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这位名媛有了解的吗? -- 燕人

共:💬291 🌺2355 🌵4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家园 恭喜!挨着多大也算学区房吧?

美加有没有国内这种大学办附中的现象?

家园 不是八卦哈。身边发生过的例子,可能有助于理解赵的某些言行

我太太上学的时候,有个同学的导师是中国人。系里当初之所以雇他,是因为他文章多。来了以后(从英国来滴)发现他文章确实多:一年5、60篇文章,外加2~3部专著,直接把系里的鬼子都搞懵了:原来还带这么玩的。他这么弄,对系里的青年教师影响非常不好,而且你让鬼子学他也学不来,所以造成了一些问题。系领导找他谈,希望他不要这么灌水(鬼子也灌水,但是灌得没有这么狠),对年轻人影响不好,他觉得自己没有错。系里想让他走人,但是他是正教授、终身教职,弄走他也不容易,反正我太太毕业的时候他还在。(我没在这边上过学,我太太和她的那位同学也不像留学生那样天天呆在学校里,所以太具体的我也不知道,大致就是这个意思)。

------------

所以我以前说过:鬼子搞得很多看起来逼格很高的东西,都被中国人推到极致、玩坏了。在某些方面,我说的是在某些方面,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由于我的知识非常有限,所以我说的是仅仅在某些方面,中国和西方的问题在本质上虽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在具体的细节上是有些区别的:一是程度不同,80%的酒兑20%的水和20%的酒兑80%的水的不同;二是表现形式不同,掩耳盗铃和明目张胆的不同。赵婷出国后,或许在某些方面感受到了这个细微的不同。

------------

此外,国外长大的孩子,鼓吹思想独立。思想独立的外在表现就是要敢于批评。10来岁的孩子,懂得社会的复杂性吗?不懂。不懂归不懂,但是敢于批评是受到鼓励的。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这边的孩子也有政治正确。比如说我家老大原来班上有一个同学是智障儿童。老大回到家讲学校的事情的时候,每次提起他都要在前面加一句:“I am not blaming him, it's not his fault ......”,每次提那个小孩都要加,不厌其烦,10岁的小孩,在政治正确的问题上滴水不漏

换句话说,国内长大的孩子,不小心就会碰到国外政治不正确的红线;国外长大的小孩,不小心就会碰到国内政治不正确的红线。

----------

赵婷这种家族的孩子,除非当接班人培养,小时候一般都是活得随心所欲的;等长到15岁开始懂点事,又出国了,养成了批评的习惯,父母又不在身边(中国父母一般不鼓励这种行为),久而久之养成随口喷的习惯很正常。

所以呢,我觉得赵婷就是喷惯了,她喷鬼子喷得也不会少。不过呢,她比较熟悉鬼子的政治正确,不太熟悉中国的政治正确。

我看了一下她接受采访,发现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更接近于一个美国人。

不过呢,对于这种特权家族的后代,我一向没有认同感,对他们丝毫不关心、敬而远之。如果不是河里讨论,我根本不知道她是谁。因为他们成功也好、失败也罢,对绝大多数人没有借鉴意义。他们就算失败了,甚至倒霉了,我们也没有资格同情他们。

通宝推:李根,tom,诸葛小花,踢细胞,纳米小洞儿,方恨少,一着,楚天,高地,老老狐狸,秦波仁者,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谢谢纳米打个。大学附近的中学一般都比较好,但不附属大学

我认为国外有一点做得比较好:就是资源分布(尤其是)比较平均。虽然也有学区房的概念,但是不行国内集中得那么厉害。

家园 他就是一个美国人,最近偶然看了一个英达导的一个话剧

阳光下的葡萄干,其中小女儿和一个尼日利亚来的留学生一段对话很有意思,美国人是没有所谓原生国家认同感的,比如黑人在美国就是非裔美国人,不会是尼日利亚人,刚果人等等,所以这些小时候就出国的孩子,已经不会有所谓的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他就是认为自己是美国人,只是按照所来的地区进行区别,没有所谓的民族感情。美国是移民国家,只有这样美国的移民才能有所谓的国家认同感。并不是说赵的言行就是对的,只是她不把自己当做中国人所说出的话,你也就不必热脸贴冷屁股来讨论这个问题的对错了,人家就是美国人,仅此而已。毕竟现在说你是中国人生的你就得是中国人也比较勉强,毕竟这是文化上的教育结果,就好像父母生我就要养我,父母养我我就要孝顺父母,在目前看来,大家也未必都认可这样的情况了。

家园 有人说赵玉吉是顶级富豪

瞄了一眼,白手套的味道太重了。

一个小孩子,本以为父母恩爱、家庭豪富,某一天,突然发现,秀的恩爱都是假的,所谓资产也只是过过手而已,觉得这世界充满谎言,对自己恶意满满,吐两口槽,不很正常嘛!

————————————————————————————————————

当然,七天兄说的案例也非常有道理,有普适性。

家园 你看,第二阶层尾巴不经意间又漏出来的吧

你这篇的最后一段,是一个自觉了的第二阶层的范本。

第三阶层就不会有“我们也没有资格同情他们。”这种觉悟。

家园 我脚得吧,平民子弟得有权才能算第二阶层。没有权就没法贪,

不贪享受特权的清官怎么抓你?

有权,才能有有敢不敢贪的问题。

不敢贪,老老实实帮蓝血干活;敢贪,能让蓝血显示自己一身正气。

中等收入无产阶级,想犯错误都没有机会,算什么第二阶层?

家园 毛泽东思想里面很重要的一条是不迷信权威。

这也是五四先贤的主张。平等探讨可以,以权威压制思想那就叫学阀,跟以资本剥削阶层叫”财阀“,以暴力统治叫”军阀“一样性质。

家园 我给第二阶层的定义是“平民子弟爬上来的”

所谓爬上来,是指实现了自身的上升,比父辈在经济和社会地位之一有了明显提高。至于爬上来之后做什么,各行各业,未必要做官。收入多少,那也天差地别。违法不违法,大部分人的大部分行为不违法。这样一个几亿人的群体,构成了“第二阶层”。大部分所谓“中等收入”,属于这个阶层。贪官,只是这个阶层极小的一部分。同情祁同伟式的贪官,认识到自己没有资格同情蓝血,是这个阶层的自觉。

这个阶层总体上是怀念“不折腾”的。因为他们确实面临被折腾的风险。真开始折腾了,一个公安干部,他自己或者他的上级,曾经没有问题但是被纪检打断了三根肋骨,他打断我这种人三根肋骨然后宣布“你没事,出去吧”,一点心理负担也不会有。我还得感谢党感谢组织没有冤枉我。

我这些年确实是越老越反动,哎。

家园 你想过没有?抓贪官的官,绝大多数也是平民出身

现实生活中,有几个所谓的高干子弟去纪检?

想想为什么。

家园 听说得了奥斯卡,吓得赶紧找来看了一下

电影平淡无奇,看得人昏昏欲睡。如果不是要在这说两句,肯定不会去熬那100多分钟。

电影可以说没故事,唯一有点戏剧冲突的就是女主向她妹借钱修车那一段。整个电影没什么技巧,表演不突出,画面也不美,音乐也不动人,只有片尾曲吉他漫弹有点感觉。

能得奖的原因可能它反映的社会问题,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对美国社会问题不关心,所以看这片子就尴尬了。

说起奥斯卡,也是水平起伏。去年的《寄生虫》、前年的《绿皮书》都好看。再前的《水形物语》《月光男孩》就差了。这次的《无依之地》更差。

家园 同感

我没看完,看了三分之一而已,演技平常,没啥抓手。

家园 记得抗美援朝时有个外号叫小蘑菇的青年相声演员就牺牲在朝鲜

作为后来人,我从来没看过他的表演,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老相声演员的回忆才知道还有这么个人。

几十年后还能让同辈同行们记得的,当年的本事和为人应该不差,但是几十年过去,除了身边熟悉他的,还有谁知道有这么个人存在过?

就现在演艺界文艺界很多人的表现,我内心里是很赞同古代将这类人划分为下九流的,但是现在是新社会了啊。

当年小蘑菇尚且能为劳军牺牲,现在这些人也一定有很多能改造好,他们之所以这样,不过是近墨者更黑而已。

家园 花真心感受
家园 常宝华家族的,常宝堃,好样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