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英国的封建等级制度与固化的现代英美等级社会 -- hwd99

共:💬6 🌺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英国的封建等级制度与固化的现代英美等级社会

一、 英国种族来源与封建等级制度起源

英国是一个面积不大的岛国,2018年人口约6650万,却是多种族混合形成的国家。这是由于历史上很多种族先后入侵定居英国,也是由于英国文化历史短,上层始终实行殖民统治,禁止与下层通婚,融合缓慢造成的。近年来的基因研究表明[1],有四分之三英国人的祖先是在15000至7500年前从欧洲西南部来到英国的狩猎采集者,早期移民时代,冰川刚刚溶化,但这片土地仍然与欧陆相连,英伦三岛也尚未形成。后来英国与欧陆分离,岛上也因此保存了欧洲西南部的居民在冰河时期的遗传信息。分析显示,英国人的遗传组成和冰河时期的巴斯克人是最接近的。总的来说,现代英国人的基因库中有四分之三(在英格兰是三分之二)都来自这个古老的源头。他们所操的语言很可能与今天独一无二的巴斯克语相近。

现有的考古学证据指出,英国后来又发生过多次移民和入侵,每一次都留下了各自的遗传痕迹,但是,那些迁入者对现代英国人的基因贡献,每一批都只占十分之一左右。在新石器时代有过一股基因从西班牙附近的地中海地区流入了英伦三岛,其中至少有一次规模可观的殖民过程,它发生在威尔士北部的阿贝尔格莱(Abergele)。大约在3700年前曾有人在此地殖民并开采铜矿,这一点和基因研究提供的证据也是相符的。这股基因流为威尔士北部的这个地区贡献了三分之一的现代男性基因,但是在英国的其他地区,它的贡献却还不到百分之十,其中受它影响最大的是英格兰南部沿海,有百分之十;影响最小的则是爱尔兰,仅有百分之四。由此可见,这些历史上宣称的“凯尔特人”的所谓主导地位是被大大高估了的。

和通俗的见解相反,在文化上并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凯尔特语是古代英国的共同语言。研究表明,另有一股更加强大的新石器世代基因潮(占到现代基因系的10%到19%)和文化潮从斯堪的纳维亚和德国西北部登陆,深深影响了英国的东部和东南部,它在时间上和伊比利亚人(如今的西班牙人)的大举涌入相同。

最后一波外来入侵者是从5世纪到11世纪来自北欧的日耳曼人,他们在几百年里多次侵入英国,建立封建政权,仅占人口5%。盎格鲁-撒克逊人从位于日德兰半岛南端的家乡入侵英国,对这一点已经有了详细的证据。1066年诺曼征服是最后一次,此后英国再也没有被入侵者征服定居了。诺曼征服是法国西部诺曼底公爵威廉带领诺曼人征服英国。诺曼人本是日耳曼人一支,公元九世纪从北方南下占领诺曼底,成立诺曼底公国,一个封建制诸侯国。威廉一世带领的军队约1万人,战后留下封土定居的贵族约5000人。诺曼征服英国后,在英国复制了诺曼封建制度。在诺曼征服之前,英国本来就是由日耳曼人征服建立的封建政权,征服者威廉是国王爱德华表亲(爱德华的母亲是威廉父亲的姑姑),去世的英王爱德华因无后,曾在1051年威廉访英时答应让威廉继承他的王位。

西欧和南欧本是北方日耳曼人南下,征服南方形成的封建社会。封建主是北方日耳曼部落首领和军人,而被征服的本地居民,主要是黑发的伊比利亚人和红发的凯尔特人,则成为农奴。就英国来看,诺曼征服前,英国已经形成了以北欧盎格鲁萨克斯人为封建统治者的封建社会。诺曼征服以后,上层封建贵族被来自北欧的诺曼人替换。从1066年一直传递至今,因男性直系后代几次断绝,而传递到不同家族,但直到今天,英国国王都是当初入侵英国的诺曼底公爵威廉一世的直系后代。自17世纪到19世纪末,欧洲各国处于封建制逐渐解体时期。直到19世纪下半叶,德国和意大利还是万邦林立,由各级封建诸侯统治,没有统一的中央政府。英法因百年战争,到战争结束后的十五世纪,就逐步形成了比较强大的王权,但仍保持封建制度。

当时欧洲占人口大多数居民都是只有少许人权的农奴,也就缺少国家观念。而上层贵族本都来源于北欧日耳曼不同部落,虽因利益而长期纵横捭阖,征战不休,同时又一直通过相互联姻来加强彼此关系,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利益共同体,共同对付被征服的本地居民。就英国来看,英国国王多次来自今天的其他国家,包括敌对国家。例如,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死后,都铎王朝绝后,继任的国王是与英格兰持续为敌八百年的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一世,是英王亨利八世妹妹的曾孙,而苏格兰与英格兰和解成立联邦是一百年后。一战时的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则是现在德国境内的萨克森-科堡-哥达公爵恩斯特一世和萨克森-哥达-阿尔滕堡的路易丝公主幼子和维多利亚女王夫妇的孙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乔治五世为了安抚民心,舍弃了自己的德国姓氏,将王室姓氏改称“温莎”。维多利亚女王在位60多年,共育有五男四女。到晚年时,她已是四世同堂的老祖母,共有37个孙子、近80个重孙。儿孙们的婚姻都是在女王安排下,与外国王室联姻。于是女王的子子孙孙就成了德意志、挪威、瑞典、西班牙、希腊、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等国的国王或王后。一张惊人的皇家亲属国际网就这样被织成。维多利亚女王不仅是柯堡家的祖母,也是欧洲各国王室的祖母。维多利亚女王的长女嫁到德国皇室,后来成为德国皇后。她的儿子即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是德皇威廉二世,竟然统辖德军与英国开战,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也被称为“亲戚间的战争”。英国王室尽管经历了许多王朝,但实际上前后王朝之间都有直系的血缘关系,王室成员之间的血亲关系从没有中断过。

由于欧洲是少数外来民族作为征服者统治占大多数本地民族居民,为了维护这种殖民统治,引入基督教,控制民众的思想,就成为欧洲上层征服者维护的传统。1054年基督教东西两派教会正式分裂,东派自称正教(即东正教),西派自称公教(即天主教)。西派教会以罗马为中心,主要控制西欧、中欧和西南欧,东派教会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主要覆盖东欧和南欧。当时的教会推销的观点,贵族和农奴都是上帝的安排,要被征服的土著老老实实地作为农奴,替贵族劳动。

西方天主教会在中世纪发展中经历教权与王权之争,于13世纪达到教会权力的鼎盛,形成以罗马为中心、跨越国界的天主教世界,不仅干预欧洲各国国王的任命,掌管各国司法权力,还常常掌管各国行政权力,例如,英王理查一世长期在国外打仗,包括在法国与法王争夺领地,以及参与十字军东征等,很少待在英国,国家基本由主教掌管。在经济上,教会则对信徒按收入征收10%的什一税,实际上是对所有居民征税。作为法律,西欧大多数国家直到18—19世纪才先后废除。英国一直到1936年才经议会废除。而且这些税收,除了本地教堂使用外,都需要上交罗马教廷,在经济上长期被罗马教廷剥削。

家园 可惜还是没有搞清楚民族构成,但是有一点 -- 有补充

应该确实,英国人已经昂撒化了,这点导致了英国人基本成了英国,当然应该尊重历史,但是也要屈服于现实。

现实就是除了苏格兰和爱尔兰人,基本上剩下的人,无论原来是谁,基本上已经英格兰化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导致了英格兰的整合已经基本完成了。

威尔士人已经很难说是另外一个民族了。

这点还是需要认可的,毕竟英国的这种殖民地基础不是每个国家都能拥有。

根据德意志民族的特点,还是怀疑一定的昂撒人继续到达英格兰。在融合了本地文化之后,形成了新的民族特征。

不知道谁为主。凯尔特人可能属于其中一种,但是,肯定脱离了大部分凯尔特特征。

保持凯尔特的是爱尔兰人啊。

总之民族历史往往针对帝王将相,搞不清民族问题啊。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还有可能是后来的征服者数量也不少 -- 补充帖

被征服民族人口也未必多。

这样大概率可能改变了血统构成。

一遍遍混血,不就是中亚吗?

见前补充 4622014
家园 二、 英国封建等级制度

北欧的日耳曼人在南下时,已经发展成为组织良好的社会,形成了名目繁多的等级和等级制度,通过等级制度组织民众,成为强大的武装力量。占领英格兰和诺曼的日耳曼人都发展成为封建等级社会。威廉一世征服英国后,没收反抗的盎格鲁萨克逊贵族领地,分封给随他而来的诺曼封建贵族,包括世俗贵族与各级教会人士,归顺和支持的贵族则保有封地。受封者要按照土地面积的大小,提供一定数目的骑兵,并亲自率领他们为国王作战。大封建主又把自己土地的一部分再分封给下级封臣,也要求他们提供骑兵。威廉一世主要依靠来自诺曼底的诺曼人进行统治。在统治机构和法律上仍沿用英王旧制。1086年,他召集占有封地的封臣,令这些人一律向他行臣服礼及宣誓效忠,建立了英国封建主都须以对国王效忠为首要义务的原则。其中部分是本地没有参与对抗的盎格鲁萨克森贵族,仍保留原有的土地和以前的征服者地位,但必须承认自己的土地是从征服者威廉那里得来的,也就是说他们必须尊奉威廉为最高领主。

诺曼征服前,欧洲包括英国社会的普遍政治制度是贵族民主制,国王和封建贵族共同实行统治。国王的政治权利最大,但国王与世俗贵族在政治地位上并没有显著差别,常由封建贵族推举产生。土地属于社会公有,由国王和封建贵族控制。当时也曾出现过国王的赐地,但这种赐地是无条件的或者仅以服军役为条件,没有建立起国王与受地者之间的君臣关系。只有在诺曼征服后,威廉一世宣布成为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通过土地分封,建立了完备的封建君臣制度,才使英国最终建立了具有上述两大特点的封建政治制度,也为英国的政治统一创造了条件。

同年诺曼王朝还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普查。这次普查主要记录各地的封建领主和封臣,以及其领地下所统治的居民分类情况,以及占有的土地面积、农具、牲畜等财产数量情况[2]。赫里福德主教罗伯特在与此次调查几乎同时的叙述中[3],记载了“征服者”威廉的调查步骤,首先他派出调查人员分赴英格兰各郡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记录上报,然后再派调查人员到他们完全陌生的地区,对之前上报的调查结果进行严格的检查,并向国王告发调查中弄虚作假的人,从而保证了调查的彻底、准确。11世纪未,英国约有一百五十万人口,其中5%住在城市,其余占人口95%的居民都住在农村。农业是居民的主要生业,牧畜业只盛行于东北部的林肯郡一带。在日耳曼征服前就已形成的公社式村落基础上建立的封建农庄,是英国封建社会的基础。普查记录的人名有45000个,由于有很多人重复记录,实际涉及人数少于45000;其中属于领主和封臣有19500,除去重复的,实际的领主和封臣人数略多于8000.

表1. 1086年普查中 2468个英国封建领主和封臣的来源分类与分类总人数估算

来源 人数 占比 估算总人数

英格兰 599 24.27% 1942

威尔士 4 0.16% 13

欧陆 1865 75.57% 6045

诺曼底 1552 62.88% 5031

布列塔尼 110 4.46% 357

佛兰德斯 56 2.27% 182

庇卡底 51 2.07% 165

其他 96 3.89% 311

总数 2468 100.00% 8000

教会人士 361 14.63% 1170

女人 99 4.01% 321

女教士 76 3.08% 246

国王分封土地给封臣,是有条件的,封臣需要为国王提供服务,主要分成四类,包括提供军事服务,杂项服务,以及宗教服务,和其他类[4]。从威廉征服开始,国王的封臣主要是以服军役为条件,向国王领有土地。提供杂役服务的封臣,主要是非军事性质的服务,如为国王和大贵族们提供的衣食住行方面的各类服务等。教会服务本不附带义务,但实际上很多都提供军役服务,这部分是封臣分封转移的,当时的教会人士大都是武夫。不在这三类的是英国丹麦区有很多来自北欧的早期入侵者,他们因是日耳曼人,成为自由民,称为索克曼,分封的土地较少,基本不需要向封建领主提供劳役服务,但需要缴纳货币或实物,等于交税。

威廉一世征服英格兰,将英格兰所有土地都占为己有,然后分封给封臣。由于历史原因,英格兰大部分土地实际上都是有主人的。威廉占领英格兰后,各地叛乱始终存在。为避免更大规模的反抗,威廉国王和他的封臣大都承认,本地居民实际占有土地的事实。但是,国王和他的封臣们则要求土著承认,土地所有权属于国王,他们是从国王分封的封臣手里获得使用权;并通过仪式,承诺臣服国王和封臣,承担相应的义务,从而成为封建领主的佃户。 依据他们的政治地位和义务的差别,可以分成四类。

表2,1086年英国普查封建领主和各类农民家庭及占地情况

类别 人数 占人口比例 占土地比例 人均占地

维兰 109000 40.5% 45% 1.11

边农和茅舍农 87000 32.3% 5% 0.15

奴隶 28000 10.4% 0% 0.00

自由人和索克曼 37000 13.8% 14% 1.02

国王和封臣 8000 3.0% 36% 12.11

总数 269000

人数最多,占人口40%的是维兰,他们的政治地位低于自由人,类似农奴,不能自由迁徙,还需要为领主提供大量劳役。他们比农奴地位略高,因为维兰的分地,虽不受国王法律保护,但受本地习惯保护,很少被领主剥夺。有些学者认为,在威廉一世时代,他们还不是农奴。人口第二多的边农和茅农,约占人口三分之一,一般认为,他们身份与维兰相同,而财产状况则不同,占有的土地很少,经济地位很低。由于英国封建制度规定长子继承制,非长子获得的遗产很少包括土地,也很少成为封臣,从而成为自由民的主体。他们的地位高,但占有的土地较少,人均甚至低于维兰,在威廉征服时期,主要来自对维兰和索克曼土地的剥夺。在普查中所记载的某地,一些维兰的土地归了36个自由人,27个索克曼的土地也被分配给了这些自由人。这27个索克曼仅保有一块30英亩的土地和3个耕犁,而他们此前实际上曾有235英亩土地,减少的205英亩土地都被指派给了这36个自由农[5]。索克曼虽然也是自由人,但地位低于一般自由人,有的地方甚至需要承担很重的税费[6]。

欧洲的封建社会制度,是一种封建农奴制,在这种制度下,少数封建领主或农奴主占有土地、山林、草原和河流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并部分占有农奴;农奴从农奴主手中分得一块份地,作为代价他们必须无偿耕种领主土地,服各种劳役,并上缴大部分劳动产品。农奴制的基本特征是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不得不依附于农奴主。而农奴主则利用这种人身依附关系,对农奴实行超经济的强制劳动。农奴制的地租形式主要是劳役地租,辅以少量的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封建领主在其封土内拥有的是土地的所有权,还有随同封土一并世袭的各项权力,包括行政、司法、税收、铸币等权力,农奴们只有很少的权利。欧洲的封建领主们则为争夺领土而不断发动战争,骑士是数量最多的底层封建领主,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战争。 在英国,威廉征服以后,禁止了英格兰封臣们的相互战争。在漫长的中世纪,在欧洲不同地方和不同时期,封建农奴制是在不断变化的。

西欧封建制主要实现形式是封建庄园制度,封建土地划分为封建庄园,进行管理,是封建主经营土地的独立单位。庄园土地分领主自营地和农奴份地,领主自营地由依附于庄园的农奴无偿耕作,通常有管家组织,集体劳作,其收获全归领主。各户农奴的小块份地则由农奴用自己的农具耕作,其收获用以维持农民一家的生活。庄园和外面的交换是偶然的,只出卖临时剩余的产品,购买自己没有的东西如盐、铁、染料,以及不能生产的少数手工业品及奢侈品。

封建领主派管家监督农奴耕作,并在庄园建有仓库、马厩、备有耕畜和一些农具,自营地的收益全都归封建主所有。而农奴则靠耕种自己的份地维生。农奴对份地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其所有权仍归封建主。西欧典型的封建庄园,和乡村一致,即一个村子就是一个庄园。庄园土地的分布情况、耕作办法,大都沿用过去农村公社的习惯。各户农民的标准份地,其面积大致相等,在英国一般为30英亩,并都由若干块狭长的条田组成,分别散布在地理位置不同、土质肥瘠不同的一些地段中。领主自营地面积较大,有时是散落在各处的条田,有时是土质肥美的完整的大块田地。原来属于村庄的草地、牧场、池塘、森林等,有时被庄园领主篡夺,农民要使用这些地方须交纳一定费用,但在多数情况下,这些土地仍属全村公共所有,大家共同使用。

领主在庄园上一般建有住宅、教堂、磨坊、仓库、马厩等设施,置备犁、耙等各种农具,养有各种牲畜及家禽等,有的大庄园内还有一定数量的手工业者,如木匠、铁匠、首饰匠、皮革匠等,生产手工业品,供应领主及居民的需要。

农奴身份为不自由人,人身属于主人,世代相承,理论上可由主人将其随同土地转让,但生命肢体受国家法律保护,不得损毁。其人身不自由的标志为:没有领主许可,农奴不得离开庄园。此外,农奴除为领主耕种外,还受庄园上各种名目的剥削,如须向主人交纳结婚税(一般为农奴和庄园外的人结婚或比自己身份高的人结婚时交纳)、继承税(农奴死后其子继承财产时交纳)、人头税(农奴外出庄园做工时交纳)等。其他剥削包括复活节交鸡蛋,圣诞节交母鸡,以及为使用磨坊、烤面包炉等交纳实物。在法律上,农奴和主人没有平等地位,农奴不得控告主人,国家法庭不受理农奴上诉的案件。

而庄园领主所控制的庄园法庭,可对农奴及其他居民审理,并向他们收取有关罚金。庄园劳动者主要包括奴仆、有份地的农奴和无地的雇工。雇工没有份地,实际收入和地位更低。上述三种劳动者在庄园上所占的比例,因时间、地点、庄园类型不同而随之变化。一般说来,当西欧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11~13世纪),在一些典型的大修道院庄园中,有份地的农奴占居多数。除劳动者外,庄园内还有管家及领班,负责管理和监督农奴劳动。

欧洲的封建制类似于中国周朝时期的制度,是一种政治制度与社会管理制度,其相同点在于,通过分封各级世袭的封建领主实行统治,封建领主占有土地,租给农民或农奴耕种,世袭各项政治经济权力。区别在于,第一,欧洲实行的是农奴制封建社会,底层劳动者大都是农奴,通过封建农庄进行管理;而中国则是自治的公社制度和宗族制度,底层劳动者是平民。第二,欧洲依靠宗教控制民众思想,教宗以及各级主教权力很大;中国是世俗社会,通过世俗学说建立意识形态,控制民众思想,权力都在封建主手里。第三,行政上,欧洲不存在统一的王权,很多国王的权力都很有限,难以剥夺和干预封建诸侯的权力;中国的周天子则是封建诸侯们的共主,西周早期具有绝对权威,到春秋时期实力衰弱后,仍是名义上公认的共主。第四,我国的封建制是在原始部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基本单位是农村公社,是在宗族基础上形成的,西欧的封建制则是通过征服占人口大多数的当地居民基础上形成的殖民封建庄园。

封建制与秦始皇建立的郡县制的主要区别在于,管理社会的封建诸侯等是世袭的,权力很大,相对独立;而郡县制是中央政府任免有任期的地方官员,可以随时更换,不能世袭,政治地位和权力是随职务变化而变化的。西欧农奴制是一种西方封建主控制被管理者的制度,是西欧封建社会的一项特殊制度。农奴制的基本特征是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不得不依附于农奴主。农奴制的地租形式主要是劳役地租,辅以少量的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我国在秦汉以后,也常常出现依附庄园主的农民,但这不是国家法律强制实行的,而是自愿形成的,多是因战乱而形成的,在动乱平定后,常常会自动消失。

无论在中国和欧洲的封建时代,国王都直辖管理很大一部分国土,行政上实行非世袭的郡县制。按照《周礼》记载,西周的地方制度,王国百里之内为乡,百里之外为遂,均为王直辖;遂以外为贵族世袭。国王直辖的乡遂划分为国、都、邑等行政级别,由国王任命官员管理。后人怀疑《周礼》是后世伪造,但很多记载与出土两周金文以及先秦古籍相同或相近[7],很可能是西周时代所作,春秋战国时代有所增补所致。诸侯国也有类似的管理制度,据《国语 齐语》等文献记载[8],管仲将国都及其附件地区划分为21个乡, 由恒公及高、国二卿管理;将鄙野之地划分为5属,由五大夫管理,其下分县、乡等行政单位,设官员管理。

英国分封土地和国王直辖之地可能是混杂在一起,一般认为,在盎格鲁萨克森入侵时期,就建立了郡一级行政机构,郡以下为为管理百户的邑,以下在分为村镇,国王任命官员管理。此外还有与郡同级别的自治市。不同时期,行政权力变化较大。

家园 血缘和文化同化 同时进行

英格兰和威尔士基本上一体了

英国最尴尬的是,殖民爱尔兰时期,因为经济和宗教因素搅和在一起,把爱尔兰人坑惨了,此后爱尔兰就成了英国仇敌

家园 哈哈哈,是的,爱尔兰和英国佬死磕。

不过,爱尔兰人人口太少,掀不起风浪。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