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照片里的1970年代末,上海,香港,台湾 -- jent

共:💬32 🌺146 🌵1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至少你没有看到,街上行人手里拎包拿东西,上海明显物资缺乏

如果你不同意,那就算了。

除了衣服的多样多彩不同,街上行人的手里物和当街店面的开放度也不同。换言之,日用物质丰富程度,上海于香港/台湾差别很大。

家园 现在上海放得起马桶 过去房事就一块布帘 可他还是颂古非今

他也知道嘲笑香港家庭放不起马桶。难道过去的上海家庭就放得起马桶了?过去上海广为流传的一个段子就是弟弟睡上铺,哥嫂在下铺啪啪,家里房子小。

现在上海房子比过去好了不知道多少倍了,简直天翻地覆。

真要颂古非今,也不要提放得起放不起马桶啊,这不是傻嘛。

我完全看不懂这些人的逻辑,他们怪得很。

家园 谢谢楼主照片

本来以为港台很高大上呢,有点小失望

感觉和我们三线城市80年代末差不多

家园 等你到了高大上,这个世界就没有比你更高大上的了。

这是这个世界的常态。

只不过,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日子里,港台相对上海北京,对很多普通人而言的确就是很高大上的。

所以才会有八零年代铺天盖地的港台风,粤语歌,(台湾)校园民谣席卷天下的现象。

家园 香港生活艰难

像棚屋,寮屋那种,公厕都没有,整区污水横流。七九年,还有三十多万人住寮屋,也就是木屋区,遍布港九各山边。这木屋区不但火灾,还有水灾,季风來时,雨水冲出泥石流,港人叫山泥倾泻,一次就几条人命呢。

港府搞的重置区杯水车薪,原计划安置180万人的十年计划,最后只安置了100万,而且成人的人均面积只有2.4平米,二层楼一排公厕,出名的横头磡区,还被香港电台拍了狮子山下连续剧,油管可看,也蛮有趣的。

个人來说,一界平民,情愿在78年的上海也不愿去香港,香港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了,电池放电速度过快,容易流液成费物。

家园 实在不想再打脸了。。。可惜,你只能代表你个人

当然,下面的描述都可以归结到邓小平打开了国门,让大家知道了外面的世界。如果都不知道,那不就没有这些事了么,。

所以,怪罪邓小平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我们是不是也不要把自己的眼睛遮起来,把自己的历史盖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真正的事实,过程,不好么。,

讲一句难听的话,今上的第一段婚姻是如何结束的,不就是同样的原因么。

---------------------------------

八十年代的“出国潮”

外链出处

这是八十年代中期,上海美领馆前的排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80年代前期,限于开放的程度和政府的财力,“公派”留学生和其他方式出国的人很少,“嫁出去”成为了出国的主流。

能成功嫁给老外的人,一般来自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开句玩笑,她们的目的,与

当年的“农转非”大同小异。

这些洋人的中国媳妇不光嫁老美,只要是老外她们就嫁,日本人,西班牙人,墨西哥人,阿根廷人……还有一大批嫁到港台和中国人过日子,挣得再少也比内地多,穷则思变。

而这样的婚姻以上海为最多,据上海涉外婚姻统计数字,97%是“嫁出去”,只有3%是“娶进来”,以致形成“上海女婿遍天下”的说法。

外链出处:

替换上海市民政局婚姻管理处提供的1978~2008年涉外婚姻统计数据中看到:1978年,上海涉外 婚姻登记数为148对,此后逐年上升,到1994年以后,基本维持在每年3000对左右的水平。

外链出处

1977年恢复,是年,全市涉外婚姻37例,1980年398例,1985年826例,1990年1345例,1995年3033例。

通婚地域。婚姻一方为港、澳、台同胞的,1982年占涉外婚姻登记数74.15%,1992年占33.66%;1993年占44.07%,1994年47.5%,1995年55.0%,婚姻一方为外籍华人和外国人的,1982年占9.90%,1992年占55.9%,1994年占52.5%,1995年占45.0%。1986年,涉及婚姻当事人所在国家和地区14个,1990年38个,1995年53个。上海涉外婚姻通婚国家和地区占全国首位。

通婚对象。95%的婚姻案为上海女性和外国男性成婚,一般男性年龄远大于女性。90年代起有外国女性和上海男性成婚,1990年上半年有99名外国女子同上海男子结婚,占异国通婚的27.12%(不包括一方为港、澳、台同胞)。1995年,持绿卡中国留学生返沪择偶成婚数占涉外婚姻登记总数16.8%。

80年代后期,公派出国取代了涉外婚姻,政府行为取代了自由市场。

公派出国的主要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公派留学,一种是出国考察。公派留学的去向主要是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派出去留学的人,命运由此改变。

公派留学生原则上不许打工,但出国后很少有人遵守,这群人很快就致富了。

在那个年代,能够被公派出国是非常令人羡慕的事情。公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在国外工作学习期间不仅可以领取固定的生活补助,回国时还能够购买免税商品。

所谓的"八大件",就是彩电,冰箱,洗衣机,音箱,四喇叭收录机,手表等等。都是全进口的,你是买不到的,光就是这个免税额的额度,在那些年里,还可以 赚个几千块钱。

当时买"八大件",是在国外订货、付款;回国后,在上海友谊商店专门柜台取货。谨慎一些的人会悄悄地将“八大件”直接地运回家中;个别张扬性格的人,则会将“八大件”先运到单位里,然后一件一件地往家里搬。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81年12月11日,我国首次举办了托福考试,托福考试是为非英语国家的学生申请到美国、加拿大等国留学,就读高等院校而必须通过的一种英语水平测试。

在1980年代,托福是许多上海青年人整天挂在嘴上的一个词汇。要知道,最早的托福在大陆还没办法考,必须要到香港参加考试。

大家都为了学外语,都为了准备考托福,为了出去。

当时,中央台有“FOLLOW ME”(跟我学),出版界有《英语900句》,《新概念英语》等等。

其中,《跟我学》是八十年代初,我国第一部原版引进的,由BBC制作的情景会话英语教学节目。它以一种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英语的方式,颠覆了中国人以往的“语法英语”和“哑巴英语”,一开播便红遍全国。

那个年代的上海,就好像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外国语大学。连学外语用的收音机、录音机都成了紧俏商品。

当年有多少青年人在收听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外语节目、有多少上海青年人在收看中央电视台的FOLLOW ME(跟我学),这是一个难以统计的数字。在人民公园还有外语角,当时也很有名的,每到周末是人山人海。

这是在那个年代拍摄的这所学校的历史画面,很多青年人下了班就来到这里补习英语。在那些年里,这所学校培养的学生累计达八十多万人。

那时还没有什么“新东方”,所有到前进业余进修学校补习外语的学生,都只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出国留学。

上世纪80年代末,上海人把出国的目标投向了日本。领馆门口排起通宵长队,附近的居民乘机推出了出租躺椅的业务。

其中有不少人去日本就读的是语言学校,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算不上出国留学,因为这只是为以后考入日本大学搭的一块跳板,也有人出国是为了打工挣钱。

有人形容说:“当时在上海弥漫着这样一种空气,认为只要去了日本,就能赚到钱。”

中国人在日本打工一种是做送货上门,一种是做服务员,还有是在俱乐部做陪酒女。囊中羞涩,举目无亲,只身一人闯荡天下所遇到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在努力想办法养活自己的同时,出国留学的青年人刻苦攻读,认真钻研,学有所成,业有专攻。

通宝推:豪哥的江湖,柴门夜归,文化体制,
家园 我可没说过谁好谁不好

只在历史中寻找一片安身之所,要说1978年的香港与大陆之间的比对,对于穷人平民来说实在是五十五十,有权有钱么,也是首选国内居住。

个人见解,干什么事,也得先要有钱,肚皮叫还顾什么打脸不打脸?

家园 照片中的上海拍摄于1972、1973年,不是1978年。

镜头下的1973年中国彩照(组图)

[知沪者也]骑行,穿越上海旧时光的“脚踏车”

【国家记忆】美国人镜头中1972年春天的红色中国之上海

通宝推:陈王奋起,
家园 谢谢信息。嗯,我的来源如下,不保证正确。

老照片,1978年的上海

外链出处

该网站国内应该能上去看到。

另外网站

老照片,1978年的上海 - 360doc个人图书馆

外链出处

也是类似的内容。

另外网站

40年前的北上广深!1978年罕见珍贵老照片!

外链出处

也包含类似内容。

如果真是错的,那就是我没有查证清楚。

家园 多谢。已对主贴进行了说明与补充。

:-)

家园 这个世界最没难度的事情

就是在米国歌颂毛时代的中国。

家园 有区别。上海80年代初的都是冬天。这叫选择性对比

上海80年代初的那些照片都是深秋、冬天。这叫选择性对比。

家园 最好的方法不是你埋汰我图片选择不,而是你选择你要的贴上来

这样不是很好么?

这张应该是80年的照片,夏天,上海街头。街两边等公交车的排队有序的普通民众。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指出客观事实怎么叫埋汰

大家都看得出来,长江流域冬天和夏天街面的观感是完全不一样的,即使现在也是如此。

再说我也用不着【选择】什么照片。自家相册就有从80年代初开始的彩照,虽然是二三线城市,作为样本也够了。

家园 建议把帖子里面照片分几个帖子放,一个帖子开那么多照片真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