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电影和故事——《花木兰》、《八佰》 -- 普鲁托
《花木兰》
电影就是用画面、音乐和语言讲故事。没有故事的电影只能算是画展、音乐会和绕口令。
迪士尼这次拍的真人版《花木兰》故事梗概照搬了动画版《花木兰》:雪崩制胜和阻止单于行刺皇帝。
花木兰本是中国民间四大女英雄之一。哪四大呢?花木兰、穆桂英、梁红玉、樊梨花。
在四美之中,花木兰的故事是最单薄的。关于花木兰的“历史线索”很少。
最有名的是《木兰辞》,而《木兰辞》对行军打仗描述不可能太多: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次有名的是常香玉的豫剧《花木兰》,唱段:刘大哥讲话理太偏......杠杠有名。
花木兰吃亏就吃在没有一部小说好好讲她的故事,比之如:
穆桂英的《杨家将》、《杨家府演义》;
梁红玉的《麒麟记》;
樊梨花的《说唐》、《薛家将》。
其中樊梨花的故事最丰富的——貌美无双武艺高强、设计谋强嫁薛丁山(这简直就是当下的霸道女总裁)、官拜兵马大元帅、杖责小姑薛金莲、被夫三休、满门抄斩、最后位列仙班.......足够编几部电影了。
总的来说,大家都知道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却缺乏故事细节。这就给了迪士尼自编的空间。
这次迪士尼在故事上讲得虽不怎么样,在“主义”上的编排却不错。如果光从“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八个大字上看,能得出什么呢?智、伪、孝、勇。
电影里面故意编排了一把宝剑。花木兰的宝剑是以前父亲用过的,上刻的是忠、勇、真。这对其父来说是很搭的,对花木兰就未必了——女扮男装违背了忠和真。
花木兰在和女巫打斗后获得成长值,毅然解露了女儿身。这把剑也在花木兰和单于打斗时掉到了熔炉里被销毁了。花木兰击杀单于后拒了绝皇帝封赠,回到家乡照顾年迈的父母。结尾,皇帝铸了一把宝剑追赠给花木兰,重新刻上了忠、勇、真,在另一面再加刻了一个孝字。
忠、勇、真、孝,寓意花木兰的成长通关。
========================
《八佰》
这个不同于《花木兰》。“四行仓库”之战是离我们很近的历史,这个不能天马行空的乱编。
对于这样一部电影却必须有故事细节,编起来自然不易。
《八佰》的电影故事梗概是,几个来上海“打扫战场”却被击溃的湖南(湖北?)保安团队员在国军的带领下学习战争,二者共同完成了四行仓库的保卫战。
《八佰》里编了不少细节:
1、鬼子自大,以为四行仓库里也是保安队那样的散兵游勇,一个小队全冲进去,结果被关门打狗;
2、鬼子吸取了教训,派敢死队从水道摸入。恰巧被想从水道逃跑的“老算盘”看到,结果敢死队又被干掉;
3、鬼子组织盾牌队冲到墙根想爆破墙体,被国军敢死队人体炸弹同归于尽;
4、杨慧敏游过苏州河送青天白日旗;
5、国军在仓库顶升旗,在飞机扫射下保旗;
6、上海黑社会敢死队在鬼子狙击手枪下冲桥送电话线;
7、有三个学生进入仓库要求和国军一起打鬼子,结果真打起来时吓得要回家;
8、英国人开放租界,国军在鬼子的扫射下冲往租界,电影结束。
电影两个多小时,编了不少细节。真实的、虚构的混在一起,完成了一部有关历史事件的电影。
电影票房目前近30亿,按40元一张票,大概有7000万人次看了这部电影。这是一个巨大的群体事件,其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四行仓库之战,甚至淞沪会战,乃至抗日战争对中国人的影响都在被时间销蚀。而电影是一种有力的形式,通过细节再次重铸人们对过往的印象。
就像四行仓库之战,教科书上都没有多少细节,大家的印象也越来越模糊。《八佰》里面细节有多少是真、是假,将重铸什么样的价值印象?
在8月热映的时候,在上海四行仓库纪念墙下有人在那儿放下了大量的鲜花,一些香烟,还有一瓶红星二锅头。纪念馆的预约则是一票难求。
好莱坞有人才。我看功夫熊猫故事也是如此想。
四行仓库之战有重要宣传意义。爱国主义么。宣传是应该的。老美女林青霞出道时演这个杨慧敏得奖,是她老先生唯一的表演奖项。国内这电影没看,估计有吹牛的情节,如手撕鬼子😁。你没有发现么。
除非拍别人的历史😄
梁上君子😁
文革及以前的电影不算😁
口味未免太挑。😁
当然你有别的娱乐项目。😁
老的茶馆,牧马人,当时还看过一对知青 回城后参军 男的进入装甲兵学院后来去高原戍边 ,女方去看他结果被指导员的妻子以为她是来结婚的闹出了误会,最后还是圆满结局。印象深是他们接到回城的消息,环境却是在阴雨密布中,女主高兴没想很多,男主却说这是新的斗争。回城参加老同学聚会就有那种下海发财的男同学炫耀看不起在装甲兵学院的当兵的同学的桥段。
新一点的,流浪地球,红海行动,山海情,开端,雍正皇帝,长征,大决战这类。
最近现象级别涟漪越来越大的是《让子弹飞》引爆的姜文三部曲+太阳照常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