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事实判断,事实陈述与价值判断 -- 大眼

共:💬83 🌺12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6
上页 下页 末页
家园 界限是可以无穷倒推的

这里这是举例常见的认识过程,强调这是一个无穷链条,每个陈述背后都有预设。

比如我们想知道它是H₂O,要怎么确定呢?是体感,还是找科学仪器测量?后者显然是不大可能的。所以一般是通过对情境的认识得出结论的。

我在家里,那里有个水杯,水杯一般放水,没人乱放别的,性状看起来符合:视觉、嗅觉、重量等等然后就得出结论了。但只有喝一口才知道是不是。

但是我要是没喝,就跟你说那是一杯水,结果发现带味会怎么样?

家园 其实我的说法

把前提(价值)扔掉,只剩下预设,就没有任何问题了。不过这个说法本来就是针对有这些前提的情况,强调的是一个意义序列。所以才说“陈述背后有预设,预设可以分为价值和事实。”可以只有其中一种的。甚至可以只有价值(缺少事实基础)。

来源超级简单,就只是汉语常识,然后用“义成有待,待待无穷”明确,再后来加上现象学的意向性分析对接现代哲学。大致可以等于“是什么”的序列。

---

同时回复下“粉红色的猪在天上飞”。最早的帖子是强调认识过程,也就是陈述背后的认识成分,其中可能会包含“价值”。最后也说“这种预设没什么价值成分而已”。等于没有“价值”的时候是存在的。虽然这只局限于某些阶段。

家园 我的问题是,同一套方法分析了三种不同的情况,容易混淆。

对于一般陈述,上一级的预设,可以分为事实和价值。(1、2、3)

对于价值判断,去掉链条中的事实,可以只剩下价值。(2、3)

对于价值判断,可以探究认知,发现捆绑的具体事实。(1)

价值包含:1、功用与效益 2、情感与态度 3、价值取向……所以让人糊涂。分为价值/价值陈述/价值判断三个名词,还是让人糊涂。其实只要分清楚以上三种情景就知道问题所在了。(所以特别强调陈述级别,混淆不同级别的主体是偷换概念最常见的形式。)

对于大家而言,没有这个认识基础(以上三个规定),所以觉得特别绕。而唐兄知道我试图囊括所有,所以用范畴论举例,说没必要。

其实大家都知道这几种情况,导致认识主体一直变化,也就是“说的不是一回事了”。你说的馒头、他说的馒头、我说的馒头,不是一个馒头。

家园 有效地讨论需要对前提达成共识

否则就是各说各话。

懒厨兄是明白“水”这个共识的,他只是技痒想辩论而已。

类似于人择原理,人类所遵循的物理规律是相同的,也有相同的感知机制,在大的方面来说,人与人之间本身就是有共识的,区别的只是共识的范围和精确度。所以你不用纠结于到底用何种方式去判断。

家园 月兄说的一些话(判断),我不知道如何

判读理解,像这句:

[QUOTE]把前提(价值)扔掉,只剩下预设,就没有任何问题了。[/QUOTE

我不知道月兄是如何区分“前提”和“预设”,应该是像我说的关于思维的文字很难表达。

我举粉红色的🐷在飞的例子是想说1.不是所有的话语,观念,判断都是有关价值的,最直观的比如数学,物理公式,而有关社会现象的的文字,观念,判断是不是全部和价值有关我不肯定,但是关于“中性价值是否可能”的讨论会很有益于我们辨析一些理论,舆论话语。

2.回应懒兄:逻辑正确可以和价值无关的。

家园 我学习哲学的

最大冲击是大卫休谟说的因果律不可靠,这颠覆了我二十几年所受的教育知识基础,同时也打开了关于思维方式的另一条径路,我进而得出了如果他说的对,因果律只在统计学意义上正确的结论。(其实这一点儿不新鲜,早有人这么说了)

休谟说的这个判断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哲学家能够完美解决,邓侃河友几年前在河里写过现在还有数学家证明了因果律的帖子呢,(我找不到这个帖子了,有关注邓侃的会记得,或许可以帮忙找出来),有一连串的公式推导,可惜我现在对一元二次方程都懵。😄

休谟是英国经验主义哲学的最后一位大家,经验主义哲学是什么意思呢?是主说知识源自于经验,而经验源于外部感觉,并经内部经验(内部反省)而成,还有另一派谁的哲学主说源于经验的都不是知识,只有人脑和心灵不依赖于外部世界,思想出来的思想才是知识。

休谟之前的另一位英国哲学家洛克的说法是我们脑子里的各种观念源于经验,在经验之前是白纸一张,是经验在这白纸上画成各种图案(知识观念)。———终于要和GWA前辈的论说沾点边了😅

我冒着卖弄之嫌说这么一大套是想尽量把我的想法的来龙去脉说的清楚些。

又写不动了,是呀,我也是写的战战兢兢,特别是这种关于思维思想的帖子,把这种“虚的”的东西“写实”对我来说忒难了。

家园 其实都说过

 

判读

这是个人习惯带来的问题。

定义:总是事先约定,或者互文定义一个含义。

回指:以整个语境、回复链条为背景进行指称。

这里的「前提」,并不是通常语义,那和预设几乎等价。而是前文「前提预设」的前提,也就是「价值」。

价值一般分为三种情况,前文也说了。1、功能与效用,2、情感与态度,3、价值取向。其中1往往是事实陈述,无关价值判断。只是对于另一个级别,才可能属于。

有时候还有4、超过事实范围(自身边界)的事实判断。因为起作用的是价值,所以也可算进去。

 

猪猪

开始的例子,后面的说法,都是这个意思。并不是说所有陈述都有价值,而是强调背后的认识过程,比如怎么得出这个陈述的,会有价值成分。

比如前文说「这是水」,哪有什么价值。在这里,如何认定那是🐷的?符合定义、得出结论是事实判断。就像前文说水是H₂O也没什么价值,是事实判断。

这种误会可能是用词被忽略了,比如「可以」。可以的意思是可能、能够,并不是说所有情况。也就是说已经分出能和不能两种,这里只是说能的情况。

  

对于一般陈述,上一级的预设,可以分为事实和价值。

 

逻辑

符合形式逻辑当然可以和价值无关,前面说「我们所描述的事实,多少带认识成分」强调的是认识成分。

 

中性

中立实际上也有两个“前提”,那就是结果上达成共识、价值捆绑的事实十分清晰,不会有所误会。

共识可以在讨论中切磋、调整,有问题的往往是后者,也就是价值锚定的事实并未清晰。

这里的关键是,绝大部分价值,是可以转换为事实陈述的。

所以就有了前文的两个说法

  

对于价值判断,可以探究认知,发现捆绑的具体事实。

  

对于价值判断,去掉链条中的事实,可以只剩下价值。

 

思维

关于物的意识,表达并不难,问题是意识不只是物的意识。除了「是」还有「应该」。具体到人,还有最近状态,甚至身体感觉的影响,所以不好说清楚。

对于物,是可以逐层展开,分析前提预设得出结论的。

 

前提预设

前文也说过

  

主要我这个说法本来不是处理一般陈述的。而是处理意义链条、本质规定的。试图在一个序列过程中找出问题所在(环节),所以显得特别复杂。

「车」那个例子最直接。没有前提,它就不会存在(运输。用来干什么),没有预设,它就无法成立(陆地、轮子、工具。它是什么)。

可以发现,这就是中性那里两个说法的基础。

 

很难表达

因为常识、共识太多了,除非互相熟悉,否则思维很难表达。通常有两个办法:用描述和定义逐级累加,事无巨细。用关键词设置语境,自行推导展开。

前者就像胡塞尔那样繁杂,但只要能接受,不会有太多问题。后者则是中国传统,简单的几个字,需要揣摩才能得出含义。

现在是白话文时代,显然前者更适合说清楚。而后者,只适合大家互相熟悉。

有时候很难表达,倒不是意思表达不出来,而是容易被人误会,也就是对方想不到对应的前提预设,需要你提供。但这些内容有时候会把人累死。

 

其他

我最大的问题就是,一旦自己定义过了,就作为默认预设,开始不断引用、回指,显得不明就里。又或者对这个定义展开描述,显得十分罗嗦。其实多数时候有一两句结论,再展开就行了。我是知道这点的,只是胡侃成习惯了,总是忘记。而且移动平台,框体有点小,不好调整。

家园 因果问题

用复杂性和超验主体解释不就可以了吗?其实我最早也是因为因果才扯出这一系列说法的。那就是道家的偶然论(自然)和待待无穷(有待)[1]。

最核心的是超验主体(超验逻辑)。最开始解释这个概念的时候,直接被大家认为是唯心。当时用的是理学,而不是现象学。所以就更容易被误会。虽然提到了康德……

从这个立场出发,我们讨论的因果,是现实中的因果。但是我们使用的因果,却是超验逻辑中的因果。两者先天有距离,所以“因果律”不靠谱。这是其一。

这是实际是说我们“认识到的世界”和“现实世界”是两回事。尽管大部分时候是一致的。进一步讲,所谓“现实世界”,实际上是逻辑(意识)构建的产物。也就是道德经的“无名”和“有名”。

复杂性是这种意识中的一个解释,也就是突变和涌现。这实际是说依然可以找出背后的原因。这是其二。

从这个角度上,中古道家最终和现代混沌学一致。偶然之后有必然,必然之后有偶然。完全取决于所对应的认识主体和定义。

一句话,理有固然,事无必致。

---

我没学过哲学,到现在也只不过是从常识出发。除了中国重玄学/道教哲学,真正看过的哲学书是零。为引用溯源(寻章摘句)不算。只是试图使用某些术语,还有自行定义才出现问题了。

其实这个问题简单到可以不用任何术语,只是为了看起来有成体系的理论支持,可以借用一下哲学。许多时候,的确需要大量预设才能理解,这也是哲学能提供的。

之前简短写过本体论的问题,和这里经验主义的说法相似。和另一个学派的区别也是这么来的。经验主义强调的是经验得出/确证逻辑,而另一派谁,强调的是基于现有逻辑演绎。两者切换到中国哲学,其实就是知行问题。经验主义是行,逻辑主义是知。但我们都知道这两个要加在一起,才能避免各自的误区。

所以总结——本体是在主体知行过程中,构造出来的,从来不与现象有所分离。

[1] 你会发现,所谓前提预设,可以直接对应因果关系。

通宝推:钓者任公子,
家园 超验,先验,超越,超绝这几个词

的分辨太麻烦了,不敢言。我确实是看到休谟等的说法才反思我的思维方式的。

我觉得中国的知行问题是方法论范畴的,重点在如何行,而经验主义逻辑主义是认识论范畴的,重点在如何知。

家园 换成理学也可以

 

超验

这里的超验和先验是一回事。超验主体的另一个翻译是先验自我。用这些说法的确容易困惑,直接换成心学的心,或者理学的理,是不是就更能理解了?

 

知行

传统重用,容易造成这种印象。也是因为很长一段时间里,西方认识论和本体论是分离的,所以会有这种误解。中国从来没有这种分离,所谓“方法论”,其实就是认识论。或者说方法论背后必然有认识基础。

我们可以在道学、理学里找到属于认识论的文本,比如即物穷理、格物致知。只是没什么意义。

 

超验主体

超验主体,其实就是说所谓客观世界,是由道理(超验逻辑)所构建的,而穷尽道理后所形成的一理(主体),会成为一切的基础。也就是“总万物之理”而后“理生万物”。只是我们所认识到的道理显然是有限的,和这个“一理”有距离,甚至无法判断接近了多少。

另一方面,我们的意识也是这样的形式。穷尽认识构成自己的“一理”,而后从“一理”中构建出对世界的认识。对事物的认识亦然,分析、综合、判断、总结,作为日后认识的基础。

这样是不是简单点?

由此可以得出两个说法,其一、我们的认识有限,依此构建出来的客观世界和超验主体有距离。其二、个体的认识有限,依此构建出来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有距离。

这样说比较拗口。我一般是倒过来说,把超验主体规定为目前的超验主体,也就是已知之理、当下的认识边界。将现实世界规定为终极的超验主体,也就是生万物的那个理、宇宙本原,所构建出来的世界。这样就和现实一致了。

反正不管怎么说,我们的认识终究是有限的,和现实世界必然存在差距。“有名”虽然可以让我们把握事物,却可能损害了自然,失去了本性。进而,就有了那些“方法论”,本质上是用哲学思想去政教施用。

就此来看,古代文史哲不分家,政治家很少不是哲学大师、文学大家,不是没有理由的。

家园 说到因果律,大眼兄对延迟选择实验怎么看?

至于说说用数学证明因果律?难以想象。

家园 后面画蛇添足了

最近记性不太好,修改更乱了。

总之就是穷尽道理形成一理,一理构建出客观世界。但是一理可以分为现实的一理,(人类)已知的一理,个体的一理。

于是就有了现实世界和人类认识的距离,人类认识和个体认识的差距。

为什么会有距离呢?

这个时候就可以提到无名、有名和有待(前提预设)了。

借用以前的说法,从无名到有名,就是从实在到概念。事物可以多方面考察,获取不同的名字。每个命名都必定指向事物的某一方面,进而可以综合出一个整体。

但事物是无穷无尽的,考察也是无穷无尽的。背后有无穷的道理、无尽的预设……无穷的因果、无穷的情境。也就是待待无穷。

面对无穷,如何确定接近?

所以实际上我们是无法判断的。但是过往的发展,可以让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理念和现实的确有距离。

现在不完备原理也告诉我们,真的不一定可证。实在的确有,只是“没道理”。

家园 哈哈,恰如休谟

驳肯定是驳不倒的,神一样的存在。

只是,没啥用。。。

家园 确实没啥用

这和常识没啥区别,可能大家都知道。汉语强大就在这里,你不需要知道这些,也会有这样的思维。

只是有些人偏离太远,才需要用理论说明一下。比如物理主义。

虽然看上去没用,但却是一切的基础。黄老道家、中古道家、理学、心学都是以这种没用的东西展开的。连美学都是。

为什么自然为美?返璞归真归的是什么真?大道无情、存天理灭人欲,是让人变木头吗?穷理尽性对于个人而言意味着什么?贵无、崇有是现在说的精神本原吗?假如因缘、自然才是本质,是不是可以什么都不用做了?

这是临时能想到的,实际上知识都是以此为基础构建的。说白了就只是个框架,要填充经验,再具体展开的。

就像之前说“道德”可以导向社会契约一样。这些思想还会形成文化,成为建构社会的基础。政体、法系……吃穿日用。

好吧,这还是偏向“政治”,而不是“物理”。但是我们也知道,道家有炼丹,儒家有格物。

---

补充:就像科学主义、存在主义和后现代的文化风向导向个人主义一样,这种东西从来是不能小瞧的。比如对“一理”的否认会直接导向存在主义。因为“一理”实际上也包含了“价值”。(虽有相同看法,但这里还是部分借用别人说法。因为我没读过海德格尔。)

家园 贝叶斯推断

如果不是纯数学,即对于我们的现实世界,特别是复杂系统中,

因果律最多是贝叶斯推断,

最怕黑天鹅。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6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