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韬光养晦下大棋的两种解释 -- 田昭明
维基百科该词条下方有争议一栏里也给粗否定方的证据:”在日本1940年4月10日《写真周报》所列出的汪精卫政权要人以及金雄白《汪政权的开场与收场》中的汪政权重大人事表均未收录江世俊[15][16]。“
两少一宽和一胎化两大恶政相结合,造成的恶果指数放大,要遗祸数百年。
建议移民澳洲新西兰,保留家族和文明血脉,这个国家未来是十分黯淡的
汉族的庞大人口,不是文化同化的产物,而是因为在与异族的生存竞争中占了上风,占有了东亚地区最适合农耕的土地。
北魏的汉化改革:五胡自此融入汉族之中
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改国名为“魏”,史称北魏。经过了拓跋珪、拓跋嗣、拓跋焘三代帝王的努力,终于到439年实现了北方的统一。北方的统一为经济的恢复准备的条件,也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
三代帝王都推行了较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措施。拓跋珪仿照魏晋制度,建立了官僚体系;学习汉文化,命令朝野皆束发加帽;推广儒学,置五经博士,建立太学;收集天下图书,汇集于平城。拓跋珪强制解散所有被征服的部落,使之全部归于国家的编户齐民,这就让进入中原的游牧民族失去了部族组织,很快就融入了汉民族的熔炉之中了。
拓跋焘是北魏一代雄主,他继续完善北魏的中央和地方制度,使得鲜卑国家和南朝已经趋同;在经济上重视农业生产的恢复,下令“悉除田禁,以赋百姓”“宜宽租赋,与民休息”。为了遏制佛教势力的进一步扩大,和国家争夺劳动力,拓跋焘下诏灭佛,史称“太武灭佛”。拓跋焘也推崇汉文化,在基本统一北方后就推行“偃武修文”“尊孔崇儒”。拓跋焘在文化上的一项贡献就是确立了楷书的正统地位。
迁都洛阳
孝文帝因为坚决推行汉化改革,为民族融合,北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历来被视为贤主。隋朝王通评价孝文帝:“元魏之有主,其孝文之所为乎?中国之道不坠,孝文之力也。”南宋儒者叶适评价:“用夏变夷者,圣人之道也。”孝文帝改革后,进入中原的鲜卑族和过去的匈奴、羌族、氐族等游牧民族都基本融入了汉族之中,这为北方的长期稳定提供了基本的保障。
孝文帝的汉化政策
1.易服装:鲜卑贵族一律改穿汉装。
2.讲汉语:孝文帝宣布以汉语为“正音”, 称鲜卑语为“北语”,要求朝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3.改汉姓:定门第等级。孝文帝下诏,将鲜卑人原有的姓氏改为汉姓。他还参照汉族门阀制度的做法,来确定鲜卑贵族的门第高下,并按照门第高低来选拔人才,任命官吏。
4.通婚姻:孝文帝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通过这种政治联姻把两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联在一起,以巩固统治。
5.改籍贯:凡已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洛阳为原籍。目的: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族贵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作用: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争取到汉族地主的支持,有力地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转化。
关陇集团
关陇集团形成后,关西的民族矛盾也就缓和了下来,鲜卑族和汉族也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以分清。内部矛盾的坚决也就加强了凝聚力。当时的北周在经济上是远远逊色于北齐,但是国力超过了北齐。577年,北周轻而易举地消灭了北齐,统一了北方,为隋唐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北齐灭亡后,六镇鲜卑也逐渐融入了到了汉族的汪洋大海之中。后来,关陇集团的杨坚和李渊分别建立隋朝和唐朝。
结语
鲜卑汉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鲜卑汉化的不仅使得鲜卑族融入了汉族之中,还使得魏晋以来进入中原的匈奴、羯族、西羌、氐族、乌桓等民族都成为了汉族,使得北方的民族矛盾得以化解,为了中国再一次大一统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隋唐建立了中国的第二个大一统时代,创造了辉煌的盛世,成为了中国古代史上的巅峰。
北方游牧民族常见的单培体类型,在汉族中要么找不到,要么出现的频率很低。
以十六国时期为例,查阅了一些研究,一般认为融入汉族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当时总人口的30-50%。
以下资料引用自朱大渭的《儒家民族观与十六国北朝民族融合及其历史影响》:
经考察, 十六国北朝融入汉族的族别, 除所谓匈奴、氐、 羌、 羯、 鲜卑 “五胡” 外, 还有乌桓、 柔然 、 高车、 蛮、 獠、 蜀、 稽胡等共 10 多个。
这10 个少数民族融入汉族的总人口数, 据初步考证统计共有 11361980 人之多。从族别和总人口数而论, 十六国北朝民族大融合的规模, 可能是空前绝后的。正如唐长孺所论:“五胡的割据政权与拓跋氏的占领北中国造成的后果之一, 是汉族与边境各族的融合… …直到北魏后期, 通过北镇起义, 鲜卑化的各族人民才与汉族作进一步的融合, 也就是说汉族的较高级文化在此期间战胜了一切。”
在隋唐时期, 十六国北朝各少数民族 11361980 人融入汉族后, 其所占比重是相当大的。唐永徽三年 ( 公元 652 年, 贞观后仅3 年) 国家领有民户380 万, 唐代每户约 6 人,则为 2280 万人口, 少数民族融入汉族人口数约占总人口数的 50 %。如以神龙元年 ( 公元705 年, 距唐建国已86 年) 全国领民户 615 万, 口3714 万计, 则少数民族融入汉族的人口数接近总人口数的 31 %。
如此众多的少数民族人口融入汉族中, 无论对汉民族本身的繁衍或是汉文化的发展来说, 都被输入了大量的新基因, 从而汉族人民在衣、 食 、 住、行、 语言 、 文字及文化娱乐等各方面更加丰富多彩。而且根据人类优生学原理, 汉族与10 余个少数民族在血缘上的混合, 给先秦以来古老汉民族注入了大量的新鲜血液, 各游牧民族质朴、 强悍、 大漠豪情的本性被融入汉族人体中, 使得雄武性与汉族温良恭俭让相结合, 刚柔相济互补, 从而带来了新汉族人体素质基因的提高, 以及人们创新思维模式活力的加强 。李唐大帝国封建政治、 经济 、 文化的高度繁荣, 正是在十六国北朝民族大融合给汉民族和汉文化注入了大量新基因的基础上而出现的。
在对汉族各分支的基因测序数据中,我们确实能看到象鲜卑这样北方游牧民族溶入的痕迹,但数量很有限,远没有30%-50%这个量级,不影响大的格局。
黄河流域本来就是东亚古人类活动最密集的地方,而中国周围这些少数民族有可能就是以原黄河流域的人为主体的。只不过当年一部分人农耕,一部分人放牧,所以生活的地方自然向适合的地方聚集。
而东亚的季风气候使得北方放牧的不得不时不时南侵,南北矛盾不可避免。
所以文化说和血统说的所谓矛盾,其实不矛盾
新闻:美国担心中国用军事手段解决台湾问题,
秦刚:我要特别强调,台湾问题是中美之间最大的火药桶。如果台湾当局在美方撑腰下持续推进“台独”,很可能将中美两个大国卷入军事冲突。中国不想和美国发生冲突对抗,美国也不想和中国打仗,所以不打仗、不冲突是中美之间的最大公约数。双方应共同阻遏“台独”势力,给和平一个机会,让和平胜出。
我看了一圈美国网民的表态,要么在骂中国占美国便宜还敢威胁美国,要么在骂拜登柔若无骨、丧权辱国。有的台湾人表示机会来了。同时没有美国人觉得自己会输。
现在到了该他们忍着的时候了。
要和平,不想棋子被吃掉,就别玩过分了,如今就是这样一个局面。现在中国不是不想吃掉那个棋子,而是不着急,还有大局、大事要正办。
那个棋子就像是劫财,但它是一个假劫财。如果你当真劫财来打,我就直接给它吃掉、拔掉,让你小便宜都没法占。事实如此,世事如此。
那些去留言的,大多数是有强烈表现欲的。影响的大多数人,还是沉默的大多数,我坚信大多数人不愿意去打仗。
能算啥事?
肉食者谋之。
就该把话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