,永无真正落实之可能。

当年的大英,如今的美帝一旦内卷内乱内斗加剧,立刻就祸延全球。一大批韭菜地变成乱泥坑,各种号称发展奇迹的明珠、小龙小虎,都变成各种落入发展陷阱之典型例证,不是停滞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就是墨西哥化巴西化阿根廷化乃至海地化、乌克兰化、阿富汗化。

前资本主义时代生产力早期阶段的商文明过早过度发育,最终结局有三、四个种型。

美洲印第安几大文明一个废土接一个废土的南迁。

印度的从摩亨左达罗、哈拉帕直至今天的永恒停滞。一次次废土涅槃,永远陪跑。

阿拉伯伊斯兰的从麦加——巴格达——伊斯坦布尔。

以及埃及——以色列犹太——巴比伦及希腊环新月地带。

都是一个个一次次早夭,无一例外。

西方资本主义六百年冒险史,不但是罪恶累累,自身所付代价也极为沉重。积累的暴戾之气、堕落之性、毁灭之质,已然深入灵魂刻进基因。

中国厚积薄发乃至"坐享其成″模式道路,与之相比,怎么看都更"高明″更具"合理性″一些。虽然,它更多地是由各种特殊性构造的某些历史必然性所决定地。

家园 【原创】关于以直报怨

有几种解释,比如,以公正正直态度解决仇恨。

以“等值“的对价补偿,解决平息利益不对等、损失、差别带来的冲突、仇恨。

孔子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是批评以德报怨观点时,用反问”何以报德“?指出荒谬后,给出的解决方案。

考虑孔子的殷人后裔身份,商人思维习惯,“直”与”值”通假,这样解释更符合前后文。

孔子提倡来而有往,鼓励以德报德。但反对来而不往时,也并不提倡以怨报怨。而是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直“。

怨作为个人人生与社会系统的消极面,其形成都是伴随利益得失不对等、有失公平公正情况。解决这些消极面,以德报怨显然会加剧这些不对等不公平。以怨报怨,往往加剧暴力手段进入解决过程机率,也更大概率会造成新的不对等不公平。而只有等值的“补偿”思路,才能真正换得双方的平衡,从而根本解决。而这种以等值交换方式解决问题,往往也是更倾向于使用和平、谈判、协商、交易手段。失控概率较小。

家园 为他人作嫁衣裳

孔子一生不太得志,似乎主要还是因为找不到一个能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合作者。

孔子的弟子如子贡等人,是甘愿为孔子奉献一切地,但他们的能力、资源都不足以成为合作者。能与孔子合作互为嫁衣裳的,最少得是五霸级的大国诸候。

儒家与汉武以后的皇帝们能合作得比较好,似乎就有互为对方作嫁衣裳的一面,各取所需。

家园 很早就有。

《礼记·王制》:“瘖聋、跛躃、断者、侏儒、百工,各以其器食之。” 郑玄 注:“侏儒,短人也。”《国语·晋语四》:“僬侥不可使举,侏儒不可使援。”

家园 士大夫阶级不是所谓的地主阶级

而是儒、商、祀合一的半封建半资产阶级性质的四不象。

它们可以"带领″国家顺利丝滑地向资本主义过渡。

东亚儒家文化圈为什么最适合资本主义狂飙突进,条件成熟时几十年就把西方的成果吸溜得一干二净青出于蓝?离不开这个"四不象"阶级承上启下时的顺利丝滑。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最高形式,未来过渡到社会主义可能是很顺利丝滑地。官学商高度结合一体的官僚资产阶级,如果不是人类社会历史的终结,就必然是完成过渡的决定性力量。

所谓的东方专制主义是封建主义最高形式,它过渡到资本主义是极顺利丝滑地。封建的士大夫阶级可以一蹴而就为官僚资产阶级,还可以在社会主义阶段继续完成自我革命。

资本主义一切都是讲究利润地,所以效率超高。但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期趋势终究是边际利润率下降,进入发达社会后,技术进步经济发展速度终究会逐渐降下来。

当人类社会技术进步经济发展速度降低到自然增长的一般状态或之下(通常以最低速稳定的农业生产率为基准),资本主义的终结时刻就来了。

社会主义这时候就可以更充分展示发挥制度优势,实实在在地体现出什么叫多快好省了。

人类社会的农业从自然孳息一般状况,一个生长周期内,种一粒种收多少产出,养一群牲畜收多少繁育成果。到工业化大生产,再到所谓的现代生物基因技术。

每一步都是一个大台阶,甚至也是一个社会型态变更的发端、基石、根源。

其最终前途必然是彻底满足地球资源生态极限条件下人口总数的衣食所需,达成满足各取所需条件的物质极大丰富。

2023.4.19. 山东曲阜

家园 对官僚\士大夫\精英管理者阶层的认知

自古至今,一直存在矛盾冲突之处。

早期人类生产力有限,世袭贵族、世卿世禄中外普遍通行。非世卿世禄不足以养贵族、祀士儒,非祀士儒也不能稳定维系世卿世禄。但固化就必然僵化腐化。

封建时代,金属大量应用,生产力提高。士阶层扩大,于是固化结构松动,征辟察举、学校教育、科举取士逐渐而来。士大夫阶层逐渐形成,但仍然倾向垄断知识,又与商、祀阶层渗透结合,牢牢占据统治地位。

资本主义时代,商\祀阶层狂飙突进,但士大夫阶层也与时俱进,从臣从帮闲依附而逐渐掌控主动,到国家资本主义阶段,又以官僚资产阶层、精英面目继续跃为主人。

甚至所谓的社会帝国主义苏修,最后也是政权被知识分子干部为主的官僚阶层掌控垄断并快速固化僵化腐化。

古今中外,祀、儒、士、精英、知识分子掌握文化教育知识,进而掌握国家权力,这具有超越社会型态的一般性、普遍性。这是由人类文明归根到底是智慧生命文明这一本质所决定地。不管哪个国家、阶级、家族、王朝、团体,可以马上得天下,但终究都要依靠士大夫们去治天下。

中国据说有一亿精神病人,但只有几十万博士生,总不能说应该从精神病人中选人才,而决不能让博士生们去当官。相反,学而优则仕既符合知识分子们的利益,也是智慧生命出于本能的共同选择。谁蠢谁当官,蠢人自己也觉得别扭、离谱。

归根到底,反智,就是反人类本能嘛。

洪范八政的排序 食、货、祀、司很有意思。食为政首,而后商业滋生,而后寄生有闲阶层出现而掌握知识文化教育(包括宗教),最后就是专门工业、技术、管理阶层。

士阶层具有寄生有闲阶层的一般特性,既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尴尬,袖手谈心性、水太凉、负心都是读书人的软弱,摇摆。也有和其它阶层都能结合融汇,从容取事夺权获利的便利。先进圣贤走得起群众路线、有教无类,一般成员也欣然能与商人打成一片顺滑勾结。国家养士百年正在今日、养吾浩然之气也不绝于书。

东方专制主义下的士大夫、国家资本主义时代商学仕一体的官僚资本(尤其是掌握洛阳武库的军工集团)、苏修的官僚阶层,都是典范。纵穿打透各个社会型态。

对这个阶层的认知离不开对国家社会制度、管理、结构功能、发展演化的一般研究,也离不开对生产力、社会型态发展、各阶级发展演进状态的一般研究。也离不开对这个阶层自身发展演进的研究。

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但太阳底下也没多少新鲜事。

2023.4.19

家园 殷商六百年,多兄终弟及

赵宋,近三百年,亦多有兄终弟及。宋代有所谓本朝祖制不抑兼并,是秦汉以来两千年里最重视商业的。

到明代中后期,约一百五十年,自武宗正德、世宗嘉靖至僖宗天启、思宗崇祯,也是始于兄终弟及而又亡于兄终弟及。

明代早中期,因为朱元璋的原因,十分注意重农抑商。但中晚期之后,商业也高度发达。

这个"气运"、周期,时间长度呈现等比数列缩小的情况,也值得注意。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