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文摘】《一本神经》十四 天庭最后一个处男――沙僧秘史 -- AleaJactaEst
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
――《文心雕龙?知音第四十八》
有人说,历史是公正的,是金子终将发光,是垃圾终将腐朽。然而事实却是,历史充满了误解与偏见,遗忘与埋没。所以刘勰才会发出“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的慨叹。
在很多传奇故事中,总有这么一类人,他们默默无闻,外表平凡无奇,做的工作也普普通通。然而,如果你能真正理解他们,真正深入他们的生活,就会发现,在他们平凡的外表下,隐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西游记》中的沙僧就是如此。长久以来,在人们心目中他只是一个忠厚老实的苦力,根本没有多少故事。然而随着茅十七对《西游记》研究越来越深入,沙僧的疑点也变得越来越多。下面,请随我来一步步剥茧抽丝,审视沙僧那跌宕起伏的人生。
卷帘略考
沙僧在天庭担任的官职是卷帘大将,这是很多人看不起他的一大原因。想当年大家都混天上时,孙悟空是齐天大圣,和玉帝平起平坐;猪八戒任天蓬元帅,手下天河水兵八万;而沙僧的工作内容却只是卷卷帘子,那不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奴才么?
从人类的历史来看,是真有卷帘大将这个官职的。比如吴承恩所处的明朝,《明史》卷五十三“登极仪”,详细记载了明太祖朱元璋的登极大典,在记述了各种职官的就位次序和位置之后写道:“卷帘将军二人于帘前,俱东西向。”《新五代史》“后蜀世家”记载,孟昶曾封宠臣王昭远为卷帘使。古人有言曰:“帘者,所以隔别内外,防闲廉耻,彼能卷之而无嫌忌。”混到这个份上的人,怎么说也是皇帝的绝对心腹。
而在神仙的世界中,古代道士们在请神仙下凡时要举行开坛启请仪式,卷帘是其中重要一环。道士们先进行化坛仪式,将坛场幻化为神仙世界;接着以卷帘象征神仙们下凡,如同帝王临朝听政,卷帘听取奏疏。据说南宋时编成的《灵宝领教济度金书》中《宣表卷帘》记载,卷帘之前,“星斗飞芒,龙灯凤烛,并在帘里,惟遥迎而已”,帘外则昏暗无光,就好像人在凡间遥望仙境。等到法事完毕,“忽然卷帘内外,华灯璀璨,宛如浮黎土矣。”在视听技术不发达的古代,这一过程无疑会给人们带来不小的视觉震撼,从而增进对神仙的敬意和崇拜。据流传下来的《金??清醮卷帘科仪》抄本,卷帘的过程分三步,即“珠帘卷起一分”、“珠帘卷起二分”和“珠帘揭起三分”,卷帘手分三步骤将神仙世界浮现人间。这不由让人想起当年热播的《恐龙特级可赛号》经典场景:“人间大炮,一级准备!人间大炮,二级准备!!人间大炮,发射!!!”可赛固然威猛,可人间大炮的炮手也绝非废柴。清代段松苓《益都金石记》记载:“唐东岳庙尊胜经幢,载诸神名,有南门卷帘将军。”考虑到《西游记》中沙僧曾自称“南天门里我为尊”,这也许就是《西游记》里卷帘大将的原形了。
综合以上两方面来看,卷帘大将不仅扮演着御前四品带刀侍卫之类的角色,同时还担任着天界与凡间沟通的重要任务,决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龙套。
不过这样就有一点说不通了,若卷帘大将如此牛X,怎么会因为打破一个小小玻璃盏而被贬呢?
漫话玻璃盏
沙僧曾自述道:“失手打破玉玻璃,天神个个魂飞丧”。蟠桃会上来的都是有身份的人物,心理素质非常人可比拟,如果只是一个小小酒杯的话,天神们怎么会如此惊恐呢?所以玻璃盏并不是一个普通的酒杯。
包括我在内,很多人原先都认为沙僧打破的是琉璃盏,然而再读《西游记》时才发现,事实上打破的是玻璃盏。这也是沙僧在人们心目中地位低的另一大原因,只打破了一个玻璃杯就被贬下凡间,沙僧的混的肯定不怎么样。事实上,在现代人眼里,玻璃是价格低廉的物品,然而在工业不发达的古代,玻璃可是价比金玉的宝物,如举世闻名的越王勾践剑和吴王夫差剑,上面都用玻璃作为装饰,佛家七宝历来有两种说法,其中一种中就包括了玻璃。
清代有一本研究《西游记》的专著很出名,就是悟一子陈士斌的《西游真诠》,其中论及玻璃盏时曾说:“蟠桃会所以合欢心也。玻璃盏千年之水化成,西方至宝,所赖以合欢者惟此。彼用意不诚,而失手打碎,各失欢心,亵宝溺职,其罪滋大。”道出了此事真相:原来是沙僧坏了王母娘娘的“合欢”好事,所以才被怪罪。
对于这一论断,乍看之下很多人可能都难以接受,天庭的蟠桃会怎么会是王母寻欢的场所呢?然而不要忘了,前文《第一夫人情爱史》已经证明,王母是个到处留情的女人。而且在历史上的房中术文献中,王母也是祖师级的人物,当初就是她命玄女素女下凡,在给黄帝教兵法的同时,也教会了他房中术,《黄帝内经?素问》因此而成为千百年来房中术的基础性理论著作之一。王母是个母老虎,玉帝也历来怕老婆,所以就算王母带着他去开寻欢PARTY,他也敢怒不敢言。
另外在历史上,玻璃盏和“合欢”二字是颇有渊源的。《红楼梦》中曾记载了调制混合酒――“合欢酒”的操作过程:“琼浆满泛玻璃盏,玉液浓斟琥珀杯。”酒以“百花之蕊、万木之英,加以麟髓之旨、凤乳之曲”调成,可作资证。
万恶淫为首,沙僧坏了王母“合欢”的好事,当然就没有好果子吃了。
沙僧不学房中术
在古代神仙们修炼的过程中,房中术乃是一门重要的选修课,很多人都与之发生过关系,王母黄帝且不提,《西游记》里的三兄弟就都和房中术发生过关系。
《西游记》第2回,菩提祖师曾问孙悟空:“教你‘动’字门中之道,如何?”悟空道:“动门之道,却又怎么?”祖师道:“此是有为有作,采阴补阳,攀弓踏弩,摩脐过气,用方炮制,烧茅打鼎,进红铅,炼秋石,并服妇乳之类。” 采阴补阳,当属房中术无疑,但悟空乃天产石猴,对床第之事丝毫不感兴趣,所以根本没学。
而八戒不用我说,大家也明白他的秉性。《西游记》第8回,猪八戒对观音菩萨自我介绍说:“山中有一洞,叫做云栈洞。洞里原有个卵二姐。他见我有些武艺,招我做了家长,又唤做‘倒插门’。不上一年,他死了,将一洞的家当,尽归我受用。” 卵,在古代经常是指男性生殖器,卵二姐作为一个女妖,却以此为名,其个人情趣可见一斑。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豪放女,不到一年就被八戒搞死,足可见八戒功力。23回四圣试禅心,菩萨们变为美女引诱唐僧师徒,八戒想把三个美女全娶到手:“你看娘说的话。那个没有三房四妾?就再多几个,你女婿也笑纳了。我幼年间,也曾学得个熬战之法,管情一个个伏侍得他欢喜。”十足的房中术达人口气。
而沙僧呢,根据他的自述,沙僧本是凡间大侠,“英雄天下显威名,豪杰人家做模样。万国九州任我行,五湖四海从吾撞。”后来碰到牛人,“沿地云游数十遭,到处闲行百余趟。因此才得遇真人,引开大道金光亮。”自述修炼过程时,沙僧是这么说的:“先将婴儿姹女收,后把木母金公放。明堂肾水入华池,重楼肝火投心脏。”其中“肾水入华池”一句甚为关键,在古代流传下来的各种修炼秘笈中,肾水指肾中真精,华池则历来说法不已,有说在舌胎下,又说在下丹田,也有说在两乳之间的。不管那种说法,可以确定的是“肾水入华池”的意思是将肾中的元阳真精送入华池,不使外泄,也就是所谓炼精化气。“还精补脑,长生不老”,这是历史上中国气功和印度瑜珈的共同信条。
降妖杖的来历
在文艺作品中,沙僧的兵器总被表现为月牙铲的形式。然而在《西游记》原著里,他的兵器是一根棍子。如第49回:妖邪使锤杆架住道:“你也是半路里出家的和尚。”沙僧道:“你怎么认得?”妖邪道:“你这个模样,象一个磨博士出身。”沙僧道:“如何认得我象个磨博士?”妖邪道:“你不是磨博士,怎么会使赶面杖?”既然妖怪将沙僧兵器认做擀面杖,那么可以肯定两头是没有铲子的。
对于自己的宝杖来历,沙僧曾自述说:“宝杖原来名誉大,本是月里梭罗派。吴刚伐下一枝来,鲁班制造工夫盖。”梭罗,是月中桂树的另一说法,前文《嫦娥是风流寡妇吗?》考证,吴刚是玉帝线人,桂树乃是消息树,对于玉帝有着重要的意义。将此树砍下一枝给沙僧做兵器,无疑表明,沙僧已经进入了玉帝的亲信集团,得到了充分的信任。
沙僧在自述“炼精化气”的修炼过程后,说的一段话也证明了玉帝对他的重用:“三千功满拜天颜,志心朝礼明华向。玉皇大帝便加升,亲口封为卷帘将。南天门里我为尊,灵霄殿前吾称上。”
天庭里的官位可不是好混的,孙悟空到通明殿前时常常有四大天师为他通报。四位天师是张道陵、葛玄、许旌阳、邱弘济,个个都是名动天下的一代宗师。然而就是这四位天师,也只能混个传达室老头当当,沙僧作为一个没什么资历的新手,上来就是玉帝贴身保镖,着实值得研究一番。
其实也不难理解,玉帝喜欢拈花惹草,身边就不能带个有同样爱好的保镖,要不然可能戴绿帽子不说,搞不好还会为了抢女人下克上。另外王母娘娘在男女关系上也不是省油的灯,房中术的修为乃千古第一,如果自己的心腹在这一点上把握不住,很可能被王母娘娘收服,从而泄漏机密。沙僧之所以被重用,就是因为他没有对女人动过心,一直保持着纯洁的处男身份。
大家对神仙们不要抱太多幻想,很多神仙都是靠修炼房中术混出来的,在男女关系上根本不可靠。天上那么多玉女,有几个把持得住?纵观历史,女仙思凡的故事不计其数,这些女神仙为什么舍近求远,不和男神仙发生关系呢?想来是天上男女比例失调,男神仙供不应求吧。在这样的背景下,玉帝想找一个真正纯洁的保镖可谓难上加难,因此沙僧的火速升迁也就不难理解了。也许,沙僧就是那时天庭里的最后一个处男呢。
然而沙僧自述时又说,打碎玻璃盏后,玉帝亲自把他打了八百,贬下凡间,又教七日一次,将飞剑来穿胸胁百余下方回。如果沙僧真乃玉帝心腹,玉帝肯定是要护着他的,为什么因为他打破了王母的东西就如此严惩呢?
沙僧为什么“晦气色脸”?
在《西游记》中,吴承恩常用言简意赅的几个字来概括人物外貌。如描写悟空最常用的字眼是“毛脸雷公嘴”,描写八戒常用“长嘴大耳朵”,都非常生动。唯有描写沙僧,最常用的字眼却是“晦气色脸的和尚”。前文已经说过,沙僧本是凡人修炼成仙,修仙过程可以使凡人脱胎换骨,变化气质,所以凡人成仙后一般都是仙风道骨,气色很好。而且沙僧作为卷帘大将,侍立玉帝身边,代表着天庭的威严形象,仪表堂堂乃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沙僧自述当卷帘大将时描述道:“腰间悬挂虎头牌,手中执定降妖杖。头顶金盔晃日光,身披铠甲明霞亮。往来护驾我当先,出入随朝予在上。”整天都这么威风排场,足以使一个人培养出一股官气,你看那些大领导们,哪个不是方面大耳,仪表不凡,骂人都骂得那么帅?吴承恩才思过人,书中绝少闲笔,所以“晦气色脸”四字中大有文章。
我们先从侧面分析这个问题。《西游记》中,唐僧乃是各路妖怪争夺的对象。男妖怪们一般都是想吃唐僧肉,女妖怪们却常常想的是和他洞房花烛。第80回,拖塔天王的干女儿白毛老鼠精就曾说:“那唐僧乃童身修行,一点元阳未泄,正欲拿他去配合,成太乙金仙,不知被此猴识破吾法,将他救去了。若是解了绳,放我下来,随手捉将去,却不是我的人儿也?”吃唐僧肉的效果只是长生,破唐僧的身却可以成为太乙金仙,足见神仙的处男之身有多么珍贵。所以沙僧作为天庭里少见的处男,肯定整天生活在众女仙的虎视眈眈之中。
处男之身如此珍贵,所以一般不通过房中术修仙的人都很注重保元阳固真精,不然失掉元阳的话就会功力尽失,气色大变。所以茅十七推断,沙僧之所以由相貌堂堂的卷帘大将变成“晦气色脸”,便是因为丢掉了元阳真精。
据说国外曾举办过一届小小说比赛,要求在尽可能少的字数里将宗教、皇室、性爱、悬念和精辟融为一炉,获奖的小说只有一句:“上帝啊,女王怀孕了,是谁干的?”沙僧的故事也可以如此总结,那就是:“玉皇大帝啊,卷帘大将失贞了,是谁干的?”
真相大白
到底是谁使沙僧失去了贞操呢?最大的可能就是王母娘娘。沙僧如果是天庭里最后一个处男的话,肯定会引起王母娘娘的无限兴趣,另外王母也要了解玉帝在外偷情的情报,从沙僧这里突破肯定最为直接。沙僧虽然思想纯洁,立场坚定,然而王母娘娘何等法力,哪里是他抗拒得了的?
这也就解释了沙僧之所以被贬。官方历史的一惯做法就是掩盖自己的丑事,然而只要你留心寻觅,总是能找到蛛丝马迹的。初恋是人生最宝贵的经历,一个修行千年的处男,将自己最宝贵的元阳真精给了一个女人,那么他无疑会痴痴地爱上这个女人。然而沙僧的深情用错了地方,王母娘娘绝不是值得他付出的人。所以在蟠桃会上,当沙僧得知王母娘娘开会的目的是为了“合欢”,而他手里捧的玻璃盏就盛满了所谓的“合欢酒”之时,沙僧的心都碎了……绝望的沙僧一把将玻璃盏摔碎在地,愤怒地质问王母娘娘为何玩弄他的感情。沙僧的这番演讲有多大的震撼力?大家不妨比照一下,当你听到莱温斯基说出她和克林顿的桃色事件细节时的感受。“失手”打破玉玻璃,天神个个魂飞丧,为什么“魂飞丧”?原因就在于此。
但是在王母娘娘看来,被她玩弄过的沙僧早就没什么价值,顶多不过是一堆药渣而已。为了封住沙僧的口,她肯定要惩罚沙僧。而在玉帝那里,看到自己最信任的保镖居然给自己戴上了绿帽子,他的怒火可想而知。而且玉帝更害怕的是,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愤怒的沙僧很可能会把自己和嫦娥等女仙的关系一股脑全抖出来。于是满怀仇恨和恐惧的玉帝亲自动手,将沙僧重责八百,贬到流沙河这样一个毫无人烟的地方,每过七天就将飞剑来穿沙僧胸胁百余下,提醒他不许泄漏机密。可怜的沙僧,就在这样人不人鬼不鬼过了好几百年,才碰到唐僧一起去取经,最后终于获得了西天的绿卡,摆脱了王母与玉帝的魔掌。
一千多年来,因为担心王母玉帝的打击报复,沙僧始终没有向别人提起此事,而天庭的新闻媒体更是一字不提。所以在《西游记》中,我们只能看到一个晦气色脸的苦力形象,没有人知道,他曾经是如朝花般灿烂的天庭里最后一个处男。“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幸好千年之后神经考古学派的诞生,沙僧的这段情史才终于真相大白,不知沙僧对此是否能感到一丝欣慰呢?
沙僧自述修仙经历时曾说:“皆因学道荡天涯,只为寻师游地旷。”当我将这篇文章贴在天涯的时候,沙僧你在看吗?
别数了,看贴的,说你呢,数得过来吗?老老实实坐好,听我忽悠:
话说清朝咸丰年间,有个叫严笛舟的人,生了一场大病,昏昏沉沉中来到一个地方,好像是镇里的东岳庙。严笛舟在这里看到了自己的个人档案,正翻阅间,胸前突现出两行大字:看淫书一遍,记大过十次!严笛舟见状大为惊恐,忙向堂上帝王打扮的老大乞怜,老大乃借严笛舟之口发话,命其家人焚书,并曰:“淫书不可看,尤不可蓄。书箧中有《红楼梦》、《贪欢报》等,其速焚之。”等烧完淫书,有黑风盘旋中庭,臭不可闻,严笛舟胸前的字迹也随之不见了。
这个故事出自清人陆长春的《香饮楼宾谈》,我将严笛舟胸前的淫书二字换为A片,皆因今人喜看碟而懒读书,为使众读者获得更直观的感受才有此举,莫说我哗众取宠,这就叫与时俱进。
宝玉黛玉同看A片
作家沈宏非的观点也和我相似,他在一篇文章中就将贾宝玉和林黛玉共看《西厢记》的情节比为“同看A片”。当时宝玉独自在“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看《西厢记》,被黛玉碰到,便邀其同看:
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林黛玉笑道:“果然有趣。”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林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说到“欺负”两个字上,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转身就走。宝玉着了急,向前拦住说道:“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说的林黛玉嗤的一声笑了,揉着眼睛,一面笑道:“一般也唬的这个调儿,还只管胡说。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槭枪头。”
沈宏非认为,宝黛二人“A书也同看了,心跳也玩了,情也调了,感情也促进了,然而整桩事情,从头到尾,发乎情,止乎礼,古人行事之风,乐而不淫,A而不伤,能不令今人羞愧乎?”不过要从礼教的角度严格要求的话,黛玉于此已行止有亏。她看完了说“果然有趣”,其心必已与之暗合,那比得钱钟书的《围城》里,方鸿渐演讲时做记录的那位女学生举止端方,听得“梅毒”二字,便涨红脸停笔不写,仿佛听了鸿渐最后的一句,处女的耳朵已经当众丧失贞操一般。
神仙充任扫黄先锋
在现代人眼里,诸如《红楼梦》、《西厢记》这种书哪里算得上是黄书。然而自古以来,统治者关心老百姓的裤裆更甚于关心于他们的饭碗,用政治术语来说,就是封建礼教严酷压抑人的自然需求。当然,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所以中国古代的色情文学反而极端发达,正如茅盾《中国文学内的性欲描写》一文中所说:不但在量的方面极多,即在“质”的方面,亦足推为世界各民族性欲文学的翘楚。
盘点古代A书现状,大致可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如《肉蒲团》、《灯草和尚》之流,始终没摘下头上那顶小黄帽,代表着腐朽的落后的封建社会;一类却已登堂入室、修成正果,帽子由黄转红,变身为“青年男女反抗封建礼教、追求爱情的故事”,如《红楼梦》、《西厢记》等,“由于作者有进步的思想指导,有明确的反礼教的创作动机”,从而表现出了进步的光辉思想。当然还有一本《金瓶梅》,一直游走红黄两道之间,这个是特例。
为了维护封建礼教,古代的卫道士们对A书一直不遗余力地进行禁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这叫统治阶级的压迫,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统治阶级可以三妻四妾,二奶小蜜,却不准老百姓翻翻小说过干瘾。用时髦点的学术语言说,性是没有任何一个权力能够忽视的资源,权力能够通过对性的控制来控制人,给人留下较小的自由空间,从而使权力膨胀起来,占领更多的空间;如果失去了对性的控制,就意味着权力的堤防出现缺口,所以历史上封建王朝的“扫黄打非”往往都有着更深层次的目的。当然我也不怎么懂福柯,翻了几本都没看完,假装有学问而已。
为了更好地达成目标,历代卫道士们都请神仙担任扫黄的先锋,一般都是天庭签发文件,凡间和冥界的诸神执行严打。这也很好理解,天庭男女关系本来就比较混乱,容易被人抓小辫子,而且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天庭的高级领导有重要的事情要忙,具体到抓人罚款这种事情,就交给基层执法人员好了。
神仙扫黄,是否出工不出力?
其实前面提到的严笛舟的运气已经算不错了,只是在胸口写了几个字,别的人就不一定有这么幸运。有一部阴间法律叫《冥罚淫律》,据说此件为玉帝同志签发,对有关处罚进行了详细规定:看淫书三次要减寿半月,看淫戏(A片)一次减寿三月;再推而广之,在路上碰到美女眼光发直,累积三次也要减寿半月;如果假托殷勤,实际心里想的是泡妞更要减寿三月。以此来算的话……算了,有些人还是别看了,赶快回去准备后事吧。(此律还注明,若对其进行毁谤者,定遭恶报或雷击,也不知道茅十七会不会遭到报应。虽然雷公眼神比较差,还是提防一点的好,如果茅十七真的不能来上网了,希望大家吸取我的教训……)
看黄书的都受到如此重罚,写黄书的就更不用提了,有本《戒淫证辑》里就提到了黄书作者受到的报应,不过其中提到的黄书都是今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牡丹亭》一书,是描写男女青年情奔的书,而且文章华丽,人人爱读,所以受其影响,误认追逐情爱,淫奔之事为风雅的人很多。该书作者死后,曾有人死而复苏,亲见他被关在暗室,备受蒸心热骨,有如焚火难禁,肤裂肉开的痛苦。而《西厢记》一书专描写男女偷情私会之事,最容易令人见了引起邪思。据说作者因编此书而备受阴谴,书未完忽然无故昏倒,自己嚼舌而死。《会真记》的作者,因欲娶其姨表妹崔莺莺不得,愤而做此记,以诋诽其表妹和人有偷情的行为。致使崔莺莺无瑕白壁、蒙垢千秋。又复使后世青年男女,效学偷会之事,据说他死时很痛苦,死后又遭雷光焚尸之报。施耐庵因做《水浒传》,其中奸盗之事,描写如画,致使其子孙生而哑者有三世。金圣叹,好批《水浒传》、《西厢记》、《金瓶梅》等诲淫倡乱的书。以其敏绝的才识,不写砥品励志的文章,而专好评解稗官词曲。所以后来竟因文字狱,而受杀身灭族之祸。
这段话言之凿凿,然而提到的人除金圣叹之外,其死后之事仿佛都不可考,也就没了威慑力。另外还漏了最重要的一本黄书――《金瓶梅》,既然文中没有提到,估计其作者应该得了善终吧。神仙和鬼卒们的目光遍布凡间,不可能注意不到,为什么没找他的麻烦呢?说不定是神仙们也喜欢看这本书呢。这也并不是没有可能,按茅十七的捕快朋友的说法,不少捕快查抄A片收藏甚富,闲暇时经常把玩。在很多地方,捕快们的两大财源就是抓赌和扫黄的罚款,甚至出现与赌场盗版共繁荣的双赢局面。神仙们很有可能也是这样,不愿意赶尽杀绝,要是天下太平了,没有人看黄书,他们也就没有了用处,怎么能享受到卫道士们的祭品呢?
想起延安那起夫妻看黄碟事件,几个捕快肯定没经过神仙点拨,新捕快吧?
阳春三月,春光大好。放眼窗外,只见楼下两行垂柳依依,几株桃花盛开,一片怡红快绿。春风、桃花,此二者向来能撩起诗人们的无限情思,崔护诗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贺铸唱道“去年今日东门东,鲜妆辉映桃花红”。于春风桃花之中,看美人倚门而笑,此情此景,真真绮丽无双。《好了歌》曰:“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美女之威,一致于斯。
然而神仙真的拒绝美女吗?
金童擎紫药,玉女献青莲
众所周知,天宫之中向来不缺帅哥美女,男有金童,女有玉女,其容貌皆超凡绝世。小说中经常用到一个词――惊为天人,所谓天人就是指天上的玉女,她们是高级神仙们的侍女,个个都一专多能:平时照顾神仙起居,这时她们是服务员;有时替神仙管理文件,传达精神,这时她们是小秘;一有需要,还能在内部联欢会上给神仙高干们表演歌舞,这时她们又是文工团员。比如《汉武帝内传》中,西王母在嵩山设宴款待汉武帝,命董双成吹云笙、许飞琼鼓簧、范成君击磬,带给汉武帝一场高规格的文艺表演。
茅十七考证神仙飞行时,曾翻过一本《太上飞行九神玉经》,里面讲到:“凡行玉清之道,出则诸天侍轩,给玉童玉女各三千人。”一旦成仙,便可坐拥三千佳丽,神仙之福,足可与凡间帝王相比。
然而在神仙世界中,享有佳丽三千并不算高待遇。据说三清之一的太上老君,身旁有金童玉女各三十万人侍卫。而神仙们的领导核心元始天尊,竟有金童玉女各九千万人。九千万!乖乖,这是什么概念?左一眼三千万柏芝姐姐齐放电,又一眼三千万亦菲妹妹共飞眼,向前看又有三千万祖英阿姨同唱《今天是个好日子》。啧啧,世人但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凡人真是目光短浅呀。
不过天庭中女多男少,原始天尊就不提了,就说那些坐拥三千佳丽的中级神仙,也肯定不能每个玉女都照顾到。时间一长,玉女们就难免芳心寂寞,所以我们屡屡可以看到玉女下凡的传说。
《太平广记》引《集仙录》说,魏时有个叫弦超的人,就曾经和下凡玉女发生过关系。玉女自称姓成公,字智琼,对弦超说:“我天上玉女,见遣下嫁,故来从君。盖宿时感运,宜为夫妇。”前文织女勾搭郭翰时也说自己是因为“感运”才来的,而且都经过领导指派。看来,在天庭中,让寂寞女仙下界援交很可能已经成了正式的行政程序。
天界与凡间虽然天人相隔,但在审美方面往往都是一致,神仙们也晓得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好处,所以玉女的传说很多都与桃花有关。
情迷董双成
《长恨歌》曰:“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小玉、双成都是王母身边的玉女,尤以双成更为历代文人所爱。文人们偏爱双成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她曾和一个著名文人――东方朔有过一腿,给嗜好YY的文人提供了想入非非的发挥余地。李白词《桂殿秋》曰:“仙女下,董双成,汉殿夜凉吹玉笙。曲终却从仙宫去,万户千门惟月明。”苏轼在游览妙庭观董双成故居时作诗:“人去山空鹤不归,丹亡鼎在世徒悲。”就连坚强的共产党人陈独秀也浮想联翩,发出了“王母不可见,但忆董双成”的慨叹。
董双成,女,籍贯浙江,年龄4000余岁,商亡后于西湖畔修炼成仙,飞升后任王母身边的玉女。王母与汉武帝相会时,便是由董双成在一旁奉上蟠桃――这也是董双成的职责之一,替王母掌管蟠桃园。唐韦应物曾有《玉女歌》(一作《王母歌》)云:“众仙翼神母,羽盖随云起。上游玄极杳冥中,下看东海一杯水。海畔种桃经几时,千年开花千年子。玉颜眇眇何处寻,世上茫茫人自死。”也许说的就是这段故事。
传说宋代道士董元行曾在西湖畔挖出过一块铜牌,上有字迹:“我有蟠桃树,千年一度生,是谁来窃去?须问董双成。”这里说的就是有名的“东方朔偷桃”的典故。王母与汉武帝相会之时,东方朔从窗户外向内偷看,王母指着东方朔说:“此儿三偷桃矣!”原来此前东方朔曾三度上天偷桃,并被董双成发现。《西游记》26回亦提及此事,孙悟空为求活人参果树之方来访东岳大帝,撞见东方朔,行者笑道:“这个小贼在这里哩!帝君处没有桃子你偷吃!”东方朔朝上进礼,答道:“老贼,你来这里怎的?我师父没有仙丹你偷吃。”
读过《西游记》的都知道,蟠桃园中力士仙吏甚多,除非象孙悟空这样监守自盗,否则蟠桃极难丢失。东方朔虽然诡诈,但法力究竟有限,如何能连偷三次呢?这就不能不说董双成了。董双成虽贵为王母侍女,但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不能象普通玉女那样经常私自下凡。清代名士胡与高咏黄山桃花峰诗云:“山头桃花开,山中玉女笑。帝乡无尽春,日日斜阳照。”诗意虽然浪漫,但董双成人面空对桃花,想来一颗芳心肯定是寂寞难耐。忽然有一天,董双成抓到了一个偷桃的贼,这个贼就是东方朔。然而东方朔不仅是一个偷桃的贼,更是一个偷心的贼。他为人风流倜傥,而且才学过人、谈吐风趣,所以一下子就迷住了董双成。爱情蒙住了董双成的双眼,为了东方朔她不顾一切,于是东方朔接二连三地前来偷桃,直到最后东窗事发。
众所周知,王母气量狭小,尤其容不得周围的女子有爱情故事,所以董双成肯定受到了严厉的惩罚,蟠桃园长的职位也因此被撤消。《西游记》可作印证,其提及五行山时说“王莽篡汉之时,天降此山”,而在此之前,齐天大圣还在蟠桃园中颇逍遥了一段时日,天上一日,地上一年,掐指算来,大圣上任之时,也许正距汉武之世不远,想来是董双成刚被罢免,蟠桃园无人看管,才让大圣顶了缺吧。然而大圣乃天产石猴,只知偷桃,不解风情,蟠桃园中的桃花,就只能空对春风了。
桃花仍在,斯人已去。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黛玉这一首《葬花吟》,竟似为双成写就一般。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情定桃花女
另一个著名的玉女传说就是桃花女的故事。元代有《桃花女破法嫁周公》杂剧,说的是算命人周公开业30年,从无错差,百算百准。某日有石婆婆算命,周公算定其子石留柱在外必遭横死,石婆婆回家途中遇到桃花女,桃花女教其禳解之法,救了石留柱一命。周公又给彭祖算卦,断定他必死,然而桃花女教彭祖便祭拜北斗,得以延长寿命。周公得知事情原委,心怀怨恨,便请彭祖为媒,娶桃花女为儿媳。桃花女进门后,周公费尽心机要害死她,然而桃花女法术高强,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使周公全家身亡,再使其死而复生。正在双方斗得难分难解之时,真武大帝出场,说明周公与桃花女是金童玉女转世,世缘已满,复归天位。
后来在清代的《桃花女阴阳斗传》中,说明了周公与桃花女的前世因缘。原来真武大帝当初修道之时,在雪山用戒刀剖腹洗肠,由于医疗条件差没有麻药,昏了过去,戒刀也丢在了山上。后来戒刀修炼为一个阳体,做了太上老君的童子;刀鞘修炼成一个阴体,为王母管理桃花,是为桃花仙子。后来戒刀下凡投胎商朝周姓诸侯,名周乾,人称周公,刀鞘亦投胎为桃花女,便有了两人的恩怨情仇。
千百年来,桃花每每和玉女一起在传说中出现,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现在,人们总是将爱情方面的收获成为“桃花运”,也不知是否与此有关。据说2005年就是所谓的“桃花年”,有人说话,也有人说不好,不过还是祝愿一下看贴的光棍朋友们会有玉女光顾吧!
说到这里想起一事。你说,黄药师这个老光棍,为什么给自己住的地方起名叫“桃花岛”呢?
胜者为王,败者为贼。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中国的历史无不由胜利者来书写,为了营造自己的正面形象,帝王们总是要用道德文章来掩盖争权夺利时的鲜血,历史的真相每每湮没在了谎言之中。然而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蛛丝马迹遗留在了史书的字里行间,等待着有识之士的挖掘。
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大禹治水的故事。
尧帝之时洪水滔天,于是命鲧治水,鲧以泥土堵塞洪水,九年而不成。尧指派的接班人舜视察防洪工作时,以治水不力的罪名判处鲧以死刑。接着舜推荐鲧的儿子大禹子承父业,经过十三年的努力,大禹终于治水成功,也因此成了舜之后的领导核心。
这是大禹治水故事的通行说法,请读者先记在心里。
黄帝的家系
自古以来,尧舜禹的禅让都为人们所赞誉,称其为任人唯贤不唯亲,甚至有人认为其有民主思想的萌芽。然而曹丕登基时的一句“舜,禹之事,朕知之矣!”,却道出历史的真相。细翻黄帝家谱不难发现,一部禅让史,其实就是其家族内部的权力争夺史而已。我们先来看看下面的主要人物关系图吧:
大家可以看到,自黄帝后的帝王皆出于玄嚣、昌意两支。根据《史记?五帝本纪》,黄帝死后,其孙颛顼即帝位,“自玄嚣与湘极皆不得在位”。颛顼有两个儿子,一个是鲧,大家都熟悉,另一个叫穷蝉,是舜的五代祖。若父终子及的话,帝位应该是由鲧兄弟中的一人担任的。然而事实却是,另一族系的帝喾,也就是湘极的儿子位登大宝,“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为人臣”,太史公此处的用词是否别有深意?缺乏证据,姑且存疑。帝喾生了两个儿子,挚和尧,死后接他班的是长子挚。史书中说,挚在位九年,没有什么显著的业绩,而尧德日盛,民心向之,诸侯归之,挚便率群臣禅位于尧,而尧也“自知有天命,乃受帝禅”,由此拉开了三代禅让的序幕。这个故事表面上看颇为堂皇,然而我心里想起的却是另外两个人――黄袍加身的赵匡胤和谋篡汉位的王莽,不知尧和这二人是否有相似之处呢?
这时再来审视家族内部关系,穷蝉一系已渐渐式微,鲧却奋发有为,尧会将他看作帝位的一大威胁吗?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先来回顾一下鲧禹之前的治水历史。中国自古以农耕为主,治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自古以来,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因治水成功而飞黄腾达,也不知道多少人因治水失败而身首异处。在鲧和禹之前,还有过两次著名的治水事件:
在女娲的年代,共工与祝融相斗失败,头触不周山,从而使得大地倾斜,洪水泛滥,女娲乃“积芦灰以止淫水”,这也许是最早的治水成功案例。
另一起治水事件就更加久远了。传说天地初创之时,大地上就有洪水泛滥,天帝于是派遣巨人朴父和他的妻子去开导江河,输导洪水。周星驰电影中说陈近南“身高八尺,腰围也是八尺”,朴父夫妇更为牛X,身高千里,腰围也是千里。不过他们块头虽然长得大,干活却不怎样,挖的河沟深浅不一,到处淤塞,整个一豆腐渣工程。天帝验收的时候看到搞成这个样子,老大很生气,就罢了他们的职务,后果很严重:罚他们不吃不喝站在东南,永远光着屁股晒太阳,直到黄河水清才能官复原职。正如袁珂先生在《中国古代神话》一书中所说:“现在在党的领导下,用科学方法治理黄河,是可以使黄河的水澄清的,但在古人的想象中,这乃是绝对办不到的事。”所以朴父夫妇受到的惩罚,在古代差不多算是无期徒刑了。不过时光如梭,光阴飞逝,转眼之间,历史的车轮已经行进到了21世纪,逢此太平盛世,想必朴父夫妇也应解决温饱问题,上著衣兮下著裳,穿上裤子奔小康去了也。
治水成功,则名垂后世,万古流芳;治水失败,则身败名裂,还要被人拍裸照。大家现在应该明白,鲧禹治水之时,肩膀上承受了多大的压力了吧?
必须注意到的是,女娲和鲧的方法一样,用堵的方法治水,后来成功了。朴父夫妇输导河道,和禹的方法一样,却没有搞定。
鲧的失败
儒家总喜欢自己打自己嘴巴,比如一方面鼓吹天人合一,一方面吹捧尧舜为圣王,露出了老大一个破绽:
以天人感应的观点,自然灾害都是上天对下界的惩罚,意味着凡间未行正道,这时帝王们一般都要下罪己诏,号召大家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再看尧在位时发生了什么事吧。一次是天现十日,到处怪兽作乱,民不聊生,很久以后才被后羿搞定。还有一次就是大洪水,“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鲧治水九年,禹治水十三年,洪水为祸至少二十二年。以此来看,尧的盛德在哪里了?尧又在什么时候将天灾的责任归到自己的头上了呢?洪水中死去的百姓千千万万,面对他们,想来尧也是了无愧意吧,二十二年自然灾害,干我底事?
尧的精力都放在了巩固权力上。在商议由谁来治水的问题时,四岳一致推荐鲧,然而尧却持反对意见,他怎么会愿意看到鲧的势力借治水而壮大呢?但是四岳却一直坚持,尧只好同意。然而如前所说,治水是个危险的任务。果然,九年之后,鲧仍治水不成,以此被杀。
禹治水十三年才成功,禹的十三年等得,鲧的九年为什么等不得呢?都说鲧用堵的方法治水不对,然而女娲用的也是这一方法,而且鲧也并非执着于堵之一法,《韩非子》中说“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鲧和禹一样,也用的是输堵结合的办法。当然,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在权力斗争中,“叛徒、内奸、工贼”的帽子和“莫须有”的罪名都是很有用的工具。
不过,并非所有得失败者都值得同情,鲧在治水时的表现得也并不是一个老实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