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关于防疫“零容忍” -- 本嘉明

共:💬629 🌺6542 🌵21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2
下页 末页
家园 5死/17+11万,两天内。别谈它了,根本就是要玩死蛙蛙

整个过程跟科学没什么关系,完全是要玩死蛙蛙啊。

家园 唯一一个没有接种的人未满18岁。

南京疫情中,初期爆出的数据是,37个感染者中,36人已经接种了两剂疫苗。唯一一个没有接种的,还率先康复了。

当然比起年纪大的人康复快。

为何机场保洁员会感染新冠病毒?听听专家怎么讲。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授栾荣生:一线工作人员接种疫苗后仍有极少数人感染,这属于“突破性感染”,是正常现象,疫苗本身的保护率不是百分之百。

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家金冬雁:南京禄口机场有9名保洁人员感染,可能是一起小型的“超级传播事件”。先是个别保洁人员因接触入境感染者或入境污染物感染,进而传播给其他保洁人员,造成“一传多”。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邵一鸣:新冠疫苗的保护性是有定位的,中国新冠疫苗定位是二级预防,保护率是针对发病的,不是针对感染的,所以会有一些人打完疫苗也可能被感染。

家园 专家的调门且战且退

开始,他们说疫苗可以防感染。但是很快机场码头等口岸出现工作人员接种后仍然感染的情况;

然后,他们说疫苗可以防重症。但是南京疫情中出现了9例重症;

现在,他们说疫苗可以防死亡。但是中国的政策是一旦确诊,后面治疗必须由中医接手。所谓的“防死亡”根本是无从证实的说法。(而且,就算真的能够防死亡,也不需要通过给全民接种疫苗的方式来做。中医能做到100%治愈,而且只需要用于感染者。两相对比,疫苗方案的成本是13亿*400元/人,中医的成本是感染者数量*数百元/人)

现在,他们仍然以“建立免疫屏障”为由推动全民接种。但是因为变种导致的保护率的降低和群体免疫阈值的上升,就算是100%接种也达不到阈值,理论上已经破产;再次南京疫情蔓延开也证明了免疫屏障根本不存在(最初的37个人中36个人都是完成两剂接种者)。也就是说群体免疫理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现实中都已经彻底破产了。

现在一些人还在汲汲地推动全民接种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只有用疫苗掏空3万亿的医保结余一个效果了。疫苗的成本不足2元,定价200,国家包销20亿。世界上还有没有比这更加美好的生意?

他们甚至还在畅想每半年给全体人民打一针加强针!

医保的钱如果都支付给了疫苗,以后人民别的病就没钱报销了。这是谋财害命,令人发指的罪恶!

通宝推:乾道学派,
家园 这只是你的个人看法。

但是中国的政策是一旦确诊,后面治疗必须由中医接手。

上面这段,请给出确凿的证据。

而且,就算真的能够防死亡,也不需要通过给全民接种疫苗的方式来做。中医能做到100%治愈,而且只需要用于感染者。

中医能做到100%治愈?感情上一波疫情死的人都是没接受中医治疗的。个人看法畅所欲言。毫无证据的信口开河要不得。

关于南京37个感染者36人都接种疫苗,说说我的看法。首先声明,我是一个外行,对医学一窍不通。对新冠病毒更是不懂。

37个感染者36人都接种疫苗。这个说法即便是事实,它也只是事实的一部分。

先问两个问题:一,是否感染的人都是接触病毒/传染源的?二,是否南京那些没有感染的人都是没有接触病毒/传染源的。

答案显然是:一,是;二,否,密接者有很多没有感染的。

禄口机场并不是只有保洁人员,还有大量的地勤,安保,管理人员。难道感染的37人都恰恰是接触过病毒/传染源的人,其余的机场人员乘客都没有接触过病毒/传染源?这样的解释显然不合理。

更可能的情况是,保洁员接触了病毒(说不定很多保洁员、地勤、安保、售票、乘务也接触过但是并没有感染)感染并传播开,但不是所有密接者都被感染。

不过,事情到了你这里,就描述成了:37个人有36个都打了疫苗,他们都感染了。这就给人一种直观的理解:36个都打疫苗都得了,这疫苗一点用没有。

实际上是,你把疫苗有效保护率(是这个概念吧)里的分母弄错了。真正的分母应该是:接触过病毒/传染源的所有人,也就是所有密接者。如果所有密接者都感染了,那可以说,疫苗没用。但是你把感染者作为分母,这就是混淆了概念,或者计算公式错误。

很明显的例子,7.19日张家界2000人的魅力湘西演出,当时会场就有4人阳性,截止到7.30日,总共发现了9例跟这场演出相关的感染者。按照德尔塔那么强的感染性,那么短的潜伏期(3天),11天后只发现9人感染,如何解释?

最后说一句,我从不介意公开声明投草,但是本楼我没有对你投草。

通宝推:审度,
家园 抱歉啊,我以为人尽皆知的,所以没有给出证据

[URL=https://www.zyctd.com/zixun/204/492249.html

]中央部署 | 强化中西医结合,促进中医药深度介入诊疗全过程![/URL]

另外再附一张湖北当初的疫情图给你:

点看全图

武汉是西医势力极为强大的地方,所以早期都是西医负责主治的。西医是不允许中医进入自己的地盘的。早期患者当日死亡率(图中棕红色虚线)一度高达60%。那段时期武汉有几位知名教授折损。

后来在中央的强令下,中医进入一线,然后死亡率就戏剧性地降到了1%左右。

家园 你给的那个链接,强化中西医结合那个

我看了一下日期,是2020年2月14号。是个好日子。

但是,我清楚的记得,2.14号之后,还是死了不少患者。

3月9日,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朱和平,因感染新冠肺炎不幸去世。

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梅仲明同志,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不幸染病,经全力抢救无效,于2020年3月3日中午12时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去世,享年57岁。

武汉市中心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党支部书记、主任、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奖获得者江学庆同志,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不幸染病,经全力抢救无效,于2020年3月1日凌晨5点32分在武汉市肺科医院去世,享年55岁。

其他还有很多。100%在哪里?

家园 贯彻中央指示有一个过程

虽然中央已经作出了中医必须介入的指示,但各级西医院抵触非常强烈。

再介绍几篇文章给你:

https://www.jianshu.com/p/ddf23a87160e

https://freewechat.com/a/MjM5MzQ0MjI3MA==/2247483722/3

家园 大规模随机双盲实验是科学的极限

从可靠性而言,只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算是科学,,,

医学是分界线,大规模随机双盲实验是科学的极限,

不要和愚昧的人争论,太浪费时间,,,

家园 要领悟市场化医疗的真谛

整个医疗体系的目的是赚钱,治病只是手段。如果将病人治好能够让利润最大化,那么就将病人治好;如果不将病人治好能够让利润最大化,那么就不将病人治好。

电影《我不是药神》上映之后,知乎上就有知情人说,如果学术界同时提供了治愈和维持两个选项,那么医疗界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维持方案,因为让病人持续花钱才是对自己最有利的。将病人一次性治好对自己的利润是个伤害。

所以,不用奇怪,高血压、糖尿病都是这样处理的。

03年的非典就是中医战胜的,但庆功宴上都没有请中医。因为让中医出头,对西医的利润伤害太大了。

现在的新冠仍然是中医战胜的,但他们拍了一部《中国医生》,中医是贻误病机导致病人病情恶化的角色。

现在整个西医界主推的是疫苗,中国的疫苗,2元的成本,卖200元一支。欧美的疫苗也差不多这个水平。假如伊维菌素真的有效,他们也绝对不肯承认的——这个药是40年前研发的,已经出了专利保护期了吧,他们无法攫取高额利润的。这对他们的利润伤害太大了。

家园 那你对照一下中央文件和《中国医生》的情节就可以了
家园 对这种10人一组的检测方式表赞
匿名 胡志明的医疗资源已经不足

在胡志明的越南本地人同事有家人确诊(F0),确诊者送入医院,但是这个同事自己打过两剂疫苗,也进入隔离医院陪护,因为没有足够的护理人员了。

这就是0.3~0.5容忍的结果。实际上一人确诊就是几乎一整家人都失去劳动力,严重的失去收入。

通宝推:桥上,
家园 就看后遗症了

比如对生殖系统的伤害是否能够证实。

家园 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是谁说这有利美国的?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哈哈。

忘记这一点,是个极坏的习惯!

通宝推:盲人摸象,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