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架空历史:明朝不亡,后面的中国恐怕更受煎熬 -- 漂漂2号

共:💬60 🌺201 🌵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其实古中国一直在南方不断扩张,只是太慢了而已

即便是唐朝,中国的南方也遍布着各种少民。汉人在南方的势力类似于殖民堡垒。三国南北朝时期南方武将为什么都是自带部曲呢?因为他们其实是在南方殖民的汉人宗族集团的军事首领。北宋的时候浙江、江西虽然繁华起来,但湖南还是蛮荒之地。广东更是人间地狱。苏东坡被打发到广东感觉是要死了一样,结果他还被撵到海南岛这个“天涯海角”去了。

南宋的时候才开始认真开发湖南湖北。到明朝的时候才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到这个时候明朝开始对云贵逐步实现改土归流,清朝才完成。福建广东人开始到南洋讨生活。遗憾的是未能打过西方人,没能占有土地。

我们今天的一路一带,其实就是在做历史上我们该做的事情而已。

家园 没有清兵入关,明朝也到了最后关头了

腐败没落的官僚集团已经把明朝的老底掏空了,必然会有其他势力或内部或外部推翻明朝而建立新的帝国。如果是内部势力兴起,也就是另一个汉人王朝,对文明科技是可以全盘接收的,而一个新兴王朝的前几代一般都不会太差,和西方文明的碰撞将不会像清朝那么不堪一击。

当然,也有可能是西边少数民族入侵,成功建立新的王朝,那结局就和清兵入关大同小异了。

家园 我觉得关键还是没有合理运用大明水师

有郑和七下西洋的海画在,选点登陆。与陆军一正一奇,战事就不用那么惨了。

的确西南缅越也是硬桩,唐宋元明清,这里的战争没少打过。就算打下来,统治的成本也会很大。

家园 明清交替是单一民族国家向统一多民族国家过渡的关键时刻

元朝以前的中国王朝是单一民族,就是由汉族,或者说华夏民族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单一民族国家,而能实际控制的疆域就是九州十八省,这些适合农业的领土。鼎盛时期中原王朝能偶尔打通西域,但衰弱的时候连西北,甚至华北几个省份都守不住。这里不仅仅是军事问题,长期的军事失利就往往是政治和经济问题了,说白了就是长期来讲,农耕民族搞不定游牧民族和渔猎民族,和现在的白人搞不定黑人类似,甚至更严重。

蒙元是第一次在历史上尝试由少数民族统一中国,管理中国,建立多民族国家。但因为搞公然的种族歧视,又不善管理,所以不得人心,不到一百年就被推翻了。明朝能够由汉人复辟,重新统治中国,这是世界上其他的历史大国很难做到的,一个民族从蛰伏,到兴起,到强盛,再到衰亡和分裂,往往是一个单行道,没有回头路可走。古埃及,古巴比伦,古波斯,古希腊,古罗马,阿拉伯,土耳其都是这样的单行模式。只有在中国,朱明王朝实现了汉人的再次当家作主,而且还光复了自唐末就丢失的汉家河山:幽云十六州。所以朱明王朝得位最正,不是夸张妄言,也因为如此,明朝固守汉家的基本盘将近三百年而不倒,其实际稳定统治的时间要超过汉、唐、宋、清,更远远超过其他民族建立的所有王朝。所以对明朝不能有太过分的苛责,任何生物都有寿命,任何王朝都有气数,就是在西方世界,从葡萄牙,到西班牙,到法国,到英国,哪个王朝的气数能超过明朝?哪个王朝对自己完整疆域的有效控制的时间能超过明朝?而且更关键的是,明朝的建立给汉人一种自信,就是不管被谁统治,只要不得人心,早晚还会成为汉家天下。

与明朝的单一民族国家不同,清朝给中国带来的是一个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其统治手段不仅仅是军事高压,而是军事打击,政治拉拢、经济互补和意识形态灌输,多管齐下,综合治理,能充分调配多民族的各种不同资源,却又避免多民族差异造成的彼此冲突,这是明朝很难做到的,也就是汉人需要学习的。比如对付蒙古各部,用军事手段打击和消灭其中的坏分子如准格尔部,用结盟联姻拉拢科尔沁和其他蒙古各部,然后搞会盟,学汉制搞划地定居,鼓励开荒种地,摆脱游牧生活。再推广喇嘛教,驯化野蛮文化,鼓励男丁到寺庙当喇嘛,解决人口过剩问题。为解决性饥渴问题,默许甚至鼓励密宗双修,这样只开花不结果,既解决了性需求,而不会造成人口压力,再转化成破坏力,所以有清一代,蒙古人的数量是几乎没有变化,甚至是减少的,但却很少有人因此反抗。这么一系列的综合治理下来,蒙古地区从历史上不断地烽火连天,生灵涂炭,变成了能歌善舞,寒鸦社鼓。

清朝对汉地的统治也是军事打击,加政治拉拢,加经济促进,加文化认同。军事打击是首要的,同时拉拢汉族地主,汉族官僚,对于成绩突出者,甚至抬籍入旗,类似于现在的入党,郑成功的后人归降后就入了旗籍,成了名义上的赵家人。经济上鼓励农耕,摊丁入亩,永不加赋,鼓励商业,各民族,主要是汉族和满族的人口数量发生爆炸性的增长,为后来汉人实际控制东北、西北和北方汉地以外地区创造了客观条件。文化上,满清统治者在汉地尊重汉家文化和宗教信仰,皇帝拜孔子,拜关公,推崇儒家文化,种族歧视程度虽然也有,但远小于蒙元。

最关键的是,有明朝的存在,汉人总有对照,稍有不满就搞反清复明,最后借着西风东进,反清成功,并以中国古代最推崇的尧舜禅让方式,从清朝手里接收了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几乎全部遗产,所以就不要太顾影自怜,怨天尤人了。客观讲,十七世纪中叶,是中国从单一民族国家向统一多民族国家过渡的最好时机,再早了,恐怕清朝度不过自己的气数周期,就提早崩溃了,那么留着东亚的就将是一个四分五裂的中国。而再晚也是一个道理,明朝气数一尽,中国被列强瓜分。清帝国靠着气数未尽,渡过了两次鸦片战争,也渡过了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都没四分五裂,最后仿佛基本没事了,搞皇族内阁,破坏了和汉族地主阶级和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联合,导致了辛亥革命而被推翻,五族共和的中华民国建立,应该是圆满完成了历史交给的历史使命,实际也是气数尽了,看着死得很突然,其实早就是枯骨一具了。但其管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法宝,一是共同信仰,二是勋贵集团的五湖四海,都被本朝学习和继承了。

通宝推:擎箭天使,mobilesaga,北纬42度,快乐小虫,
家园 的确大清是成功做到小数民族统治国家的佼佼者。

但同时为了有效统治,阻挠了中国的进化历程,从而落后于世界。

少数民族统治国家有个共通点就是维持对大民族的军事优势,再进行政治制约。当这种军事优势变弱就岌岌可危了。

大清能存续二百多年,是通过禁武令、禁火器,以保证八旗与蒙古骑兵的军事优势,通过起用收买汉人士大夫阶层,皇权不下乡,让出相对足够的利益空间,以保证满族贵族化。从而达到军事靠上层满蒙,生产治理 中下层回汉的格局,这种等级天花板直到清末都未能有效打破。

家园 一直有个疑问:元蒙古和建真满人攻略中原算不算外国入侵?

是不是其之前臣服过(如入供)某朝(讲汉语)则就算中华一分子了并永远都算?

希望有简明易懂的解释

家园 满清对中华文明的伤害很大,造成了社会大倒退

满清的破坏力远超蒙古。蒙古统治,因为实际上不理解,也不屑于理解中原社会,蒙元的统治实际上是浮于表面的。而满清已经半汉化了。这种半懂不懂的,对文明伤害特别厉害。

最大的伤害就是清初比明末损失了大约40%的人口,绝大部分是满清屠杀的。满清屠城不是偶然的,而是军事纪律,屠城是记军功的,偶尔不屠城。更糟糕的是值得满清屠城的都是当时中国的文明精华所在。嘉定,扬州都是远超世界其他地方的繁华城市,初级工业,商业都非常发达,浙江一带很多农业甚至都转型为非粮食的经济作物农业。

简单说,就是大约40%的精华人口消失了。想象一下,美国人口减少了40%,大部分人口损失在纽约,洛杉矶,西雅图,硅谷。。。美国文明倒退50年是最起码的,恢复起来恐怕要超过150年。

也有推论明末人口4亿多到5亿

通宝推:钱六,心有戚戚,
家园 他们的皇帝都说自己是中国人了,我们好像还是承认比较好
家园 要看你站在哪个历史阶段和历史角度去看

在当时看,匈奴对汉朝是外国入侵,因为当时汉人的政权是汉朝。后来匈奴消亡了,这个结论就没有变化。其实很多匈奴人融入了汉族,成为比如胡姓的一些汉人。而满清的女真曾经是明朝边地的少数民族,和美国边地的印第安人地位类似。那么如果现在印第安人在保留地趁乱造反了,黑人把川普赶跑,随后印第安人又把黑人打败,当了美国的主人,这算不算入侵美国?应该不算,而算是边区原住民的反叛。但如果站在宋朝的角度,金人的女真对宋朝就算入侵,与匈奴类似。而如果是站在现代角度回溯历史,又不好经常明确地讲,这是外国入侵,因为以完颜氏为代表的金人女真早就融合进汉族了,土地也都归了中国,还要怎样?

蒙古的情况则是介于匈奴和女真之间,因为有一半领土还没有收回。

总之,现在的中国的概念和过去的中国的概念其实是不太一样的。过去的中国和中国人,在当时的历史角度看,是指汉人和汉地的单一民族国家,蒙元和满清两个王朝算不算中国王朝的历史定位不在当时,而在1911年。因为辛亥革命成功了,汉人作为主体民族又一次夺回了领导权,面临如何继承遗产的问题,当然是越大越好,傻子才认为中国仅仅是指九州十八省连一半都不到的汉人本部。但现在这种自虐的傻子却比比皆是。

正因为辛亥革命成功了,所以现在对中国的定义是以汉人为主干,少数民族为旁支,由汉地和少数民族地区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继承的不仅仅是汉地中国,还有蒙元王朝和满清王朝开创的政治遗产和领土遗产。而如果革命还不能成功,则现在的汉人肯定是不能承认满清就是中国,而是要喊反清复明,才算是对汉人最有利。

通宝推:燕人,
家园 彼中国非此中国,要看后来而不是当时

上文已经详细解释了

家园 万事皆易,没有白来的好处

易经讲,万事都是换来的,只是代价不同。明朝的中国,相对西方世界,已经失去了科技的先导权,那么造不如买,而要购买,则是靠近者有先机,因此处于亚欧草原走廊的蒙古各部和处于大航海通道的东南亚和日本要比明朝更有优势拥有西方的先进武器。就即便是各自平行发展,明朝也没有什么优势,最后还是汉地九州十八省归中国,其他地方归当地。怎么能和现在的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相提并论呢?当然,这里的风险也很大,如果汉人在满清的各种起义中翻不了身,就永远成为印度那样最低种姓的贱民了,就万劫不复了。但历史给出的是不同答案,所以如果按这是历史必然做假设,先吃点亏占住大盘,再慢慢消化,要比永远守着面积一半都不到的一亩三分地好很多。所以基于同样原因,我主张尽快解决台湾问题,以后再准备几十年慢慢消化,要好过这么半死不活,永远折腾没完没了要好。

万事皆可易,没有白来的好处。

通宝推:北纬42度,漂漂2号,
家园 估计朝廷不会有那么强烈的动机

古人来说,中国的长江以南地区遍布丘陵、沼泽和茂密的森林,易发各种传染病。所以像曹操征江东的时候传染病就造成了很大困扰。土地也很难开垦,带来的收益很少。所以中原文明征服南方所用的时间十分漫长,扩张的积极性也不高。你让他们造大船去进攻遥远的瘴沥之地,人家只会觉得你是石乐志。中原文明最终据有南方,基本靠的还是中原战争的难民。明清开始海外移民也是因为南方沿海开始变得拥挤了。

同样的原因,古代文明也很难在南方发展起来,例如长江沿线的良渚文明就慢慢消失了。所以说如果中国南方也和北方一样易于开发的话,好处是华夏文明肯定会扩张的更远。坏处就是南北方肯定会繁衍出各自独立的文明来,双方的融合肯定是一场血战——甚至因此长久分裂了也说不定。如果热带也适合农业的话,再远一点的越南、泰国、柬埔寨和缅甸甚至也会出现独立的文明来,那古代史的面貌就和现在完全不同了。

家园 谢谢解答.这些知识基本上是共识了.

可能也没法一针见血一句话地说清楚

家园 有认同的部分,也有不认同的部分

当时如果大明不灭,以崇祯及其儿子的表现,能守住汉地十八省已经不错了。但同时以大明的工商能力,生产先进火器,吸收西方火器战法,对后金和准葛尔蒙以拖待变,甚至拖死对手也是有可能。

从明朝开始,西北的生态逐渐恶化,胡焕庸线以西入不敷出,人口差不多已到达当时粮食的临界点,大明的后继发展应是守住北线,南下开拓成为必然。有西方大航海的先行记录,凭大明国力及水师的先进性,打出一片天地也是有可能的,关键在于荷兰日本到时能成为盟友还是敌人。

但以当时大明体制的腐朽程度,军事战五渣情况,怕真的无法做到以上逆转吧。其实这种架空历史的猜想根本没有多少说服力,毕竞事后诸葛有太多的变数可以自圆其说。

关于现在打台湾与否,个人认为弊大于利。以现时科技与武力,台湾基本无险可守,只要没有核武加持,一推便倒是必然。真正的麻烦是后面的输血管治,香港这么个弹丸之地也得耗费大量物力精力,台湾的要价自然会更高。在中美相持之势,过早耗费力量于战略利益并不明显的地方,会让对手有机可乘。

新冠给中国有了一个大的对外拓展机遇。当下中国重提地摊经济,同时抢劫等犯罪有所提升,这是失业率提高的表现。但相比之下,外围各国经济更加凄惨。以资本的角度来看,中国已无疑成为唯一的投资福地。现在开启战端,因小失大,倒不如利用这一波全球资金技术的虹吸潮,成就第四次工业革命,这才是重中之重。

家园 至少对交趾的丢失北宋的无能要负主要责任

中国早在西汉武帝时就已经征服北越,成立交趾郡,有效统治了一千多年。河内就是交趾和交州的治所,周边的平原是适合农耕的。直到唐末五代这里还是交州节度使,地方豪族也都是历代南下的汉人,写的是汉字,说的是唐语,用的是唐律,历代很多人还有游学、游宦中原的经历,不存在什么“深层的独立意识”。

在这种大环境下,即使有个别野心家想称王称帝,只要北宋稍微能打一点点,大部分地方豪族必然望风款服,不会出现死战不降纠缠到底的情况。对这些豪族来说,从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开始,本来就一直臣属中央政权,就算中央衰弱的时候也至少纳贡称臣,突然来个人说要拼上全部身家性命,去打出一个未来,吃饱撑的吗?

至少在交趾立国初期,大部分地方豪族不可能横下一条心做了玉石俱焚的心理准备。大部分豪族的想法应该是先随便跟着混几天,等时机一到,大家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不快活?

然后,大家都没想到这王师怎么这么弱B呢?既然不用付出什么代价,那么关起门来当家作主称王称霸,岂不更快活?

然后,在两宋那弱B的几百年里,交趾一直快活得很,身份认同变了,语言也变了,对地方土著也有意融入了,“深层独立意识”大概也产生了吧。

然后,哪怕面对元明的强军,被打得满头包,交趾也能顽强骚扰纠缠到底了。

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