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橡皮船 -- 本嘉明

共:💬168 🌺1979 🌵2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12
上页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片子节奏太慢

而且越看越憋屈。一个清高的穷人,又不想寄人篱下,你要她怎么做?

我是在步行机上边走边看的,这样气血能顺一些,也不至于太枯燥。

家园 这电影抓的角度刁钻

是流浪的中老年女性,受过良好教育,谈吐斯文,感情细腻(也就是对别人的白眼很敏感),小小傲娇,外表清冷内心倔强,基本就是几个虎背熊腰版的新英格兰林黛玉。

这种群演演员,只有这种导演,才能沟通好,肯入镜。主角虽然是演的,但肯定有若干个原型。赵在流浪中,与这些原型相遇,把她们的遭遇,糅合成一个比较鲜明的角色。而且,除主角外,其他好几个男/女性群众演员,肯在约定的地点碰头,肯参演,过几遍NG也没有不耐烦或者放弃,那已经是导演很大的本事了。

她们想为自己这个群体发声。这是真实存在的愤怒和不甘心。

最后,芬与白胡子老头Bob的一场对话,也相当催人泪下。

在她们互相以物易物的场景,我突然想到斯大林格勒河边,红军战士们的那个小集市。她们想在世界上留下几个物件,一点痕迹。

相当多影评给予这个片子过多的浪漫色彩,我真的看不下去,能这么硬拗洗地的?纵做鬼也幸福?

通宝推:sasakio,陈王奋起,acton,高三三班,
家园 好介绍,我一定看看:)
家园 不是的,中国人不是游牧民族很久了

美国人祖上很多是游牧民族,对游牧情有独钟,对定居深恶痛绝,稍不顺心,就上路游牧了。中国人从春秋以前就走向定居了,从秦汉大一统开始更是有户籍约束,有儒家的家庭观念,对游牧没有概念。就是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打工,也是想办法先搞一个能安定的小窝,所谓成家立业。

其实美国需要劳动力的地方很多,缺口很大,但要学会适应。

家园 耻辱同意,骄傲不同意

虽说承认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但不能没解决问题就开始骄傲了。说起来这跟给奥巴马发炸药奖一个思路了。

家园 从言论自由的角度来看

这确是美国的骄傲。

家园 这类文艺片,传统来讲,实体院线上片率不高的

但现在看片的主渠道是网飞,舆论造势下,传播会非常广。

只要允许影片正常面市,可能就是雪崩的效果。

这个雪崩,会带来全社会的震撼,随后的后果我们不可预测,但肯定是大事件。

家园 几次亲眼所见所闻

一次是2013年初夏,在西雅图市中心过了一夜。以前对西雅图的印象,主要是微软奈一片儿。13年那次算是颠覆性的改观:入夜时分,原本热闹的公共市场一代,整个换了场景:白天是《西雅图不眠夜》汉克斯和同事聊天吃饭那种场景;这会儿换成了几百个长头发、长胡须、脏兮兮、分不清年龄和性别的人。海边大道上的公共座椅,一座躺一人。

一次是做火车从曼哈顿到DC,路过巴尔的摩。7月底,天气很热很闷,但是坐在车厢里,看着如彼破烂不堪的巴尔的摩街区,真是心里充满了“冷气”。

最近一次是波特兰,2019年秋,因为只是过一夜,时间不富裕,所以起得早,先带孩子去找巫毒甜甜圈,所以走过市中心:每个门洞,真是每个门洞,都睡着1-3人,一路走来,粗粗估算,500-700人?

因此,去年黑人被警察压死后,引起的骚动,在波特兰持续最久,真的是一点也不奇怪。

也由此,才感悟国内扶贫表彰大会传达的信号,有多么可贵。

通宝推:陈王奋起,
家园 关键这个片子很可能在帮唐纳怆造势

一片极左的好莱坞要么无感,要么挡不住。

狂野派在野党能有这样的发言权,还不是言论自由是什么?

家园 我没留意宣传的效果,还是觉得这角度有点独特

随便查查,美国流浪者55万,占人口万分之十七。就下面燕人的帖子查查英国,不含苏格兰和威尔士是28万,按人口比例高美国一大截。而贵国23万,按人口比例最高。都不是秘密,美国小朋友不知道谁是总统,但没有不知道流浪者很多,从小坐车里,几乎每个大路口都有要饭的。这个电影在国际上的震撼可以理解,为什么对美国人本身也特别震撼,莫非体现了文艺或文宣的独特魅力,还是文青型的流浪者群体特别震撼?

家园 那种浅薄的道德优越感

说不定还真的让你说中了

悲悯一下,心理满足,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家园 英国也有流浪者群体,肯定有人自由调研和宣传

为何美国电影自由爆出来特别骄傲,莫非体现了文艺或文宣的力量?

家园 没用的。

就像《愤怒的葡萄》,斯坦贝克写的,比电影档次更高吧,起到多大的作用?

家园 能直面问题,有什么可骄傲的

当年春晚《超生游击队》表现的算不算一个流浪群体?也算一个耻辱吧?我们大家也在承受

好像我们总在捂自己的嘴捂别人的嘴似的

家园 前些年的《纸板箱拳击手》

不禁想,电影最后那个街角的拥抱之后呢?

有点像是鲁迅的提问,娜拉出走之后呢?

拳击手电影相当动人,我当时也流泪了。可是有什么改变?纸板箱拳击手里唯一可能的,就是回怼了那几个传教的,不再用宗教麻痹自己。美国人要是能不再神神叨叨,也是个好事。

以前看愤怒的葡萄,旁人说美国原本也没有社保,二战后才有了“‘完善’”的社保体系。而发生在身边的30年来的扶贫、十几年来的大学生村官下乡、近些年来的定点帮扶,虽然有大量的嘲讽冷水,最终是能成事的。

通宝推:陈王奋起,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12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