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从新冠看所谓“饿死三千万” -- 孟词宗
城市人口中,得肿病的也很多
台湾网友来煽风点火?大陆饿死3000万,民国饿死多少
这两个盖子估计会一块揭开
我父母双方的兄弟姐妹都是八个。
但父亲这方活下来的老大,老四,老五,老七和老八一共五个夭折三个。
母亲这方活下来的老大,老二,老七,老八一共四个夭折四个。
为这事问个母亲,原因是这样的。
母亲的父母都需要上班,完全没空带孩子,更不要说带这么多孩子。所以一堆孩子都是大孩子带小孩子。这样的场景不知道大家能想象到不。
一普通的平房里,大人上班离开后,就成了几个孩子的天堂,想玩就玩,想睡就睡。大孩子只管不出危险,只管按时吃饭不会被饿着。
晚上大人下班回家,一群孩子有的在闹腾,有的困了早早在睡觉,这是每天发生的最平常的故事。
但是,有的小孩自己发烧了或者病了,自己不懂没支声,大孩子又没注意到,自己就早早去爬上床睡觉。而晚上大人回家看着安静睡觉的孩子,同样也不会意识到孩子正发烧或者患病。
如此拖延一两天后被发现情况不对,送去医院往往已经迟了,何况那是的医院远没有现在先进,条件也差。夭折的概率比现在大多了。现在的小孩长期有大人精心照料,不可能发生那样的故事。
可以说那是的小孩能活下来的,需要运气,需要一副健壮的身体,患了病躺床上睡一觉,第二天就能自行好。
体弱多病的再加照顾不周到,夭折的概率很大。
除了病故,夭折里还有一个是自己贪玩掉大水缸里了,当时附近又没人,分分钟淹死掉了。
既然想强调家族的高死亡率,自然在除了提出逻辑关联以外,死亡和饥饿的,理应该说明总的家族人数,总的死亡数字啊。
这样才有意义,另外样本取样应该不应该包括配偶等数据是不是也应该说明呢?
你用缺少来说明饿死,那么是否是因为饥饿选择不生,而不是因为饥饿而夭折呢?
这些点应该很重要吧?
你是完全不知真实的生活
我想你应该出生在大城市,一直过着优渥的生活。
你见过越穷越生么?见过六七十年代农村搞节育么?你可知道党领导们在大围剿、长征途中也一年生一胎么?
各种条件限制,医治不及时的占比最大,掉水塘里、茅坑里的也不少。
但是那几年时间死掉的人真的太多,特别是七八岁以下的,很难存活。
不单止我一家,我们这一带各县的情况差别不大,岳父家离我老家100公里 ,岳父54年的,上面的全成年,下面只有一个小10岁的幺妹,他的堂亲表亲关系不熟,不了解情况。岳母是家中老大,55年的,下面最大的大舅66年,然后我岳母和大舅是他们外公后人中最大的两兄妹,他们一个大姨大过自己的妈2岁,一个大舅小过自己的妈2岁,这些姨舅家的表亲都小过我老婆的大舅。
有机会看到详细统计年鉴的,可查询人口年龄来看下是不是这么回事。
我并没有不相信你家人多啊?
我只是质疑没出生就算饿死,不说总数只谈个体未必符合逻辑啊。
常住人口600多万。
这还是小康社会的今天的人口数量。60年前信阳能有多少人?300万人不得了了。
那时没有什么污染,小孩又没有太多的玩具。
小溪,河流,江边,海边居住的小孩最爱的就是游泳。
一到夏天成群结队,河里一片片人头,大人小孩都在游泳,每年淹死的数量不少。
我们家祖辈都农村人,我母亲家族和岳父岳母家族也都是。我父母都是51年,岳父岳母也都是51年。
我父亲兄妹4人,我父亲最小。
我母亲兄妹6人,我母亲最小。
我岳父兄妹7人,我岳父排第二。
我岳母兄妹8人,我岳母排第四。
没听说他们兄弟姐妹有饿死的。那年代饿是真的饿。我大爷爷死的早(解放前),留下大奶奶和三个儿子,没多久大奶奶也死了,三个儿子跟着我爷爷奶奶长大,最小的那个出生没几年就解放了。也都没饿死。
我们村(河南中部)都没听谁说过饿死人,饿是真的饿。当然要是有人说:谁会逢人就揭开自己的伤疤让人看。那我也没办法回复你,我只说我见到的。
我姑父曾经做过一件非常蠢的事,被人当做反面典型指责了很多年。
他们的第一个儿子,两岁还是多大忘了,反正还很小,生病住院,我姑父在洛阳耐火材料厂打工,姑姑让我爸给他发了一个电报:儿病危速回。电报是论字收钱的。结果孩子没保住,姑父也一直没回来。后来回来了一看孩子没了,愤怒的问咋回事?姑姑也是生气,给你发电报收到没有?为什么不回来?答:收到了,别人念给他听了。那为啥不回来?答:他不知道“儿病危速回”是什么意思!!!
这是一个悲剧。
你要用归谬法驳倒楼主,企图证明饿死了3000万,在阴间3000万俄鬼围攻稻公,稻公何以自处?冥司虽大,稻公也无存身之处,难道你要把他逼到18层地狱?
1952年6月,撤销信阳市改信阳镇。
1952年8月,撤销淮滨办事处设淮滨县。1952年12月潢川专员公署与信阳专员公署合并为信阳专员公署,辖信阳镇、驻马店镇、西平、遂平、汝南、平舆、确山、上蔡、新蔡、正阳、淮滨、信阳、潢川、息县、商城、固始、光山、罗山、新县等2镇17县。
“”此段百度没有
1953年信阳、驻马店2镇改设为信阳、驻马店2市,划归信阳专区领导,信阳专区辖2市、17县。
1958年撤销驻马店市,原驻马店市改设为镇,并入确山县,信阳专区辖1市、17县。
1960年撤销信阳县,并入信阳市;撤销淮滨县,并入息县、固始县2县,信阳专区辖1市、15县。
1961年恢复信阳县(驻平桥镇),信阳专区辖1市、16县。
1962年恢复淮滨县(驻淮滨镇,即原乌龙镇),信阳专区辖1市、17县。
此段百度没有“”
1965年5月,析驻马店镇、西平、遂平、汝南、平舆、确山、上蔡、正阳置驻马店专员公署。
1969年,成立信阳地区革委会,驻信阳市,辖信阳市、信阳、潢川、固始、商城、淮滨、光山、罗山、息县、新县1市9县。
显然有些先生在浑水摸鱼了,那个玩什么府概念的所谓专家更是典型。
杨继绳更有意思,为了污蔑,他爹明明不是因为饥荒饥饿死亡,他就愣说成饿死,也是丁来峰式的奇迹。
1960年底,河南省辖6专区、1省辖市,13市、90县、5市辖区,1218乡、124镇。
郑州市 5区 5县
管城区 二七区 建设区 金水区 上街区
荥阳县(城关镇) 新郑县(城关镇) 登封县(城关) 巩 县(东站镇) 密 县(城关)
新乡专区 专署驻新乡市 4市 15县
新乡市[新华区、和平区、郊区]
安阳市[文峰区、车站区、郊区]
焦作市[城区、郊区]
鹤壁市[汤阴县(城关镇)]
延津县(城关) 辉 县(城关) 原阳县(城关) 武陟县(木城镇) 沁阳县(城关镇) 孟 县(城关)
济源县(城关镇) 汲 县(城关镇) 封丘县(城关镇) 林 县(城关镇) 浚 县(城关镇) 濮阳县(城关镇)
滑 县(道口) 内黄县(城关) 清丰县(城关) 南乐县(城关) 长垣县(城关)
开封专区 专署驻开封市 2市 14县
开封市[南关区、鼓楼区、龙亭区、回族区]
商丘市
中牟县(城关) 尉氏县(城关) 杞 县(城关) 兰考县(城关镇) 东明县(城关镇) 雎 县(城关镇)
民权县(城关) 柘城县(城关) 虞城县(马牧集) 夏邑县(城关) 永城县(城关镇) 淮阳县(城关镇)
鹿邑县(城关镇) 太康县(城关镇) 项城县(水寨镇) 沈丘县(槐店镇) 郸城县(郸城集)
许昌专区 专署驻许昌市 3市 12县
许昌市 漯河市 平顶山市
郏 县(城关镇) 禹 县(城关) 鲁山县(城关) 长葛县(和尚桥) 襄城县(城关镇) 叶 县(城关镇)
舞阳县(城关镇) 临颖县(城关) 鄢陵县(城关镇) 扶沟县(城关镇) 西华县(城关) 商水县(周口镇)
洛阳专区 专署驻洛阳市 2市 12县
洛阳市[涧西区、老城区、西工区、郊区]
三门峡市
偃师县(槐庙镇) 孟津县(长华镇) 新安县(城关镇) 宜阳县(城关) 汝阳县(城关镇) 伊川县(城关镇)
嵩 县(城关) 渑池县(城关镇) 洛宁县(城关) 卢氏县(城关镇) 灵宝县(虢略镇) 临汝县(城关镇)
南阳专区 专署驻南阳市 1市 11县
南阳市
方城县(城关镇) 唐河县(城关镇) 泌阳县(城关镇) 南召县(城关镇) 镇平县(城关镇) 内乡县(城关镇)
西峡县(城关镇) 淅川县(城关镇) 邓 县(城关镇) 新野县(城关镇) 桐柏县(城关镇)
信阳专区 专署驻信阳市 1市 15县
信阳市
确山县(城关镇) 遂平县(城关) 西平县(城关镇) 上蔡县(城关镇) 汝南县(城关镇) 新蔡县(城关镇)
正阳县(城关镇) 平舆县(平舆镇) 潢川县(城关镇) 光山县(城关镇) 罗山县(城关镇) 固始县(城关镇)
息 县(城关镇) 商城县(城关镇) 新 县(城关镇)
★1960年1月7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93次会议通过:
1.撤销通许县,将原通许县的行政区域划归尉氏县。
2.撤销宝丰县,将原宝丰县的行政区域划归平顶山市。
3.撤销新乡县,将原新乡县的行政区域划归新乡市。
4.撤销陕县,将原陕县的行政区域划归三门峡市。
★1960年8月1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02次会议通过:
1.撤销开封县,将原开封县的行政区域划归开封市。
2.撤销安阳县,将原安阳县的行政区域划归安阳市。
3.撤销获嘉县,将原获嘉县的行政区域划归新乡市。
4.撤销修武、博爱两县,将原修武、博爱两县的行政区域划归焦作市。
5.撤销许昌县,将原许昌县的行政区域划归许昌市。
6.撤销郾城县,将原郾城县的行政区域划归漯河市。
7.撤销信阳县,将原信阳县的行政区域划归信阳市。
8.撤销南阳县,将原南阳县的行政区域划归南阳市。
9.撤销商丘县,将原商丘县的行政区域划归商丘市。
10.撤销宁陵县,将原宁陵县的行政区域划归睢县。
11.撤销淮滨县,将原淮滨县的行政区域分别划归固始、息县两县。
12.撤销温县,将原温县的行政区域划归沁阳县。
13.撤销栾川县,将原栾川县的行政区域划归嵩县。
★将汤阴县划归鹤壁市领导。(国务院1960年10月13日批准)
◎长葛县驻地由城关镇迁至和尚桥。(1960年9月)
◎设立郑州市金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