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提供一组数据,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美弹药消耗量。 -- 远处的霞光
数据源自于《美国陆军部监理部文件汇编》及《抗美援朝战争后勤经验总结资料选编?军械类》,经我计算后得出的比例:
手榴弹中国是美国的35%,迫击炮弹是美国的19%,炮弹是美国的8%。美国海军炮弹406万发,中国没有海军。空军的炸弹投放量没找到数据,估计差距只会更大。
志愿军是以炒米和水连珠,对抗着世界最强大的武装。
再以GDP作比较,那时候中国的人均名义GDP为54美元,美国则为2343美元,是中国的43倍多。
图为范弗雷特弹药量的发明者詹姆斯·奥尔沃德·范佛雷特中将。
微博@枪-和玫瑰
对崇洋媚外的洋奴们,尤其如此。
也毫不逊色!一举把美军赶到三七线后,美军最大的作为就是反弹至三八线了!难道他们不想再往北打了吗?不是不想,只是不能罢了!可惜了这只有着世界大战经验的陆海空三军!可惜了独步全球的经济实力!可惜了世界领先的科技实力!
因为联合国军的空中优势,中方很多弹药在路上或是送往前沿途中就被炸了,很多根本没打到敌人头上。不过,缴获的弹药补充了一部分损失,就是这些缴获的弹药是否算入弹药总消耗?就算真算了,也是笔糊涂账,因为前线打得厉害,不可能有详细的记录留下来,更何况很多时候刚缴获就用掉了。
以海岸炮兵为主。另有海军布雷队共17人,在清川江口布设水雷190枚,设置4个雷区。美军于清川江口进行登陆演习,结果一艘登陆舰触雷沉没。后布雷队遭空袭牺牲一人、失踪二人,伤8人。
第一次战役开始,志愿军就有三个炮兵师将近三百门火炮入朝作战。运动战期间,炮兵每次战役都参战了。作用也很大。
阵地战期间志愿军炮兵数量大大增加,已经成为火力主体。
上甘岭战役,志愿军发射了45万发炮弹。每次进攻都是先炮火准备,摧毁敌人工事压制敌方火力。
金城反击战初期志愿军炮兵火力压倒了敌人。
贴一段我军自己的资料:
“进入1952年以后,随着我志愿军武器装备的改善,火炮数量增多,一些部队逐渐产生了依赖炮兵、忽视爆破,喜用野榴炮、忽视迫击炮的倾向。致使在作战中大口径炮弹的消耗量急剧增加。1952年战术反击第一阶1段,前线各军消耗的炮弹数量远超预算。有的军打1个加强排,即预算炮弹3442发。有的军一天打敌1个连的几次反扑,便消耗122毫米榴弹3205发。”
单靠水联珠,根本就没法打仗,更别说打胜仗了
第一次战役志愿军已经有三个炮兵师一个高炮团入朝,将近三百门火炮。(不算各军师的附属火炮迫击炮)。运动战历次战役炮兵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阵地战期间炮兵数量大大增加,炮兵已成火力主体。贴点我军自己的资料
“进入1952年以后,随着我志愿军武器装备的改善,火炮数量增多,一些部队逐渐产生了依赖炮兵、忽视爆破,喜用野榴炮、忽视迫击炮的倾向。致使在作战中大口径炮弹的消耗量急剧增加。1952年战术反击第一阶 段,前线各军消耗的炮弹数量远超预算。有的军打1个加强排,即预算炮弹3442发。有的军一天打敌1个连的几次反扑,便消耗122毫米榴弹3205发。”
没有炮兵,仗都没法打,更别说打胜仗了
里面美帝的军舰简直无敌,只有一关有我方船只,是几艘布雷艇,靠着水雷炸沉了美舰。
志愿军有大量的硬仗是在炮火支援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打的。
举个具体战例,突破临津江
http://cul.dmmap.com/cul_dmwh_lsyj/cul_dmwh_lsyj_jsjs/20120417/ff80808135e15cfd0136beede8550d0a.html
“炮兵火力掩护,是整个突破战斗的关键。战前,汪洋指定师炮兵营营长杜博为炮兵主任(为战时自行设置的编制),负责协助师组织指挥、计划协同全师的炮兵(共有各种火炮86门)使用。师团建立通讯联络组织、以保障战斗中联络畅通和实施不间断的指挥。师团均开设1─2个步炮联合观察所,以昼间观察结合夜间抵近侦察和战斗侦察,不间断地掌握更新敌情。
同时,346、347团派出两个连为配属的炮兵第26、45团修路,构筑发射阵地、工事和掩蔽部、以保证配属炮兵到达后能安全顺利进入阵地,迅速做好射击准备。”
炮火不足,和仅仅靠步枪完全是两回事。
没有炮兵掩护,仅靠步枪,别说突破了,一出发就被敌人火力压住了,再勇敢也没用
楼主是用数据说明,抗美援朝是志愿军以绝对劣势的火力对抗美军。你说的52年以后志愿军的炮火再强,它也是包含在楼主的数据里了。
如果你是纠结楼主的这句话,
那我觉得你是钻牛角尖了,中央红军长征还带着门迫击炮呢。
对侵朝敌军坦克兵之研究及我志愿军坦克部队的战术经验46
??三、在进攻战役中对坦克-自行火炮的使用
??金城进攻战役证明,坦克-自行火炮必须使用在便于活动的方向上,在战斗前要进行周密的地形勘察和准备工作。如我独立坦克第2团第2连支援步兵第××团于13日21时5分发起冲击,仅经13分钟战斗即突破敌人前沿,14日即全部占领了敌人师预备队阵地,但此时我坦克第2连由于地形的限制,仍停留在原地不能前进。
??为了有效地运用坦克-自行火炮,必须组织各兵种间密切都协同动作(特别是在能见度不良的条件下进攻时),要有可靠的工程保障、物质技术保障和严密的对抗防御措施(特别是在进入战斗准备阶段和在敌人纵深内行动的工程保障以及昼间对抗防御的措施更为重要)。
??坦克-自行火炮不但可以在突破敌人前沿时作为直接瞄准射击队火炮使用,而且还可以少数的坦克-自行火炮配属给便于活动方向上的步兵团第一梯队,直接支援步兵战斗,向道路两侧实施冲击,或迂回到支撑点的侧后切断敌之退路。
??在朝鲜战场上敌人对坦克的防御没有纵深配置,而且通往敌人纵深的道路、山谷较多(每个军进攻正面上有2-3条),因此如果能得到其他兵种的可靠保障,坦克-自行火炮支援步兵突破敌人的前沿后沿山路向纵深发展时,步兵指挥员可将坦克部(分)队编为坦克预备队支援二梯队进入战斗,继续向敌人纵深发展和执行临时的机动任务。
??在进攻地带内因地形条件坦克不能直接支援步兵冲击,而需作为增大炮火密度使用时,步兵师可用以执行直接瞄准射击或遮蔽阵地射击队任务。
??在进攻的方向上便于坦克活动或在冲击队直前不便于坦克活动但经过短时间的排除能通过时,则宜加强给第一梯队的步兵营(连)作为直接支援步兵冲击队坦克-自行火炮使用。根据地形条件可在步兵战斗队形内直接支援步兵冲击,或在步兵战斗队形后以原地火力支援步兵冲击,亦可沿着道路或盘山道迂回到预定进攻的支撑点侧后支援步兵冲击。
??在山地进攻时,步兵师控制坦克预备队很重要。因我步兵横越山脊进攻时,最初通常无法使用坦克支援,但进入敌人纵深厚,往往有宽阔的山谷,这时刻临时将坦克预备队的一部分加强给步兵分队,也可以将坦克预备队协同防坦克炮兵配置在受敌坦克危害的方向上抗击敌人坦克的冲击。
“第一次战役志愿军已经有三个炮兵师一个高炮团入朝,将近三百门火炮”,那这些机动炮兵部队的火炮打了多少发炮弹呢?
第一次战役,参战炮兵五个营(按编制最多六十门火炮)打了505发炮弹,第二次战役参战48门火炮,打了549发炮弹,第三次战役参战106门火炮,打了4287发炮弹,第四次战役参战127门火炮,打了7921发炮弹,第五次战役一阶段参战15个炮兵营,打了2673发炮弹,二阶段参战10个炮兵营,打了5192发炮弹,
五次战役下来,总共打了20127发炮弹,其中头二次战役总共只打了一千挂零的炮弹。
出处:抗美援朝战争运动战若干问题研究 (P67 第一至第五次战役机动炮兵参战情况表)
就这可怜的数据,和美军作个对比,仅上甘岭一战,美军仅仅一个第57野炮营在两天又六个小时里就发射了26095发105毫米榴弹炮弹。
机动炮兵就是入朝的炮兵师,高炮师等,但是志愿军各军师自己有附属炮兵,配备有榴弹炮山炮,还有九二步兵炮和各种口径的迫击炮。这些军师附属火炮在运动战期间是炮兵火力的主体。
云山战斗,志愿军炮兵火力压倒了当面的美军和韩军炮兵,单单靠机动炮兵那几百发应该没有这个效果
所以我才举出机动炮兵发射炮弹数的。原书总结机动炮兵发射炮弹数量稀少的客观原因是运输不便,炮弹少,敌空中威胁大。主观原因是步炮协同差,不擅使用。这些问题总不至于只发生在机动炮兵不发生在军师属炮兵身上,而且机动炮兵的炮本来就是加强给军师用的。
你说“云山战斗,志愿军炮兵火力压倒了当面的美军和韩军炮兵”,请问出处在哪,具体内容是什么?