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求助】孩子教育:原子弹、大炮、罗斯福 -- 宝特勤
感谢夕曦河友提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意义巨大。光考虑这个问题,就使我会调整教育我孩子的方向。我孩子很幸运有河里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各种指导帮助。
您的问题我不得不分几部分回答。比如,我需要考虑好第一个问题,才能够作铺垫考虑第二个问题,以及接着的问题。
的确,解数理化题一般有唯一正确的答案,培养的是有既定目标怎么在有数的几个方案里找到一个路径。一道题有五六种解法差不多了。追求的结果是唯一正确解。
但是人在社会上,大概目的是在不计其数的可能方案里找到一个足够好路径。比如追女孩。和她一起锻炼,还是一起学习,还是一起唱歌跳舞,还是一起从事社会活动,哪个先哪个后,自己长处短处是什么怎么跟别人竞争,怎么表白,一次不行到底什么意思要不要搞第二次。可能的路径无数条。而且形势是不断变化的,经常会有新的潜在竞争对手出现和消失。而且动作要快,不能和费马大定理一样一个不变的公式搞上几百年。
我不是生物医学专家,但我很难想象坚定不移寻找唯一解和迅速寻找足够好的解用的是同一根神经。
所以有书呆子一说。
所以培养孩子在不计其数的可能中有效找到足够好(但别去想最好)的方案是很重要的。
学校有办法提供相关教育。体育就是一个选项。篮足冰球都需要迅速作出足够好的选择,但无需也几乎不可能是唯一最好的。社会活动也很重要。
我儿子又懒又精。他发现用数学表达很有效,于是凡事用数学方式表达。他的家教大怒,说人话不是这么讲的。家教设计了方法纠正。您的问题提醒了我也要处理这个问题。所以感谢您的问题。
下回继续。
要什么赚钱就学什么,而且要尽可能快,这样才能把握赚钱的机会,在工业中不管什么都会有因为竞争而赚不了钱的一天,所以这才是适合工业的方式。学校学的都是基础知识,学好了学别的就会比较容易,高科技当然更值得追求,不过对知识的要求也更高,要知道什么才真有前途,也需要丰富的知识和见多识广吧。在学校里最重要的可能是增强学习能力,而基础知识也是学习能力的一部分。不过,这种方式可能不太适合精密制造业,这方面好像没有太好的办法,要做好这个可能需要日本德国那样的制度、文化和一点固执极端吧
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考虑的,一方面是我的帖子介绍的大脑发育的概念,夕曦:【原创】教育探索(六)—大脑神经网络是如何形成的
有几个要点:
1、高智力对应于连接更好的大脑神经网络。电脑和大脑都具有以开关为基础的网络结构,用来实现信息处理功能。人类大脑的高级功能,就是常说的智力或智慧,也都是通过神经网络来实现的。从神经网络来看,连接的越好,信息处理功能就越强大,大脑就越聪明。
2、人脑发育的绝大部分发生在出生以后,人脑发育最重要的部分(神经网络)也发生在出生以后。
3、环境可以改变人脑的结构(神经网络)。环境信号不断地对随机生成的大脑神经信息网络进行修剪、调整,最终保留最有效的信息处理网络。
4、教育也可以改变人的大脑。人们一直在不知不觉中遵照第3条原理、使用各种方法、有目的有针对地来给孩子提供各种环境信号(比如各种习题),以构建更“聪明”的大脑,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教育。
另一方面是考虑了智商测试的发明者刘易斯·特曼的《天才的遗传研究》结果。天才的遗传研究
特曼从从25万中小学生中筛选出1147个智商在140至200之间的学生进行长期追踪调查,纳入的比例是千分之五,也就是智商在最高0.5%的孩子。这些研究对象出生于1900年至1925年间,都生活在加利福尼亚,90%为白人,大部分来自中上阶层,一直追踪到上个世纪80年代。其结果是大部分高智商人平庸无奇,在最初被特曼被排除的学生中,有两人为诺贝尔奖获得者。
虽然对特曼的研究有很多批评,但我认同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中对特曼的批评:智商测试只是检测了大脑对有标准答案问题的回答能力,对大脑处理没有标准答案问题的能力没有测试。
《异类》作者好像进一步举了一个没有标准答案问题的例子,对一个英国高中生和一个美国高中生问同样的问题:写出一块板砖有什么作用?
一个英国高中生只写出两个功能,而美国高中生给出的功能一页纸的正反面都不够写的。。。
结合以上两个方面考虑,我认为学校的教育绝大部分都是用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在训练孩子的大脑,这样可以标准化批量生产学生。这个问题在中国教育体制中尤其突出,再加上资本加持的教培,对孩子的戕害就更厉害了。
我们是否需要重新定义的教育目的?就是有目的地利用大脑的可塑性(环境改变大脑结构),在大脑完成发育时(或者完成学校教育时),塑造出连接更好的神经网络结构,一个开放的、能够面对、处理未知问题的神经网络结构。
所以我给家长的建议,就是尽量在学校以外,培养孩子处理没有标准答案的能力,其中包括执行功能。夕曦:【原创】教育探索(四)— 教育的新概念
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和人生,我们需要有自觉的意识,学习和实践。
教育孩子从小就要培养习惯,我是这样做的。
我在孩子还很小时就会常陪她散步,看到什么就聊什么,想到什么就聊什么。但是会有意识地引导她,一是找找哪些东西相似或相关,二是看看它们是怎样变化的,三是它们变化需要那些条件。特别在她表达自己喜欢或者不喜欢什么的时候,就告诉她有些东西必须学会接受,而有些东西要慢慢地改变。
再长大些的时候,我们就会一起讨论她遇到的人或者事情了,每个讨论都会分析背景和来龙去脉,也包括我对她自己的态度与处理的意见。
我个人觉得,生活上的关怀是母亲的重点,父亲则要建立教育上的威信与可靠。
我个人的工作习惯,可以浓缩为两句话,一是“做之前尽量准备”,二是“边做边学边改”。
换专业或者换职业前,我都会先收集大量的资料学习。接受任务前,也会尽量地去想得透一些。就是玩乐器,玩摄影,玩运动,钓鱼养花等也都会多花些时间钻研一下。
我希望自己变着花样地活着,也喜欢面对不断变化的挑战。在做事的过程中,除了不断地请教和学习外,也不断地尝试着不同的做法,当然是为了做得更好些,也是因为这样做才会感到不枯燥,有了兴趣后才能保持有持久的动力。
喜欢琢磨和喜欢折腾,是自己的性格特点。因为我自己的不消停,家人过去也跟着受了不少累,但慢慢地习惯成自然,现在也都被我同化了。
人生苦短,保持一些理想和追求,不管多少和大小,都会有价值。既能益于他人,也能满足自己。
写出来给大家看的,我一般都是选择正面的多。实际上当然也有许多不足和遗憾,那些东西我多会选择在小圈子里,与特定的对象交流。是因为自己觉得社会交流的主旋律应该是向上的,那样才有积极的意义。
现在的智力概念,更多是强调解决问题的能力。
或者我们可以分出两种不同的概念,智商、学力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那些标准测试的成果。而智力则是这些能力背后对应的生理学、心理学基础。或者说潜能所在。由于人是社会性动物,因此问题和文化环境和社会背景也离不开关系。
但无论如何细致,无论如何确证。实际上都没逃过传统的因材施教、因地制宜。这也是为什么新式语文这么多年,甚至不如旧私塾一两年的成果。所以我认为不需要更多的深入,而是尽可能地发现孩子的特点。让孩子可以把握自身,认识所长,并且可以尽力调整自己的状态。
好吧,有点走偏。原本想说的是,对于问题而言,定义是不同的。比如板砖有什么用,是价值问题,也是事实问题。因此答案可以天差地别,很难说是思维模式的问题。因为这里需要明晰问题的前提。那就是这个问题到底是什么意思?
如果只是实际功用,当然只有几种答案。如果是价值,几乎是无限的。即便是价值,也是如此。更强调功用,还是更强调可以?事实与价值结合,背后是联想能力,还是推理能力?
所以问题的答案,不一定是孩子本身的问题,也不一定会束缚孩子的思维,因为关键在于问题环境,也就是该如何判断这个问题?也就是说,这实际上是孩子的能力在文化环境中的具体表现。不仅是孩子的问题,还是我们的观点,还是我们基于观点提供的环境。
(这不是说标准答案没有限制孩子,自己也是这个观点。)
而且,我们讨论问题解决能力,实际上都是基于现有问题,从结果上还是按 “标准” 来算。这样,智力和智商只是五十步笑百步。未知问题该如何探索?如何分析判断代入已有的认识结构,试图解决问题?
当然,由于空间广阔,不再局限于智商测试的几个小问题,很容易发现那些具体的能力,比如多元智能就是从传统智商定义中摆脱出来的,可以更好地的描述现象,发现智力。
简单说,提出问题就是在决定结果。不管是对智力、智商的评定,还是对于未知问题的探索。
题外:就像编号兄说的,古代官员,一个人几乎什么都干,为什么可以?我觉得恰恰是从能力论中摆脱出来,更强调认识体系。当然这就没能力说清楚了。于是目前只能局限在意义的生成。
学龄前孩子“凡事用数学方式表达”。类似的例子我见过一个,是我一个哥们儿的小儿子,上小学时老师发现这个孩子是个问题学生,与家长多次交流。经历几次与学校不愉快的沟通后,家长终于发现这个孩子对老师布置的数学题,完全不按照老师教的方法解题,而是用自己琢磨出来的方法解题,结果全部正确。有的方法甚至比老师的要好很多。
我这个哥们儿曾经是UCLA的一个研究中心主任,现在是常青藤名校布朗大学的一个系主任,有3个孩子,教育全部是由他老婆管。他老婆也是博士毕业,后来全职在家看孩子,发现孩子的特殊能力后,我这个哥们儿开始介入孩子的教育。
我最初听到哥们儿介绍他儿子的数学特长,第一反应是孩子的社交能力可以会有问题,后来接触几次,没有看出有明显问题。这可能得益于他妈妈的养育(高知美国白人)。我怀疑的理由是,如果孩子在某些方面有特长,明显高于其他孩子,会被同龄孩子不自觉地集体排斥,导致被排斥孩子心理上拒绝社会交往,长期下去会出现各种问题。
所以那个印度小姑娘家派来的家教居功至伟。她指出了这个问题而且尽力在纠正。
另外我们家长也要参与纠正。但是一个职业教育工作者(那个家教)指出这个问题,能使我们绝对重视。
除了请家教帮忙,我们一个另外对策是让孩子干脆利用他的特长发挥领导力。对幼儿园以前的孩子,他们关心的是好玩。我孩子能不时搞些好玩的花样(因为他有点实力),别人会跟。我也在他面前演示这个,把他一个顽劣的朋友搞得一愣一愣的(然后那孩子的妈妈见我非常热情)。当然他班上老师和家长是不是完全支持是个课题,因为这某种意义上挑战老师权威并且家长也不喜欢孩子做跟班。要慢慢做。
假设你们把我关在这个屋里,供我吃喝,但不允许我和其他人有任何联系,不接触任何媒体,没有任何文字信息接触。如果一周之后我没有疯,那么我可以告诉你们这个屋子每块天花板上有多少吸音孔,孔的大小关系等等一系列可以用数字来表达屋子里所有东西;如果关的时间再长,或许我可以用数学公式表达出来。
家长的反应通常是从难以置信到慢慢认同,然后我进一步说,如果我是一个孩子,语言表达还不完整,不会数数,也不能理解数字的大小,处于同样的境地,结果会是什么样子?长大后如果我能够和其他人交流,会不会被认为是数学天才?如果不能和人交流,又是什么样的结果?
从这个角度看,类似你孩子的情况,是多么容易发生因大人的误解导致对孩子的伤害。
数学方式表达?可能性太多了。一般知道的是语法公式化、指称数字化、描述图形化和无视之前定义(包括自己的)。纠正之后,这样的想法得到保留了吗?
借此说一下另一种,那就是什么都很“形象”,和这种其实是一回事,但很容易被人忽略。在不断尝试表达体系的时候,可以直接给他新的表达工具,使这种表达得以保留。比如说话是说话,文字是文字,画画是画画,手势是手势,上棋类游戏都不是问题。
聊聊“自闭”
我觉得“自闭”和“多动”一样,都属于个人正常的生活表现,不是贬义词,只是过头了的自闭症和多动症才需要矫正。
女孩子一个人自言自语地玩“扮家家”,男孩子聚集一齐玩“打仗”,都太正常了。小时候,“简爱”里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她一个人躲在窗台上,让自己向往得浮想联翩。
因为自己有过直接的接触和观察,我就分两个部分聊,一是青少年的“自闭”,二是成年和老年的“自闭”。
我有一个亲友,母亲是书香门第,从小到大每门功课的成绩都是满分。父亲却是出自农家,父亲是老村长,自己一直吃苦耐劳,自处和谋生能力极强。
这个孩子最小,体现了父母的特长。他成长时,也是父母事业的开拓期,生活上最受宠爱,但基本上属于放任自流。他智力超群,博览群书,但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周围的人的熟视无睹,助长了他的“独来独往”,等到发现不对头时,已经是积重难返了。过去亲友们一起聚聚时,他是来去自由,往往别人还没有动筷子,他就已经抹抹嘴离席了。他不修边幅,独行我素,自言自语,自得其乐。后来纠正无效后,大家也就放弃了。他并不太妨碍他人,只是举止奇特而已。他是自食其力的普通工人,工作有些敷衍,但因为不在乎提薪和奖金,也不讨人嫌。
他只与我的老父谈得来,是隔代的知音和挚交。他把葛剑雄(学生之一)的“分裂与统一”要去看了后,自己又买了许多参考资料,老的和小的聊得非常热闹。
我每次回国,都会花时间与他见面,因为他会同我讨论许多千奇百怪的问题,别看他穿着邋遢,但有着非常敏锐和深入的美感。他对我很慷慨,每次都随便让我从他的巨量的包罗万象的藏书里(他不成家,所有的钱都换成了书),挑一些喜欢的带走。我家人会阻止我,但他父母说,我们一直在帮他扔,没关系的。我也就释怀了。
我从来不评价他个人的生活选择,也有点羡慕他的自由自在,但是真心地对这样的原始材料没能修琢成器,为国为民建功立业而感到挽惜。
教育孩子,一定要从小就打开他的世界,不要让他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一定要让他去接触和接受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要改变自己去适应和改造那个世界。这是我从他身上取得的教训。
接下来,也聊聊我们这些成年人和老年人,也要对“自闭”具备警惕和自省。
不要以为孩子们才要防止“自闭”的问题,实际上我们自己可能已经患了或多或少的“自闭症”了。
列一些我个人定义的表现:
1. 固执己见,抵触不同的意见。觉得世界就应该是自己感觉得那个样子。用同样的框框去套所有的事情。
2. 自设围墙,以自己为中心来划线,把朋友搞得越来越少。
3. 不能开阔胸怀去接纳别人的人,往往也不注意自律。“对人严对己宽”是他们的常态,损人也不利己则是后果。
4. 鸵鸟方式的生活态度,只看自己想看的,听自己想听的。
等等,等等。
我看到的那些提前进入“老年痴呆”的朋友,基本上都是慢慢地向这样的方向发展的结果。
西河好像就是自己防止未老先衰的精神养老院嘛!
谢谢铁手和河友们的关爱。
您父亲👍👍👍
孩子的一个曾经的犹太家教就表达过孩子有没有天才综合症这个问题。众所周知天才综合症是自闭一种。
那个犹太家教非常好。犹太式的严格,可以拖堂一刻钟纠正孩子的一个发音(不加钱)。她很喜欢孩子。
孩子记忆力非常好,我一开始并不高兴,就是担心自闭。
我目前比较放心原因是他有几个很好的朋友。而且现在隐约孩子王的架势。调皮女孩顽劣男孩被他收拾得服服帖帖,家长排队要求他去陪玩。自闭做不到这个。
所以家长花巨量时间在孩子身上是不可避免的。否则后患无穷。
不是直接的学生,但也被叫老师。
就已经博览群书了。我理解他的语言、文字能力和人沟通都没有问题。
我讨论的“自闭”,是指孩子在没有能够语言、文字和人沟通能力之前,就进入你的定义状态,等到家长发现是已经晚了,很难或无法改变。到学龄期、青春期、成人阶段,孩子年龄越大,给父母家庭带来的痛苦越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