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至今思乐视,何人过江东 -- 泉畔人家
共:💬39 🌺149 🌵1
复 营销不能说没用
至少在商用卡车方面,一直在寻求外来支援。早年是美国International,后来International自顾不暇撤了,又换康明斯接手。国内激进的排放法规导致的研发费用,对于江淮这样的企业来说是难以独自承受的。研发费用同样高企的电动车我个人估计也是一样。这样正好大众有钱需要合作伙伴扩大市场,江淮有资质有一定的市场和配套网络,两家各取所需也是合理的。
有观点认为燃料电池在商用车上可以有所作为。上个月商用卡车的最大玩家戴姆勒跟沃尔沃(排名世界第一跟第二)各出资50%成立了一个专门研发燃料电池的合资公司。
复 营销不能说没用
欧洲的整个舆论产业都被美国渗透了,比渗透中国还强一百倍。
欧洲大小国家的议会,反华是天然正确(而不是政治正确),报纸也是全频道大尺度反华,一周只骂六天都算是亲华派。德法领导人哪怕知道不能听这帮小丑瞎胡搞,但是舆论压力很大,经常性顶不住。
欧洲商界算是最亲华的了(也就是骂的频率低,难听的话少),这当中的第一支柱,就是赚得盆满钵满的德国汽车。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中国车企收购,控股了一些外国车企。
同样的逻辑,外国车企控股中国车企,应该是正常的市场行为。
不过,心里还是不舒服。
中国商用车和乘用车,就是两条路线的斗争。
商用车一直坚持,自主研发为主,同时借鉴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今天几乎完全占据了国内市场,而且进出口比已经达到1:13.5,就是进口一辆商用车,出口了13.5辆车,这就是自主的力量。
乘用车,“以市场换技术”,结果呢,技术没换来,市场损失殆尽。这些年情况有所改善,依靠的还是“自主研发”。要我说,中国应该出台政策,进一步鼓励国产乘用车,前几年的新能源车补贴其实也有这个考虑,但是现在搞明面补贴越来越难。但是可以鼓励公职人员,包括事业,国企在编人员,购买国产车。鼓励,只是鼓励。
复 花等!
有空慢慢写,想到那写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