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这位名媛有了解的吗? -- 燕人

共:💬291 🌺2355 🌵4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家园 其实你这也是政治正确

反向的政治正确。

如果平白无故,你会公开对一位女性评判外表吗?这些年来在西西河印象中你老兄不是这样无聊的人。

不过因为赵女士的政治立场与你不同,你便可以不再顾及基本文明礼貌。

你这样也是政治导向,另一种政治正确。

家园 文章写的挺好,结尾刹不住车

七天同学显然有极大上升空间。白璧微瑕的地方是只要发现一个主题,就揪住不放,安排在每一篇文章中,读来未免有生硬的感觉。

一家之言,七天同学请勿介意。

通宝推:七天,
家园 你就是小布尔乔亚

需要狠狠地帮助教育

家园 然后抓贪官的过几天也成为贪官被抓了

这就是大家同情祁同伟式贪官的原因啊

家园 炒饭,炒饭啊!!!

很好吃。

家园 建议不要使用“劳军”这个词汇,应该算是旧的词汇含义不明
家园 你这只是换了个名字

”我“还是”我“呀。

家园 我就是啊

我已经被现实狠狠地教育了。

家园 显然还不够嘛

要像印度人民那样啥也不说,直接躺平,才够

家园 旧社会的“卖艺人”,新中国的革命烈士:常宝堃

他在朝鲜前线牺牲时,已经誉满相声界了。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他的事迹见:

相声大师常宝堃殉国于朝鲜,70万天津人送葬,杨得志:为他复仇

2021-02-24 11:45

相声,是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语言艺术。在很多朋友看来,相声是我国的国粹,其历史理应非常悠久。根据相声艺术家们的表述,相声这门艺术可以追溯到西汉汉武帝时期,他们的祖师爷是大名鼎鼎的幽默大师——东方朔。

然而实际上,相声的历史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长,满打满算实际也不过一百来年,起源于清朝末年的北京街头,拆分于全堂八角鼓。

众所周知在旧社会,表演艺术的从业者居于社会底层,被称为下九流。盖因艺术家们不务本业(农耕),终日以卖弄嘴皮甚至于卖弄色相为务。因此,戏曲演员长期被列为贱民,曾饱受歧视。而在各类艺术家中,相声演员又是底层中的底层,连唱戏的都不如。这是因为戏曲演员有戏班,有戏院,收门票,在收入上是有保障的。

而反观早期相声,既没有团队,也没有场所,在天桥下撂个摊子就能开侃。由于不收门票,因此收入只能靠观众们的好心施舍。然而在一穷二白的旧社会,人民大众尚不能自糊其口,哪有余钱去施舍相声演员。

因此,早期相声演员往往是干一天的活,糊一天的口。如果长期没有收入,相声演员就要活活饿死。常言道,只有经济独立才配谈尊严,早期相声演员是毫无尊严可言的。即使是死,也难得其所。例如相声先驱朱绍文就曾自嘲:

“满腹文章穷不怕,五车史书落地贫”。

为此朱绍文给自己取了一个艺名,叫穷不怕。而他的徒弟则和他相得益彰——落地贫。

由于贫穷,在旧社会因饥寒而死、因无钱医治而病死的相声演员绝不鲜见。到了后来,相声有了一定观众,演员收入总算有了保障,甚至一些名角还发了点小财。然而在总体上来说,相声演员还是被社会大众所看不起。大家都喜欢听相声,但是压根没什么人愿意学。

由于社会地位低下,相声演员们常常自暴自弃。有了点闲钱,就去赌博、抽大烟乃至于嫖娼。而这也加剧了社会大众对相声演员的偏见。

然而相声神童常宝堃的出现,却在很大程度改变了相声演员在人民大众心中的形象,因为他是中国相声艺术家中第一位也是绝无仅有的革命烈士。

常宝堃,艺名小蘑菇,满洲人士,出生于1922年5月5日,祖籍北京,却出生于张家口。他的父亲常连安曾是一名京剧演员。但在14岁那年,处于变声期的常连安无法再唱戏。因此在19岁那年,他开始学习变戏法,到处摆地摊卖艺。

1923年时,张家口闹水灾,饥寒交迫的常连安便带着妻儿来到天津讨生活,在“万傻子班”说相声。

随着人口的增多,常家的生活开始有些不好维持。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年仅6岁的常宝堃却用他稚嫩的肩膀担起了养家的重任。

常宝堃自幼生得聪明伶俐,口齿清脆,又肯吃苦。因此常连安经常带着常宝堃在天津到处“撂地”卖艺。一开始,常宝堃只是为父亲暖场,来几句开场白。然而到了后来,常连安发现儿子极具天赋,短短几句话就能把观众逗得前仰后合。因此常连安索性和常宝堃组成了父子组合,常宝堃负责逗哏,常连安负责捧哏。虽然两人年龄悬殊,站起来差半截,但是表演起来却相当默契,第一次表演就博得满堂彩,挣了不少钱。

自打常家父子说了相声后,前来捧场的观众也越来越多,家庭的收入也充盈了不少。常宝堃天赋出众,把父亲教的30多段相声背得滚瓜烂熟。见此情况,父亲常连安且喜且忧,喜的是常宝堃是个说相声的好材料;而忧,则是担心自己不能开发孩子的天赋。由此,常连安带着常宝堃到处拜访名师,最终结识了当红的相声名家——张寿臣。

见到常宝堃后,张寿臣一样便相中了这个口齿伶俐、聪明过人的“小灵童”。于是张寿臣将常宝堃收为儿徒,成为了他第一个徒弟。拜师之后,常宝堃白天跟着父亲到处表演,晚上则到张寿臣家学艺。说学逗唱,相声演员有很多要学、要背。因此常宝堃总是抓住一切时机,背诵张寿臣教给自己的段子,坐车时背台词,吃饭时也背,甚至进了被窝,嘴里还是念念有词。

常宝堃的不懈努力,让他在天津卫一炮而红。在常宝堃的时代,相声演员的境况比以前好了很多。相声这门艺术虽然源于北京,却兴于天津。相声,成为天津百姓茶余饭后最喜欢的消遣手段。在剧院里,相声名家的演出极受欢迎,总是一票难求。而年仅12岁的常宝堃,很快跻身于相声名家这个圈子。

当时,常宝堃已经能说200多段相声,常常能把观众逗得前仰后合。其后,他先后在侯家后顺义茶园和中原公司演出。其后,常宝堃又借助于当时的“新媒体”——广播扩大了自己的名声。在电台里,常宝堃与父亲一起说对口相声,一捧一逗,又火炽又严。著名评书艺人连阔如曾说:最近我在北平常听天津广播电台播来的各种杂技,其中最可听的就是常连安、常宝堃的相声。

人们为了听常宝堃的相声,特意去购买昂贵的收音机。到了春节时,常宝堃总在电台中给自己的忠实粉丝拜年。几天后,各地给他的信件总是像雪片一样飞到常家。

不仅如此,小小的常宝堃还是个“带货能手”。相比于干巴巴的枯燥广告,常宝堃总能将广告内容和相声相结合,既幽默,又风趣,总能让其所代言的商品大卖特卖。

常宝堃的商业价值,让他的身价水涨船高。据他的弟弟常宝华回忆,常宝堃挣的不是钞票,而是一罐罐黄金。其后,常宝堃的五个弟弟——常宝霖、常宝霆、常宝华、常宝庆、常宝丰也开始说起了相声,从而形成了著名的“常氏相声”,在天津与侯氏相声、马氏相声交相辉映。

到了1935年,胜利唱片公司又为他录制了相声专辑——《小孩语》。这么小的年纪录制相声唱片,可以说是前无古人,也后无来者了。

到了1936年,常宝堃得到了一个新的相声搭档——赵佩茹。从此,常宝堃和赵佩茹珠联璧合,常宝堃机敏洒脱,赵佩茹左右逢源,两人表演起来旗鼓相当、严丝合缝,创造了一种紧凑、炽热、明快、引人入胜的艺术风格。

虽然常宝堃名满天下,可是相声演员并未摆脱“戏子”的低等地位。常宝堃跑街串场子,总能接触到各类达官显贵——军阀、官僚、黑帮头子、资本家等等。这些有权有势的老爷、阔少们,经常欺侮常宝堃,让他受尽了剥削和凌辱。一些老爷甚至将烟头按在常宝堃的光头,以此来取乐。这些痛苦,在常宝堃有效的心灵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但是为了养家糊口,他也只能忍气吞声,笑在脸上,却将痛苦藏在了心里。

七七事变后,天津沦陷,日寇的铁蹄踏遍了整个河北。在沦陷区,日军烧杀抢掠,汉奸、伪军作威作福、鱼肉百姓。见此情况,年仅16岁的常宝堃义愤填膺,于是他与赵佩茹合作了一个又一个的段子,抒发自己心中的愤怒。

当时,日寇为了以战养战,强迫百姓们献铜献铁。为此,很多家庭甚至连唯一的铁锅都不得不交出。

有一回,常宝堃在表演传统相声《耍猴儿》时,突然对赵佩茹说:

“咱们今天耍猴的话,我们要用嗓子模仿铜锣咯!”

捧哏赵佩茹一听,即心领神会地问:“你的锣呢?”常宝堃回答:“嗨!我的锣献了铜了!”

常宝堃此语一出,场下观众齐声喝彩,捧腹大笑,只有那些伪警察、伪军官气得要打人。到了第二天,伪警察局便以“有伤风化”为名,将常宝堃抓了起来。若非常连安使钱通融关系,常宝堃必难免于牢狱之灾。

然而常宝堃并没有被日伪的强暴所吓倒,于是他又编出《牙粉袋儿》《打桥票》等段子,讥讽日伪的贪婪和无耻。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为了进行反动宣传,又威胁利诱艺人们编排戏曲讽刺共产党、八路军。然而常宝堃却斩钉截铁地回答:“我没文化,编不出来,你们编出来我也演不了。”

平津战役后,天津被解放。新中国成立后,常宝堃被选为天津市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出席了全国第一次文代会,并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卖艺人,居然能面见国家领导人,这让常宝堃有了翻身做主人的喜悦。于是他的创作热情被彻底激发了起来。他文思如泉涌,创作了《新灯谜》《新酒令》《封建婚姻》等反映新社会、新生活的新段子,深为观众所称道。

1950年,朝鲜半岛炮声隆隆,我们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了。后来,中央组织了第一届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并要组建曲艺大队。于是,常宝堃毫不犹豫地去往天津文化局报了名。他对局长阿英说:“我虽然不是拿枪的战士,但是我可以用相声去慰问我们最可爱的人啊!”

就这样,29岁的常宝堃作为慰问团曲艺大队的副队长,在团长廖承志的带领下,奔赴到朝鲜前线。

进入朝鲜境内后,常宝堃发现这里已经看不到一座完整的城市、一个完整的村庄。美军惨无人道的暴行,让常宝堃义愤填膺,更让他心中燃起了仇恨与愤怒的烈火。

和普通志愿军战士一样,常宝堃将朝鲜当成了自己的祖国,将朝鲜人民当成了自己的亲人。他住在朝鲜百姓家中,总是带头为他们挑水、烧火、扫院子,甚至将房东许久没有扫过的牛棚积粪给清理干净了。

到了4月16日,常宝堃一行终于抵达了前线,并为杨得志率领的19兵团官兵表演节目。当时正值第五次战役前夕,美军加强了对我军的轰炸。但在敌人的炸弹之下,常宝堃却没有丝毫的危局。每次说相声,要都要说两段以上。不仅如此,他还总是问战士:“还听不听?要不要再讲一遍。”有的战士还拉住常宝堃的手兴奋道:“你就是大名鼎鼎的常宝堃啊!我听过你的黑胶唱片,今天终于见到真人了!”

还有一次在山上演出,当时天将傍晚,常宝堃和赵佩茹正准备进行表演,天空却飞来三架美军战机。为了保护慰问团的安全,防空战士们到处布置了防空哨,只要敌机一来就向天空开枪。但是美军的轰炸,并没有影响常宝堃的演出热情。甚至,他还指着敌人投掷的照明弹说:

“我们得感谢老美啊,他们知道天黑了,临时给我们拉几颗照明弹。”

演出任务圆满结束后,常宝堃一行便要启程回国了。临行前,常宝堃坚定地说:“我们走了,还会有更多的人来。”

就在常宝堃即将返回祖国时,悲剧却发生了。4月21日,常宝堃所在的曲艺分队来到一个小村庄。23日下午一点多钟,刚刚用完午饭的常宝堃正在和赵佩茹一起研究新相声段子——《揣骨相》。就在这时,突然出现了四架美军飞机,对着他们居住的两间房子就是一阵乱扫。

常宝堃躲避不及,被一颗机枪子弹贯穿了头部,当场牺牲。随后,敌人火箭炮又击中了附近一座防空洞,躲避在其中的大鼓演员程树棠也英勇牺牲。

很快,常宝堃、程树棠牺牲的消息便传遍了大江南北,并传到了常家人的耳朵里。在一次座谈会上,领导们沉痛地对常宝堃的弟弟常宝华说:“您的兄长殉国了。”

据常宝华回忆,听到“殉国”两字,自己的头嗡的一声,整个人差点晕倒。然而在悲痛之余,常宝华又为兄长感到光荣,他在电视节目中回忆道:

“我没什么文化,但是我却看过小人书。只有杨家将、文天祥这样的大英雄才能用殉国二字,而我的哥哥却也殉国了!”

前文也提到,曾经的相声演员很难死得其所。常言道,人不能选择怎么生,却能选择自己怎么死。而常宝堃却选择了一条与以往相声演员截然不同的死法,那就是为国而死。在相声乃至于曲艺界,这是一种史无前例的死法,也让中国曲艺界与有荣焉。

5月12日,常宝堃、程树棠的灵柩运抵天津,并在天津卫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爱国热潮。在祭奠仪式上,常宝堃的师傅张寿臣到场致祭。在张寿臣看来,常宝堃是自己一生的骄傲,因此在灵前,张寿臣老先生一字一泪,悲愤至极,他念道:

“常、程二位烈士为国牺牲,为亲友得到保家卫国的光荣,使汝二人灵魂永久不死,精神永守鸭绿江东,永垂不朽,万古英风。我要向你等学习。师生反做师生。”

18日上午11时,社会各界为常宝堃、程树棠举行了盛大的送葬仪式。一开始,送葬队伍有1.5万人。到了后来,天津市民听说是为常宝堃送葬,人数竟多至70万人,声势浩大的送葬队伍蔓延半座天津城。学生、市民激昂地高呼着口号,“打倒美帝国主义”之声响彻云霄。而光荣负伤的赵佩茹也坐着救护车,含泪送了战友最后一程。

下午六点,天津市长黄敬专门去往常宝堃家慰问,他握着三弟常宝霆的手说:“我们一定抗美援朝到底,为烈士报仇!”其后,黄市长又抚摸着常宝堃两位幼子常贵田、常贵祥的脸说:“好孩子,你们一定要好好念书,长大后完成爸爸生前的志向,给烈士报仇!”

常贵田回答说:“现在我年纪很小,暂时不能为父亲报仇,现在我的志愿是好好学习攻克,认真帮助弟弟学习,帮助妈妈做事,不让妈妈生气。我长大后一定参军,把美帝消灭,给父亲报仇!”

常宝堃的牺牲,并没有吓倒天津乃至于中国文艺界。听说常宝堃牺牲后,相声大师马三立二话不说,立即前往天津文化局,自告奋勇要去朝鲜进行慰问演出。另一位相声大师侯宝林也义不容辞,光荣成为第二届赴朝慰问团的一员。而常宝堃的弟弟常宝华则接替哥哥担任曲艺队队长的职务,与马三林等人勇敢地奔赴朝鲜,践行了烈士“我们走了,还会有更多人来的遗言。”

常宝堃的牺牲,同样激发了志愿军战士的义愤,特别是19兵团的官兵。不管有没有听过他的慰问演出,19兵团的战士皆摩拳擦掌,要为常宝堃报仇。而兵团司令杨得志更是喊出了“为亲人复仇”的口号。最终在第五次战役中,19兵团击破敌军,为国立下了很大功劳。

常宝堃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常宝堃若不早逝,其成就未必比马三林、侯宝林低。但他的牺牲,却对相声有着继往开来的意义。相声艺术,从此脱离了低俗、低级趣味的标签,去除了往日的偏见,最终成为了国粹,一门伟大的艺术。

与此同时,常贵田继承其父亲的遗志,于1958年加入了军队,成为一名光荣的文艺战士。在对越反击战期间,常贵田还通过电话,为驻守在猫耳洞中的解放军战士讲相声。

如今,常氏相声已经传到了第四代,常亮、常远、杨凯等人开始崭露头角。其中常远更是频繁触摸于大荧屏,与沈腾、马丽等人一起,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优质的好作品。

1949年标志着中国文艺从业者的脱胎换骨,从此和工农兵一起当家作主,学工农兵,演工农兵,用智慧和才艺教育、鼓舞、娱乐人民和人民子弟兵,涌现出无数的好作品。常宝堃烈士一家就是其中的缩影。然而,改开以来旧社会的那一套又卷土重来,在舞台上媒体上大行其道,为人民服务的文艺工作者又变成了依附于权钱势力的“卖艺人”,令人反感、不齿、惋惜。(“劳军”的确是国军的用语。共军叫“慰问演出”,父母亲他们的行话叫“下部队”,包括演出,也包括体验生活,写好兵演好兵。)

宝堃先生的弟弟常宝华先生、宝堃先生的儿子常贵田也是相声大师。说来也巧,他俩和我父母亲在同一个单位海政文工团共事了几十年,相知相熟。常贵田后来曾任海政歌舞团团长。二位已于2018年仙逝。我和宝华先生的儿子是少年时的玩伴。1980年代中期常贵田、侯耀文等随团来纽约访问演出,曾来我住处欢谈。

宝堃先生在朝鲜前线为志愿军将士演出:

点看全图

宝华先生(后左一)、常贵田(后右一):

点看全图

通宝推:江南愿,桥上,踢细胞,愚弟,
家园 美国网上给差评的也不少

而且看收视率趋势,这样下去奥斯卡颁奖典礼要步维密秀的后尘……

Oscars viewership through the years

2014 43.7 million

2015 37.3 million

2016 34.4 million

2017 32.9 million

2018 26.5 million

2019 29.6 million

2020 23.6 mlllion

2021 9.8 million

通宝推:李根,
家园 这个电影确实很小众

只能是艺术电影这个层次。

在美国之外更没有响应的。其他国家根本没有美国流浪者这种特殊生活,恐怕无法理解。

家园 中国什么时候封杀她拿奖的消息了

没上央视就算是封杀是吗? 微博没有热搜就算封杀吗? 奥斯卡充满了政治, 之前把奖项颁给公开造假的摆拍纪录片白头盔等等, 名声也就那样了,还当中国人是跟十几年前那么崇拜奥斯卡吗? 再说了美国人拍的美国人的故事得了美国奖关中国人什么事?

家园 七天,你的粉丝们智力堪忧啊

我这麽夸你,他们还不满,到底要怎样嘛。

家园 我在百度,知乎和头条都没看到 -- 有补充

我冒昧的把这个定义为封杀了。

至该不该封杀,那是另一个维度的问题。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具体说是赵得奥斯卡的的消息被封杀了。 -- 补充帖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