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求助】孩子教育:原子弹、大炮、罗斯福 -- 宝特勤

共:💬102 🌺58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说说我提出第一个系列问题的理由

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考虑的,一方面是我的帖子介绍的大脑发育的概念,夕曦:【原创】教育探索(六)—大脑神经网络是如何形成的

有几个要点:

1、高智力对应于连接更好的大脑神经网络。电脑和大脑都具有以开关为基础的网络结构,用来实现信息处理功能。人类大脑的高级功能,就是常说的智力或智慧,也都是通过神经网络来实现的。从神经网络来看,连接的越好,信息处理功能就越强大,大脑就越聪明。

2、人脑发育的绝大部分发生在出生以后,人脑发育最重要的部分(神经网络)也发生在出生以后。

3、环境可以改变人脑的结构(神经网络)。环境信号不断地对随机生成的大脑神经信息网络进行修剪、调整,最终保留最有效的信息处理网络。

4、教育也可以改变人的大脑。人们一直在不知不觉中遵照第3条原理、使用各种方法、有目的有针对地来给孩子提供各种环境信号(比如各种习题),以构建更“聪明”的大脑,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教育。

另一方面是考虑了智商测试的发明者刘易斯·特曼的《天才的遗传研究》结果。天才的遗传研究

特曼从从25万中小学生中筛选出1147个智商在140至200之间的学生进行长期追踪调查,纳入的比例是千分之五,也就是智商在最高0.5%的孩子。这些研究对象出生于1900年至1925年间,都生活在加利福尼亚,90%为白人,大部分来自中上阶层,一直追踪到上个世纪80年代。其结果是大部分高智商人平庸无奇,在最初被特曼被排除的学生中,有两人为诺贝尔奖获得者。

虽然对特曼的研究有很多批评,但我认同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中对特曼的批评:智商测试只是检测了大脑对有标准答案问题的回答能力,对大脑处理没有标准答案问题的能力没有测试。

《异类》作者好像进一步举了一个没有标准答案问题的例子,对一个英国高中生和一个美国高中生问同样的问题:写出一块板砖有什么作用?

一个英国高中生只写出两个功能,而美国高中生给出的功能一页纸的正反面都不够写的。。。

结合以上两个方面考虑,我认为学校的教育绝大部分都是用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在训练孩子的大脑,这样可以标准化批量生产学生。这个问题在中国教育体制中尤其突出,再加上资本加持的教培,对孩子的戕害就更厉害了。

我们是否需要重新定义的教育目的?就是有目的地利用大脑的可塑性(环境改变大脑结构),在大脑完成发育时(或者完成学校教育时),塑造出连接更好的神经网络结构,一个开放的、能够面对、处理未知问题的神经网络结构。

所以我给家长的建议,就是尽量在学校以外,培养孩子处理没有标准答案的能力,其中包括执行功能。夕曦:【原创】教育探索(四)— 教育的新概念

通宝推:唐家山,薄荷糖家族,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