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来了,来了,普通人的黑暗时代降临了。 -- 沾花富翁

共:💬422 🌺1841 🌵9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9
下页 末页
家园 您说的有道理,不过还是不同意

为什么呢?

当年扩招目的肯定是不纯的,学费调整,停止分配,大规模扩招,是一套措施。大环境又正是大下岗时期,经济开始起飞,要到好几年以后了。反正我不认为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而且扩招以后,说句不好听的,大学教育的质量总体也是下降的(这不是说那些Top学校,Top学校还是在进步的)。目前的实际环境,也应该整顿改变了。

但是一刀切把50%的初中毕业生赶进职中,绝对是不妥的。

首先,现在的职中,和以前的职中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把孩子搞进去,是害他们。

其次,缺乏社会整体的职业技术体系建立,以及对职业技术工人的评价及尊重氛围。如果只是出去打工,初中毕业也可以啊,上不上那个职中差别不大,高中毕业更好,比上职中还强。说句不好听的就是管杀不管埋。

具体就不再赘述,其他不当之处下面也多有提及。

所以我觉得,还是直接逐步缩招比较合适。

至于那些确实不适合上高中的,我想家长一般心里也有数,不一定去上。如果非要上也行,交钱吧,也算为教育做贡献了。至于说,到了学校乱搞影响学风?学校加强管理,该开除就开除,我们当年打个架都是记过的,开除的也不是没有。高中不是义务教育,没什么大不了的。

通宝推:胡辣汤,
家园 有一个根本性的错误 -- 有补充

不是把一半学生赶到职中,是我国教育,目前已经发展到,可以有大概50%的初中生,可以上普通全日制高中继续学习。50%是教育水平提高的结果,结果。我反复提出这一点,提出换个说法。

不是把学生赶到职中,是有能力让50%的学生吃普高,同时社50%的学生上职高。这是成绩,不是罪过。

为什么不是全部普高?把职高全部变普高不就行了?我自称世界大统领,你们都听我的么?教育必然会跟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相适应。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关于“男的不死,女的不生” -- 补充帖

早恋早婚问题,一直都存在,起码从八十年代初期,到现在,一直都存在。现在在职校,还有人在关注“男的不死,女的不生”,没上初中没进职校,男死女生,理都没人理。

到职中染黑了,把职中取消变成普高,就不黑了?请给个理由。

见前补充 4635337
家园 问题肯定存在

但是以什么态度和措施对待问题,是加强管理引导,还是放任自流?是底线,还是目标?区别就很大了。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个好像也是初中课文。

我们就此打住吧。

家园 继续探讨

如果对于个人来说,高中刷题和职高失去美好未来,这两个应该失去未来更痛苦,但这有一个前提,就是职高生能通过普高更好的教学环境,竞争的过在初中阶段的那些:a基础知识远远好于个人的,b学习态度更好的,c学习方法更好的同学才能考上大学获得美好未来。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让无数的孩子受3年罪,浪费3年的青春,只是为了让几率极少的孩子获得这个翻身的机会,我觉得对那些无法翻身的孩子很不公平。

你是说东部一线城市高中升学率百分之百吗?如果包含职业大专,那职高的升学率也不是零啊

家园 查了一下,日本的高中入学率居然是98.8%

相比之下国内50%太低了。

感觉很多政策,尤其教育口,基本是冲着阶级分化去的。

而且很多操作太急,搞出很多社会问题。

比如先是缩小学校授课时间,搞出一堆培训班。现在又严管培训班。

结果好多培训机构破产,收的学费无法赔付。我看一个新闻,最多有家长交了30万的学费要不回来,还是很普通的家庭。

家园 普通高中入学率这些年一直是50%上下

很多人可能不清楚,中国统计的高中入学率分成三个部分:普通高中、成人高中和职业高中三个部分。

我去年写的这个帖子就整理了当时统计局的数据,普通高中入学率就是一半多一点。

家园 这个帖子就很好,实事求是了,语文水平大有提高。

我们梳理一下,下面是共识:

1、目前的高等教育需要改变了;

考个三本、二本的冷门专业出来就业都难(这就是近年来读大学无用论的来由),好多人就进了传销和诈骗集团的,这种现象更可怕!

2、目前的职业教育是有问题的;

海华土华都看不起职业教育除了它本身固有的问题:校风不好,学风没有,老师混日子;但从社会财富分配和社会身份认同上我们华人社会对蓝领就是有偏见,这个问题要从社会财富分配和社会身份认同上解决,

分歧有一点:

我认为高考比中考的地方可操作空间小,更加公平。

而你认为已经够了。

普高学籍一刀切分流这些年执行得还是很公平的

不过正如你所说的,高考这种关注程度,这种监管力度,在下面县城都会存在问题。你真的认为中考能比高考操作空间更小?

那么解决问题的方法呢?

一个是认为初中毕业50%分流职中挺好。

国内从事过教育工作的基本都不认为50%是个啥问题,而且考上普高50%的家长更担心剩下的这50%和他们的小孩为伍,

我不知道在这个理由中,那后面50%的家长和孩子在哪里?

而我认为,就目前现状,读高中和读职中出来,对人的影响区别非常大。硬性分流不可取,是害了那些被赶进职中的孩子,应该给他们机会,通过高考缩招的方式解决。

好了,问题梳理到这里,很清楚了。事实都一样,区别仅在于屁股而已。

家园 国内基础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刷题型内卷严重

不知道哪位高人发现刷题有效,于是大家比着刷。现在高中进度飞快,一般是一半时间,也就是高二上学期就学完全部内容,剩下的时间就是花式复习花式刷。对于头脑好的孩子,时间严重浪费,头脑差一点的则囫囵吞枣,死记硬背,共同点是磨灭兴趣,影响身体。

家园 你有三个问题

1,你完全不承认高中学习和学到的知识的价值。你认为那些最后没有实现“翻身”的学生的青春是被浪费了。但是他们学到知识,并且经历了学习的过程,这对他们将来本身就意义重大。

2,你把问题搞反了。高中不是义务教育。任何时候,如果一个高中生认为“我没有必要在这里陪学霸读书浪费时间了”,并且他不在乎高中毕业证书,他都可以退学。高中也是分等级的,有重点和非重点,一所学校内还有重点班和非重点班。要是一个高分学生说“我不想和学霸一起浪费时间,太累,让我去非重点班吧”,那一定是会被批准的,无非是被别人认为有毛病。因此,可以认为,所有坚持下来的高中生,没有一个是被浪费了时间的,他至少是在为高中文凭而奋斗。

3,你只承认内部竞争,并且认为只有在内部竞争中赢了才有意义。在你看来,一个本来被认为只能上职高的学生,超常发挥考上了普高,然后在普高一直吊车尾,最后上了一个大专,那他的三年就是浪费,因为他谁都没有反超。但事实上,他升入了大专,和他那些上职高的小伙伴们拉开了差距。

感觉你是那种一路顶级学霸的人,完全不能理解中下层的艰难啊。

通宝推:西安笨老虎,
家园 早几年看过本地近十年的统计数字 -- 有补充

1,各初中的中考普高录取率和录取人数,总分,单科前50(30?)名的分布。

2, 各高中的中考普高录取率和录取人数,总分,单科前50(30?)名的分布。

中考录取率,贵校明显比公校高,优秀生占比高于公校。被录总人数跟公校有数量级的差距,基数摆在那。

高考录取率,贵校明显比不上优秀公校,相对公校整体,基本没差别。,按985211算,公校明显占优。尖子生,综合,单科,前10名,私校比远高于公校,能占7成左右,前50(30?),公校占比优于私校,反过来占7成。被录总人数同样跟公校有数量级的差距,基数摆在那。

当时的结论:一般素质,初中读贵校,高中读公校,更有利。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说出来其实很多人都知道 -- 补充帖

相当一部分人,送孩子去读私校,根本上就是就是为了交际圈。

见前补充 4635382
家园 刷题=最低保障+老师省力

高中如此其实也没什么,问题是现在初中也这样。再加上培训班和环境压力,抑郁岂能少?

家园 俺家因有几个海华

就俺家人交流的赶脚,社会公平上,天朝别说比不上日本德国,很可能还不如美国。

俺姐夫曾说,他出国时国内流行的顺口溜是这样的:

不到北京,不知道自己官小。不到香港不知道自己钱少。不到美国,不知道资本主义好。

现在反过来了,俺在汇佳就听学校老师讲过,相比天朝,澳洲加拿大德国日本才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要怎样怎样利用。。。

俺家曾有一次大讨论,说为啥现在纷纷立项,搞大大的各类思想研究,包括教育思想,目的是啥。

后来俺家有理论高手的分析说服了大家:

社会上普遍把前30年和后40年对立起来看,所以需要新的理论体系来融合,直白点说就是过去翻篇,从现在开始搞新的,新的不但要解释前后不对立,还要证明前后是一脉相承的,所以才有最大公约数之类的表述。

俺当时听不以为意,心说这不瞪眼说瞎话么?后四十年光动刀动枪明着搞都两次了,还说不对立?这也行?

但河里的事实证明,俺幼稚了——那些大牛回归,哪个不是这个调调?

所以不让屁民孩子上高中是绝对正确的,QED。

俺只是有些困惑想问问这些大牛们,像你老兄这样的,老举国外数据的,是不是也是境外打马恩牌的敌对势力,要不要举报你老兄,举报了能不能换一个高中入学名额。。。。

家园 你这是通过换说法而公然抗拒19大路线

19大明确指出,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9大的路线,就是承认人民需求的合理性,然后领导全党全国为满足人民的需求而努力。

而你呢,就是公然抗拒19大的路线,拒绝为满足人民受教育需求而努力,然后通过“换个说法”来合理化自己的抗拒。

反贼啊反贼!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